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乡,这两个最普通也最亲切的字眼,顿时把感情丰富的义渠安国给打动了。他二话不说,立刻答应了羌人的请求。然后回朝述职,向刘病已禀明一切。
旁边的赵充国一听此事,立刻跳了起来,大喊糟糕。
为什么?因为汉朝群臣中没有人比赵充国了解西羌。我们开头就讲过,赵充国本是陇西上卦人,后响应孝武皇帝移民河西的号召,举家迁往金城令居,并在那里渡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令居为汉羌间的要塞,赵充国一家都跟羌人打过交道,最明白羌人的习性与心思:他们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土,怎么可能乖乖的避开汉人农田去放牧?他们肯定另有所图!义渠安国感情用事,奉使不敬,擅作主张,招寇生事,其心当诛也!
刘病已看了赵充国的上书,心中也暗道不妙,但他还存着一丝侥幸:或许事情还没有那么糟吧,只要河西边臣对羌人善加抚慰,劝其毋动,或许局势尚可挽救?
然而刘病已错了,事情很快就变得无法控制了。西羌各部落以汉使有言在先为由,不顾汉军阻拦,强行渡过湟水,黑压压一片,如马蜂、如蝗虫、如潮水般涌入金城、武威各郡县,根本无法禁止,这可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
刘病已只能吩咐各郡县先严加监控西羌各部落移民,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然而不久,河西各郡县向刘病已报告了一个更可怕的消息:本来仇杀不断、“不共戴天”的西羌诸部落,竟然“握手言和”了!!!
原来,西羌在湟水流域扎下脚跟后,先零部落酋豪马上就站出来牵头,开了个出人意料的高层会议:串联西羌各部落首领共两百余人,互相解除仇怨,交换人质,订立盟约,摒弃前嫌,通力合作,结成西羌统一战线,共创各部美好未来。
一盘散沙的西羌,其战斗力恐怕还不如西域一小国,然而团结紧密的西羌联盟,其实力决不会比匈奴差。直觉告诉刘病已,事情恐怕大条了,现在只有赵充国能帮他解决问题。快,快召营平侯进宫议事!
赵充国告诉刘病已,事情不是恐怕很糟了,而是真的糟了!为什么?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吧!
早在孝武皇帝执政时期,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诸羌部落解仇结盟,进攻令居,与匈奴遥相呼应。汉军发兵十万前往讨伐,历时数载,才将其平定。
征和三年,还是这个西羌先零部落的首领,遣使与匈奴勾结,匈奴人表示:“汉贰师将军众十余万人降匈奴。羌人为汉事苦。张掖、酒泉本我地,地肥美,可共击居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五百八十九章 国有一老
(全本小说网,。)
以往种种往事说明,诸羌部落结盟,其背后的主使者就是匈奴,他们这个计划已经筹备了数十年了,现在忽然爆发,赵充国一点儿都不奇怪。
所以赵充国的结论就是:如今匈奴日渐窘迫,属国尽叛,他们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西羌。臣有理由怀疑匈奴的使者已经秘密潜入西羌部落中,策划里应外合,颠覆我河西移民区。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未雨绸缪”,早作防范,把他们的计划扼杀于摇篮之中。
刘病已闻言心头一震,赶紧吩咐河西各郡县,严密监视匈奴动静,如有异动,立刻报告。
一个多月后,河西情报人员传来可靠消息:西羌某部落狼何派人联络匈奴,欲借其兵,攻占楼兰与敦煌,以切断汉朝与西域的交通,从而将郑吉的数千西域屯田兵孤悬绝域,“坐以待毙”。
狼何部落远在阳关(玉门关之南)西南,且实力落小,他们怎么会有胆子与大汉为敌?又怎么会长途跋涉跑去攻打西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肯定又是匈奴人的阴谋。
事实证明,赵充国的判断果然又是准确无比。这可真是国有一老,如有一宝啊!菜是嫩的香;姜,还是老的辣。
刘病已发完一番感慨,然后虚心请教:老将军,现在情势危急,我们该怎么办!
赵充国表示:现在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匈奴与西羌中某些野心家已经达成了秘密协议,估计等到秋天马肥之后,就会发难。我们现在应抓紧时间,立刻派使者巡视边塞,囤积粮草,加强守御。同时区别善恶,严打首犯,宽赦胁从,分化离间,瓦解联盟,以先下手为强,破坏匈奴的阴谋计划!而这个使者的最好人选,正是赵充国平日甚为看重并多次举荐的酒泉太守辛武贤。
刘病已接受了赵充国的建议,但在具体派谁来实施这个建议的时候,他却又将赵充国一脚撇开,让丞相魏相与御史大夫丙吉来谋划此事。魏、丙二人竟不同意让辛武贤出使,反提出让义渠安国戴罪立功,前去搞定西羌人。
这两位老夫子的意思是:娄子既然是义渠安国捅出来的,最后当然也该由他来收场。派别人去,怕羌人不认账!
刘病已同意了。不仅同意了,而且还给了义渠安国调兵的虎符,吩咐他紧急之时可便宜行事。
赵充国闻信,心中暗暗叫苦:义渠安国上次做事就不靠谱,这次他会吸取教训吗?老夫深深怀疑。
可是,皇帝诏令已下,魏、丙二人也信心十足,义渠安国更是雄心万丈。赵充国已经不可能再反对了,反对也是无效,所以只能闭嘴,然后静观其变吧。
果然,义渠安国这个愣头青决心将“不靠谱”进行到底了。他早就打定主意:什么瓦解羌人联盟,破坏他们与匈奴的阴谋,没必要,全杀光得了!这些可恶的蛮夷,竟敢欺骗本大人的感情,让我在朝廷中颜面丧尽,本大人能饶得了他们吗?当然不能。
于是次年(公元前61年)春,义渠安国率领两千骑兵,来到羌人聚居处附近,扎下营寨,召集先零等三十多个西羌部落首领前来开会,会开到一半,义渠安国忽然变脸,说你们这些羌人全都狡猾狡猾的,必须人道毁灭!
说完,义渠安国大开杀戒,将这三十多个羌人部落首领全都砍了。接着,他又趁羌人不备,发兵攻打羌人聚居区,再次斩杀千余无辜羌族百姓。那叫一个解气。
可惜,义渠安国的解气行为,并没有让西羌“分崩离析”、“俯首称臣”,反而让他们更团结的倒向了匈奴一边。
西羌各部其实并没有全跟匈奴勾结,比如以靡当儿、靡忘为首的一部分羌人首领,他们就是亲附汉朝的投降派,主张归顺大汉,与汉人在河湟地区和平共处。勾结匈奴的只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坏分子。
然而现在,义渠安国这一次不分忠奸善恶的大杀戮,使得本已受汉封为“归义侯”的先零首领等人,恐惧与愤怒交加,对汉朝彻底失去了信任,鼓动、裹挟包括靡当儿、靡忘在内的西羌各部首领,揭竿而起,向汉朝边塞城邑发动猛烈的攻击,一连杀死了好几名地方政府官员。
义渠安国当然也未能幸免,他的部队在浩亹(音高门,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南、大通河东岸)这个地方遭到羌军袭击,伤亡惨重,所携兵器、粮草、辎重损失殆尽。他也不遑顾及,只是逃命要紧,一口气跑至令居,闭城拒守,赶紧向长安求援。
“背信弃义”,滥杀无辜,只图自己快意,不顾国家安危。利用自己的权力,往双手涂满西羌百姓的鲜血,惹出滔天大祸,丢人丢面又丢粮,然后拍拍屁股逃命,义渠安国无耻至极!
赵充国活了这么大岁数,什么人没见过,眼力果然够毒。关于义渠安国的任用,老夫子们又误了一次国。
刘病已得到消息后立马慌神了:糟糕,这一来二去,连用带丢,汉朝之前为防备叛乱、而在金城郡搜购囤积的四十万斛粮食,转眼就被义渠安国丢掉一半。再要派大军平叛,长途转输,征发劳役,花费就不是一点点了,没大笔金钱投进去,根本搞不定。
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用错义渠安国这样一个人,整个国家被拖垮。
现在再说这些已经没有用了,战事已开,现在只有打了,但具体派谁领兵去打,派多少人去打,具体怎么打,这些刘病已完全没有主意,他只能再去请教赵充国。
不过刘病已不大好意思再召赵充国入宫了,毕竟老爷子今年已有七十六岁高龄,在当时是有史以来除姜子牙外活的最长的一位将军,与苏武并称为朝廷两大老国宝,这种国宝即使不放在博物馆里珍藏,也该对其表示最高的尊重与礼遇。何况当初任用义渠安国之时,朝廷就把老将军撇在一旁,现在出了问题又来找人家帮忙,刘病已实在感觉很惭愧。
于是刘病已找来御史大夫丙吉,要他亲自去营平侯府一趟,先道歉承认自己用人失误,然后再请教一下赵老爷子,问他谁可以领兵打赢这场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五百九十章 死亡峡谷
(全本小说网,。)
赵充国爽朗一笑:我知道有一个人,非常非常的合适,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丙吉大喜,忙问是谁。
赵充国又一笑:这个人就是我,老臣赵充国!
丙吉当场傻眼。心里暗想:天子派我来让你选人,你怎么选中你自己了。你“德高望重”岁数大,是天下公认的老国宝,国宝怎么能上战场呢?你听说过熊猫上战场的吗?你听说过东北虎上战场的吗?不是我说你啊,“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当然丙吉心里这些话都没有说出来。他只是个传话的人,任务就是老老实实、原原本本的把话传给皇帝,然后由皇帝来决定。
而皇帝刘病已一听,自然万分惊讶,但他也没说什么。而是让丙吉再跑一趟,去问赵充国第二个问题:“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
丙吉无奈,只好再跑一次腿。
赵充国听到刘病已的问话,立马说出一句名言。这句名言我们今天还在用,而且还用的很频繁,但恐怕很少人知道,这句话原来竟是赵充国的首创。
这句名言就是:“百闻不如一见”。
短短一句话,道出了赵充国的人生态度与行事风范:听得再多不如亲自跑去看一看,所谓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后世大天朝的太祖就很喜欢这句话,据说他在读《汉书赵充国传》的时候,在正文旁“密密麻麻”加了很多圈注。关于边疆问题,他应在其中受益良多。
说完这句名言后,赵充国让丙吉转告皇帝:“今臣尚在都中,无从遥决,臣愿驰至金城,熟窥虏势,图其地形,并为攻讨方略,俱奏上也。羌戎小夷,逆天背畔,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
刘病已听完赵充国的话,笑了,大笑,笑完只说了一个字:“诺!”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赵充国身为一个熟知边情的国宝级煊赫宿将,他完全可以留在长安遥控调度、出谋划策,可他仍以老迈之躯,远涉关山,坚持去前线视察,了解情况,亲自指挥,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让皇帝非常欣赏与感动。
赵充国,真有你的,朕看好你哟!
是年四月,赵充国正式领兵西征,满朝文武都来送行。有几个老友心中不舍,甚至一路送出长安四五十里,终至离别之际,有人就问赵充国:老爷子年纪这么大了,而且也“功成名就”,为何不好好在家颐养天年呢?就算还想为国效力,也可以只派你的儿子赵卬去嘛,何必亲自出马呢?
赵卬是赵充国的长子,时任右曹中郎将,他文武双全,颇有韬略,此次也有随父亲出征。
这位赵卬,正是赵家未来的希望。
在刘病已之前,中郎将仅为高级郎官的虚职,并无兵权,如袁盎、苏武等。但刘病已进行了改革,中郎将成为了统率羽林军的中央高级军官,部下有数千宫廷禁卫、精锐骑士和武林高手。而右曹则为内朝加官,即在内廷又兼掌奏章秘书之工作。由此可见赵卬手握中枢,执掌重大,为皇帝宠信之人。
然而,赵充国闻言却拔刀出鞘,指天大笑道:“老夫虽老,然老夫之宝刀未老也!今西羌为乱,局势甚是复杂,非持重之将毋能平之。而持重之将,天下无逾于老夫者矣!”
是啊,小将有小将的好处,老将有老将的好处。小将如十八岁之霍去病者,好处在于其轻锐;老将如七十六岁之赵充国者,好处在于其持重;二者虽相差六十岁,但都是国之名将。
当然轻锐一不小心就可能转化为冒进,持重则一不小心就可能转化为保守,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关键就看个人的修行了。而赵充国对自己的修行,从来就很有信心。
于是帝国各路大军源源不断发往前线,赵充国坐镇在金城郡慢慢等,等兵力达到一万骑的时候,他终于决定动手了。他是不轻易动手的,一旦动手,则必有万全之准备,其一招一式,都是大家风范。
赵充国命令,先让三校兵马衔枚夜渡,至黄河西岸后立即在对岸安营扎寨。这是为了防止大军贸然渡河被羌人半济而击之。
然后,赵充国等到天色已亮,对岸营寨已经扎稳,这才率领大军依次渡过黄河。保险,非常之保险。
等到大军全部顺利渡过黄河,赵充国又四面派出侦骑,探查敌踪。很快有人以旗语回报,说在附近发现了一支百余人的羌军小部队,貌似也是侦察兵,怎么办,打不打?
有几名校尉闻信立刻跳了起来:“送上门的肉包子,干嘛不打?先打它个下马威再说!”
赵充国赶紧拦住他们,道:“吾士马远来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我闻击虏当以全歼为功,小利不足贪也!”
于是大家只好忍住贪念,老老实实坐下来接着等消息。
过了会儿,侦骑又来回报,羌军百名侦骑自行退去,不见踪影,又言前方四望峡内并无敌兵把守。赵充国听罢,大喜狂笑,这次轮到他跳了起来:“哈哈哈,吾知羌虏不能为兵矣!”
四望峡在青海省乐都县与民和县接壤之处,如今叫做老鸦峡,但见奔腾咆哮的湟水正从中间穿过,两壁悬崖陡峭无比,传说只容单骑通过,且不时有滑落的巨石砸死行人之虞。
更有乡民夸言,往年青海人多用毛驴驮运东西。凡赶驴穿越此峡者,必须在几里之外大声呼叫,看对面有无来人,如无回声方敢前行。万一两驴在峡中对面相逢,双方只有讨价还价,将一方的毛驴推到悬崖下的湟水中去,否则谁也别想通过。
四望峡,真乃死亡峡也!
如果没有慎密的侦查,以及超强的魄力,哪个指挥官敢率兵走这条路?
然而,赵充国这些都具备,所以他根本无需长途绕道,与羌兵一路纠缠,只直接挺进就好。于是汉军将士们饱餐战饭,静候天晚,这才潜师夜进,顺利穿越了四望峡。然后一路远布斥候,行必有备,止必坚营,终以“无懈可击”之超强行军,成功抵达西部都尉府(在今青海民和南,属金城郡)。(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五百九十一章 离间计
(全本小说网,。)
兵法曰:“兵家之有采探,犹人身之有耳目也。耳目不具,则为废人;采探不设,则为废军耳。一身之聋瞽,徒能废吾之四体;而三军之聋瞽,则其所废者可胜计哉?故候吏不严,君子以为无耳目之军。”反之,一支军队如果拥有完备的斥候侦查系统,那么它就永远立于不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