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闺华记-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真难得,不骄不躁,到底是世子夫人调教出来的人。”
“嬷嬷,奴婢这算什么能耐,比起小姐来,奴婢差远了。”司画被夸得有点不太好意思了,脸红了。
谢涵听了这话有些愕然,倒是也很快明白了尹嬷嬷的意思。
其实,尹嬷嬷也是临时起意的。
她也是忽然想到朱泓和谢涵成亲一个多月了,朱泓除了谢涵之外连一个侍妾都没有更别说什么侧室了,这绝对不像大家公子所为。
不过尹嬷嬷倒是也听说过自家主子曾经连太后和徐氏的人都拒绝了,因此她以为自家主子多半是怕谢涵吃醋,否则的话也不可能连谢涵身上来葵水的时候还守着她。
可司画不一样,司画是谢涵的贴身大丫鬟,又懂一手好医术,关键时候能帮得上忙,最重要的是这小丫头十分沉稳,一看就不是喜欢争风吃醋、挑三窝四的轻狂人,所以她才开口暗示了几句。
谢涵能听懂尹嬷嬷的暗示,朱泓自然也明白,倒是司画一点也没过心,还以为尹嬷嬷就是单纯地想夸夸她呢。
“涵儿,等过两年司画姑娘大了好生替她寻摸一个好人家再准备一份好嫁妆,不能白让人家救你夫君一命。”由于心口确实也疼,这番话朱泓是咬着牙断断续续说出来的。
没办法,他不说的话怕谢涵伤心也怕谢涵多心。
“好了,放心吧,妾身明白。”谢涵伸出手去握住了朱泓的手。
这个时候他还能想着替她祛疑,心里不是不感动。
尹嬷嬷见此还能说什么?
见司画早就羞红脸跑了出去,尹嬷嬷也暗自叹口气起身离开了。
“涵儿,你放心,我答应你的。。。”
“夫君,你别说了,我懂你的意思,咱先把伤养好了,别的以后再说,啊?”谢涵见他说话费劲,伸出手去捂住了他的嘴。
朱泓趁势亲了她的手一下,眨眨眼睛,咪咪一笑,“媳妇,我不说,我听你说,听你说不累,你躺我身边好不好?我都好几天没有闻你的味道了。”
谢涵知他一方面可能是疼的难受想分散些注意力,另一方面多半也是想打听外面的事情,便往他身边挪了挪,伸出手来抚摸他的身子,同时把这几天外面的情形告诉了他。
那个什么大将军已经被沈岑带人亲自押解去了京城,顾琰则带着他的人马暂时驻扎在海宁了,等候京城的旨意。
“对了,你父王和母妃来过几次看你,见你一直昏迷不醒,他们送了不少珍贵的药材来,也找了不少大夫来。”谢涵说道。
不过那些药材她都没有动,倒是也给司画看过了,可她还是没底,想留着将来有机会给杜郎中看看。
至于那些大夫们开的药方子和抓的药谢涵都过目了,她虽然不会把脉不会看病,但脑子里记住的药方子不少,也能看懂个大概。
再说还有司画呢,司画可以辨认这些药材到底有没有被替换被加量减量等,因此,这几天她和司画委实特别辛苦,一点也不敢大意。
“不过有一件事怪怪的。”谢涵指的是徐氏见她用烧酒给朱泓擦拭伤口十分惊讶,倒是也问过她是从哪里知道的法子。
得知谢涵是从父亲的笔记里看到的记载,徐氏居然试探地问能不能把她父亲的笔记借给她瞧一瞧。
“你怎么回答的?”朱泓一激动又扯动了伤口,咧了咧嘴。
“放心。我说那些东西早就被我带去京城了。”谢涵忙替他抹扯了几下胸口。
其实,那些笔记至今仍还在皇上的手里,皇上不提归还,谢涵也不敢开口索要,而她也不知为什么,凭着自己的直觉撒了个谎,没有告诉徐氏皇上看过那些东西了。
“烧酒擦拭伤口?这个连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岳丈又是如何知晓的呢?”朱泓也对这个问题有兴趣了。
确切地说,他是对谢纾有兴趣。
谢涵的聪明肯定是传自谢纾,谢纾出自地道的农门,不到弱冠之年中了探花,这就已经够令人吃惊的了,偏偏他的笔记里竟然囊括军事、阵法、医学、火药、游记等等跟科考毫无关联的东西,偏这些东西大都是十分新奇甚至于闻所未闻的。
这就不能不引起朱泓的兴趣。
尤其是在得知徐氏和皇上都对谢纾的笔记有兴趣后,朱泓更觉得心痒痒了。
此外,他总觉得谢涵身上似乎也有什么秘密,聪明的人他不是没有见过,可是像谢涵这么聪明的人他还真是头一回见,从六岁开始就口齿伶俐得不像个小孩,做出的事情也绝对不像是一个稚童所为,更令人称道的是几乎没有她不懂的东西。
“我父亲在笔记里说是有人教过他,我觉得那个人应该是明远大师,明远大师的医术十分了得,可惜,要是他在这里就好了,有他在,你肯定能好得更快些。”谢涵说了实话。
“怎么又是他?”朱泓拧了拧眉。
母妃,姨母夏贵妃,徐氏似乎都和这个明远大师有关联,现在又轮到岳丈了。
“对了,我有一个好消息告诉我,我做出了一架五连弩,那个床弓弩也快完成了,下次攻城我可以帮上你了。”谢涵换了一个话题。
雁门关不夺回来,这场战事没个结束,只是后面的仗怎么打谢涵就不清楚了,这是皇上操心的事情,但有一点谢涵很肯定,朱泓肯定要去报这一箭之仇。144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四十七章、难住了
朱泓在炕上躺了足足半个月才可以下地,这半个月谢涵几乎是寸步不离地伺候他,两人似乎又回到了刚成亲的那些日子,只不过那会是朱泓成天黏着谢涵,现在换成谢涵陪他了。
这个半个月发生了不少事情,云州也失守了,顾琰倒是带人去攻打赤城了,可十天了,还没有拿下,据说对方早有准备,在赤城外挖了一条特别宽的河沟,只有一座吊桥可以通过,顾琰的人也没法靠近城墙。
谢涵的床弓弩倒是做出来一台了,可据高升说威力倒是挺大,可并不是很实用,因为太笨重了,根本不适合远距离作战。
赵王和徐氏那边这半个月倒没什么动静,两人几乎每天都会亲自来探视一下朱泓并给朱泓送点吃食再过问一下他身子的恢复情况。
当然了,这些天他们两个也没少往谢涵这边送东西,大多是名贵的滋补药材,不过谢涵都没敢用在朱泓身上。
这日,谢涵见朱泓可以下地了,便和他商量起中元节祭祀的事情来,除了朱泓的母妃,还有谢涵自己的父母,因此,她想回一趟谢各庄。
朱泓自是没有意见,但他坚持要陪谢涵一起去,说他在炕上躺了二十天再不出去也该发霉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朱泓想去看看那些工匠们做出来的五连弩和床弓弩,他的手下还没有研制出来呢。
谢涵见此,便扶着朱泓去给赵王和徐氏请安,顺便报备一下出门的事宜,朱枍本是不想答应,说朱泓还没好利索,外面也比较乱,这个时候出门委实不安全,尤其是还去谢各庄这么远的地方。
可朱泓坚持要去,提出的理由是要去祭拜自己的母妃,然后再去祭拜谢涵的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分,朱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只得命朱泓多带几个人出门。
这一次,朱泓把他身边的八个侍卫都带走了,同时带走的还有司书和司画。
谢涵一行先去祭拜的夏王妃,完事后再去的庄子里,进庄后朱泓第一件事自然是要先看这五连弩和床弓弩,并问了工匠们几个问题,得知这种五连弩只需要一个力气稍微大些的成年男子便可独自拉动,他当即命人示范给他看。
高升见此找了一名工匠,工匠把五连弩拿出了院子,对着百步开外的一棵成年男子腰身差不多粗细的槐树比划了一下,最后咬着牙拉动了弓弩,五箭连发过去了,几乎同时没入了树干。
朱泓命随安过去查看了一下,发现这箭矢竟然没入树干足足有半寸之深,要知道这是百步开外了,且打的是树干,倘若打的是人呢?
“那个床弓弩也试过没有?”朱泓问道。
“试过,那个太麻烦了,得好几十个人同时用力才可以推动它,同时还得好几十个人用力拉动绳索才可以带动弩弓张开,威力倒是不小,可以射中五百步开外的东西,一次可以射十箭,当即把树连根拔起来了。”高升回道。
“把树连根拔起来了?”朱泓挑了挑眉,这力道可真不小,五百步开外呢。
“可不,这么粗的一棵树被连根拔起来,我们几个还说幸好是树,这要是房子兴许还就塌了。”一旁的庄头陪笑道。
“世子爷,这真是个好东西,就是太笨重了些,要带往战场也太费劲了些。”随安说道。
朱泓点点头,总算明白高升的不适合远途作战是什么意思了。
“我有办法了,书上说过有一种连弩车,就是把这床弓弩安在车子上,用车子推着走肯定比人直接推着走要省力多了当然也快多了。”谢涵忽地想起了自己曾经从古籍中看过的一段话,只是具体是什么样子的车她就不清楚了。
这天晚上他们是留在庄子里住下来的,谢涵和朱泓两个趴在炕桌上画了十多张图纸,有用没用的谁也不清楚,得次日问过工匠们才明白。
不过次日一早他们只把图纸留下来给工匠们参详,人却离开了,谢涵要回去祭拜自己的父母,朱泓自是不放心她一个人走。
从谢各庄回来,谢涵和朱泓两个又住进了庄子里,这一次他们打算好好研制一下那个连弩车。
在庄子里住了半个月,连弩车没有研制出来,朱泓的伤势倒是好转了,他不能再留在庄子里休养了,因为皇上给他来旨意,命他伤好之后带着这五连弩和床弓弩去帮顾琰打赤城,皇上着急把赤城拿下,这样一来即便不能和鞑靼和谈也能牵制住鞑靼南下的步伐。
此外,上次朱泓抓的那个鞑靼的龙虎将军还在京城扣押着,皇上已经给鞑靼的可汗递信了,估计对方也该派人来谈赎金了。
因此,皇上急需一点和谈的资本。
原本谢涵是想跟朱泓去海宁的,这样有什么事情她也好及时知晓,可朱泓不答应,一是因为不安全,二嘛自然是希望谢涵留在这庄子里好好琢磨一下连车弩。
谢涵自然知道轻重,因此送走朱泓后,她又开始了每天的功课,翻看各种古籍和游记杂文等,可惜,这一次收效甚微,书中即便有记载也只是寥寥的几笔。
中秋节的前一天,谢涵放下手里的事情回城了,路过王府附近的广恩寺时,谢涵忽地想起那年在这遇见的那个测字先生,心念一动,谢涵命刘东拐向了广恩寺。
马车刚一靠近广恩寺的山门,谢涵便掀起车帘往外瞧了一眼,她是想看看今日上香的人多不多,需要不需要戴幕篱。
谁知好巧不巧的,她刚掀开车帘便看见徐氏身边的卢妈妈从马车前经过上了山门的台阶。
原本谢涵也没当回事,女人进寺庙烧香拜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令她诧异的是待她进了大殿之后并没有见到卢妈妈。
要知道这家寺庙并不大,只有一间主殿和偏殿,后院就是僧人们住的地方了,卢妈妈一个妇道人家去后院做什么?210144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四十八章、苟且
谢涵想起来了,卢妈妈是挎着一个篮子进来的,难不成是去后院送东西?或者是借着送东西的理由找人。
想到找人,谢涵多了一个心眼,对着司书耳语了几句,司书点点头,转身出去了。
不一会,只见司书也挎了个篮子进来,身上穿的是一件农妇的旧棉布衣服,头发也只盘成了一个圆髻,脸上抹了点脏东西,还别说,不细看根本看不出来是司书。
进门上过香之后她也挎着篮子进了后院,不过却被人拦住了,司书找的借口是找口水喝,那位师傅倒是也给她指了个方向。
见司书进去了,谢涵果断带着司画先一步出门上了马车,并命刘东把马车赶到了寺庙大门的对角处,可巧那正好是一家药铺。
约摸过了一顿饭的工夫,卢妈妈先出来了,四处张望了一下,也留意了一下停在山门处的那几辆马车,随后不动声色地离开了。
又过了约摸半盏茶的工夫,司书这才挎着一只篮子出来了,谢涵命刘东把车赶了过去。
司书上了马车,一边换衣服一边把她进去后看到的情形学了一遍。
这座寺庙的后院不大,三间上房,两边都有厢房,一边是灶房,另一边是什么司书不清楚,因为门是关着的。
司书进去时上房的门也是关着的,她犹豫了一下便进了灶房,跟灶房干活的小师傅讨了一碗水喝,本想跟这位小师傅打探些寺庙里的情形,谁知这小师傅竟然是个哑巴,不管司书说什么就是摆手,且还一个劲地往外撵司书。
没办法,司书从灶房出来只好借着找茅厕的机会靠近上房,可大白天的蹲墙角偷听显然是不行的,因为她不确定卢妈妈进的上房还厢房,万一进来个僧人一眼能被发现了。
不过沿着上房转了一圈,司书倒是发现上房和厢房之间有一个小门,过了门司书发现后面还有一块不小的地方,中间是一块菜地,左边有一处茅草房,看着像是茅厕,正面倒是也有三间上房,只是门也是关着的。
司书犹豫了一下,选择进了茅厕,因为她方才从内院的上房经过时一点动静都没有,因此她怀疑卢妈妈多半是进了这个后院的上房。
于是,她只能蹲在茅厕里等卢妈妈出来,谁知这一蹲便足足蹲了快一顿饭的工夫,就在司书的耐性告尽以为卢妈妈已经离开或者是谢涵看差了眼时,外面总算有了动静,接着她便听到卢妈妈说话的声音,说的是什么“劳烦师傅了”之类的道谢话。
原本司书以为这件事没什么鬼头,可能就是卢妈妈来找庙里的师傅做法事或者是解签之类的事情,可谁知就在司书打算等卢妈妈离开后再出来时,忽听得卢妈妈又压低声音道:“别总动手动脚的,让人看见坏了主子的事可饶不了我们。”
紧接着司书便听到男子的声音抱怨道:“知道了,放心吧,这后院上午压根就没有人来,要我说你难得出来一趟,不如我们再来一个回合。”
“呸,多大岁数了,还总是没够。师傅,我这就走了,不劳烦你送了。”卢妈妈边走边道,后面一句话是提高嗓子说的。
卢妈妈走后,那位师傅站在院子里四处瞧了一眼,随后又进屋去了。
司书又等了快半盏茶的工夫,见外面一点动静都没有了,这才悄悄从茅厕出来,沿着墙根溜了出来。
“你没被发现吧?”谢涵感觉到一阵后怕。
“应该没有,要是被发现了估计奴婢就不能活着出来了。”司书摇了摇头。
她是一个过来人,自然明白这两人话里的含义,只是她不明白的是“坏了主子的事可饶不了我们”这话是什么意思?
要知道卢妈妈是徐氏的内宅管事妈妈,比一般的管事妈妈或婢女地位高多了,她怎么会跟一位和尚行这种苟且之事?而这事和他们的主子又有何关联?
“先回去吧,记住了,今天我们来广恩寺这件事跟任何人都不能说。”谢涵叮嘱道,包括外面的刘东。
马车在王府门口的停下来,由于谢涵的马车没有徽记,刘东只好下车去跟门房交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