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6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

    辛稼轩不免露出某种为难的神色,这龙雀园外只怕早以及被盯紧了。

    “放心,我自有门路和安排的”

    鹿公摆摆手道。

    “随后,阿弩就会带你过去的。。”

    “这条密道乃是我以备万一的地方。。”

    “眼看我的风烛残年也没剩几天日子了。。也就用不上了,”

    “所以出去后,你们拿着信物尽快离开畿内去番禹港把。。”

    “至少那里或许还有个把人,愿意卖我个老脸。。”

    “还有些许别支的年轻子弟,也指望随你同船前驱谋个出路了。。”

    “乘夜赶快走把,乘我还能撑住这口气的时候。。”

    。。。。。。。。。。

    冰冷的海潮与浪涌之间,

    渡海而来的罗成信,捂着吐的昏天黑地的肚子,摇摇晃晃的走下栈桥而艰难站上了淮东的土地,

    他乘坐的只是用来传讯和递送小件物品的五百料海鹘快船,在舒适度上就不能指望了,再加上又是渐进不适航的季节,因此颠得他只觉整个人五脏六腑都要被吐出来了。

    而陪同或者谁监视他的,同样也是昔日罗氏的旁支子弟。只是他们对于他的态度和感官,就不是那么客气了;

    毕竟从理论上说,他的父亲也是把威名赫赫的偌大安东罗藩给分裂拖垮,害得他们背井离乡逃难到淮地来讨生活,沦落到现今这种局面的的罪魁祸首。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00章 浮梦17

    (全本小说网,。)

    “辽东城来人乞援了?”

    我愣了下随机摆摆手。

    “且没空理他,找个借口让他慢慢等好了。。”

    既然已经从安东道南部的到足够的好处,在彻底消化掉这些成果之前,我没有多余心情在趟入到罗氏内乱那个浑水当中去。

    况且眼下在新罗的东征战事眼看就要收宫了,然而后续投入的精力和事情反而需要更多,另一方面还要保持随时可以南下支援的局部动员状态,实在没有多余的力量去理会安东道发生的事情了。

    就算是那些成批轮休的军士们,我也已经承诺会给他们和家人团聚或是结婚生孩子的足够时间,这些承诺可不是那么好反悔的。

    为了保卫淮地保护家园,结束他们假期重新上阵,那是理所当然的觉悟;但是为了个别人的利益和上层的额意志,大冬天里跑到安东去继续作战,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会挥霍和消耗掉我多年积累下来的潜在权威的。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呈达么。。”

    我看了眼欲言又止的外行判事罗思瑾继续追问道。

    “你如今也是我淮镇的重要成员,”

    “完全没有因为过往的身份和事情,而有所避嫌的。”

    “承蒙军上信重。”

    他脸上不禁露出一丝感动和诚惶诚恐的颜色才道。

    “却是关于博罗会的事情。。”

    “博罗会?”

    我惊讶了一下,再次听到这个名字还是让人有些心情复杂啊。

    “他们又想闹出什么幺蛾子么。”

    “按照来人的说法,这一次的辽东反乱”

    “却是博罗会打算扶持外姓,而将辽东本家给彻底取而代之了”

    我的表情也慢慢变得严肃起来,不管过去再怎么撕逼和纷争不休,安东大罗氏好歹也曾是婆罗洲小罗氏的宗家,在明面上于情于理是没法完全坐视其覆亡;

    而且,好容易在在新罗藩将博罗会扶持的政权和势力给打压下去,却又让他们在安东之地重新做大起来的话,那我这一切努力又是为了什么呢。

    “好吧,先见一见来人再说。。”

    我有些沉重的点了点头。

    “然后我会下令半岛三州就地动员起来,让当地驻守准备出兵接应的事宜吧。”

    “要是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就让族人旧属避到南边来吧”

    “最不济,我治下还是能够庇护他们一时一世的。”

    于是,在徐州城外的另一个地方,新建城的馆舍里罗成信也在患得患失中等来了准备会见的消息。

    短短两年多时间,辽东半岛上的三州十一城的治下,就像是完全换了一番风貌一般;往来如织的商旅和永远都是那么忙碌的贩夫走卒,显然都是就近加入了淮东所掌握的环渤海体系之后,所带来的辐射效应;

    而在这种繁荣的背后则是另一种令人苦涩和沮丧的事实,除了一些还在怀念罗氏往昔荣光的老人之外,当地人心向背也逐渐不复为罗氏本家所有了。

    因此在如此林林总总的心绪印象下,让他即将要面对那位远宗,而特意准备下来的条件和话语,也是一变再变,在患得患失的忧虑重重当中,已经往复推翻了好几次。

    说实话,他并不是一个老练城府或是多谋善断的人物,只是临危受命而不得不努力去做;但是终于能够得到亲自接见的机会了,他也必须不顾一切代价的把握住这个机会才是。

    。。。。。。。。。。

    而在新罗藩,

    随着江面上密密麻麻渡江逃亡的身影,大同江的江水似乎都已经沸腾起来了;

    随着后百济国主和******,已经在残余扶桑兵的护送下抢先一步逃过了大同江的消息扩散开来;如今在联军面前全线败退的后百济国,在江南仅存地盘里那些依旧死忠愚信或是抱有一些希望的军民百姓,就像是即将随大船沉没的鼠类一般,都在疯狂的搜罗沿海船只和各种泅渡的手段,而不惜一切的想要过江逃往北岸。

    而在远离将变得内陆地区,那些来不及逃到江边或是受阻于道路的人们,则是纷纷摘下旗帜脱下号服,藏起兵器而躲到家中去,以一副良善顺民的姿态,迎接着节到来胜利者的处置和其他不可预测的结果。

    自此大同江以南的地方直到西面的黄海沿岸,后百济国兴兵数载所占据的土地上,用刀兵和信仰所建立起来的秩序彻底崩溃不复,也再也没有成建制或是大规模的武装力量存在了。

    反倒是一些有所野心或是敢于冒险的人士,得以纷纷重新冒了出来,而打着已经覆灭的诸侯藩家,旧日部属或是仅存族人的旗号,或者干脆就是主动响应王师的义兵;而乘着这个短暂的间隙和空白,啸聚一地而主动占据起附近的城邑市镇村落,进而相互火拼和吞并起来。

    因此在一时之内,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大小数百股各色地方武装来。

    。。。。。。。。。。。

    而与此同时的大同江出海口,南埔郡西湾港附近,

    宗泽站在甲板上恣意纵情的发号施令着,指挥着部下一次次的成群结队冲进,敌对的船团之中制造出一片又一片的杀戮和烟火来。

    簇拥在他周围的飞鱼战船和武装快船,就像是冲进鱼群里猎食的鲨鱼或是海狗一般的,每一次都能在烟火缭绕和杀伤震天中,点燃或是击沉更多的海舶,从敌对的船团阵列当中狠狠地撕下一大片血肉来。

    他可是用了好几天的准备和侦查,数次压制部下请战的欲望而放过了政治四只前哨船队,这才得以险而又险堵上这么一只庞大的扶桑船团。

    更何况让他有些庆幸和惊喜的,乃是为这只扶桑船团提供护卫力量的,赫然是曾经把他追杀的上天入地,众叛亲离的差点走投无路的“七海武”旗号。

    这正可谓是新仇旧恨公事私怨可以一起了解了,不过他还算是足够理智和心里有数,并没有让亲自解决私仇的想念和冲动,压倒公事上的职分和操守,而放弃了居中坐镇指挥的职责。

    这些扶桑人的造船技艺虽然不怎么样,也造不了过大泊位的巨舶,但是得益于同行前来大大小小的关船、安宅船和千石船的数量够多,因此将近两三百只海船铺陈在海面上,结阵以待看起来固然是规模浩荡而墙辐如林令人生畏。

    而在宗泽的手上,就算加上海兵队的输送穿和辎重船,也不过四五十条海船的规模,看起来就是一边倒的巨大悬殊。

    只可惜有些东西,注入装备和战术训练上的代差,可不是靠数量就可以轻易弥补和解决的。

    以倭造船只的轻薄和脆弱,以及转向和航行设计的落后,只消对着水线一炮下去,就鲜有还能够堵漏成功而免于翻覆沉没的。如果能够侥幸打中舵位的话那就更妙了,原地打转的倭船在海潮涡流当中,将变成友军最大的威胁和意外。

    而他们所使用的弓矢和投射器,对于船体高大坚固而防护周全的淮军战船而言,多数时候也不过是挠痒痒而已。

    虽然,这只船团中的那些扶桑水军,看起来不乏足够的勇气和意志,可以前赴后继的靠拢上来,放下纵火船而伸出挠钩和拍杆,试图依靠近战的撞击和跳帮,来夺取或是破坏这些看起来几乎坚不可摧的敌船。

    然后,他们就会遭到宗泽为首淮军战船上蓄势待发的火铳排射,以及装载甲板上的旋转小炮迎头痛击;

    而特别是在后者抵近居高临下的密集散弹打击下,无论是关船还是安宅船的一整侧面船身,都会被摧枯拉朽式打得稀烂,百孔千疮的不停渗出血水来而彻底失去控制;进而又在在淮东战船的拖带和撞击下,那些侧近那些友军冲撞缠拌成一团。

    唯有体积更大一些的千石船,以及夹杂在其中少量明显来自南方,而在载量上具有优势的老式飞鱼船和海楼船,或许会是宗泽这只淮东水师像样一些的威胁;

    可是在大多是时候,这些大船都被重重保护在内里,直到重新被暴露出来才如梦初醒一般的主动迎战上来;可是对方既没有炮射的优势,也缺乏淮东改式飞鱼船的操作轻便和迅捷;很容易就被在原地打的起火冒烟而速度骤减或是动弹不得。

    至于安置在这些战船上,不知道使用了多少个年头的床弩和小型石砲,或许还可以依靠歪歪斜斜的投射弹道和准头,形成某种概率性的远程杀伤。但除非是直接命中的话,却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而这时候,就会在较大的飞鱼战船炮射掩护下,三三两两的武装快船靠上去,用口径较小的散弹小炮,此起彼伏的轮番清洗甲板,直到满地的血肉狼藉当中,再也没有可以活动的迹象,才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因此,这一场战斗直打的天昏地暗,日沉月出也没有能够分出结果,又在月落星沉之间,转入了更加混沌不明的夜战和火光冲天的袭扰当中去。

    因此,待到再次天明时分,好容易才重新聚拢了小半数船只,打算重整旗鼓而再战一场的宗泽;却发现在自己的视野之内,除了翻覆漂浮的碎片之外,却是已经是没有可战之敌了。

    而在他用咫尺镜探寻的更远方,北向的海岸线上却是多出了一副蔚为壮观的奇景;

    似乎是因为连夜大规模的溃逃再加上遭遇退潮的缘故,无数密密麻麻的扶桑船只,就这么反向背对着淮军水师,而纷纷的搁浅或是冲撞在海滩和礁岸上;

    就像是一丛丛嵌在礁岩和沙滩之间的藤壶和蛎子,无论大船小船都破破烂烂或是支离破碎的前后层叠在一起,而船上的水手和兵卒,也已经乘着晨曦从这些被遗弃的船上纷纷逃往岸上去了。

    这时候,那些呆在船舱里坐观了全场海战的海兵队,也终于得以重新派上用场了。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01章 浮梦18

    (全本小说网,。)

    刚刚从动乱中平静的江宁城,已经变得清冷和萧条了许多。

    而对于石头城的行在而言,除了噩耗还是噩耗,这段时间的坏消息,已经多的让人都要麻木了。

    冲出闽地的大云贼还在及膝肆虐两浙,眼看就要逼近太湖流域,一旦当地剿而不尽的太湖水贼合

    流,只怕这江左两浙之地,又会是另一番局面了。

    然而江宁行在却暂时对此无能为力,原本计划中用来围堵和压缩闽地贼势,的江东两浙地方兵马

    ,却因为润州境内丹阳军以下犯上的闹饷兵变,而连带变得不怎么可靠起来;

    以至于大本营方面各种投鼠忌器之下,只能勒令这些刚刚恢复起来未久的地方兵马,在本官守臣

    督导之下,就地安民保境而抵抗贼势;短时之内却不怎么放心,再让他们集结起来越境作战了。

    而从北面调兵的行事,同样也是不见得顺利;

    云梦大泽附近的那只贼军,同样还在流窜和裹挟当中,与对面围剿官军继续各周旋,虽然屡屡有

    被击破和斩获的消息,但云梦大泽的地利和周边趋从者源源不断的缘故,却始终未能抓到其核心

    而一举建功。反而连带附近十几个州都生灵涂炭而不得安宁。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调集兵马过境,无疑是事倍功半的结果;而作为北地战线大后方的荆北路和

    山(南)东道方面的情况,也不见得好上多少。

    根据新上任未久的五路总管,宁冲玄的多次反馈和痛陈厉害:经过历次北伐大战的大多数幸存将

    士们,都要及时身心俱疲而士气和斗志乏然,如果没有好好的休整和补充的话,根本难堪大用

    因此,目前也只能充当一下驻防地附近的治防任务,或是在短距离内的调防和移驻,来防堵贼势

    的进一步流窜和扩散;然后慢慢聚集和整顿其中可战之士,而为行在组织出一只可以大用劲旅来

    。

    但如果大本营坚持要强令他们,继续南下平叛作战到岭外的话;只怕淮南行营旧部在半途溃散不

    可收拾的前车之鉴,又会遭此不断重演了。

    至于一东一西互为国朝两大犄角的淮军和蜀军,却是有着万万不能轻举妄动的理由和现实需要;

    蜀军如今被分为东西两路,一方面需要镇压蜀地的局面,而继续榨取出人力物力来,确保河南一

    线北伐将士的输供所需;另一方面则要在关内对那些西军继续保持压力,而监督他们能够履行对

    国朝的承诺;最不济也要确保他们在这个时候,没法挑出来给国朝添乱。

    至于淮军,则需要他们有足够力量来镇压河北的局面,而威慑东海三藩和盘踞在平卢道的北朝残

    党;至少那个在名义上易帜,而实际依旧掌握和割据河北腹地的张邦昌,是万万不能再让他有反

    复的机会;

    因此在这个基础上,他也多少是变相默许和坐视了,淮镇对新罗藩的这次应邀用兵;在他麾下的

    部分幕僚看来,这其中虽然有所擅专之嫌,却也是一种为国朝张扬声势与外藩,变相宣称大梁尚

    有足够余力的手段和行事才对。

    于是,这七除八扣下来,大本营可以动用的直属力量,居然就只剩下正在围剿云梦贼军的殿前军

    和御营军数部了。

    更糟糕的是,江宁行在和大本营发现自己在财政上已经维持不了多久了;或者说是虽然行在掌握

    的账面上,还有相当数量的钱财和物资的储备,但在各方面用途更多而泼水一般的花费下,眼看

    就撑不了多久了。

    要知道,国朝历代为了北伐而积存下来的封椿钱,还有三代幕府省下来的财政积余;都早已经在

    初次北伐的过程和善后中被消耗一空了;

    而到了二次北伐的时候,为满足前方的需要,更是接二连三的狠狠压榨过岭外各道的地方财力和

    资源,甚至把主意都打到了那些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