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老兵重生-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有敢反抗的,直接拎着菜刀就砍,嚷嚷着一命换一命。

    大阳沟的百姓人人都有弄死他的心,几次联合在一起想要整死他,都被他给跑了。

    慢慢的,“黄二狗”在整个朝阳县都出了名,没人敢惹这个“赖皮缠”。

    日本人来了之后,倒是成全了黄二狗。

    这些年来,黄二狗唯一的收获就是对朝阳境内所有大小村子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闭着眼睛走不丢那只是基础,就连在哪个村里看到几只鸡,他都能看出哪只鸡是老王家的,哪只鸡是老孙家的。

    日本人就是看中了黄二狗的这个“本事”,才让他当了朝阳县保安队的队长。

    张海鹏就任热河高官之后,曾经宴请过热河境内的所有驻军指挥官、保安队队长。

    黄二狗就是那个时候跟张海鹏搭上关系的。

    他打听到张海鹏偏好那种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就去把之前被他卖了的媳妇儿买回来,收拾利索了给张海鹏送去,换来一个营长。

    现在,他是张海鹏手下第十九旅第三营营长,驻防朝阳县。

    朝阳县有两条河,一条大凌河,一条小凌河。

    不过由于这地方十年九旱,两条河如今已经快要见底儿了,河水最深的地方也没不了一个成年人的脑瓜顶,老百姓喝水都成问题,就更别提庄稼了。

    地里一锹挖下去就能碰到石头,苞米棒子一乍来长,老百姓忙活一年,也就勉强能保证一家人的口粮,没被饿死,已经是老天爷照顾了。

    日本人来了之后,这些百姓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本来就是勉强维持,现在还要把大部分的粮食交出去。

    去年从开春到落雪,一共下了三场雨,地里的庄稼还没等长成就黄了,还哪有什么收成。

    但是日本人可不管这些,挨家挨户按照人头收缴粮食,一粒儿都不能少。

    一个冬天,大阳沟五百多户人家,有一多半儿家里都饿死了人。

    今年老天爷还算照顾,开春儿种地的时候接连下了几场雨,算是让庄稼长了起来。

    可是还没等到秋收,黄二狗就来了。

    不过他不是来收粮食的,而是来收女人的。

    他听说鬼子要建w安所,便主动向张海鹏“请缨”说朝阳产粮不行,但是“产人”的效率不错,家家几乎都有几个闺女,没有粮食,就拿闺女来抵。

    这种在主子面前“露面”的事情,张海鹏自然不能拦着,只是嘱咐黄二狗不要把事情闹大,其他的都无所谓。

    黄二狗请来了“尚方宝剑”,行事自然更加肆无忌惮。

    他的头一个目标,就是大阳沟。

    为了震慑那些百姓,他特意找来了鬼子的一个小队长,带着几个鬼子兵给他“压阵”。

    那个院子的主人叫郑九,他爹当年是个县令,告老之后回到朝阳县,买了点儿地,家境还算殷实。

    在整个大阳沟,郑家是第一大户。

    郑九心地善良,从来不欺压穷人,黄二狗小时候没少吃郑家的饭。

    就算黄二狗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郑九还在劝说那些想要整死他的百姓饶他一命。

    郑九做梦都想不到,黄二狗会拿他开刀。

    为了生个带把儿的传宗接代,郑九一口气儿生了九个闺女,总算是整出一个带把儿的来。

    如今九个闺女当中,老大、老二、老三都已经许了婆家,剩下六个闺女最大的二十,最小的十四。

    黄二狗就是冲他家这六个闺女来的。

    去年收成不好,郑九把家里的大部分粮食都拿出来救济村里的百姓,如今他自己家里也只能勉强吃饱,根本拿不出粮食上交。

    这些黄二狗都知道,所以才趁这个时候上门。

    郑九站在院子门口,气的脸色煞白、浑身哆嗦、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黄二狗虽然没说要把他的闺女送到什么地方,只说“到皇军那里工作来抵交粮食”,可郑九哪能不知道“羊入虎口”的道理?

    好好的闺女送到小鬼子手里,能有什么好下场?

    黄二狗斜着眼睛看着怒气冲冲的郑九,阴阳怪气的说:

    “九叔,实际上你也比我大不了几岁,管你叫声叔,是看在过去的情分上,今儿跟你说这事儿,也是看在过去的情分上,要不然,一切按规矩办事,你说你家得交多少粮食?”

    郑九闻言狠狠的一口粘痰吐在黄二狗脸上,怒声说道:

    “你甭管我叫叔,我就当那些年的好心都喂了狗!滚!赶紧滚!”

    黄二狗扯过旁边的一名伪军,用那人的衣服擦掉脸上的粘痰,狞笑着说:

    “九叔,今儿不管你同不同意,这六个妹子我都得带走!”

    他的话音刚落,人群中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就把手里的拐杖砸了过来,正打在黄二狗的裤裆上,疼的他一蹦老高。

    不过老人毕竟年纪大了,这一下砸的并不重,只是让黄二狗小肚子酸一阵儿而已。

    他扭头看了那老人一眼,怒声朝身边的伪军士兵大声吼道:

    “他吗的还愣着干啥?把那个老杂毛给老子拖过来!”

    两个伪军士兵端着枪走上前,伸手把老人扯倒在地上,拽着肩膀拖到黄二狗面前。

    老人面无惧色,嘴里一个劲儿的咒骂:

    “二狗子,你小子没良心、不是人呐!要没有这些乡亲,你他吗早就饿死了!现在你当了日本人的走狗,反倒回来祸害这些把你养大的乡亲,你不怕遭雷劈?”

    “啪!”

    黄二狗抬手就是一巴掌扇在老人脸上,大声骂道:

    “谁他吗的裤腰带没系紧、把你这老东西给露出来了?你二爷的事儿也是你能管的?草你吗的老不死,活够了是吧?二爷今天就送你一程!”

    说着抬手还要打,却被人一把攥住了胳膊,跟着肚子上就挨了一垫炮。

    郑九含怒出手,自然是用尽全力。

    只是他这个人还是过于心善,下手没挑要害;要是这一下垫在裤裆上,黄二狗就算不死也废了。

    “噗!”

    郑九抬起的腿还没来得及放下,腰间突然传来一阵剧痛。

    低头一看,肚子上钻出来一截带血的刀尖儿。

    郑九咬牙忍着疼,抬手还想再打,肚子上的刀尖儿又被人抽了出去。

    鲜血汩汩而出,郑九抬起来的手无力的拍在黄二狗的脑袋上,满脸不甘的倒了下去。

    站在他身后那名日军士兵在他身上蹭了蹭刺刀上沾的血,骂了一句“八嘎”。

    在郑九冲向黄二狗的同时,那名日军士兵就端起刺刀朝他捅了过来。

    虽然慢了半拍儿,但也算是救了黄二狗,否则郑九肯定还要再打。

    黄二狗弯着腰哼哼了半天,才算是勉强把那口气儿给倒了过来,低头看了看倒在血泊之中挣扎想要站起来的郑九,猛的抬脚踹在他的脸上,破口大骂:

    “哪儿显着你了?打你二爷?真以为老子叫你一声九叔就是怕你了?你他吗好像你六舅揍的!呸!不识好歹!”

    黄二狗接连踹了郑九几脚,又在他身上蹭了蹭鞋上沾的血,扭头怒声对那些伪军士兵说:

    “愣着干啥?进去把那六个小娘们儿薅出来!”

    跟着他又凑到那名日军小队长的身边,挤眉弄眼儿、一脸谄媚的说:

    “小岛君,晚上,你地,随意地干活?”

    被他称为小岛的鬼子脸上顿时现出几分淫邪,“嘿嘿”一笑,没有说话。

    没一会儿的工夫,几名伪军士兵便每人拖着一个女孩儿从院子里走出来,径直走向那辆卡车。

    那些百姓在郑九被刺刀刺穿身体的时候全都被镇住了,看到那六个女孩儿被拖出院子的时候才反应过来,纷纷怒骂着推搡那几名端着枪阻拦他们的伪军士兵。

    其中几个年轻人更是试图去抢夺伪军士兵手里的枪。

    “叭、叭、叭!”

    三声枪响,上一秒还群情激愤、不断咒骂的人群顿时鸦雀无声。

    黄二狗缓缓放下举起的右手,把手里的驳壳枪枪口指向那些百姓,面色狰狞的说:

    “都他吗听好了!这是皇军的命令,交不上粮食的,就拿闺女抵!谁他吗要是想死,二爷不拦着!”

    说完扭头对那几个正薅着六个女孩儿往卡车上推的伪军士兵大声说道:

    “手脚都他吗利索点儿!几个娘们儿都整不了,老子要你们是吃干饭的?!”

    正说着,六个女孩儿当中最小的那个突然狠狠的一口咬在抓着她的那个伪军士兵的手上,疼的那小子“嗷”的一声,下意识的松开了手。

    女孩儿随即扑向身边的另外一名伪军,企图从他手里救下自己的姐姐。

    黄二狗低声骂了一句,迈步就要上前帮忙,却被那个日军小队长给拦住了。

    他赶紧低声问道:

    “小岛君,你这是……?”

    被他称为“小岛君”的鬼子没有说话,而是掏出了手枪,将子弹上膛,瞄准了那个只有十四岁的女孩儿。

    黄二狗一愣,不着痕迹的扯了一下那个日军小队长的衣服:

    “小岛君,还是别开枪吧?多水灵的小娘们儿,打死白瞎了。”

    可是那个“小岛”的回答,却把黄二狗给吓了一跳:

    “黄桑,没关系,死了,一样可以快乐……”

    看着“小岛”脸上的淫邪而残忍的笑容,黄二狗不由得浑身发冷,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那支手枪在女孩儿的头上瞄了一会儿,却又缓缓下移,瞄准了后心。

    女孩儿已经在撕扯中咬住了薅着她姐姐头发的那名伪军士兵的胳膊,不管对方怎么打,她就是不肯松口。

    先前被她咬了一口的那个伪军也捂着伤口用脚连续踢踹那女孩儿的肚子,但是却毫无效果。

    围观的百姓满脸悲切、不断大声咒骂,眼中的怒火熊熊燃烧,却没有一个人敢真的冲上来。

    黄二狗斜着眼睛看着那些百姓,手里的枪口指到哪里,那个方向的人就会立刻闭嘴。

    那个日军小队长的手指已经开始缓缓用力,脸上的表情也愈加狰狞,似乎看到了下一秒女孩儿倒地的画面……

    “叭!”

    随着一声枪响,应声倒地……抗战之老兵重生

    zj190128g

 第347章 该杀!

    黄二狗不忍的闭上了眼睛。(全本小说网,https://。)

    不是对女孩儿的死而不忍,而是对自己还没有尝到味道不忍。

    可惜,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却看到那个女孩儿依旧活着,而且生生的从那个伪军胳膊上咬下一块儿肉,吐在地上。

    而开枪的那名日军小队长,却仰面倒在地上,脑门儿上手指粗细的窟窿还在“咕嘟、咕嘟”的往外冒血。

    黄二狗懵了。

    手里虽然拿着枪,却根本想不起来还击。

    他开过枪,也杀过人,不过仅限于对方没有还手能力的情况下。

    黄二狗下意识的双手抱头,猫着腰径直冲向卡车,拉开车门跳上去,声音颤抖的对开车的那个伪军吼道:

    “想你吗啥呢?开车!”

    至于下面还没来得及上车的十几名伪军和那几个日军士兵,他根本连想都没有想。

    对黄二狗这种人来说,生死关头,哪还顾得上别人?

    别说是他的日本干爹,就算是亲爹,他也根本不会管。

    村子外面的一片树林中,枪声夹杂着拉动枪机退弹壳的声音在这一刻竟然十分悦耳。

    刘成骑在一条大腿粗细的树杈上,端着枪瞄准。

    随着他的手指平稳扣下扳机,枪机在复进簧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击针撞击子弹底火,引燃发射药,产生火药气体,推动弹头沿膛线向前运动,瞬间冲出枪口。

    急速旋转的子弹转眼间击穿了一名自以为躲藏隐蔽的日军士兵的脑袋。

    黄二狗这次一共就带来了不到二十个人,此时除了他和那名司机逃走之外,其余人全都已经死了。

    高远从树上跳下来,抬头朝旁边的一颗树上喊道:

    “营长,下来吧。”

    刘成把那支毛瑟98k背在背上,顺着树干滑下来,笑着对高远说:

    “咋样儿?这枪比你过去用过的枪都准吧?”

    高远点点头,一本正经的说:

    “的确,营长,这枪用着比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儿还顺手,尤其适合这种精准射击,咱应该多整点儿!”

    刘成没说话,心里却在苦笑。

    多整点儿,说的容易,可是去哪儿整?

    这是毛瑟98k,不是其他的98系列,后拉旋转式枪机,连德国军队都要到一九三五年才能正式装备,费恩能给他弄来三十支,刘成已经感激不尽了。

    最开始费恩说的时候,刘成也以为就是普通的98系列步枪,甚至在刚刚拿到手的时候他也没有注意到这是大名鼎鼎的毛瑟98k。

    直到从吉林撤退,追上一连之后,刘成才偶然发现这三十支毛瑟步枪就是传说中的98k。

    这种枪虽然因为性能优良而在二战当中被人熟知,但是在后世,除了一些军事爱好者之外,其他人知道的并不多。

    说起来,还要感谢一款风靡一时的游戏,让“98k”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连孩子们都整天挂在嘴边儿。

    某宝上如今一搜98k,铺天盖地的模型玩具店铺数不胜数。

    当初设计这款枪的人绝对想不到,他设计的这款枪在七八十年之后的和平年代,竟然成了“明星”,就像梵高想不到他的画能在他饮弹之后被卖出天价一样。

    刘成在认出那三十支枪是98k之后,头一次耍赖将发出去的枪又收了回来,在独立营当中挑选出三十名射击最精准的战士,组建了一支狙击小队。

    让他和高远都有些意外的是,整个特战小队当中,只有七个人拿到了98k。

    为此,高远郁闷不已,当时就拉着特战小队在草原上来了一趟三十公里,当晚特战小队集体不许吃饭。

    郝大宝的骑兵连有十二名战士被选中,得意之下骑着马在特战小队前面跑了三十公里,回来之后被刘成叫去当“陪练”,到现在还蒙着脸装蒙面大侠呢。

    独立营刚到草原,段刚就去把那两辆坦克给刘成找了回来,高远用了两天时间,把那门一百毫米榴弹炮也给修好了。

    四门七十五毫米山炮,三门反坦克炮,一门一百毫米榴弹炮,两辆坦克;光凭这些,独立营就绝对是目前东北的所有抗日队伍中最强的,没有之一。

    只是有三挺重机枪在五斗乡的阵地上彻底损毁,这让刘成有些肉疼。

    进入草原之后,刘成立即带着队伍朝热河方向转移,不久前才进入赤峰。

    刘成在赤峰和朝阳的交界处找了个地方,把刘存树那些人安顿下来,让关洪带着二连剩余的那些战士负责保护,并且配给他们一门七十五毫米山炮和两挺重机枪。

    至于那两辆坦克,刘成让人在附近挖了个“地下车库”,把坦克和汽油都藏在里面;同时告诉关洪,如果这里遭到袭击,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那两辆坦克。

    刘存树那些人对于刘成和现在的独立营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必须要保护好他们。

    至于那些百姓,就暂时留在赤峰的草原上,虽然不能种庄稼,但是却可以放牧。

    没有牛羊不要紧,张海鹏肯定有!

    这么多人每天人吃马嚼,虽然带来的粮食短时间内还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刘成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