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布衣天国-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
并不是但凡这种背水的绝境,每个将领都能像韩信那样高喊一声退无可退,诸君何不以命相搏,就能犹如天神附体一般,瞬间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这种突围战永远考验的都是被围者的士气和意志,饶是拔里再是握紧了战刀,一遍遍的嘶喊着组织辽兵轮番冲击着姜尚和何季合力送给他的这柄钢钳,也并不能抵消前面凶神恶煞的夏军和背后轰鸣的火器给辽军带来的打击和恐惧。
相对于夏军来说,辽人可能对于江云的火器更为忌惮一些,在丢弃了不少尸体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往岸边靠,
这种心态的驱使之下,反而让辽人一时间堪堪顶住了夏军的攻势,就好像是一个遭受重创的老道,憋着胸中最后的一口仙气,跟姜尚和何季两个人推上了一掌!
但是,安逸要求渡河的军令很快就送到了成都右卫军中,
顾晨夕的渡河就比姜尚他们轻松多了,一是这拔里几乎把所有注意里都放在这外面这四万多人的巨大包围圈中,二是加上辽兵对于北岸边林列的这一排排黑洞洞的火铳口的前车之鉴,基本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阻挠就渡过了肃水川。
成都右卫的战斗力虽然没有多强,但是顾晨夕就像是一套打的生龙活虎的王八拳,彻底的把拔里这个老道刚刚憋着的最后一口仙气给打散了,
这下这老道算是口吐鲜血数升、晕倒在地了。
几乎就是成都右卫登上北岸、杀入辽军阵中的瞬间,
两万多辽人势同山崩一般阵脚大乱,无数的辽兵作鱼溃鸟散一般丢盔弃甲,简直溃不成军,有的辽兵直接就跳到了湍急的肃水川里,有的慌不择路的往夏军军阵里冲去,免不了又被扎了个透心凉。
自打辽人犯境以来,从来都是夏军在辽军面前四散而逃,被辽军骑兵屠猪宰狗一样的四处追杀,哪里有过这种围杀辽人的场面,
一个个夏军士卒也都是铮铮铁骨的热血男儿,哪个不是红着双眼、手里紧握着缨枪钢刀,准备冲上去把眼前的异族赶尽杀绝!
不过
绿营和成都左卫这两支代表了目前四川最高战斗力的军队,确实表现不俗,不仅一鼓作气击溃了不可一世的辽军,而且还没有在辽军大乱的时候追逐残兵自乱阵脚,
当然这一切还得归功于姜尚和何季这两个将领。
姜尚自不必说,边军出身跟女真人血里火里滚了三滚的人,一向是用兵沉稳、治军有方。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何季,居然能协调指挥着成都左卫两万多人从渡河到围堵,一直协调配合着姜尚,展现出了对军队超凡的控制力。
反观顾晨夕手底下刚刚渡过肃水川的成都右卫,就有些云泥之别了,
卫指挥使根本就收拢不住手底下的将兵,猫抓老鼠似的一窝蜂全撒了出去,追逐赶杀四散而逃的辽人。
龙门渡口前的肃水川上飘满了尸体,原本湍急的河流都被阻塞的有些势缓了起来,
汩汩的血液在岸边汇聚成了一条条细小的涓流淌入川水之中,在天边那片火烧云的映衬之下,整条肃水川都显出摄人心魄的猩红,在加上上面飘满着穿着白色军服的尸体,让人感觉到无比的诡异和恐怖。
已经被逼到岸边无路可退的拔里,看着眼前的一切,心知大势已去,原本信心满满的率军前来,以为领了个好差事,谁知道最终把这手下的两万精兵都给葬送了!
败军之将有何颜面再回去面见元帅太后?
想到这儿,他拔出腰间的弯刀,看着远处的夕阳,缓缓的横道自己的脖颈之前,就欲要自刎而死,
谁知道刚一绝望的闭上眼
“锵!”
手里的弯刀就被人打落了。
拔里猛的睁开眼,就看到前面四个夏军的军士手里正端着缨枪朝他一步步的走过来,刚才打落他手里弯刀的就是为首的这一个。
这位草原来的刚猛汉子很是愤怒,他想像一名勇士一样魂归天堂的愿望都不能被人所容忍,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当然前面这四名军士想的就很简单了,哪怕是四个人分了,也不能让这张一万两的银票自己给自己了断了吧?
几番津贴交错之下,四名夏军明显占据着了上峰,
“噗!”
虽然拔里在契丹人里面都算的上块儿头大的,但是激战了这么久,身上早就累的脱了力,即使再心有不甘,也不能阻止面前这四杆缨枪齐齐的扎进自己的胸膛了,
看到拔里虽是怒目圆瞪,但是已然没了生气,为首的那个才从腰里掏出匕首,走上前去将这足足八尺有余的壮汉头颅割了下来,装在了早已准备好的布袋里,
“说好了到安大人面前要互相证明哈,一人两千五百两,谁也不许多拿!”
。。。。。。。。。。。。。。。。。。。。。
拔里所带来的辽军除了少量的人马趁着混乱逃了出去之外,两万多人大部分全部被安逸付出极低的代价之后,悉数困死在了肃水川边,
随着辽人的残兵败将把肃水川惨败的消息传出之后,不仅仅是辽人,就连兰州城里的大都督孙德璋一开始都不信,还以为传错了消息,后来在城下看到安逸的大军来援之后,才真真切切的确认了这一场自打辽人进犯以来最大的胜利,
当然兰州城下的拓跋部和围困肃城的辽人不会还在等着跟这挟胜利之威的夏军在城下干一场,得到消息之后早早的望北撤回了大营。
何季和顾晨夕按照安逸的吩咐清理残兵之后便从龙门渡返回了青城,只有姜尚带着人马去兰州给孙德璋打了个照面儿,
其实战胜的消息一传出,兰州和肃城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压力了,辽军的撤退不过是时间问题,所以安逸让姜尚跑一趟兰州主要的目的是给孙德璋送一件东西:
拔里的人头!
孙德璋当然知道安逸的用意,喜笑颜开的把这颗脑袋稍加处理,然后像当时辽人对待甘肃镇总兵王承光一样,高高的挂在了兰州的城楼上,
然后他在上表崇正的奏章上把安逸和这场战役大书特书了一番。
其实这倒不仅仅是因为他对安逸这员能把防御战打成歼灭战的有多么偏爱,而是经过了这么久,一直从甘肃镇打到兰州城,夏军一直都是在节节败退,虽说人数兵力和战略纵深方面拥有着辽人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
久而久之的屡战屡败就会让夏军一点点丧失自信和斗志,以至于辽军在每一名士卒心中的恐惧感都会被无限放大,
而且这种情绪是此消彼长的,所以才会有肃水川河岸边拔里信誓旦旦的打算用一万五千人阻击夏军四万大军,最可怕的是夏军还并不觉得自己占有多大的优势,
如果任由这种恐惧感的蔓延,恐怕到时候辽人调集一万人的部队,夏军都需要用十万人来应对,如此一来所有的人数优势将会被消磨殆尽,能够战胜辽军的信心也会在每一名夏军将领的心中越来越小。
同时相应的朝中的群臣也会对战争的走向抱有一种悲观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将会从一封封的奏折里影响到崇正的判断,
这位老皇帝显然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英主,他带有的这种悲观情绪和恐惧心理将极大程度的影响他所做的任何一个决策,很有可能使得到时候已经如同惊弓之鸟的夏军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因此
老都督的心里明白,大夏朝,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并且孙德璋也知道崇正对于这场胜利的渴望,不仅让他距离在宗庙里“耀武扬威”的那一天更近了一些,而且给了他一个堵住文官们嘴的绝佳理由,
按照他的估计,崇正对于这场胜仗的主角安逸一定会大家褒奖,所以他在上报奏折的时候也着人抄送了安逸一份。
这里呢,也有这位老都督的一点儿私心,
崇正做了整整四十年的皇帝了,已经和大夏朝一样是个垂暮的老人了,立储之事早晚会提上朝堂,他膝下的这几个儿子可能出来老三出身差了点,但也是正经儿的皇室血脉,所以总的来说所有人对于皇位都是够位份的,那这储君的位置落在谁的头上可就要看谁的本事大了!
身无尺寸之功有没有强硬的势力支持,恐怕就是坐上了龙椅也得被人扒拉下来。
孙德璋自不必说,二皇子高慈勋的亲舅舅,所以帮着自己外甥壮大实力增加上位的筹码也是他时刻惦念的事,
安逸,这个年纪轻轻就坐上了朝廷的封疆大吏,并且继上一次成都之战之后的这场胜仗,他的名字很快就会天下共知,前途不可限量,
最重要的是,他和高影疏的关系决定了他的背后还有蜀王这样的皇族势力,而且由于高影疏不是皇子,所以他们是没有竞争资本的,只能选择站队。
这样一个身上能量巨大还暂时没有政治立场的人,恰好又在自己的麾下,这不就是天意吗?他不拉拢过来难道等着其他皇子向他抛橄榄枝?天理不容啊!
所以孙德璋才会选择把奏折抄送过去,让安逸起码知道自己帮了他,也算是一种示好。
果然正如蜀王所说的一样,只要你跟皇室沾边,这皇家的争斗不是你想避开就能避开的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宠妃
第一百六十三章·宠妃
西安
大雁塔
这座当年唐代玄奘大师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的四方高塔,耸立西安城中俯瞰着这个沧桑而古老的城市已经数百年之久,塔下的大恩慈寺作为大夏朝的皇家寺庙,一直享受着来自最为尊贵皇室的香火供奉。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崇正皇帝高由校如往常一样在大慈恩寺的住持法师接引下颇为敬意的访遍了各个大殿的金佛,然后站在殿门前,似乎在等候着什么,
周围林林列列的无数手持金瓜斧钺的皇家侍卫,犹如雕塑一般笔直的守护在大慈恩寺的前前后后,院里院外。
不一会儿
一位拖着长尾鸾袍,在三五个宫女服侍引领下的妃嫔从寺外走了进来,
等候的约有半盏茶功夫的崇正看见来人,脸上立刻就挂满了笑意,喜悦的神色让老脸上的一道道沟壑皱纹都舒展开来,竟主动地迎上前去,
不消说,能让老皇帝如此等候、却毫无愠怒之意的妃嫔,恐怕只有那位宠冠后宫的惠妃了。
当然这要是放在那些大臣的嘴里,让万金之躯的天子等候一个女人,哪怕就是皇后也是十分失仪的,
但是惠妃心里清楚,在所有人都不敢失仪的时候,反而最失仪的那个能让这位老皇帝耳目一新。
“爱妃可让朕久等了。”
崇正笑着走上前,从侍女的手里接过惠妃的柔夷,紧紧的握在手里,
惠妃也不顾崇正身后是从的近臣和宦官,顺势就窝到了他的怀里,眸中眼波流转的朝着崇正忽闪了两下,娇声道:“怎么?夫君连自己的娘子都不愿意久等吗?”
这种并非皇室专属、甚至寻常百姓家都常为使用的称呼,总是让崇正感到新鲜劲儿十足,玩味之意顿生,他故作不悦道:“显儿放肆,朕乃堂堂天下共主、一国君子,怎可以庶民之礼称朕。”
惠妃柳氏的闺名柳显,所以崇正常常以惠显儿唤她,对于别的妃嫔则都是喊称号。
惠妃知崇正是有心调笑,便摆起一副楚楚可怜啊的小脸儿委屈地诡辩道:“古人云:‘所为君子,倾城者不奉之。’皇上若说自己乃一国之君子,那就说臣妾没有倾城者之貌,是嫌弃显儿丑了。”
说着说着竟然就要挤出眼泪来。
崇正哪里受得了她这说来就来的梨花带雨,赶忙好言相劝道:“爱妃莫哭,爱妃莫哭呀,朕这不是打趣你来着嘛,何曾说你长得丑了?爱妃倾城之容貌人人皆知啊,谁敢说你丑?朕砍了他的脑袋!”
崇正一边说着,一边还特意瞪圆着眼,用手掌做了个砍头的动作,引得刚刚还委屈的要哭出来的惠妃“噗嗤”一下笑出了声,埋怨道:“皇上惯会调笑于我,我可不敢做那倾城,我若做了倾城,皇上不就做不成君子了?”
看着小鹌鹑一样窝在自己怀里的惠妃,崇正的怜爱之心已是无以复加,俯下额头贴着惠妃的耳边轻声道:“有卿足以,做甚么君子!”
“皇上~~”
惠妃这一声娇呼叫的悠长,弯弯绕绕的直拐进崇正的心尖上。
周围的这些个近臣早已经是司空见惯,个个低头颔首的作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之状,仍有崇正和惠妃两个人在这大庭广众的佛堂之外任意厮磨耳语。
两个相差了足足有近四十岁的人你侬我侬了一会儿之后,崇正就带着惠妃往大雁塔的方向而去。
撤到西安来的崇正每日要么就是跟惠妃纵情鱼水,要么就是以各种由头让本地的官员各式宴请,人比在西北的时候足足胖了一圈儿不说,这脚下爬起大雁塔来也是蹒跚了起来,
两个人爬到三四层高的时候,就已经是气喘吁吁了,崇正忙朝着惠妃摆摆手,示意需要休息一会儿再爬,
惠妃也早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了,用手叉着纤腰,气喘吁吁地点点头停了下来。
崇正抬眼透过塔窗,瞥见到外面的一方天色竟别样的晴朗,刚刚在塔下却没有发现,于是他便挪动已经有些沉重的脚步负手站在大雁塔的塔窗前,远眺的整个西安城,
因为塔窗正朝着西北的方向,他一边看着一边不由的感叹道:“多好的地方啊,原来朕还是太子的时候,随着父皇巡边之时就来过这里,也去过兰州。那时候的兰州和西安都一样的繁华,但是现在呢,兰州恐怕已经是满目疮痍了。”
惠妃看到崇正站在塔窗边感慨,知道他是愁西北战事,便美眸转了转,走到他的身后,也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唉~~”
崇正听到身后爱妃叹气,忙收回了目光和思绪,转身关切的问道:“朕叹气是想到了兰州的战事,爱妃却因何事发愁啊?”
惠妃没有答话,只顾低着头,不一会儿竟轻声的啜泣了起来,
崇正看到她这样子,更加心急了,
“爱妃你说话呀,这是怎么了?是谁给你委屈受了?”
惠妃故意偏过身子去,好一会儿才哽咽着摇头答道:“算了,这些事儿臣妾不想惊扰了皇上,都是臣妾自家的事儿,皇上是一国之君当以天下为大,岂能被臣妾的小事烦恼。”
崇正哪里肯听,堂堂天子还能让自己的爱妃受委屈?
“爱妃这是说的什么的话,你的家事那不就是朕的家事?齐家治国方才能平天下,若是连朕自己的家人都要受委屈,岂不是要让天下人笑话!不妨事,你尽管说!”
惠妃听他说了这番话,才看起来犹犹豫豫的点点头,娓娓说道:“皇上知道臣妾原本是西安人士,后来父亲蒙受圣恩在朝中做了官才一家迁到王京的,所以在西安还是留下了不少族亲。
前些日子跟族中长辈攀谈才得知,臣妾的一个族弟前往西北边塞游历,哪知道刚好碰上辽人犯境,他一个书生又脱不得身,只能被困在兰州府里,想着辽人不久便会退去,等那个时候再回来,也刚好可以赶上朝廷的恩科。
哪知道,这场仗一打就是数月之久,以至于从小与臣妾手足情深的可怜族弟,寒窗苦读十年,胸怀报国之志却被这天杀的辽人困的连科考都没法参加,现在整日里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