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降1630-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峻山称赞道:“证明你在这个方面是动了脑子的,知道去前朝的档案里面查资料,这样的朝廷这么不亡呀!短短几十年时间,田土减少400万顷,户减近百万,口减千余万。”
田瑞龙喝了一口茶,道:“在这种情况下,前朝推出了‘一条鞭法’,学生总结了一下,‘一条鞭法’给前朝带来了四大好处。”
高峻山很感兴趣,问:“哪四大好处?”
田瑞龙道:“第一,前朝改行‘一条鞭法’后,役银编审单位由里甲扩大为州县,对里别之间民户负担畸轻畸重的现象有一定调节作用,赋役问题所产生的矛盾有所缓解,这有利于农民的发展;第二,‘一条鞭法’的实行,使长期以来因徭役制对农民所形成的人身奴役关系有所削弱,套在农民身上的枷锁被解下了;第三,‘一条鞭法’的推行,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杜绝苛捐杂税的作用,朝廷的财政收入增多了,从前朝所表‘海内殷阜’,‘帑藏充盈’就是佐证;第四,相对明初赋役制而言,“一条鞭法”较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商品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因为赋役的货币化,使较多的农村产品投入市场,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高峻山提出了一个问题让他的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一条鞭法’怎么好,最后还是导致前朝灭亡呢?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田瑞龙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他陷入了沉思,却没有得不出任何的答案,高峻山微笑地问:“你想听为师给你分析吗?”
“请山长赐教!”
高峻山端起茶杯,道:“先喝杯茶,待为师慢慢道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七十四章 关于“一条鞭法”的讨论
(全本小说网,。)
喝过一杯茶之后,高峻山才道:“朕不得不说一说前朝的灭亡了,你认为前朝为什么会亡?”
田瑞龙答道:“皇帝无能呗。”
高峻山叹口气,道:“朱由检不能说他不努力呀!他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但是,这也挽救不了前朝覆灭的命运,还险些把大好河山送给了鞑子。”
“前朝灭亡的原因在哪里呢?”田瑞龙热切地想寻求答案。
高峻山拿出一本书递给田瑞龙,他接过书一看,是一本《楼山堂集》,这是前朝吴应箕所撰写的书,这本书一共有二十七卷,高峻山手里拿着的是其中的一卷。
田瑞龙道:“山长,这本书学读过。”
高峻山道:“朕也是最近才在看,你看这里。”
高峻山翻开其中一段给田瑞龙看,上面写道,在明朝天启七年,吴应箕路过河南真阳地区,看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这年的河南风调雨顺,本该是家家户户种田忙的好时节,眼前所见到的堪称“膏腴之业”的肥沃土地,竟然全都是荒地。他再一问,真阳地区百分之九十的耕地,都是这么荒着。河南其它地方呢?种地最积极的州县,也常荒了一半以上的土地。
“为什么会这样?高峻山问。
田瑞龙答道:“这是前朝的事情,学生没有去深究过。”
高峻山一针加血地指出:“前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书上所描述的这种现象就是前朝灭亡最主要的方面。”
一脸懵逼的田瑞龙看着高峻山,等到着他的解释。
高峻山道:“明太祖朱元璋开创大明朝时,很注重粮食的储备,前朝开国后,几乎是以国家之力抓农业。三十年不到,就把农业产值拽到了数倍于宋元的高度。还有遍布全国的‘预备仓’等粮仓,粮食储量到了“宇内富庶”的地步。到了张居正改革时代,前朝的府库依然粮满仓,单是太仓等部分粮仓,储量就超过千万石,足够支用近十年,“家底”相当厚实。这雄厚的粮食储备,保证了前朝的基业三百年不衰。”
田瑞龙不解地问:“既然前朝有那么多的粮食,那么这些粮食都去哪里了呢?为什么在朱由检时期会有饿死人的现象?”
“是呀,前朝的粮食都去哪了呢?”高峻山继续说道,“就在张居正死后的三十年,即万历皇帝在位晚期,越来越多的大明官民们,都开始感受到一个恐怖事实,大明朝,越来越缺粮食了。
首先是军队,无论是北方的边军,还是东南的水师,缺粮都越来越严重。”
突然一声汽笛声,打断了二人的谈话,战列舰开始加速,高峻山明显感觉到了扑面的海风,他向外眺望,战舰已经远离了海岸,此时的航速已经高达27节。
高峻山叫人把挡风窗关上,然后继续他们的谈话。
“为什么会严重缺粮,这就不得不说说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了。”高峻山喝了一口茶后说道,“在张居正启动“一条鞭法”前,明朝的粮食问题已经出现了隐患,所以才有了张居正痛下决心的一条鞭法。张居正通过十年的苦心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粮食问题得到暂时的解决,可是,当张居正人亡政息之后,‘一条鞭法’就名存实亡了,这半吊子的‘一条鞭法’给明朝粮食制造了更大的危机。”
“危机从何而来?”田瑞龙虚心地求问。
高峻山道:“来自于江南发达的手工业,江南商贸的发展给农民提供了离开土地的机会,大批农民扔下土地进城。那农业赋税呢?”
田瑞龙道:“一条鞭法明确规定可以用白银抵粮食。”
高峻山道:“既然交白银就行了,自然不必种地打粮。农民都不用种粮食了,军队哪来的粮食去打仗?”
事实上,明朝的“一条鞭法”征税,给商人更多赋税的空子,结果是农困而商宽。不堪负担的农民们,必然会扔下土地出去打工。此时江南发达的商品经济,给离开土地的农民们,提供了赚钱的好去。明朝人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里的生动记录:“今一甲所存无四五户,则空一里之人,奔走络绎于道路。谁复有种田之人哉。”
高峻山继续说道:“前朝这样的畸形景象,在五谷丰登的年月,粮食还可以维持,一旦遇上天灾爆发,同时还有义军四起与鞑子叩关等考验接踵而来,朱由检再勤政,也逃脱不了覆灭的下场。前朝的覆灭是朝廷漠视农业生产,全国工农业比例失调的结果。”
田瑞龙陷入了沉思。
高峻山为他斟满茶,他独自举杯喝了一口,用总结的语气说道:“前朝的教训是何等刻骨铭心的严重!放弃了农业生产,就有亡国的危险呀!”
田瑞龙终于开口了:“我农部任重道远,一定严格按照山长的指示,把农业各项工作做好。”
高峻山问:“全国粮食收成如何呀?”
有了以上的谈话,田瑞龙不敢在皇上面前吹嘘粮食如何地多的吃不完了,他很谨慎地回答着高峻山的提问:“我国南方和中南半岛的粮食每年都有大丰收,倒是北方各省的粮食年年歉收,现在全靠南方来贴补北方。”
高峻山道:“现在我台湾、交趾、东吁三省所产的粮食就够全国人民吃的,尽管如此,北方的农田决不可放弃,虽然现在年年歉收,这只是暂时的状况,在这里,朕给你透露一个天大的秘密,但是这个秘密只允许你一人知道。”
田瑞龙非常虔诚地说道:“学生一定保守秘密!”
高峻山道:“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五十年的小冰河期,在这五十年中,小冰河期的出现,天气会变得异常的寒冷,并且会伴随大面积的干旱,特别是在北方。”
“难怪北方总是歉收。”
高峻山道:“这也是朕把补贴政策偏向北方的原因。”
田瑞龙道:“今天下百姓遇到如此圣明的皇上,真是太幸福了!”
“奉承的话少说。”高峻山给田瑞龙下达了任务,“你们要把农业的事情做好呀!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充分地调动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农民都不务农了粮食从哪里来呀?尽管现在北方农作物歉收,你们一定给足农民补贴,如果有谁敢克扣农民的补贴,利用农民的补贴中饱私囊,灭三族,你给我记住。你要知道,朕的都察院和通事局可不是吃素的。”
田瑞龙保证道:“请山长放心,我们农部绝对出不了贪官,而且学生知道,山长是最痛恨贪官的。”
高峻山点点头:“你知道就好。告诉你的部属,朕不会允许北方的情况长期这样干旱下去,朕已经调潘自得去治水了。”
田瑞龙道:“我们已经知道了,潘总现在正在筹划贝尔加湖引水工程。”
高峻山道:“一旦这个工程实现了,将大大地缓解华北的干旱,我华夏缺水的状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田瑞龙道:“这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呀!”
“工程浩大,获利也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七十五章 抵达仰光
(全本小说网,。)
谈话是轻松愉快的,虽然话题很沉重,谈论的却说前朝,只不过以史为鉴而已。
“金陵一号”在海上向北航行了三天,然后就折向东行,驶入了孟加拉湾的深海。
这是一段长距离的航行,一路上风平浪静的话,半个左右就可以达到下一个目的港——仰光。
这一次长距离航行是对“金陵一号”的检验,也是给这艘战舰一个磨合期的机会。
特别是要检验一下新引进的设备——发电设备和通讯设备。
发电机房设在负二层,为了检验电力输送的功效,战列舰在夜航的时候,把所有的照明设备全都打开来了,包括信号灯和探照灯。
负二层的机房隔壁有一个配电房,发电机送过来的电通过变压器将电压提升至一万伏的高压,然后再通过配电房把电分配给战列舰上十个变压器。这十个变压器分布在每一层,底下两层前后各一个,上三层,前后楼各一个。
在夜间高速航行,同时开启所有的电灯,工程师们负责监测每一盏灯的发光情况,发现异常的立即进行记录和更换,工程师还要监测电压的稳定性,同时考验发电机组在全负荷情况下的工作质量。
此外,对输电线路也是一个检验,特别是高压部分的线路,高压部分的线路安全要求是最高的,不但要求输送电安全,而且要做到防震、防压、防爆炸,这一部分的线路是全封闭式的。
通信设备的检验也在进行中,主要是保证电话畅通,喇叭发声正常,对通信设备的检验就简单多了。
在孟加拉湾十五天的航行中,“金陵一号”还进行了海上实弹演习,主要是检验前后火炮的作战能力,前甲板有十门巨炮,能够秒杀一艘欧洲的一级帆船战列舰,后甲板有二十门快速火炮,能够打击欧洲三级以下的战舰群。
在实弹的演练中,锻炼了炮手们的协调能力。
在这次十五天的航行中,还检验了“金陵一号”的续航能力,通过这次的检验,得出了满载燃料和补给的金陵级战列舰,可以达到三十五天的续航能力。
如果有补给舰为金陵级战列舰补充燃料和食品,其海上的续航能力将会更长。
1658年4月12日清晨,“金陵一号”抵达了安达曼海莫塔马湾,这里距离仰光港口还有二十四海里,到达了这一海域,也就宣告了这一阶段的试航任务顺利完成。
“山长,‘金陵一号’下午进港,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舰长王文亮与仰光码头取的联系之后,及时地用电话向高峻山请示。
高峻山刚刚起床,他推开舷窗熟悉的仰光风光展现在了眼前,于是,他向王文亮指示道:“进港之后做短暂的休息,可以通知水手们上岸。”
舰长又问:“请问给多少天假?”
高峻山思考了一下,道:“七天,七天之后全部返舰待命。”
“遵旨!”
高峻山放下电话,按响了呼叫铃,侍卫官李德容很快就来到了高峻山的面。
高峻山道:“战舰就要进港了,你准备一下,岸上去休息几天吧!”
李德容问:“皇上,您不上岸吗?”
“不上了,朕在这里还没住够呢!”
李德容道:“皇上不上岸,我也不上岸,您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高峻山道:“你放心地去休息几天吧,朕在舰上很安全。”
“我不去。”
高峻山道:“这样吧,你等明天再上岸,今晚海军陆战六师三团会登舰,朕让他们派一个班过来你该放心了吧?”
李德容这才放心地说道:“多谢皇上的关心,明天我们就上岸去休息。”
因为仰光码头有一艘万吨货轮在装货,这艘万吨轮要下午才能离港,所以“金陵一号”要等到万吨轮离开码头之后才能进港。
这艘万吨轮是开往伦敦去的,然后再从伦敦去美洲的长安,万吨轮上装运的都是美洲建设所必须的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就是皇上乘坐的战列舰,也必须为这艘万吨轮让路,所以“金陵一号”必须在外海等候。
仰光港是华夏在中南半岛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稻米输出港。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东侧、仰光河左岸,南距安达曼海莫塔马湾二十四海里,万吨级海轮可候潮入港。港内有供万吨轮使用的岸壁码头十三个泊位和两个定船泊位,包括4个稻谷泊位。
吃过午饭,万吨轮就从仰光港开了出来,它经过“金陵一号”的时候,鸣响了汽笛,以示表示对“金陵一号”的感谢。
“金陵一号”也拉响了汽笛,向万吨轮回应,之后,起锚进港。
战列舰刚刚在码头上停稳,等候在码头上的曹明浩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战列舰。
曹明浩是仰光市市长,曹变蛟的大公子,崇文弟子,工学院建筑系毕业。
他得到皇上不登岸的消息,急忙在第一时间赶到码头,他要上舰来劝皇上上岸休息。
曹明浩来到了高峻山的休息舱,见面的第一句话就说道:“山长,学生在仰光大饭店备了一桌酒菜为山长接风,请山长随学生上岸,仰光百姓十分想念您!”
高峻山道:“朕已经决定不上岸了,就住在战舰上面,你看看这里的环境,是多么的舒适呀!”
曹明浩劝道:“战列舰上再舒适也没有岸上舒适呀!学生请求山长上岸休息!”
“朕意已决,你就不用再劝了。”高峻山一指旁边的椅子,“请坐吧,朕这里有上好的龙井,你既然来了,就陪朕喝喝茶,聊聊天。”
曹明浩顺从地坐了下来。
高峻山坐在他对面,一边冲茶一边道:“你看,朕在舰上什么也不缺,而且生活的很舒适。”
两人举起了茶杯喝了一小口茶。
曹明浩道:“山长,您不上岸也行,就让学生在舰上陪陪您,让学生也体验体验舰上的舒适生活。”
高峻山笑道:“你是一市之长,本地的父母官,你怎能抛下你的臣民,躲在舰是享受舒适呀?”(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七十六章 海军第六陆战师
(全本小说网,。)
曹明浩跟着笑了,道:“山长,学生是来舰上陪皇上的。”
“好好好!”高峻山笑道,“今天中午朕就请你这位市长大人,在战列舰上享用一次午餐。”
说笑之后,曹明浩就进入了正题,他这次是来向高峻山汇报近期仰光市的工作。
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