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东汉末年-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斌对张飞道:“翼德,此次买马的生意做得好。若我所料不错,定是他二人想要长期与我阳翟县合作贩马。既是做生意,谈买卖,便要先拿住他们。我今日如此待他们,是为了先杀杀他们的锐气。待今日夜里,便由郭嘉陪着你去给他们安排接风宴,谈生意的事情,便由郭嘉全权负责,你就只管吃酒,做个中间人吧。”
一番话将张飞说得兴高采烈,他回涿郡时随身待得十坛英雄血早已被喝光了。涿郡之中发卖的所谓“好酒”,只将被英雄血养刁了胃口的张飞喝得寡淡无味。如今听说晚上可以敞开喝,自然是兴奋异常。郭斌说的别的话,他却压根儿就没听进去,只在那儿搓着手傻笑,将郭斌看得一脸无奈。
当下拉着郭嘉一番嘱咐,方踱着步,回县衙去了。
当夜,由郭嘉与张飞出面招待苏双与张世平二人。二人见不是郭斌亲自接待,虽颇失望,却并未有何表示。
本来嘛,汉朝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的地位受到极大的压制。
刘邦建国时,或许是受到秦朝巴郡的寡妇清和乌氏倮两大商贾干预朝政的教训,再加上汉初实行与民休息的国策,大力发展农业,便极力地抑制不事生产的商人的社会地位,“命商贾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因此,作为商贾的张世平和苏双,在郭斌这个县令面前天生地便抬不起头,更何况郭斌用半年的时间,从一文不名到富可敌国的豪商的经历,已经成为大汉朝商界的一个传奇,亦是二人的偶像。
此次与张飞的一番交易,二人在得知是郭斌的买卖后,颇让了一部分利润,目的便是想通过张飞搭上郭斌的线。若真能傍上郭斌这个江湖上声名赫赫的“急公好义小孟尝”,单这一路上要应对的绿林好汉,便都得卖面子。
第九十二章 商界与学界
郭嘉依照郭斌的嘱咐,很是热情地接待了张世平、苏双二人,并以伏龙山庄的名义,与二人定下了长期贩运马匹的约定。全本小说网;HTTPS://。m;并成立了伏龙山庄牲畜贩运公司,张世平与苏双二人以资金入股,占有四成股份。郭斌拨了二百部曲,以专责沿途护送马匹。
因为一路流民颇多,若无周密防护,恐怕到不了地方便能给分食殆尽。郭斌所派遣的部曲,皆为阳翟县的标准配置,不但携带了精钢所铸的环首刀,勾镶,还配备了制式的长枪,并各自携带了骑兵弓,每人在马屁股上挂了两壶羽箭。
这些人虽非素习骑术、精通马性之人,却也是一个个剽悍体壮,身着皮甲。其装备之精良,几与羽林军不相上下。
张世平与苏双二人见郭斌所派遣的护卫人数虽非太多,却比平日所见的正规军更要有纪律性,二百多人站在那里,竟没有一丝响动。他们所散发出的威势,直如千军万马一般。以后带着这些人去谈生意,简直碉堡了!
其实,细思之下,他们如此满意也是有原因的。以二人的身份地位,哪里享受过如此待遇?他们手下的护卫,多是些流落江湖的浪~荡客。除了十几个常年跟随的仆从,则多是随时雇佣的。一个个衣衫不整,肮脏邋遢,哪里有郭斌这二百部曲的赫赫声威?于是,与郭嘉商议好一干细节,二人便兴奋地带着人往北赶去。
以郭斌的性格,自然不会少了二人的利益。所谓的二人以资金入股,不过还与当初二人的买卖方式相同,资金只是作为购马的本金,待将马匹顺利运回阳翟县,郭斌自会将利润一并交付。利润虽然较之以往少了一点,可郭斌还派遣了二百披甲骑兵沿途护卫,非但省了招募护卫的费用和时间,更是极大增强了护卫力量。原本每次走商路,只是临时招募护卫便要一个多月,再加上沿途运货要一个月方能往返,算上在乌桓购马、挑马的时间,一趟走三个月便是侥天之幸了。
而依照郭斌的安排,二人此次前去,购马固然重要,更要为伏龙山庄在塞外找一个落脚点。待下一趟时,郭斌便会派人前去建筑村寨,并派人运送中原的货物前去,郭斌新近研发的,用粮食酿制的高度美酒便是极好的硬通货。以后购买马匹的事情,便由这个村寨负责,张世平与苏双二人常驻村寨,运输马匹的任务便交由伏龙山庄派遣部曲专责。
这样的话,每次运送马匹所费时间,便仅有一个月了。若是收购的马匹供应得上,每月甚至可以走好几趟。
张世平与苏双以商贾的身份,非但得到了与伏龙山庄合作的机会,傍上了郭斌这个靠山,听郭嘉话里话外的意思,更有可能由二人常驻塞外,担任城主,专责购马事宜,顿觉此次阳翟之行收获之丰远超想象。二人甚至表示,若此事进展顺利,不给钱也能干啊!
为什么?因为商人被压制的太惨了。二人虽是大商贾,“赀累千金”,可是社会地位太过低下,若非逼不得已,历史上他们怎么会拿出巨资,资助刘备这个以织席贩履为业的落魄的皇族?怎么会面对郭斌这个小小的县令时亦战战兢兢?他们又何必抓住机会,不远千里来到阳翟,谋求与郭斌的合作?
听说郭斌竟要在塞外建城,并有意让二人做城主,二人哪有不欢欣鼓舞,喜极而泣的?虽说是在塞外,可毕竟是一城之主,身份地位较之一介行商,那可是天差地别啊!“急公好义小孟尝”果然非同凡响,大格局,大手笔!
见张世平、苏双二人满腔豪情地率领二百多护卫出了阳翟城,往北行去。
戏志才方对郭嘉道:“主公行事,一贯高屋建瓴,此次命二百护卫随行,虽名为护卫,却更有以之练兵之意。此后庄中部曲轮换前往,非但可以借机熟悉沿途路线,更可借助塞外训练兵士。”
郭嘉点头道:“不错,我庄中部曲,虽然精于步战,却皆是中原之民,于骑马,即便是较之羽林军,亦差得远了。此次正可提高马术,此后必可大有作为!”
戏志才点点头,没有说话。
可是郭斌的一众手下都没有意识到,此次与张世平和苏双的合作会产生何等深远的影响,此番郭斌派人往塞外筑城,更不仅是只有练兵那么简单的。这次合作,是郭斌与商人合作、扩充自己势力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将成为郭斌在塞外扩充实力的模板。
张世平与苏双二人在此后的岁月中竭忠尽智,发展塞外的城寨,使之逐渐成为塞外草原上的一颗明珠,其影响力之深远,威名之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新商人在郭斌的军队的护卫下,走出国门,不断进取,占领新的领地,将新王朝的版图不断扩大,成为远超大汉的强大王朝。
将张世平与苏双的事情交代给郭嘉后,郭斌便去忙别的事了。郭嘉经过戏志才半年的教导,已经有能力也应该独立承担一些事情了。
时间进入十一月,阳翟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得到阳翟县豪门富户的热捧,大家踊跃参股,纷纷拿出粮食来认购股份。因为郭斌在阳翟县收治流民、平灭太平道的一番作为,使得他在阳翟县中的威望空前高涨,阳翟县城中亦未出现粮价腾贵的现象,使得阳翟的大户心中亦愈发安稳。在这个天下大旱的情况下,要是天下人能齐心协力,合理分配资源,旱灾便不是什么迈步过去的坎儿。
所以说,郭斌认为,要治流民,要应对旱灾,最重要的还是要治人心。只要天下人不会因旱灾而恐慌,造成富户屯粮自保,贫民变成流寇的局面,便不会出大问题。
这一天,是阳翟县西城区的住宅建设完工后,郭斌首次有空闲前来巡视。之前的完工典礼,正赶上剿灭太平道后统计战果,分析战争得失的事,后来就是送刘辨回京,以及按照天子的旨意查抄原阳翟县丞贾仁的家产。郭斌忙得脚不沾地,直到现在才算是抽出时间来看看西城区的建设。
进入西城区,不过百米,便是阳翟县新建的官学,亦是最早建好并投入使用的公共建筑。儿童从六岁开始便需要按照规定进入学堂读书,直到十五岁学成毕业,一共九年,可以说是囊括了后世从小学到初中的义务教育课程。因此,学堂建筑规模很大,现在尚有不少可以用来建设的空地。
课程则主要以语文和数学为主,每月会有两次大型的演讲会,目前由校长司马徽主讲,讲解的是《大汉世情》,内容则与后世小学中开设的《社会》类似。这个演讲会是对外开放的,不仅学校里的学生可以参加,便是县中的建筑工人亦可旁听,以致每到演讲日,会场都会被挤得满满当当。
这自然是郭斌的创意,他在学堂中专门建设了一个可以容纳近千人的场馆,样式便如后世的阶梯教室一般。对于这种方式,众人初时尚不甚适应。本来尊师重道便是孔子反复提及的社会纲常伦理的重要部分,传道授业的老师,怎么能站在低处,而一众学子却坐在高处呢?这不是一点尊师重道的样子都没有吗?
可是,在郭斌对司马徽说出一番话后,这位当世大儒立刻成了其坚定支持者。
郭斌对司马徽道:“德操先生,尊师重道固然是人伦纲常。可是在学术研究中,过分地强调身份地位,则容易使人思想禁锢于师长所教授,于开发新知识,思考新问题殊无裨益。我建造这种讲堂,目的就是为了使演讲者与听讲者站在同一高度,思考问题,探讨学术,如此方能使思想活跃,使思维碰撞,产生新的火花。”
郭斌看了看面色不变的司马徽,继续道:“现在只有先生有资格站在台上演讲,以后我们还要邀请各方见识超群,才学卓达之士前来,切磋较技,活跃文化,每一个敢于站在台上的演讲者,都要有面对多方诘难的心理准备。这样才能日渐日新,文化才能愈加进步。所谓‘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方是学术研究该有的氛围,先生以为如何?”
听到这里司马徽双目发亮,连道:“如此大善,如此大善!”过后更是使人将“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话刻在讲堂的背景墙上。从此,这句话成为了阳翟县官学的校训,并随着学校的不断扩大,而愈加发扬光大。一批批学子成为新王朝的社会精英,亦将此校训带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
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阳翟县官学虽然名字屡有更改,却一直坚守着这个校训,成为天下最具影响力,最富创造力,最有行动力的学术研究中心,是全国最负盛名,最为活跃的文化中心。也是培养出最多社会精英的教育中心,是全国思想最为活跃的地方,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提供着学术和思想的源动力。
而此时的阳翟县官学,还只是一个仅有几百人的小学校,在校学生在学习完四年基本的认字课程后,就会进入中级课堂,学习新开设的《物理》、《地理》科目。至于思想政治类的科目,则放在语文课时教授。当然,授课内容亦是经过众人精心改编的。
第九十三章 正轨
走过学堂,郭斌并没有进去。全本小说网;HTTPS://。m;因为当初刘辨来阳翟时,他常常会前来视察岗哨,故对学堂,郭斌是最为熟悉的。
西城区的布置与阳翟老城区大同小异,只是因为是新建城区,故规划要较老城区更为合理。两侧一丈多高的院墙内是“里”,亦即民宅。一般来说,为了方便政府管理,亦为了防盗,每个“里”都有高墙环绕。西城区自然亦不例外,只是将其更加细化,改成了每个村都有一个大的院墙。
因为是排房,修改起来简单方便,只需在房屋一侧的山墙处加上一道连通前面房子的墙即可。房屋均为五间一排,在最初挖地基的时候,便考虑到了冬天取暖的问题,因此在房间下面挖有地龙,冬天里塞上锯末,点着了让它缓缓自燃,可以烧一整个冬天。如今房屋皆已竣工,而且已经是十一月份了,可称得上天寒地冻,因此各家的地龙早已点燃,从脚底下传来的热量可以直接温暖到心窝里。在流落为流民前,他们又何曾尝试过如此温暖如春的严冬?
郭斌来的时候,见到了正在挖坑的村民,他回头对徐庶道:“元直,沼气池的工作已经展开了吗?”
一直在后面跟着的徐庶道:“回主公,根据主公的吩咐,沼气池明年开春便要开始投入使用,刚好村民们房屋都盖完了,利用冬天农闲的时候修建好了,来年正可以投入使用。”
郭斌点点头,道:“嗯,都有伏龙山庄来的人指导么?”
徐庶回到:“每户一个沼气池,五户一组,轮流开挖,都有伏龙山庄的人指导。”
郭斌放心地点点头,没有说话。徐庶做事,他很放心。
要说起这沼气池,还是当初郭斌在伏龙山庄中让人挖的。为什么想起来搞这么个东西呢?只因庄中粪便充塞,连路上都是动物粪便。郭斌为了处理这堆积如山的粪便,就让人挖了沼气池。他是农村出身,穿越前家中就有沼气池,还是当初政府号召建设,每个沼气池有国家补贴的。郭斌虽未挖过,却见过,再加上明白其中的原理,便试着在伏龙山庄中建了起来。
要说伏龙山庄为何有这么多动物粪便,还是拜养殖业所赐。当初以门槛极低的养殖业起家的伏龙山庄,鸡、鸭、鹅就更不用说了;还养了兔子、牛、羊、猪等家禽。一声动静起来,犬吠声、鸡鸣声、羊叫声不绝于耳。这还不算,堆得满满的动物粪便,更是成了庄中头疼的大问题。
因为过了种植季节,不能再种植粮食,所以虽然开垦了土地却尚未耕种,众人亦难以抽出时间来将粪便集中起来肥田。因此,郭斌便想到了这么个主意。
要说粪便直接扔到田地里肥田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养分不好渗透进泥土中,尚需要经过分解的步骤。因此,在农村中经常会看到堆肥的,便是要先将粪便堆积起来,利用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将其分解,然后再撒到田里,就可以让庄稼长得更好了。
而沼气池,正是将粪便分解时所产生的沼气收集起来,通过管道输送到点火处,然后利用沼气做饭或者照明。等到产生沼气少的时候,就将里面的粪便挖出来肥田,正是一举数得的好招数,是郭斌的路子。这小子懒,从来都是想着怎么一举数得,竭力榨取利益,赔本的买卖是从来不干的。
没想到,克服了种种困难后,投入使用的沼气池获得了一致好评,郭斌在伏龙山庄中的实验算得上成功。
除了产气量不如后世,沼气池放在这个时代,最大的技术难度就是密封和沼气的输送问题了。
郭斌想尽了一切办法,什么用铁管、铜管之类的,最终证明除非用铸造的,而且要造得很厚,否则以目前的技术是做不到的。只是这样非但不易运送,而且建造成本极高,不适合推广。就在郭斌焦头烂额的时候,还是马钧的爷爷,马老出主意了。
不就是要管子吗?拿竹子来啊,把竹节捅开不就是上好的管道吗?弯头处不好做,就用铁铸;点火处怎么办?还能怎么办,用铁浇筑呗,马老也不是神仙啊!接头处密封不容易?在接头处抹上水泥固定住就可以了,这样非但密封性好,还不惧攻城战时敌方往城内投放火箭,造成大火。而且为了安全起见,管道都是埋藏在地下的,上面用石板盖住,这样就大大增长了其使用年限。
因此,在通过这一系列办法减小成本后,沼气池的建造就具备了推广的可能。
如今,阳翟县西城区的沼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