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7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西而全取东南诸道的条件,简直就是正中国朝大梁的

    不过在背后所蕴含的东西,就要不言而喻的复杂的多了;

    比如由此丧失了,淮镇一贯所营造出来的,诸如吊民伐罪、兴师定难的基本义理和潜在人心之类,难以言述的东西和隐性的大义名分加成;毕竟,一下子从反抗不公与迫害而不得不自立的宣传形象,变成不惜勾连外敌而谋取私利的严重画风大变。

    又比如,地方军民百姓思想上的混乱与动摇,毕竟从军队到地方,都有许多人都与南边有着这样那样的渊源和干系;却不是那么好弥合和糊弄过去的。

    这些暗藏在期间的问题和隐忧,就连我身边充作临时辅助情报官角色,而有事没事干一干咬一咬的栗姬,都能比较容易的看出来。

    不过对我而言,现今所拥有的一切,更多是无数将士用鲜血和汗水拼杀出来的结果,而不是靠对某各势力玩弄心机和权谋所炮制出来的结果。

    再则了,以我现在所掌握的实力和积聚的大势,所欠缺的也不过是恢复和稳固的时间,已经完全不需要假借任何名义,而虚以委蛇的继续做一些需要低调行事或是埋头发展的方略。

    难道,这就是某种信息上的不对称和过于自信的人生三大错觉之一么。最后,我见都没见就以“谈无可谈”为由将他们如数打发回去了。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277章 又决4

    (全本小说网,。)

    已经变成西军前沿重地的潼关城中,

    “要战便战,徒费话多么?”

    身为西军总帅的赵熙,不由很有些欣赏和感叹的,看着明显一干无功而返,战战兢兢前来回话的使臣。

    “真不愧是号称满万不可敌,而数载席卷大半北地山河的一代雄俊啊”

    “真是好久没有遇到如此有意思,又实力堪当的不世敌手了”

    说到这里,他不由转向身边一个表情有些微妙和酣然的羽冠文士。

    “看起来的你的那点,欲擒故纵徒乱人心的权谋和小手段。。”

    “对方是根本看不上,或曰是不在乎了。。”

    。。。。。。。。。。。。。。

    商州,武关,

    大队自蓝田峪退下来的人马,连同许多自发跟随的当地百姓和屯民,正在愁云惨淡的气氛当中,有些乱哄哄的拥挤推搡着,鱼贯穿过这座关中四关之一被称为“三秦要塞”“秦楚咽喉”的南屏雄关,而争相进入一河之隔的山南东道境内去。

    而身上犹自带着血迹而缠着绷带的高宠,也在关墙上面无表情的观望着这一切,沉默就像是一座风化万年的石雕一般的,充满了某种沧桑与蹉跎的积淀。

    而在北面远方的崇山峻岭之间,却是隐隐有所嗡鸣和厮杀声传来,显然是他好容易才组织起来负责断后的别部人马,在武关外围险要吊桥岭的山隘险道上,与突破蓝田峪的西军先头开始交接和激战了。

    而那些隐隐在白日间都能看见的细细烟柱,则是被改造成屯民治所和防御据点,又被逐一焚毁放弃的各处驿站和馆舍。这也代表着他这数年多来的坚持和执着,以及所努力奋战和经营的一切,就此变得再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就在互为呼应的潼关重镇陷没之后,他就已经深刻感受和意识到了大势已去的无奈;而王端臣为首的少数部伍放弃了驻畿诸军大部,而相继南下回归的消息传来之后,则是给了他这只在南路浴血奋战的孤旅,已经不可挽回的最后一击了。

    而身为一军之主的高宠甚至无法彻底封锁消息来暂时稳定人心,因为沿着伏牛山脉从都亟道内逃出来的驻畿兵马的散兵游勇,已经抵达了他们后方所在的房州,均州、金州各地,而在当地掀起不小的恐慌和混乱了。

    眼见得越发势单力孤优势新败之师,人心士气已经难以久支了。更别说是器械粮饷的补充,也随着后方的混乱几近断绝;也许只要他稍有迟疑和反复,恐怕就是彻头彻尾的覆亡危机了。

    这时候,已经呈现席卷两河之势的淮军,却是出乎大多数将士意料,却又令他毫不意外的,递过来了一只橄榄枝,或者说是一把堪称雪中送炭的救命稻草。

    所以,在短时间内他就有上中下三策可选;

    上策,就是率部抛下这些占据大多数的累赘,然后在少数亲信和卫士送下回归国朝,以图重新再起的机会。

    中策,就是沿着熊耳山南麓东进朱阳关而渡过丹水,率部向着河南境内靠拢,而抵达相对安定一些的邓州、汝州一带,自由人接应和他们这只疲弱之师,然而这也代表着某种不可挽回的事态和寓意。

    下策,则是接受淮镇沿着洛水而下所输送过的有限军淄,原地不动的继续坚守下去,然后在苦苦的等待当中希望能够出现更多的奇迹和转机。

    而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专门针对他们这些中高层将官的而外对策;

    就是看在高宠本人昔日比肩作战做,又曾为上司相处甚恰、颇有提携之意的份上,可以给他们这些将官之属,一个补充装备和物资之后礼送南下的机会;当然了,其余被留下来的大部将士和地方军民百姓,自有人回去接手和负责起来了。

    若说仅仅是前三策而已,但还不会那么让人为难;但是反而是这个私下的附带条件,条件让高宠犹疑起来,或者说将一众部将的身家性命前程,都变相维系在了他的一时决定上。

    更何况,对方提出的条件虽然好,但他自觉不比北伐名帅王端臣那般得到朝廷看重,也没法保证就此南归之后,还能够得到朝廷续任和重用下去,

    然而,他甚至还没有就此发作和质疑的能力,因为对方用的是公私两兼的念旧、怀恩的名头,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手段;相比未曾打上一声招呼,主帅就先率小部自行南下的驻畿军下场,和形同间接落井下石一般的作为,简直就是再无可厚非的体面和正当不过了。

    作为大多数的军民百姓可不会明白,也不会在意上层之间的龌蹉与杯葛,他们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只有迫在眉睫的生死存亡,以及可能被送到面前的唯一活路;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大势所趋。

    所以,哪怕是身经百战而遭遇过无数次危机与难关的他,也需要更多的消息和情报,来支持自己的判断和决心。

    当夜,就像是在响应这他的心思和期盼一般的,来自南方骑着快马带着羽缴的信使终于归来了,然后就变成了秉退左右的高宠长长一声叹息,以及一整夜不眠奋笔疾书的灯火摇曳。

    待到天还未亮,就被敲响的升帐鼓所招还而来的数十位军将、将佐们,就看到了一个满脸心力憔悴而眼中满是血丝的主将。

    “尔等尽可去留自便吧。。”

    这话一出就顿然惊浪翻石而激起一片叫声纷纷。

    “使君。。”

    “高帅。。”

    “留后。。”

    “将主,这又是怎的了。。”

    然后随帐下文吏,递送到他们手上传阅的抄件上,赫然是三份不同日期的朝廷邸闻。

    时间最远的一份是一个多月前,位于襄阳的荆湖行司宣告废止,而(放弃荆湖北路)全力转进荆湖南路“平叛”,对这个消息他们并怎么不意外,或者说早有心理准备。

    然然后是二十多天前的一份邸文,却是在陪都江宁府以留守司为首,公开至祭阵没在关内的诸军将士,而如今的帐下各人几乎赫然其上。这个消息的触动和冲击,顿然让他们表情复杂和微妙起来。

    然而时间最近的第三份,则是在十四天前;以遥领的关内道监察御史宋忠吉发起的弹劾为契机,宣布已经“阵没”的高宠为关内沦陷、北地战局崩滑的首要罪责。

    虽然已经战死而不再牵连其他事端,但是却是追夺一应追赠官阶、荣衔、爵级和门荫,而令高氏这一支为数不多的家人、亲族,就此流往海外拓荒而未赦不得私自归还。

    一片骤然爆发的骂娘和哀嚎,号哭声,霎那间冲出了守禁森严的中军大帐外。

    。。。。。。。。。。

    而在遥远的广府,天气终于微微变凉下来的御道长街之上,

    刚刚被从天南的叛党手中“解救”出来的大梁泰平天子,也在某种压抑难当的气氛当中,透过珞车垂挂的璎珞、珠帘和帷幕,默默打量着沿途四周。

    没有夹道相应山呼万岁或是欢声雷动的人山人海。也没有在特地搭建的楼台上,展现着各种奇淫巧计或是新奇事物的番商海客,只有一眼望过去千篇一律般,家家闭门谢户的清冷与空寂;

    而原本人高马大而彩衣盛装拱卫左右,或是趋前开道的御龙卫士和殿中、殿前诸班直,也变成了来自幕府居城素衣黑甲的御庭卫士和海南领下的披甲藩健。

    他们顶盔掼甲而目不斜视的紧紧拱卫御驾左右,与其说是护送和仪卫天子,不如说是在押送某个身份分外高贵的罪囚,在进行某种例行的游街、献俘仪式而已。

    想一想,他自幼骤然继位至今也有七八个年头了;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可以婚配之年了;只是他显然没有那些一辈子穷奢极欲而终寿天年,或是专好某个领域而大有成就,或是到处沾染女色,而留下一大堆身份争议子女,却能够相对善终的祖先们的运气;

    也许这一次身不由己的变乱之后,找个各公卿家的女子配出下一代的子嗣来,早早的退位成为安养内苑的上皇,就是他所能期盼到的最好结局了。

    再不然,就是收养某个近支宗室的幼子为过渡,最后被送到海南大岛的直领去,就此幽禁终年,就像是史上那一两位叔伯祖一般的结果。

    若是再不满意的话,他就根本不愿意去想了。。

    不多久在净道的响鞭声中,太庙高达巍峨的殿顶绿脊已经赫然在望了;已经不怎么年少的天子也不禁叹了口气,开始在近旁侍人的恭请或者说是催促下走出珞车来。

    也许从这里开始,将会是他入太庙思过的漫长幽禁的。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278章 又决5

    (全本小说网,。)

    而后,在潼关城中召开的临时军议结束之后,有人浓眉紧缩或是忧心忡忡,也有人喜笑颜开或难以掩饰的溢于言表,争相走了出来,又变成飞驰往各自驻地的信使和讯兵。

    随着西军联合之中,率部东进的十七家人马领头人或是重要代表,相继从各自的立场表态和发言,又变成颇为激烈的争执和质地而差点上演了全武行,最后还是总帅赵熙出来妥协调和一槌定音之后,

    关于下一步战略方向究竟是先难后易,还是先易后难,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了任何争议了。

    究竟是,先解决在北地崛起不久的刚刚从南朝自立出来淮镇,以强硬之势将一片残破的北地山河纳入怀抱;还是籍此南方大片地区空虚混乱无序之际,乘势而下荆湖、蜀中而以顺流之势横扫南朝控制力虚弱的江南诸道。

    身为总揽全局的盟主和西军领头人,赵氏为首的总天下兵马招讨大元帅府,自然是更加偏向前者,因为淮镇刚刚才吞并和占据了偌大的地盘,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立足未稳而人心不定。

    所以正应该是乘势一鼓作气予以削弱和打击才是,致使其内外不能相顾而无法获得,将所占之地给稳固下来的喘息之机;就算不能歼灭祸首重创其分散开来实力,最起码也能迫其退出广为占有的两河之地,而重新退缩到淮上一隅以求自保,才是比较理想的结果。

    但是柏崖城一战不果,而大阳桥攻夺战等各路攻势相继失利之后,西军内部关于赞同后者的呼声,也一下子开始尘嚣直上起来;而他们的理由和依据也很堂堂正正和理直气壮。

    淮镇毕竟是北地新崛起的外来势力,能够用以经营和发展的时日尚短而明显根基浅薄;就算占据了中原的广大之地也需要足够漫长的时间来平定和治理,在此之前也没有多少余力,可以对西军掌握的胜势和既得利益,构成相应的威胁和阻挠。

    反而是在淮军抢先占据的各处关阻险要之前,不计代价的与之力拼之下折损了过多的实力,反而便宜了南朝这个一直对于北地念念勿忘,而在世世代代不断发起攻略的庞然大物。

    或者说反倒是变相帮它一臂之力,剪除和削弱了这个如鲠在喉的叛乱势力,而令其在东南之隅再无他顾,而有更多余力抽出手来投入到清理内患上了。

    要知道南朝虽然已经力竭兵穷,但显然作为基本盘的岭外八道依旧大部完好。而淮镇所能够占据的则是一大片灾害横行,饱经战患而反抗不断的两河残败之地。

    而一旦有了足够休养生息的缓冲之机,让南朝从北伐的损伤和岭外的内乱当中,逐步恢复和重新振作起来过来之后,再向经略岭内的南方诸道增兵和支援的话,就会是难上加难的天大憾事和遗恨了。

    要知道,北人善马而南人长船,要是不能够乘着荆湖、蜀地都被严重削弱,而地方乱战不堪的机会一股而下的话,那就很容易会在于西军颇为不利的江河湖海的险要之处,重新陷入僵持和对据;那也意味着这次西军东进的战略和目标,已经失败了一部分了。

    当然了,在这种看起来很有市场的论调和呼声背后,则是偌大的西军联盟当中那些习惯了一路顺风顺水,而一旦受挫之后就希望能够保全实力而避重就轻;开始转而赞同和呼吁另选一路,明显更加作战轻松和也更有利益的方案,众多中下层军将们的私心和欲念在作祟着。

    毕竟,相比曾经号称“野战善守第一”身为南朝在北地第一强兵的淮军,还是南方那些纷乱不休鱼龙混杂的地方势力更好对付得多,也更容易取得土地财货人口可言。

    而他们这些西军联合名下的大小将门愿意倾家起兵,而追随赵氏首倡和用力的西宁朝廷,大举东进的理由也不过时为了最寻常的名利所趋,随大流而动亦;而不是口头上所宣称的“光复河山,保扶大唐”那么的冠冕堂皇。

    当然了,身在潼关城中难得被人给联合起来变相逼宫,而有所妥协了一次的西军总帅赵熙,也并没有多少失意和不满的形色,或者自从说这个结果并不在他的意料之外。

    正所谓是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前期西军各部奋勇东进治下,在关内和河东一代打的有些惨了,虽然很快就补充了兵员,但由此消耗的士气和精气神,都不是那么轻易补还回来的。

    所以必须给他们一些利诱的甜头和方向,才有动力继续攻战下去,而他只不过是巧妙的利用了这种趋势,而以名面上的退让和妥协为掩护,暗中加以引导而已。

    毕竟,如今的西军联合声势虽众,但需要维持和保障的军队也未免太多了,为了时代所向往的中原繁华之地,或是江南的花花世界,许多藩镇治下的中小将门,可是几乎是发动了父子祖孙三代,而一起带着亲族子弟纷纷披甲上阵。

    虽然兵马贵精不贵多的道理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一旦落实到具体对象身上那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没人会嫌手中的军额多而自愿进行削减,哪怕是那些从属赵氏的地方势力或是世代关系密切的外藩也一样;

    尤其是在西军联合的大业将起而,以裁汰老弱为名削弱一众藩镇实力的话,只怕是赵氏一族再怎么强势,也按不住了来自所有将门的抵制和反扑。

    所以,在通过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