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闺华记-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不用先审审他们?”高升打断了谢涵的思索。
他是怕万一有什么事情捅到府衙那就不好挽回了,皇上本来就盯着这边呢。
可如果他们先审一遍,说不定能掌握个主动或者说把这件事压下去。
“不用,让他们的人去审,现在就去府衙,我们什么也别动,审完之后让府衙的人把这些人撵走。”说完,谢涵复又想到了什么,“这样吧,高叔叔,你留下来负责处理这件事,这件事最好是往大里闹,越大越好,看看府衙和皇上那边有什么说法,等他们的人查看过了你就递一张状纸给府衙,申请重新修葺这座房子,最好是让幕后之人替咱们出了这笔费用。”
高升见谢涵如此笃定,二话不说带着李福就出去了,谢涵随即也转身离开,同时命司画和司宝把她的行李再次搬到门口,高实和文安刘东几个正守在门口不让这两家人出去,谢涵命高实带着司宝去附近的客栈定下一间院子,收拾干净了再来接她。
也就半个时辰不到,李福带着一个捕头和十几个衙役上门来了,这些人进院子四处看了看,随后捕头命衙役把这两家人都带去府衙,说是知府大人要亲自问话。
正推推搡搡之间,外头有两个三十来岁的男子说笑着进来了,见院子里突然多了这么衙役,两人还以为走错了地方,刚要转身出去,便被几个衙役摁倒在地了。
“您就是谢小姐吧?”捕头这才腾出工夫来向谢涵打招呼。
谢涵彼时已经戴上了幕篱,略点了点头,一旁的李福忙推了一下那个捕头,“知府大人那边还等着问话呢,你可看仔细了,我们家成什么样子了?”
“看仔细了,看仔细了,也就下人住的地方还能勉强住个人,其他的屋子全被破坏了。”捕头说。
“我们小姐能住下人住的地方?”李福拉长了脸问道。
“这个?”捕头不知李福什么意思,巴巴地看着他。
“什么这个那个的,回去看到什么照实告诉知府大人就行,还有,才刚你也看了,我们小姐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劳烦你跟知府大人说一声,这个案子抓点紧。”李福一边说一边推着捕头往外走。
待那两个妇人和大大小小的孩子以及那两个男子都被带走之后,谢涵出了门,在大门外的胡同口溜达起来,目的自然是想看看隔壁的房子有没有什么变化。
还好,那房子的大门上依旧是挂了一把锁,门前的绿苔都爬上了大门,一看就是长时间没有人住的。
谢涵见此也不敢多加逗留,转身又回到自己家门口,正琢磨是不是再回那个院子瞧瞧时,高实带着高宝回来了,客栈定好了。
于是,谢涵交代文安和刘东两句,带着司画、司宝先去了客栈。
谢涵不知道的是,她前走刚走没一刻钟,后脚高升就陪着知府大人上门亲自来查看了。
这天晚上,高升和李福最后也是回客栈住的,带来了最初的审讯结果,这两家人委实不是当地的,是受雇于人的,雇主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人称赵嫂子,请他们在这里白吃白住,每天就是偷着把院子里的地刨刨和铲铲墙皮什么的,看看有没有密洞地道什么的,只是有一点,做了什么不让他们出去说。
可谁知他们把这个家都刨完了也没发现什么,偏那个赵嫂子也突然不见了,他们找不到人要工钱,后来看着地方还不错就接着住了下来,左右也没人来撵他们。
至于院子里的地为什么没有恢复原状,据那两个男子说是因为没空,他们每天都要去外面找事做,一天天的忙的要死,哪里还顾得上别的?
“能是赵根生家的吗?”高升问道。
谢涵摇了摇头,“应该不会,如果她想挖的话,这些年她早就挖过了,而且还神不知鬼不觉的,准是有人冒充她,而且这个人肯定对她比较熟悉,保不齐是有人在顾家那边对她父母动了手脚把她逼走的。”
“可这么说也不对,即便离开,她也可以去跟铺子的人说一声,从那边找个人来代替他们,这个是早就说好的。”高升说道。
“难不成是有人把他们做了?”李福做了抹脖子的动作。
这个谢涵就不好妄议了,只能等将来高升他们有机会回京城打探一下了。
“那小姐有何打算?”高升问道。
他是希望借这件事拖住谢涵一些时日,因为他从知府大人那听到一个消息,说是燕州也夺回来了,是朱泓用一种风筝似的工具把人带上了天最后落在了城墙上,当时是大晚上,守城的鞑靼兵见到天上掉下人来,早就吓得屁滚尿流的,哪里还有力气拿刀?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四十四章、委托
燕州夺回来了,朱栩也腾出了兵力,干脆一鼓作气命沈家的军队也开往鞑靼,可巧鞑靼那边顾琰和顾铄父子也没闲着,据说也拿下了鞑靼的一座城池。
鞑靼的可汗坐不住了,带着人马冲出了都城,想亲自会会顾琰父子,可惜半道上被恩和截住了,恩和报了杀父杀母之仇后自己也坐上了汗位,夺回了本该属于他的东西。
由于恩和的母亲是个汉人,加之他又是朱泓给扶植起来的,因而他上位第一件便是和大夏和谈。
换句话说,战争结束了。
至于和谈的条件是什么肯定就不是朱泓能操心的了,因此,高升揣测朱泓这会应该回到京城了,说不定正在往扬州这边赶来呢。
可谢涵却不想等下去了。
一方面她是担心去晚了见不到明远大师;另一方面她也猜到战争快结束了,顾家这次又了这么大的功劳,她怕皇上为了安抚顾家立朱淳为太子,如此一来她费心尽力地找寻解药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这样吧,我后儿一早照原计划带着李福几个离开,明儿让李福哥陪高叔叔去铺子和庄子里巡视一下,顺便从庄子里或铺子里挑几个人使,不说别的,家里做粗活的丫鬟婆子也要买几个的,还有看门的小厮什么的,不过有一点,这些人得等案子了结之后再进来。”谢涵说道。
“小姐,你这么走,小的委实不放心,要不这样吧,小的陪你去蜀中,李福留下来。”高升沉吟了一下,回道。
虽然他没有李福年轻,可人情世故方面比李福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谢涵倒是也清楚这一点,可也正因为高升的为人处世比李福强,所以她才把他留下来应对府衙和皇上的人。
这也是一件大事。
高升见谢涵拿定了主意,倒是也没再劝,而是拉着李福和高实说了半夜的话,甚至命高实把路上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一列了出来,最后又检查了一遍方才放心。
次日上午,高升带着李福和高实刚出了门,文安便拿了一张帖子进来,说外面有人找,谢涵接过帖子一看是童槐,忙命司画去把人带进来。
由于这是客栈,也没有什么外院内院之分,好在谢涵住的卧室外面还有一间小小的厅堂,司画只好把人带到了厅堂,只是如此一来,司画和司宝就不能离开了。
“果然是你,我昨儿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有些不信,这个时候你不是应该留在京城吗?”童槐进门见到谢涵顾不得先打量房子,直接问道。
他的消息来源一向灵通,谢涵成亲、幽州开战、赵王谋逆、朱汨聋了朱渊哑了,朱泓上前线,这些他都清楚,甚至连朱泓和谢涵之间出了问题他都有所耳闻,这也是他听说谢涵回扬州急忙赶来的原因。
“童叔叔好,我这次回来也是有点事情要办。”谢涵向童槐福了福身子。
虽说她现在的身份比童槐尊贵,可童槐毕竟是她父亲的故交,且不说别的,单就童槐到现在还能为父亲保守那笔银子的秘密,这份情谢涵就欠大了,更别说后来每次她但有所求童槐无不从命,因此,谢涵委实拿对方当长辈相待了。
“孩子,使不得,你现在是皇室宗亲,哪能向我一介商贾行礼?”童槐忙侧过身子躲了一下,不过听了谢涵后面那句话,忙追问道:“什么事,用童某帮忙吗?”
谢涵知道两淮盐会的势力就在江南到京城这一带,过了安庆就该是别人的地盘了,因此,略一斟酌,谢涵拒绝了他的帮助。
“小姐,不对,应该叫你夫人了,夫人,童某虽然不才,可外面结识的朋友还是不少的,夫人若有什么事情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商议商议。”童槐看出了谢涵的犹豫,劝道。
“也没什么特别的,我有点事情需要去一趟蜀中,而且明儿就打算出发,不过说到这,我倒真是有件事想要麻烦你。”说完,谢涵示意司画和司宝出去守着,并亲自去外面看了看房顶,确定房顶上没有人她才和童槐坐了下来。
原来,谢涵昨天发现了一个隐患,隔壁的房子空了这么长时间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以前是大家粗心没有留意到,可这次不一样,这次谢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谢涵又大张旗鼓地把府衙的人请了去,这件事用不了多久肯定会传得满城皆是,如此一来肯定有好热闹的人跑来这边指手画脚的。
再则,谢宅要翻新,难保不会牵扯到隔壁邻居的围墙什么的,这样一来,隔壁的屋子空了十年的秘密也守不住了。
这么好的地段这么好的房子闲置了十年,怎么想怎么也觉得不正常,有心人只要一分析便知道这里面肯定有鬼,不管是顾家还是皇上听到这件传闻肯定都坐不住,随便一查就得出问题。
因此,谢涵想委托童槐找一户可靠的人家搬进去,最好是忠心且人口简单的,当然,还要瞒过外面的那些耳目。
“还是小姐想得周到,是童某忽略了。”童槐点点头,没有问谢涵为什么,也没有问谢涵是怎么知道的,不过他倒是问了一句谢涵有什么打算。
“说不好,原本是考虑过找个机会把这笔银子捐出去,可我实在不敢,我不敢去赌皇上的仁慈,因为我承担不起这个后果,所以只能等再过个三五十年再说,童叔叔也是一样的,千万要小心,皇上已经知晓那笔银子在我父亲手里了。”谢涵把赵王和徐氏出首她的事情说了出来。
这件事已经不单单是谢家一家的事情了,还牵扯到童槐,就算皇上对谢涵勉强有那么一点交情可能不会杀她,但他对童槐是绝无半分怜惜之意,童家一家都要为这件事付出代价的,因此,谢涵是决计不敢轻举妄动的。
童槐听谢涵说三五十年后再说,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我会尽快找人安排这件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四十五章、山行
送走童槐之后,谢涵仿佛放下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因为童槐不仅答应了尽快安排人住进隔壁的屋子,且他得知陈武留在了京城照看谢澜,又答应了借两个武功高手护送谢涵进蜀。
待高升和李福回来后,得知这两年的年景不错,不管是庄子里还是铺子里的收益都不错,谢涵的心情就更好了,这天晚上,总算睡了一个安稳觉。
次日一早,谢涵一行便在高升的千叮咛万嘱咐中上了船,一路晓行夜宿的,两个多月后终于到了夷陵,再往前走,船工说什么也不答应了,逆水而上不说,水流还不是一般的湍急,且礁石、暗流和漩涡不少,他们的船就有好几次遇险,亏得是船大船工有经验才闯过来的。
于是,谢涵一行只得在夷陵下了船,原本依谢涵的意思是找几个当地的船工看看能不能闯过去,可李福不答应,说是太冒险。
可问题是这一代除了船也没有别的交通工具了,两岸都是崇山峻岭,高实找人打听了一下,马车根本过不去,通行的工具一般只有三样,步行、毛驴、独轮车,当然,还有第四样,船。
而船这种工具一般是从蜀中出来的最佳选择,顺水而下,船工也不费力,要不李白也不可能说什么千里江陵一日还了。
“那就毛驴吧。”谢涵拿了一个主意。
在幽州乡下住的时候,她见过当地不少女人骑个毛驴串亲戚,男的在一旁走路跟着,毛驴还能帮着驼点东西。
不过既然是骑毛驴,谢涵几个就不能再穿着身上的衣服了,故而她命李福带着高实几个去置办了几套农家小子的衣服,且为了保险起见,也让他们置办了几套村姑的服装,主要是她身上的绫罗绸缎太扎眼了。
谁知李福出去采买毛驴时,可巧碰上一支安庆的商队,他们也是在夷陵下的船打算换陆路进山,李福和他们套了半天的近乎,得知从这条山路进蜀,没有两到三个月是到不了锦城的,且山路不是一般的难走,时不时还会碰上山匪、猛兽什么的,偶尔找不到借住的地方他们就得在外面露宿。
不过对方得知李福一行有四个成年男子和四个刚束发的少年男子,倒是建议搭伴同行。
毕竟山路不安全,人多胆壮,况且李福几个看着也不像是差钱的主,万一真碰上劫匪什么的说不定还能替他们当一回替死鬼什么的。
这么大的事情李福自然不敢做主,只得回来找谢涵,谢涵和那两位师傅商量了一下,倒是也同意了搭伴,主要是他们对这条路不熟,第一次走,怕万一迷路了在山里转不出来。
至于别的安全问题,谢涵倒也考虑过了,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张十字弩,且她身边还有两个武功高手,再不济司画身上还有不少迷药,若是万一对方不怀好意的话,应该可以制服他们的。
于是,谢涵一行便在次日凌晨跟着安庆的商队启程了,说是商队,其实人数也不是很多,谢涵默数了一下,他们一共有十二个人,二十头骡子,每头骡子上都横搭着两大包的货物。
听李福说,这个商队做的是文房四宝的生意,把徽墨、歙砚、宣笔、宣纸送进蜀中,然后从蜀中收购一批当地特有的药材出来,别看这一趟需要用时半年甚至更久,可这一趟他们能挣来两年甚至三年的花销,因此,这些人基本每年都会走一趟。
前三天的行程还好,大部分是平路,路上的茶寮不少,隔一两个时辰就能碰上一个茶寮或者村子或者小镇,晚上也基本赶到镇里住上客栈了。
可第四天开始,路就越来越难走了,一开始在山的边缘还好,偶尔还有村子,再往里走,人烟便稀少起来,有的时候一天也碰不上一户人家,这时他们就得啃干粮了。
谢涵还好,李福怕委屈了她,自带了一套锅碗茶壶,可以给她熬点热粥,也能给她烧点热水。
可住就没办法了,她只能找一棵大树在大树下靠着司画几个眯一会,李福几个轮流守夜。
若是天晴还好些,怕就怕下雨,下雨的话山路泥泞,毛驴也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坐在毛驴上的人晃晃悠悠的很不好受,再加上披着块油布,又看不清路,整个心都是悬着的,好在这个时候李福一般会要求停下来,若是有人家就附近的人家借住一下,若是没有人家,便用油布在树下撑一个简易帐篷给谢涵遮雨。
只是这样一来,谢涵的身份不免引起了商队人的怀疑,哪有出门行路的男子这么娇贵的?连个凉水都不能喝不说,也从不吃生冷的东西,更令他们奇怪的是,李福几个从不让他们靠近谢涵,问什么也不说,含含糊糊的。
这天赶巧谢涵来了葵水,偏又赶上了下雨,虽说谢涵吃了那位方丈大师送的药腹痛不那么厉害了,可司画还是不想让她赶路,说是最好找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