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承哪里还敢跪着,膝盖再痛也得爬起来跟上司马隆。
  不过,邺城的大牢远非刑部大牢可比,一进去一股味道迎鼻而来。
  “名册。”曹盼站在门口伸手,好不容易追上的司马承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司马隆已经提醒道:“牢狱中所有犯人的名单。”
  司马承立刻冲着一旁的人喊道:“名单,快,牢狱的名单。”
  这个模样,曹盼只看着司马隆,司马隆的一张脸已经不知道该往哪儿搁。偏偏众目睽睽之下,他还不能把那叫他脸都丢尽的人给打死。
  憋屈啊,司马隆憋得脸都发青了,偏偏那位恍若未觉,只与曹盼道:“尚书令,下官让人去拿了,让人去拿了。”
  曹盼并没有怪罪他的意思,只是问与众人道:“诸位是何感觉?”
  这话司马承听不懂,但在场的人没有不懂的,结合曹盼先时说过的话,这位的结局是定了。
  司马隆此时也实在没办法再昧着良心说其他的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与曹盼作一揖,“尚书令,刑部没什么问题,其他的牢狱就不必看了吧。”
  “以篇概全未免不公,既然看了刑部,从刑部往下,该看的都要看。”曹盼笑得甚是温和地说,但司马隆却感觉到毛骨悚然。
  该看的都要看,也包括大理寺?
  这会儿县衙里的人已经拿着曹盼要的名单送上来,司马承毫不犹豫地上前接过给曹盼奉上,“尚书令,这是县衙所有关押的犯人名单,请尚书令过目。”
  曹盼却没有从他的手里接过,只一眼看向了崔申,崔申已经上前,“司马县令请交给我吧。”
  原本想着殷勤点争取让曹盼能恢复点好感,没想到竟然连这么个机会都没有。
  一眼瞪向崔申,甚是不喜这般争功之人。
  崔申接收到这个眼神着实一顿,随之又笑了,司马家竟然出了这样的人,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但是这份笑意在看到乱七八糟不知所谓的名单时,全然敛去。
  “司马县令,我记得自改官制之后,刑部颁下条文,所有案子都要登记入册,无论是何结果,都要在案典体现出来,你这一份是刑部规定每个县衙都要有的案典?”崔申拿着手中所谓的名单直问司马承,司马承半天答不上话来,司马隆的心已经完全沉落了谷底,完了,完了!


第321章 彻查到底不客气
  “这,这是上任县令遗留下来的,非下官所为。”司马承冒出这样的一句话来,司马隆双目欲裂的瞪向司马县令,恨不得吞了他。
  司马承半天都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还是韩宿看不下去这么个人蠢成了这样,出言道:“邺城的上任县令乃是原本的许都县令满宠满府君。”
  满宠之名,邺城没有不知道的,司马承一下子呆住了。
  “这样的人,就是世族之人才?”曹盼冷笑地问了一旁当哑巴的司马隆,司马隆已经连连告罪道:“尚书令,小辈无用,丢尽了司马家的脸,臣把人带回去,必好好管教。”
  这重重拿起轻轻放下的话,真当曹盼是个好相与的?
  “不必急。”曹盼如此说,指着崔申手上的名单,“等我将这邺城县衙的所有案子都核查完了再说其他。”
  司马隆着实是顾不上什么礼数地看向曹盼,曹盼已经吩咐道:“子长,有劳你与刑部的诸位了,韩尚书,我们外面歇会儿。着人将邺城县衙围住,从现在开始,没有我的令箭,不许任何人出入。”
  后面的话是冲着燕舞吩咐的,纵然燕舞已经嫁给了崔申,她还是曹盼的女卫,当护曹盼左右。
  听到曹盼的吩咐,她即应声出去安排。
  韩宿看了一眼司马隆,司马承蠢成这样,他们竟然也敢让司马承在曹盼的眼皮底下当官,这是胆子大得没边了,还是觉得曹盼灯下瞎?
  无论如何,有了司马承再三表现的不靠谱,曹盼要彻查邺城县衙的所有案子,韩宿是没意见,其他人就更没有了。
  司马隆倒是想尽办法的想要曹盼能够打消这个念头,然而他这口都没张,曹盼已经一句话给堵了,“司马大人掌管大理寺,应该不会像司马县令一般的糊涂吧?”
  想要求情,那就想想他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多说多错这话不假。
  是以,司马隆只能闭嘴,而司马承也终于是意识到了事情不对,曹盼要是真查起县衙内的所有案子来,只怕他不知要落得如何的下场。
  慌了,司马承是真的慌了,与曹盼道:“尚,尚书令,区区些许小案,如何敢劳烦尚书令。”
  他要是不说话,兴许还没那么让人觉得他心虚,这话一出来,傻子都知道邺城的县衙百分百的有事,司马隆真是梗了一口老血在喉咙,面对司马承好想喷他一脸。
  “我执掌六部,刑狱之事归刑部掌管,既然说了要看看,当然是得好好地看看,无论案大案小。”曹盼着重的点明了案大案小。
  司马隆再次确定,完了,司马承是绝对的完了!
  而那头,崔申带着刑部的人进了县牢,将里面的犯人一个个的提了出来,一个又一个的问。
  偌大的刑部,倾一部而出,人还是挺多的,分工明确的做事,问案的问案,记录的记录,也就一个半时辰的功夫,关在县衙之内的所有犯人都问完了。
  崔申拿着已经重新记录好的案典送到了曹盼的手上,“娘子,都已经问了,县牢里关押的人,十之有八都只是替罪的人。”
  “你胡说!”司马承刚刚坐在那儿已经开始发慌了,见崔申捧着书册来,再听崔申跟曹盼说的话,一下子控制不住地跳了起来斥了一声。
  “放肆!”这回不用曹盼出声,司马隆已经大声喝斥了司马承,司马承面对司马隆的斥喝已经怔住了。
  “这是刑部侍郎,论官阶远在你之上,更是尚书令的幕僚出身,你竟敢如此无礼,你眼中还有没有礼法了。”听听这指桑骂槐的,然而他是算漏了曹盼。
  曹盼道:“不错,子长是我的幕僚,因他擅长断案所以我让他入的刑部。这几年他在刑部表再如何?”
  被问到的韩宿虽然没被曹盼点名,亦知曹盼问的是人是他。
  “每季考较皆优。”韩宿据实而答,“刑部之中,数他最能断案,而且从无差错。”
  最后更是肯定崔申的能力。
  曹盼道:“这名册上面的案子也非你一人所断。”
  “娘子明察。”崔申拍了一记曹盼的马屁,“以刑部的规矩,两人同审一案,若两人一致认同结果而以定案,故并非只有申一人之功。”
  “听清了?”曹盼一眼瞥了司马隆,司马隆难道还能说整个刑部的人约好的冤枉司马承?
  这话司马隆在是敢丢出去,他这大理寺卿也是当到头了。
  故而司马隆多一句话都不敢再说,而崔申提了一句道:“娘子,墨瑶也被关了进来。”
  那是曹盼早就知道的事,但是这会儿还是配合着显露出了诧异的表情,“他怎么会被关了进来?”
  “偷盗。”崔申将他的罪名道了出来,曹盼冷冷地一笑道:“他要是能偷盗,我倒是比谁都高兴。”
  说着已经又看向了司马承,司马承一个激灵,曹盼道:“偷的是谁家的财物?证据确凿?”
  崔申道:“偷的是司马家的财物。人证物证确凿。”
  “那就依律而判就是了。”曹盼无所谓地答,崔申道:“可是墨瑶不认,纵然被打得只剩了半条命都不认。”
  “那你们再审是何结果?”曹盼直问了崔申,崔申与曹盼作一揖,“臣请尚书令重审此案,调人证物证再与犯人当面对峙。”
  司马隆这回是再也忍不住地开口了,“崔侍郎,你也说了人证物证确凿,又何必再提重审?”
  崔申据实而答道:“因那人被打得只剩半条命也不肯签字画押。真真假假,总要给他一个机会。”
  “请尚书令,尚书大人重审此案。”如果说一开始崔申不知道曹盼为什么会突然要查刑狱,从在牢里见到墨瑶的那一刻起,崔申已经明白了。
  但一想此事是一举两得的结果,崔申只有配合做好的心思。
  曹盼看了一眼韩宿与司马隆,“两位大人皆掌刑狱之事,今天遇上既然崔侍郎提议,那我们就一块听听这个案子究竟孰是孰非。”
  韩宿没什么意见,倒是司马隆道:“一个小小的偷盗案,竟然要尚书令亲自出马,未免过于兴师动众了。”
  “我刚刚说了,案无大小,关系百姓,关乎天下民心,见微知著,总该让百姓看看,无论案子是大是小,只要是有冤屈的,我们都应该给他们讨回公道。”曹盼表明了态度,韩宿也算是明白了,他这回是被曹盼给架上了,想跑也跑不了。
  既然跑不了,韩宿也干脆地道:“但听尚书令安排。”
  反正这是他的顶头上司,又是魏王之女,如今他们都是魏王国的官吏,跟曹盼闹起来吃亏的只能是他们自己。
  “子长,案子由你来审,我与两位大人旁听。”曹盼向来不吝啬给人表现的机会,尤其这还是崔申的专长。
  崔申立刻与曹盼作一揖,“是。”
  “那第一步是把原告,证人都请来?”曹盼与崔申对上一眼而说,崔申道:“然也。”
  是以,曹盼取过了崔申记录在册的名单,让人以邺城县衙的名誉把墨瑶一案所有涉案的人都请了来,想必他们是一定会来的。
  不出曹盼所料,该来的人都到齐了,曹盼为首,皆一道出现在公堂,一开始辨别出曹盼是女郎时,来看热闹的百姓都一顿。
  “那,那是个娘子,是个娘子?”随着一人开口,已经有人给解释道:“可不,那就是魏王府的曹盼娘子。”
  曹盼之名那是闻名天下,一听到这名字,百姓们都激动了,“曹盼娘子,她,她怎么到县衙来了?瞧瞧他们对她的恭敬,哎,这可都是大官呢。”
  “曹盼娘子也是大官!尚书令。”
  “可是,为什么来的县衙?”
  就是因为曹盼太有名了,而且还当了大官,所以她此时出现在这个小小的县衙中是极让人诧异的。
  “我知道,我知道。听说尚书令是管六部的,哪六部不太清楚,但是其中有一样是关于审案查案的,尚书令到了邺城县牢发现里头的案子乱七八糟的,更有那被打得半死都不肯认罪的犯人,所以尚书令决定要重审那个犯人的案子。”
  事情的起因大致都知道了。
  “那案子肯定不小,否则怎么可能连尚书令都亲自过来审查了?”
  百姓们一个又一个的问出话来,又有人答道:“不是什么大案,就是一个偷盗的案子。”
  一片哗然,在他们的认识里,越是厉害的人管的都是大事。
  “你莫不是唬人,尚书令是什么官,那可是跟丞相差不多的,她还能因为这么小的案子到县衙来?”
  “哎,你是不知道,我表哥家的姑姑的外甥的表姨的儿子就在县衙里当衙役,他听尚书令跟那些当官的说了这样的话。案无大小,关系百姓,关乎天下民心,见微知著,总该让百姓看看,无论案子是大是小,只要是有冤屈的,我们都应该给他们讨回公道。”
  “哇,常听人说曹盼娘子心怀百姓,以前只是听听,没想到还真是如此。”曹盼的话说得浅浅易懂,从来没有被当官的人放在心上的百姓听到心中的震憾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好听的话当官的哪个不会说,真真假假的,案子审完了才知道。”一盆冷水浇了下来,直把一干百姓那沸腾的心都给浇灭了。
  “对,对,对,说得对。光说不练嘴把式,总要看清曹盼娘子是不是真的会为咱们老百姓讨回公道再说……”
  不过,所谓衙役传出来的曹盼说的话,还是以极快的速度传扬了出去,而前来旁听的百姓越来越多,人满为患……
  都在等着案子的开审,还有最后的结果。


第322章 自甘堕落?
  “这上座?”百姓在那儿议论纷纷的,公堂之上,难得出现大官芸集的场面,故而就连韩宿在内也有些犯难了。
  说着话目光瞟向曹盼,曹盼道:“既是子长主审此案,我们都是旁听的,上座理当是子长的,堂下设几个位子就是了。”
  那理所当然的口气,无论是韩宿或是司马隆都无可反驳。至于司马承,直接已经叫人无视到底了。
  应着曹盼的话,案几已经抬了上来,放在案下,还有蒲团。这回的首座非曹盼无疑了,曹盼与韩宿还有司马隆作一揖,“两位大人请。”
  “尚书令请。”单以曹盼的举止来说,无人能挑出刺来。
  要知道她师从郭嘉、荀彧、贾诩。前后两个虽然都有各自的毛病,然而荀彧那样的世族出身的人,举止投足都是世家子弟的学习的榜样,作为他唯一的弟子,曹盼是被荀彧严格要求的,故而曹盼也在荀彧的严格要求下,早已将世族对于举止的苛刻要求融入了骨血。
  除非她不想做,否则那如同呼吸一般自然的动作根本不会给任何人挑刺的机会。
  崔申面对这么三大头,与他们作一揖才跽坐于他的位上,“带原告和人犯。”
  他这一声令下,下面的人立刻押着墨瑶上来,当然还有一个衣着亮丽的世家公子走了上来,彬彬有礼地与众人见礼,“见过诸位大人。”
  曹盼一眼看了过去,大致心里有了数。说起来她手下有什么人,哪些人做什么的,几年下来哪怕不是全都弄得一清二楚,至少总能知道一些的,当然免不得有人想冲她手下的人下手。
  至于墨瑶,他无力地坐在堂下,也不忘见礼,“见过诸位大人。”
  “事情的经过,哪位先来说?”崔申看着墨瑶身上的伤,虽然他已经让人给处理过了,瞧着依然叫人触目惊心。
  然而此时的崔申并不能让墨瑶如何,偷盗之罪,若不能洗清,那将是一辈子丑名。
  “莚先说。”那位世家公子倒是十分温和地说。
  司马隆见此人表现得不错,脸色总算是缓和了些,一眼扫了站在一旁的司马承,家里怎么就放了这么个蠢才出仕。
  无论他如何腹诽,作为司马家的司马莚已经缓缓地说起了世情的经过,“听闻城外出现了一个手艺不错的木匠,莚想着家母的生辰在即,有意为家母制一件礼物,所以才会到了此人的家中。后来的事皆是有目共睹了,从他的身上拿到我的玉佩。”
  就凭这一番话,此人比起司马承来段数不知高了多少。
  司马家,怎么会选了司马承出仕,而不是司马莚呢?曹盼心里闪过疑惑,当然也注意到了司马莚打量她的目光。
  对于曹盼望过去的目光,司马莚朝着曹盼一笑,温和如水,宛若君子。
  “也就是说,因为司马公子从他身上见到了你的玉佩,所以你才会说他是偷盗,没有捉到他偷你的玉佩?”崔申这么问,司马莚微微一怔,笑着回道:“大人,捉贼拿赃,自来如此,听大人之意,只从他身上搜到玉佩并不能证明他偷盗我的玉佩?难道大人觉得,莚的玉佩会自己跑到他的身上?”
  对于这句话,曹盼轻轻地笑了,她的笑声清脆愉悦,但在这样严肃的情况下,叫人不禁侧目。
  偏偏都看向曹盼去,曹盼却是一副没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的模样,看着崔申,“子长,继续。”
  崔申与曹盼作一揖,继续地道:“司马公子的玉佩不会自己跑到他的身上,难道玉佩除了偷就不能掉了?”
  额,司马莚怕是也没想到崔申竟然不跟他争执这玉佩是不是墨瑶偷的,因他们并没有亲眼捉到墨瑶偷东西不是?
  “你有什么话说?”崔申反问了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