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东汉末年-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十七章 刺客
郭斌越看那两个刺客,越觉得眼熟,突然灵光一现,心道:“原来是他!”
这时,郭斌对关羽低声道:“待会儿,救人!”
关羽轻轻点头,刺杀宦官,如此忠贞之士,自然是要尽全力相救。(全本小说网,https://。)
这时,再看场中,只见王越一把三尺宝剑银光流动,矫若游龙,身形步法潇洒流畅,时而跃高,时而伏低,像一只翩跹起舞的大鸟。再看他身形,衣袂飘飞,从容淡定,竟似不是生死相搏,而是舞蹈愉宾一般。
只见他指东打西,竟将两个刺客压制住了。那后出来的刺客虽手持长槊,却被他剑法逼得缚手缚脚,施展不开,最后连唐周也被挤了开去。
此时的大厅中,就像是王越专场一般,只看得众人目眩神驰,心向往之。
眼见二人即将落败,郭斌与关羽二人对视一眼,手持兵刃跃进场中。
说是兵刃,二人深夜潜行而来,只为打探董奉的消息,哪里会携带什么合手的兵器?此时二人身上除了随身的匕首之外,别无长物。
郭斌手里拿着立在厅外武器架上的一把镔铁大枪,上面镶金嵌银,珠光宝气,只是未曾开刃,显然是作为观赏兼装13之用;关羽更是不堪,急切之间眼见唯一一把像点样子的武器都让郭斌拿了去,只能在厅外随手拗断一株碗口粗细的小树,拿在手中权作兵刃。
郭斌手中镔铁大枪重约四五十斤,一枪直奔王越腰眼而去,用的招式虽与之前长槊的一样,气势却更是难以抵挡。
长枪带着呼啸风声,气势汹汹而来,如此威势即便马元义手持铁杖都不敢正面迎击,何况王越的长剑。
王越手中所持长剑,长三尺三寸四分,重八斤六两四钱,剑分八面,流光闪动,锋利异常。弹之清脆如雀鸣,故名为“雀鸣剑”。这把宝剑是士燮请南越匠师专门给他量身打造的,是把极为难得的好剑。
只是剑短枪长,重量上也较后者相去甚远。若是武艺高出对手甚多,自可反客为主,以长剑压制长枪,方才王越战二黑衣人就是这个道理。只是二人武艺之差本在锱铢之间,如今郭斌武器上占了便宜,便碾压一般反将王越打得步步后退。
郭斌见逼退王越,对两个黑衣人低喝道:“走!”
二人知道事不可为,当下一挥长剑,一舞长槊,向厅外杀去。
马元义见刺客欲跑,抢过唐周手中木杖,向大厅门口抢去,这时却见一个黑衣蒙面的威猛汉子,手持一只碗口粗细的小树站在厅门。
小树上枝叶尚在,树干断口有碗口粗细,树上枝叶尚在,显然是刚刚折断。
这一身打扮本不伦不类之极,可是马元义丝毫不敢小瞧此人:能以小树为武器,并能随手折断碗口粗的树干,这人的力量实是骇人。
要知道四十斤重的铁杖跟四十斤重的小树,虽重量相同,可是用作兵刃挥舞起来难度却是天差地别。小树枝叶繁多,挥舞起来阻力大的惊人,而且高手过招,分毫错不得,此人刚刚看过他手掷编钟之能,还敢如此托大,不是高手就是二货。
马元义不敢大意,当下打叠精神与那汉子对战起来。
关羽手持树干立在厅口,见马元义手持唐周的木杖攻来,嘴角一翘,舞动小树,竟是以攻对攻。
马元义暗赞一句:“聪明。”
长兵器对战,讲究的是一往无前,首先要在气势上压制对手。若是让对手施展开手脚,上来就被压制住的话,那你十成的功夫也就能施展个六七成出来。
马元义杖法本就诡异莫测,加上唐周的木杖远远轻于他惯用的铁杖,是以六合杖法愈发诡谲多变起来。
只是关羽所持小树,本多枝丫,上面枝叶正是茂密如伞盖,关羽力大,舞将起来声势更是骇人,马元义的杖法诡谲之处则变得全无用处,好似媚眼做给了瞎子瞧。不知不觉中,关羽此举正合了以拙破巧的武学至理,竟将马元义生生阻住,使他寸步难行。
要说二人武艺相差本不大,若是马元义今天以他惯用的铁杖或者锋利的长刀与关羽过招的话胜负却难说得很了。
此时关羽的武器胜在枝叶太多,阻挡对方视线的同时也给对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若用铁杖以硬碰硬的话,树干自然不是铁杖的对手,用长刀将树干斩断的话胜负自然也毫无悬念。
郭斌见关羽阻住马元义,心中暗赞,却也知道不宜久战,便着那二人先走,估摸着他们出了徐奉府邸,方与关羽对视一眼,飞身上了房顶,随即消失在无边的夜色中。
马元义与王越见二人身法快捷无伦,倏忽间便已不见人影,相顾骇然。夜间追捕刺客不便,二人便没有追赶,只徐奉气得对手下护院一番跳脚地怒骂。据说事后,徐奉府中抬出了几具尸体,说是急症暴毙,匆匆火化了事。
却说郭斌和关羽二人出得徐奉府,往藏马匹的小树林中疾奔。
走了不远,听得路边一人叫道:“英雄留步!”
郭斌面巾下微微一笑,与关羽停下脚步,往路边看去。
只见路边草丛中出来两人,黑衣蒙面,便是之前刺杀徐奉的刺客。
那高大的一人适才看到二人身法也是震惊莫名:“这二人好快的身法,武功又高,若得此二人相助,大事不难。”
这时却见郭斌拉下面巾,哈哈大笑道:“本初兄,孟德兄,日间一番良晤,别来无恙否?”
这二人正是袁绍、曹操二人。
二人见郭斌拉下面巾,俱各一惊,随即大喜道:“不想竟是潜阳兄弟!”
原来,二人早就与许攸等人结成反对宦官的同盟,只为匡扶社稷,立正朝纲。今日得到探子来报,中常侍徐奉府中有黄巾贼人的踪迹,欲来一探究竟。
他二人素知徐奉不懂武功,一直想要刺杀这个大太监张让的头号心腹,只是他平日护卫重重,一直不得其便。今日见他身边除了一个奶油小生,一个珠光宝气的土财主外别无护卫。便临时起意要刺杀徐奉,谁曾想这看起来不起眼的两个人俱是武林中的一流人物,幸亏郭斌二人适逢其会,出手相救,否则事情就大条了。
当下四人俱各找到坐骑,郭斌吩咐虎子先回去报信,自己则带着关羽随袁绍、曹操往袁家在城外的一处宅院行去。
宅子在城墙边僻静处,从外面看起来并不大,可是进去一看,层屋叠舍,院落套着院落,竟比郭斌在京城的大宅子还要气派许多。
来到后面的花厅,早有八个婢女端着热水毛巾等候众人。
当下解外袍的解外袍,用热水敷脸的敷脸,当真是潇洒风流,腐 败极了。爽得郭斌心里都暗暗拿定主意,等哥们儿回去也得弄这么一套。
诸人脱下长袍靴子,分宾主落座,袁绍坐在主位上,对郭斌二人道:“没想到潜阳老弟竟是深藏不露的武林豪侠,文武双全,文武双全啊,哈哈!”郭斌连道不敢,客气非常
还是曹操单刀直入道:“不知潜阳老弟此次去徐奉府邸是意欲何为呢?”
郭斌正色道:“宦官乱政,屠害忠良,祸乱国本,人人得而诛之,本初兄与孟德兄此举可谓英雄侠义之极。”
一番话听得袁绍抚髯微笑,曹操则盯着郭斌不说话。
郭斌见状继续道:“斌此去徐奉府邸本为寻人,适逢其会而已。”
袁绍与曹操对视一眼,道:“袁某自父丧以来,辞召辟,避居京城,潜阳可知为何?”
郭斌道:“小弟不知,还请本初兄赐教。”
袁绍道:“只因朝廷无道,暗无天日,奸臣窃居高位,宦官玩弄权柄。”
郭斌道:“不错!两次党锢之祸,宦官皆是罪魁祸首。”
曹操点头道:“我与本初联络党人,居京城活动日久,只为诛除宦官,还天下黎庶一个青天白日。潜阳岂有意乎?”
郭斌心中一动,慨然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袁绍与曹操闻言相顾大喜。
袁绍道:“得潜阳相助,如虎添翼也。”
郭斌知道,这是打入京城豪族圈子的一个绝佳的良机,当下对袁绍道:“只是小子年幼,身上并无功名,自忖又非才智高达之士,恐怕在诛除宦官之事上,难有作为。”
袁绍沉思了一会儿,道:“潜阳所虑的确属实,这样,改日我带你去拜访河南尹何国舅,所谓锥处囊中,其末立见。以潜阳之才,必得何国舅赏识。”
郭斌心中一动,何国舅应该就是何进了,他是因黄巾之乱才当上的大将军,现在虽只是河南尹,可对宫中的影响必不容小觑。袁绍肯把自己引荐给何进,也算是好大的一份恩情了。只是袁绍不是隐居么?怎么还结交权贵?
这些都是一瞬间思考的事,郭斌听袁绍如此说,立刻起身道:“本初兄大恩,容当后报。”
袁绍摆摆手,道:“潜阳客气了,自此我等便是同舟共济的兄弟,不必拘于虚礼。”
是夜,众人聊到天明,郭斌二人方从袁府出来。
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徐奉室,奉觉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太祖本纪》
第二十八章 天下
郭斌从袁绍府邸回到府中,稍事梳洗,便骑马往卢植府上行去。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来到门房,报上姓名,那门子马上肃然起敬,道:“公子且请稍待。”随即奔进府中。
不一会儿便奔回,请郭斌进府。
来到厅中,却见荀彧也在,当下颔首为礼。
再看主位,上面端坐一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指节粗大似老农的一双大手,再看身上,浆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袍上尽是褶皱,显示出此人的不拘小节。乌漆墨黑的脸上只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顾盼间神光乍现,看向人时,便觉得连灵魂也被看透了似的。
见郭斌进来,那人站起身来,身材却是高大异常。对郭斌道:“可是颍川郭潜阳?”
郭斌心知,这应该便是教出了公孙瓒与刘备的卢植了,当下不敢怠慢,忙躬身道:“学生颍川郭斌,拜见卢侍中。”
说着从怀中掏出司马徽的信件,双手递了上去。
那人正是卢植,见郭斌不卑不亢,彬彬有礼,微微点头。接过书信,当场便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卢植收起信件,指了指荀彧,对郭斌道:“这位是荀文若,也是颍川人,你俩应当见过,可好好亲近亲近。”
当下二人忙起身互相行礼见过。
卢植又道:“适才德操兄信中提及潜阳于阳翟收治流民之举,适才文若也说起来,只是语焉不甚详尽,潜阳你说一说。”
郭斌心道:“这是个务实的。”
当下不敢怠慢,将管亥如何入郭家庄借粮,自己如何借粮安顿众人,又如何制香皂等物以济民生,如何招募流民做工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
卢植听罢不语,过了一会儿方道:“天下旱灾真的这般重了么?”
郭斌便将进京路上看到的大批流民的事说了。
卢植看向荀彧,道:“文若以为如何?”
荀彧道:“宦官弄权,流民孽生,恐怕大乱将至。”
卢植无语,房中陷入了沉默。
过了半晌,卢植方道:“日前潜阳在太学所作少年中国之文我看了,很好。”
挥手止住郭斌客气的话,道:“攻于词赋,则夸夸其谈者众。不过与文若一番交谈,今日又得德操兄信件,我方知潜阳乃是真英雄!”
郭斌忙道:“小子鲁钝,断不敢受先生此语。”
卢植道:“我说当得便是当得,卢某还没看走眼过。所谓听其言而观其行,那些所谓的隐逸之士相比潜阳,相去何止万里。”
郭斌只得讷讷不言。
卢植又道:“如今天下纷扰,潜阳以为,何以治国?”
郭斌心道:“来了。”
当下不敢怠慢,忙敛衽道:“小子无知,尚请先生多多指教。愚以为,治国者以取士为先。”
卢植点点头,没有说话,取士为先,算是老生常谈了。
郭斌见状,心中了然,看了眼荀彧,道:“余尝闻: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
听到这里,荀彧脸色一变,卢植则抬了抬眼皮,仿若无事。
只听郭斌继续道:“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
这是《六韬》中姜尚对周文王说的话,以卢植与荀彧之才,自然心中熟知。
是以,二人听到这里,也没有开口。
“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说到这里,郭斌顿了顿,卢植与荀彧也挪了挪身子,注意听着。
郭斌继续道:“其实姜太公只说了一句话,便是能与天下同利者,得天下。”
卢植与荀彧轻轻点头。
“前辈先贤之高论,斌是完全赞同的。只是,如何与天下同利呢?”
这时,卢植兴趣来了,对郭斌道:“潜阳以为呢?”
郭斌道:“欲与天下同利,则必先与天下同欲;欲与天下同欲,则必先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欲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则必先知人之好恶。”
荀彧道:“潜阳此言有理,只是如何知人之好恶呢?”
郭斌听荀彧终于发问,精神一振,道:“若欲知人之好恶,则必广开言路。”
听到这里,卢植与荀彧对视一眼,不掩眼中的失望。
不是他们要求太高,而是广开言路这种论调早就烂大街了,去太学中,随便揪一个人,就广开言路的重要意义写一篇议论文,肯定洋洋洒洒数万言都止不住。问题在于如何广开言路?提出问题来,解决不了不就是夸夸其谈吗?
郭斌当然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却是不紧不慢地道:“那么,如何广开言路呢?”
听到郭斌似乎有主意,二人都是眼中一亮。卢植换了个姿势,摆出了长谈的架势;荀彧则手扶几案,身体前倾,看向郭斌。
对于二人的反应,郭斌很满意,当下不敢怠慢,清了清嗓子,娓娓道来。
“自秦设御史,至今已四百余载,然两次党锢之祸,宦官弄权,党人尸横遍野,累及亲朋。”
荀彧插言道:“此正可见党人之忠贞,品质之高洁。”
郭斌看了他一眼,道:“那么,现在呢?”
是啊,现在呢?宦官依旧窃居高位,玩弄权柄;才智高达之士依然流落江湖,不得平冤昭雪。一场大旱,中原赤地千里,百姓依然衣食无着,嗷嗷待哺。
想到这里,卢植与荀彧陷入了沉思:肯定有地方不对,但是错在哪里呢?错在党人吗?不可能;错在圣上?不应该;错在宦官?应该差不离。
这时郭斌道:“今日有十常侍弄权,明日就有十一常侍、十二常侍弄权;今日有张让,明日就有赵让、孙让。”
对啊,难道也不是宦官的错?到底错在哪里呢?
还是荀彧忍不住,问郭斌道:“那么潜阳以为,到底是错在哪里呢?”
郭斌见荀彧又一次发问,都要高兴地笑出声来了,当下憋住笑,一脸欠扁的神色,道:“错在制度,这个制度,在根子上就错了。”
一句话,只将二人雷得外焦里嫩:你小子还真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