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对某些耿耿于心的人来说,其实还有其他间接达到目的的途径和方式。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48章 防要

    (全本小说网,。)

    宋州虽然比预期更容易拿下来了,老子再度遇上了兵力不足的问题了,虽然刚扩充了第五营才没多久,大小七个城邑,外加五个大型的军寨。

    就靠我这不过万把人来据守和管控,还要除掉留在扶沟镇的第三营及其附属辅军,可谓是处处撒面,一下子就摊薄不见规模了。

    因此,只能采取重点配备的原则的措施,第二营主力配在西部的襄邑,防备汴州方面,第四营和特设车团分别驻守在北面的楚丘和单父,相互援应以防备邻近曹、珲两州的动向。

    。

    第一营留在宁陵,作为以上三地的二线援应,而剩余的四只直属团队,和正在编成中的第五营,则作为我的机动力量驻留宋城,其余腹地的城邑,则被交给辅军大队,在谷熟、柘城、虞城,每处各驻留一只,由一名主力营的营副带队。

    至于西南方的夏邑和炀山,则被就地交给了刘延庆的人,预定派给我作为协力的客部,由折可适和种师道,分别统领一个半数火器化的小营,驻扎在那里。

    而五处要冲军寨,则各自派了一个标准队,维持基本的存在感和作为过路关卡的需要,拥有初步机动力的标兵团和教导队,则轮流派出去带队练兵,以流窜地方的散兵乱匪为目标,尽快将第五营的战斗力,磨合出来。

    然后,因为随行驻地还有组织秋获,筹集淄粮,摊派捐税和征发役丁的任务。因而,这些分派出去驻留的军将们,也难得有机会客串了一回,临时性的兼职亲民官,各自发生一些啼笑皆非或是出人意料的事情来。

    第四营副、折冲都尉杜桑,就是这些幸运或者不幸的家伙其中之一,他出自海外唐人赤海藩的大诸侯杜氏的分家子弟,以大名鼎鼎的唐人旅行家杜环为先人。

    杜环,字叔循,出自庐陵杜氏,乃是大名鼎鼎的襄阳杜氏的分支,杜氏乃是名门郡望,号称半城杜,从贞观名相杜如晦到三朝中兴的济世宰相杜佑,皆出这一只。

    开元年间,杜环以门荫系从军安西大都护,高仙芝幕下出讨大食,败于但罗斯城后为大食所获,后得开释而辗转西行于域外列国之间,足迹遍布西牛贺州(欧罗巴)和南部善洲(非洲),累计著有《经行记》《行游书》,而成为后来唐人开拓海外的第一手参考和最早的凭据。

    此后,国人所著的《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通志》、《文献通考》均有转引。

    只是他晚年为南部善洲的大国——安素国(阿克苏姆王国,今埃塞俄比亚高原)所羁留,蒙当地安素王聘为师长而颇给礼遇,授其封地,遂就地开枝散叶终老于斯,为海外唐人势力中所谓“七大海洲”之一的赤海州诸侯大藩。

    而杜桑这一支,从祖上遣往东土作为奏进使,已经是第六代了,到他这一世不免家世各种败落困顿的只剩下他孑然一身,连家宅都被奴大欺主的前门人所侵夺,而不得不流居市井,以家传的一点文字底子,为人代书信件,兼一些地下版书校订正字,而勉励得以糊口度日。

    然后清远之变中,他再次失去生计,而流落于粥棚赈济之列,以粗通文字的底子,被罗氏招募为部曲门人,始从军于龙州团左,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又在远征天南、安远平定中得到拔辍,而成为什长、火头、队副,乃至现今,被突击提拔起来的第四营副,果毅都尉。

    他此刻正蹲座在门楼上,看着那些正在操练的部伍。

    他们正在操习配合三眼铳的战法,作为专属的三眼铳手,去掉防身的短刀同时,增持一个小牌,旁边有金属锐角,直接可以用来敲击三眼铳的火门,这样就算临敌快快打完三管药子,又能抵挡,又能锤杀近身的敌人。

    另一些明显属于辅兵的,则在练习熟悉使用火药和弹丸的分装工具,三件套用一个小袋装着,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三管铳眼都装满塞实。

    虽然,这些都是冷兵为主的辅军序列,但是耳濡目染之下,无疑对火器的威力,特别是火铳齐放的威能,有着最直观的链接和感受。

    因此能够进入正编五营,成为一名被重点保护的铳兵,哪怕从最基本的铳手,也是被众所期望的,而熟练掌握这些火器使用,就需的从三眼铳开始,然后才有可能被补入正编之序。

    而打败了那只北朝的神彪军后,又让这些辅军大队的装备,附带升级了不少,不少人开始用上了,看起来颇为威猛的大管子手炮,或是细口喇叭铳。

    在没有那种打的又快又远的,制式长铳可用的情形下,也可以用这些近似的家什,先过过手瘾了,感受一番火气作战的心得体会,虽然口径还不甚统一,但是起码子药上,做到了比较精确的统一计量。

    因此这些少数火器化的队,被各位辅军带队官,当作了某种意义上的直属队和骨干成员,反正他们要对付的,主要是北朝那些土团、乡兵,了不起也就是一些盘踞乡野的前州郡兵。

    这些明显属于没什么见识和眼界的对手,大多分不清楚制式长铳和杂编铳炮的区别,一听到火铳响或是类似炮声的动静,就不免惊弓之鸟的慌乱起来,待到一个冲锋迫近,齐放一轮打死打伤若干,就各种炸了窝,几乎不堪一战。

    因此很容易就完成了这些地方上的弹压,缴获了大批连他们这些辅军都看不上,只能丢给散兵队的破烂,相对而言比较麻烦的,反倒是完成压制后的后续占领诸事。

    特别是对于这些擅长杀敌,而不擅长治理的军官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考验。

    这几天,杜桑坐在粗粗休整的县衙里,倒是没有人来告状,不过驻留期间的各种鸡毛蒜,皮狗屁倒灶的大小琐事,倒是处理了不少,作为暂管一县之主,居然还会这么麻烦。

    倒不如纯粹在军中的各种利落爽快,毕竟只消管好这些丘八,令他们打起战来够勇猛敢于拼杀就够了。

    光是把旧有的钱粮户册翻找出来,按照人头去支派,折腾了老半天,厮磨的嘴角都长出燎泡来,才筹集到一百多大牲口,几百石杂色的栗米豆麦,两千斤柴碳。

    而当地居民畏畏缩缩、冷漠麻木背后的隐性不合作,则是他达成任务的最大妨碍。

    要是能把他们全部砍了,然后家家户户进去搜刮翻抄,或许还更有效率,不过他可没有那么多人手和时间去耗费在这上头。

    而军中严禁节外生枝的滥杀和非组织性的私掠行为,想要稍稍肆意的话,随军的军法虞侯,也断然不会坐视不管的。

    毕竟这不是一只底下大小军头可以擅专的旧式军队,当士卒们习惯了章法和制度之后,底层武官们想要做些出格的行举,都没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了。

    于是他,不由有些怀念开寨子的时光了,按照惯例,打开那些负隅顽抗的邬堡之后,至少有一半的缴获能够留下来自由分配,各种喝酒吃肉置办大席好好自己犒劳一番。

    然后还可以从惩罚性掳卖的青壮中,继续获得些许收益的抽成。

    可是当地稍有规模的大户,不是被前官府各种捐派压榨凌逼的破产纷纷,就是被后来过境的河东客军,给摊上支劳犒慰搞的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下留在城里不甚值钱的房产宅地。

    就算要拷掠逼问,也找不到多少对象。至于那些穷棒子苦哈哈就更不用说了,用上官交代的话说,去凌逼他们刮不了多少油水,反倒平白坏了自己的名声和人心,实在费力不讨好。

    反倒要从地方上的那些收获中,拿出些粮食物资来,招募他们做些简单粗重的杂役。只消举手之劳的一点点小恩小惠,就可以比较容易的树立起,公平交道的名声和口碑来。

    他正在烦恼纠结着眼下的任务,

    突然,城头高出望台上吹响了预警的鸣号,杜桑不由跳了起来,高喊这护兵的名字,给自己披甲挂刀。

    那些正在城墙下操习的士兵,也在各自火什的老兵叫喊和吆喝声中,迅速完成兵甲铳器的整备,列队奔上城墙来。

    按照预设的位置,纷纷进入箭哨和门楼,或是在垛口蹲伏下身子,用三眼铳和弓弩,对着来敌预警的方向。

    正在城中巡曳的士官们,也此起彼伏的吹响集结的哨子,将那些正在别处执行勤务和休整中的士卒,都紧急召还回来。

    因此,当出现在天边的大队人马,开赴到近前之时,迎接他们的是严正以待的城墙和戒备。

    “稍安勿躁,貌似友军的旗号,”

    杜桑却松了一口气,放下长筒咫尺镜,高声道

    “城上小心戒备。。须防有诈”

    随后他们从城下,得到了对方前来接防的手令。

    半日之后,我在宋城的本阵,也接到了类似的通报和军令,不由有些惊讶起来,

    按照惯例夺占了新地区后,就开始向前沿军行司纷纷送出,各种要人要装备要物资要援军的文书。但之前总是有各种理由,没有那么容易如愿,似乎这一次得到的回应和反响,却是快的令人难以置信。

    今天这是怎么了,我不由陷入深深的思考中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49章 挖角和折转

    (全本小说网,。)

    宋州也算是古城了,上古时代分别称亳、宋国、梁国,一度是商朝时商王帝乙长子、纣王的庶兄微子的封地,到了隋始置为宋州,治睢阳(既今河南省商丘市),唐代置睢阳郡后改称宋城。

    也就是另一个正常时空,大名鼎鼎的睢阳保卫战的发生地,一代名臣真源县县令张巡,就是在这里聚义兵抗击安史叛军,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数载,屡屡大败安史叛军,杀伤敌军数万,血战以保障江、淮财赋重地,然后在贺兰进明等各路友军始终坐望的情况下,最终仅余饿的骨瘦如柴数百人时,方才城破而死。

    期间发生了许多“草人借箭”“城外奇袭”“诈降退敌”等可歌可泣的典故,最著名也最具争议的莫过于“杀妾以食军民”的故事。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个段子和兆头有些不好,打宋州前我才格外把苏苏给送走了,防止触发某些历史事件和成就。

    而在这个时空,那位穿越者前辈,显然出手干预了这位英烈级人物的命运,包括从河北亲自带兵南下救援,因此这位张中丞,最后没死在睢阳,反而以忠烈义勇之名在朝中青云直上,从军镇使做到节副、节帅、大都督,最终出将入相登阁为枢密使,成为梁公龙武系的重要政治盟友。

    而乙未之乱中,对于京畿梁氏倒台居中出了大力,事后又悔恨自杀的枢密副使张旬,便是出自其后人。期间时势迁变,可谓是令人稀嘘啊。

    话说回来,承光中兴之后,继立李唐大统的洛都朝廷,就在宋州置归德军,以刺史兼任军使,为河南屏藩之一。然后在后来洛都之变中,归德军因为站队的表现不佳,而差点被撤废掉,直到大梁北伐之后,作为参加徐州会战的外援,归德军大部在埇桥一战几乎全数覆灭,自此名存实亡。

    宋城,我回忆着这些种种,一边装作聚精会神的,正在逐一听取他们的抱怨,没错,就是抱怨,来自各地驻军的抱怨、可谓是反响如潮,都是在管理地方上遇到的困境和难题。

    毕竟,让这些三五大粗习惯拿刀砍人的军将们,去做那些拿笔杆子和书贴的官员文吏擅长的事情,委实有些勉为其难,没有些反响才怪呢。

    不过,把他们放到各地去秋收筹粮,也是某种政务雏形上的考验和锻炼,主要是为了将来治理地盘的需要,能够发掘出既能够领军又有治政潜力的人选。因此没有过多的指导和限定,只是派出些许擅长基本统计和书写记录的见习虞侯,作为当地的辅理。

    而是在有所限制和尽量避免使用军队作为暴力机器的前提下,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临机应变的想象力,来尽可能的完成任务。

    根据底下士兵委员会的反馈,手段比较聪明的,直接采取军管编户套用过去,然后按照人头支派需要;

    稳妥一点的就是按部就帮,本军对待破城后的老办法,把当地有所威望和影响的头面人物,强行从家里召集起来,然后给他们布置任务,直到完成才能放回去。

    比较粗暴的就是事先打听好谁的家业最大,然后直接上门讨要分派,派兵住在对方家中,就地督促整个进程。

    虽然有一些反抗、冲突和死伤,但是都在可以接受的范畴内,没有过多的滥施武力,也没有敢肆意扩大清算范围。

    然后,底下反应最多的还是部队扩编后的连锁反应,之前是老抱怨人手缺乏,总觉得各种不够用。

    但是现在却是普遍在抱怨部队扩张的太快,因为按照现有相对成熟的操条和制度,培养合格的士兵和基层骨干,是需要相应的投入和时间,才能有所见效的,具体的人手就那么多,一摊薄开来,很多东西都没法跟上了。

    负责标兵团的穆隆主要反应是,通过标兵团培养出来的士官,周期颇长而数量都相当有限,这段时间被抽人换血的太厉害,已经影响到日常的运作了。

    而作为总训官的韩良臣,也难得表示出某种异议来,教导队的任务过于繁重,又是带队出外清剿,又是对内整训,实在有些疲于奔命不敷所用了。

    主要是军官和士官的培养,已经有些跟不上了,而部队的战斗力水准,很大一部分就是靠这些有经验的基层骨干和中坚力量。

    人的勇气和信心,是会相互影响和感染的,有这些基本点种子在,只要打过几场战斗的熟悉磨合,就可以可以很快形成整体的基本战斗力来。

    我的对策,就是把亲直团里的大半人手,直接借调支派给他们,作为暂时的替换和补充。反正不是在战地中,我个人的安危,也用不上这么多人来负责,没有必要闲着。

    然后是副材官孔吉吉抱怨,自从辅军接受了神彪军参差不齐的装备,而增强火器化比例之后,对于后勤维护修造的压力,那是水涨船高,翻了几番了。

    而他手下的军械小组,还要负责多种已经列装和预定投入的,制式武器的战地实验数据和细节改良。

    毕竟后勤军匠就那么点人,一下子变不出那么多合格的熟手,如果因为过渡操劳和疲惫,导致操作失误和差池,那是会要人命的。

    我只能答应他专门组织人手到各辅军大队去,进行现场的安全操作和保养的示范,然后把拆解清理搽试上油打磨之类的,日常简单维护和保养这一块,移交给士兵自行负责,好解放出更多专业熟手来,负责更专业的维修和改进实验。

    正当我分驻后方的部下们,正在和后续跟进的官军,相继移交出毫州、陈州方面的防务,当然撤走前,能帮空就尽量帮空的原则,帮助接防的友军“减减负”,带着满载的车马和蹒跚的人群,北上宋州的时候,我这里却又发生一件事情。

    江西行司居然派人来交涉,我第一反应是,难道我杀人劫夺的事情,就这么快就泄漏了?,然后才从片刻环路暗中不动声色的反应过来,他们恐怕什么证据都没有,不然就不是交涉这么简单了。

    随后我才知道,却是因为前期在争夺北军辎重队的纷争中,被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