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在片刻之后,赵柱走进了秦王稷的寝殿之中。

    寝殿很大,有一股非常浓重的药味,让人闻起来很不舒服。

    刚刚走进寝殿,赵柱就看到了自家的父王秦王稷坐在床榻之上,脸色十分的苍白,整个人看上去无比的虚弱。

    秦王稷很显然感受到了赵柱的到来,缓缓的抬起目光,父子两人的眼神在空中交汇。

    赵柱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来到了自家父亲的床榻面前,朝着秦王稷大礼参拜。

    “儿臣见过父王。父王身体无恙,是儿臣之幸,更是大秦之幸也!”

    赵柱将头趴在地上,等了片刻之后才听到一声虚弱之极的呼唤。

    “柱儿,且起来吧。”

    赵柱立刻起身来到了秦王稷的床榻之前,关心的打量着自己的父亲。

    这一打量,赵柱的心中就不由得微微一跳。

    虽然仅仅过去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是眼前的秦王稷和之前相比,苍老了至少十岁以上。

    之前的秦王稷虽然满头白发,但是龙行虎步精神健旺,给人一种老当益壮生机勃勃的感觉。

    但现在这些都从秦王稷的身上消失了,如今的秦王稷已经变成了一名垂垂老矣的老人,任何人看到他都能够清楚的感受到生命的光芒正在悄悄的离他而去。

    这种感觉让赵柱一下子就红了眼眶,说话的声音也有些哽咽:“父王、父王受累了。”

    看着一脸悲伤的赵柱,秦王稷一张老脸上微微的露出了笑容,嘴角轻轻地颤动了几下,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秦王稷的身体突然颤抖起来,喉咙之中一阵剧烈的咳嗽,咳得昏天暗地,一时间完全喘不过气来。

    秦王起的这个表现让身边的几名宮医们一阵手忙脚乱,又是捏肩又是捶背,足足用了好一会的时间才总算是让秦王稷重新恢复过来,停止了咳嗽。

    正是由于这一片混乱,所以并没有任何人注意到,一名老太监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的出现在了宫殿之中。

    好一会之后,终于恢复过来的秦王稷十分勉强的张开嘴巴说了一句话。

    “除柱儿外,都出去。”

    毫无疑问,秦王稷的话就是最高旨意。因此很快的,整座大殿之中就只剩下了秦王稷和赵柱父子两人。

    但奇怪的是,老太监却仍旧静静的站在宫殿的角落,看上去并没有任何想要离开的意图。

    赵柱显然注意到了这个老太监的存在,在发现这个老太监竟敢不听自家父皇的话之后赵柱立刻就恼火了,对着这名老太监喝道:“还不速速滚出去?”

    赵柱的喝斥让秦王稷注意到了这名老太监的存在,秦王稷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让他留下。”

    既然秦王稷已经开口,赵柱也不会再多说些什么,只是有些疑惑的看了这名老太监一眼,然后坐在了秦王稷的面前。

    不知为何,赵柱的心中突然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今天父王看向自己的眼神似乎特别的温和。

    这种眼神并不像是寻常那种君王看待臣子的神色,而更像是一个父亲看待自己儿子的神情。

    说实话,这种神情自从赵柱长大成人之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在秦王稷的脸上看到过了。

    就在赵柱胡思乱想的时候,秦王稷突然又一次的咳嗽了起来,而且这一次他的身体颤抖得更加的严重了。

    赵柱这一吓非同小可正准备高声呼喊,刚刚退出宫殿之外的医生,但是却发现秦王稷对着自己轻轻摆手,显然并不希望那些医生进来。

    赵柱倒是有心想要帮秦王稷顺顺气,但是这位安国君大半辈子都是被人伺候的,又哪里会伺候人了?

    一时间搞得手忙脚乱。

    就在这个时候,老太监无声无息的出现了。

    “安国君,臣可代劳。”

    赵柱如逢救星,立刻让开。

    果然在老太监的一番揉捏拍打之后,秦王稷又一次的顺过了气来。

    看着秦王稷这痛苦的神情,赵柱犹豫半晌,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父王既然刚刚苏醒,不如先休息几日,然后儿臣再来拜见。”

    出乎意料的是,秦王稷居然拒绝了赵柱的提议,反而开口缓缓说道:“寡人已经昏迷多久了?”

    赵柱不敢怠慢,回答道:“回父王……父王昏迷已经将近一个月时间。”

    “一个月?”秦王稷楞了一下,脸上颇为惊讶,显然并没有想到这个答案。

    过了一会,秦王稷露出了一个虚弱的笑容:“寡人居然昏迷了这么长的时间都还活着,看来……还真是侥幸。”

    赵柱急忙说道:“父王有太一神忽悠,又怎会如此轻易舍弃儿臣和大秦子民离去?”

    秦王稷微微摇了摇头,缓缓的做了几个深呼吸,然后对着赵柱说道:“寡人昏迷的这些天,发生了哪些事情?”

 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四更)

    面对着秦王稷的这个问题,赵柱欲言又止。

    在这些天来赵柱实际上就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割让函谷关,以及函谷关以东的土地来和赵国谋和。

    第二件事是全力发动秦国境内的所有力量,准备应对楚国人的入侵。

    这两件事之中的任何一件对于秦国来说,都是不折不扣的坏消息。

    这些坏消息,真的能够在刚刚醒来的秦王稷面前说吗?

    赵柱可没有忘记,当初秦王稷就是因为听到了王龁战败的消息之后才当场吐血晕倒的。

    如果现在赵柱再说些什么割地求和啊,敌军趁虚而入这种消息,会不会对秦王稷再造成另外一次的重大刺激呢?

    所以赵柱是真不敢说啊。

    秦王稷是何等人物,看到赵柱的这一付想说又不敢说的神情,心下立刻明白了大半。

    “不必担心,尽管实话道来就是了。寡人问汝,那廉颇是不是已经率军将咸阳包围了?”

    赵柱一听此言慌忙摇头,对着秦王稷说道:“大王,其实……赵军在数日前便已经退兵。”

    “退兵?”秦王稷的眼中露出了惊奇的光芒。

    但是很快的,这位秦国的王者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这一次……又割让了哪块土地?”

    赵柱心中同样也有些黯然,轻声答道:“崤函通道一线。”

    赵柱的这句话说出去之后,秦王稷的脸上并没有多少怒气,而是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情:“函谷关是否割让?”

    赵柱低下了头:“……如今函谷关亦属赵国矣。”

    秦王稷皱了皱眉,一丝怒气从脸上闪过:“为何?”

    赵柱忙道:“大王,当时情况紧急,王龁所部随时都有可能被廉颇全歼,加上楚人趁火打劫发兵进攻南阳郡……”

    秦王稷打断了赵柱的话:“楚人进攻南阳郡?”

    赵柱轻轻地点了点头。

    或许是因为心情并不好的缘故,所以赵柱并没有发现,自家的父王在说话的时候显得越来越流利,整个人脸上也渐渐的露出了红光,看上去似乎完全回到了身体的巅峰状态。

    通常来说,这种现象就叫做——回光返照。

    秦王稷看了已经完全低下头的赵柱一眼,脸上并没有如同赵柱所想象的那般勃然大怒,就连说话的时候也十分的平静:“原来如此。那么函谷关割让就割让了,反正等到未来收复河图郡之后,这崤函通道自然也是会再度回到大秦之手。”

    顿了一顿之后,秦王稷继续说道:“既然楚国人趁火打劫,那么汝想必应当也有所应对了,主将何人?”

    赵柱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儿臣已经命王龁率军前往南阳郡,和楚国人……”

    秦王稷再一次的打断了赵柱的话:“王龁此人屡战屡败,乃不堪大用之人,怎能为大秦主将?”

    赵柱抬起头,有些惊讶的看着自己的父王。

    虽然说赵柱也知道王龁这个家伙的水平其实是十分有限的,但是问题在于,眼下的秦国能够用的也就只有一个王龁呀。

    其他什么王陵司马靳之类的,要么就是资历不够要么就是脑子不够用,总之矮子里面拔高个,王龁再怎么说那也是打赢过楚国的不是?

    秦王稷显然看出了赵柱的心思,沉声对着赵柱说道:“传寡人的命令,以武安君白起为主将,尉缭作为副将辅佐白起迎战楚军。”

    “白起?”赵柱身体剧震。

    秦王稷,居然要再度起用白起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又是未来的秦国国君,赵柱的心中当然非常清楚秦王稷为什么要打压武安君白起。

    事实上,就算秦王稷不打压白起,等到赵柱继位之后,也一定会想办法把白起给拿下的。

    可是现在这样的时刻,秦王稷居然再一次的提出要启用白起?

    难道说……

    赵柱突然觉得心情有些复杂。

    秦王稷看着脸色复杂难言的赵柱一眼,老脸上露出了一丝失望的神色。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秦王稷的心中其实非常清楚赵柱这个儿子比起自己要差了不少,充其量也就是一位守成之君。

    但是眼下秦国所面临的形势如此的险恶,赵柱这样的守成之君真的能够应对得了赵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吗?

    秦王稷心中暗叹:“柱儿……唉,只能够希望寡人的那个孙子能够成为一代明君,拯救大秦于水火之中。”

    不管怎么说也好,赵柱毕竟是秦王稷眼下最为年长的那个儿子,同时也是秦国的下一代国君,所以秦王稷虽然心中无奈,也只能够按捺下性子对着赵柱耐心的指点一番。

    “柱儿,原先我大秦虎视天下,乃是不折不扣的诸侯霸主。当是时,内乱对大秦之伤害重于外患也,寡人所以打压白起正是为此。可如今赵国做大,若是大秦稍有不慎便有亡国之忧,此刻大秦之外患远胜于内乱,已再是打压白起的时机,而是应当让白起这只猛兽出笼为大秦所用,汝可明白?”

    赵柱听完了秦王稷的话,十分用力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儿臣知矣。所以大王的意思莫非是想要希望儿臣未来培养尉缭此人,以制衡白起?”

    秦王稷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色,微笑道:“柱儿果然聪慧。以寡人看来,那尉缭年纪轻轻便已经展露锋芒,将来必定可成大器。柱儿若是能得尉缭,大秦便可无忧矣!”

    赵柱听了心中不觉惊讶,因为秦王稷还真是很少这么夸过一个人。

    可是问题在于,秦王稷仅仅凭借着上次尉缭在大朝议之中的表现就对于尉缭如此的赞誉,是不是……有点过了?

    对于秦王稷的这番话,赵柱多少有些不以为然。

    就在这个时候,秦王稷突然又是一番剧烈的咳嗽。

    老太监上前再次捏肩捶背,然而下一刻秦王稷突然一张嘴,哇的又是一大口血喷出来,正正好好喷在了赵柱的身上。

    赵柱这一吓非同小可,整个人被唬得魂不附体,慌乱站起正准备叫外面待命的宫医们赶紧进来,冷不防却被秦王稷抓住了手。

    “无妨……寡人还有事告知于汝。”

    赵柱有心挣脱,但是又怕自家父王因此而摔倒,只好无奈坐下。

    秦王稷一指身边的老太监:“此人为‘候’,汝当知之。”

    赵柱闻言就是一惊,有些不可思议的看了老太监一眼。

    大名鼎鼎的“候”原来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太监?

    虽然赵柱是秦国未来的国君,但是“候”的真实身份,今天他还是第一次知道。

    只不过……为什么秦王稷会在这个时候突然交待这个事情呢?

    还没等赵柱想明白,秦王稷就已经松开了赵柱的手,开口道:“且叫大臣们进来罢。”

    片刻之后,所有原本等候在殿外的秦国大臣们通通都来到了秦王稷的面前。

    这些秦国大臣们在见到地上和赵柱身上的血迹之后都是心惊不已,但是看到秦王稷坐在那里目光炯炯的注视着所有人,竟然是没有人敢开口询问此事。

    秦王稷的目光从一个个秦国大臣们的身上划过,最终化成了一道深深的叹息。

    “寡人自知大限已至,等到寡人殡天之后,这秦王之位便传与柱儿。诸卿务须扶助柱儿,携手率大秦共渡难关!”

    秦王稷话音一落,大殿之中便齐刷刷的跪倒了一片。

    ……

    公元前257年4月7日,一代雄主,曾经率领着秦国走上巅峰之路,又亲眼看着秦国从巅峰滑落的秦国国君秦王稷在咸阳归天。

    一个时代就此结束。

 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满满的赵丹(为书友超超大红点打赏加更,第五更)

    赵丹坐在指挥部之中,脸上的神情无比的严肃。

    事实上不只是赵丹,在场的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十分的严肃。

    一种完全掩饰不住的焦灼气息在整个指挥部的空气之中缓缓传播着,让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战局越发的不利了。

    在城外,一个又一个的箭塔矗立了起来,让城头上的赵军士兵们压力越来越大。

    而邯郸城之中唯一一支能够用来应对魏齐联军箭塔的具装甲骑兵,仅仅出击了两次,就已经只剩下不到两百人了。

    在这之后,赵丹就禁止具装甲骑兵再度出击了。

    因为赵丹从战报之中得知,魏军为了阻拦具装甲骑兵的攻击,居然丧心病狂的动用了床弩!

    这感觉就好像是拿着大炮去打蚊子一样,有点过分啊!

    总而言之,邯郸城防的压力现在是一天大过一天。

    作为相邦,赵胜尽职尽责的做到了一切,不但将自己的三千门客全部派上了城头,更说动了其他许多贵族一同派出门客充实城头的防御力量。

    除此之外,用爵位换粮食的方法也成功的让原本已经要被消耗殆尽的赵国库房重新拥有了大批的粮食,从而使邯郸城之中不至于发生粮荒。

    而作为邯郸城之中的最高指挥官,庞煖和副手剧辛也同样做了自己能够做到的一切。

    这两人几乎一有空就亲自到城墙之上巡逻,鼓舞士气,甚至有一次在十几名魏武卒作为先锋冲上城头的时候,老当益壮的庞煖还带着自己身边的亲卫们一同发动了反击将这些魏武卒们全部消灭,庞煖甚至还在这一战中亲手斩下了两颗魏武卒的人头!

    但这一切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即便赵国拥有着城墙之利,可是守城的赵军战斗力毕竟还是比不上魏国和齐国的精锐部队。

    毕竟赵国的精锐部队可都是在廉颇的手中,而廉颇却远在千里之外。

    不仅如此,根据庞煖的汇报,邯郸的东南部城墙有一处地方在投石机坚持不懈的轰击下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双方连日来围绕着这处缺口展开了极其惨烈的争夺,每一天都会在这缺口处填入上千条性命。

    很麻烦的是,由于派新兵上去根本阻挡不住魏军的攻势,所以庞煖不得不派出一队队精锐老兵在缺口处防守。

    但随着时间的不停推移和赵国老兵们不断的战死,魏军的攻势也是一天比一天要更加的凌厉。

    赵丹听完了庞煖的例行汇报之后,沉吟片刻开口道:“庞煖将军,汝实话实说,这邯郸城究竟还能够守几天?”

    庞煖左右看了看,发现除了赵丹之外便只有自己的副手剧辛,这才沉声道:“回大王,以臣之见,邯郸少则五日,多则十日,必定陷落于魏人之手矣!”

    赵丹听完了这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