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师夫妇日常-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贵妃娘娘?哪一个?”有人不解地问道。
天子年仅七岁,还不到大选后宫、册立后妃的时候呢!
“还能有哪一个?这大周朝,鼎鼎有名的贵妃娘娘可就那一位!”先前说话的那人语气酸溜溜的,又有些幸灾乐祸。
再尊贵无匹又怎么样?
失去了元嘉帝庇佑的赵贵妃,就是那砧板上的鱼肉,要切要剁,全看执刀人的心情!
“哟,太后娘娘都没去呢,她倒是凑什么热闹?”有人看热闹不怕台高。
“对啊。先前太上皇驾崩,不见她守灵哭祭,这会儿倒是争着朝前露脸儿了?难不成是想要借由圣上和文武众臣都在,依仗着太上皇生前的宠爱,整出什么幺蛾子来?”有人不无恶意地揣测道。
“她还能翻腾出什么浪花儿来?”有人意味深长地说道,说半句,留半句。
但是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失去了元嘉帝的宠爱和庇护的赵贵妃,生死全都捏在别人的手里了。没有半点权力的人,当然翻不出什么浪花儿来了。
当年折在赵贵妃手里的后妃和她们的孩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那些受害者的娘家,如今眼见着元嘉帝这棵大树倒了,如何肯甘心放过惩治赵贵妃这个凶手的大好时机?
于是有人借机凑到孟氏婆媳三人的面前,恭维又讨好,末了叹息道:“端静太后若是能够看到如今的局面,只怕也能含笑九泉了吧……可惜啊,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那赵贵妃,如今竟然能伴随灵柩前往东陵……”
她们夫家地位不高、实力不够,手伸不到内宫,惩治不了赵贵妃这个仇敌,但是韩家可以啊!
这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康平帝自幼得韩太傅与清和郡夫人的悉心教养,对他们二人亲近信赖异常,说是奉作亲生父母也不为过。
要不当初元嘉帝还在世时,怎么会特地下旨召请清和郡夫人前往东宫陪伴尚未太子的康平帝。
再说了,端静太后可是韩家的女儿,也是枉死在赵贵妃手下的冤魂,韩家如今得势了,不替端静太后报仇,那压根儿是不可能的!
挑唆了韩家带头动手,她们在从后附和推波助澜,拿下赵贵妃不过是小菜一碟,正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
孟氏当然也恨害死自己唯一的女儿的赵贵妃恨得要死,但是,这不代表她愿意被人挑唆当枪使。
再说了,康平帝早就答应了元嘉帝在他驾崩之后不会为难赵贵妃,就是为了康平帝这个可怜的外孙,他们韩家也只能够暂且咽下这口气,更别说是率众讨伐赵贵妃了。
第399章 逼请
孟氏看了那人一眼,淡淡地说道:“皇家之事,何容我等置喙?”
说罢,便不再多言,与儿媳们垂目哀思去了。全本小说网https://。
那人碰了一鼻子灰,心中气闷,却又不敢开罪如今风头正盛的韩家,闻言只得面前扯了扯嘴角,悄悄地退没在人群之中。
舒予和戚氏轻叹一声,心中自警。
作为风头正盛的韩家的一份子,她们往后要更加谨言慎行,不给韩家和康平帝招惹麻烦。
众命妇在城门致哀片刻,待送葬的队伍消失在远方,便由负责引导的太常寺的官吏,回城尽完礼节,各自散去。
孟氏婆媳三人正要登车归家,便被一个脸圆喜笑的宫女拦住。
“清和郡夫人请留步。”那宫女一开口,便露出两只可爱的梨涡来,让人只觉欢喜,生不出戒备之心来。
未等舒予开口,那宫女便恭敬地自我介绍并且做请道,“奴婢是慈安宫的宫女蕊珠,奉太皇太后之命,特请夫人入宫一见。”
舒予闻言一怔,心中登时警铃大作。
现如今康平帝率领文武百官前往东陵送葬,宫中可就成了太皇太后的天下了。
太皇太后此人的权欲心极重,要不然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拉拢住年幼的康平帝了。只是元嘉帝生前一直防备她防备得紧,韩彦和舒予又一向教导康平帝冷静理智,这才没有让她得逞。
前阵子,甚至还有人上折子以新帝年幼不知事为由,请求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完全不提元嘉帝早就指定了辅政大臣一事。这背后是谁的手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太皇太后此时宣召她进宫,只怕是来者不善。
孟氏和戚氏对此亦是十分忧心,眉头微蹙。
舒予知晓此时皇权至上,太皇太后亲自派人来召请,她推辞不得,可也不愿意就这样毫无准备地去闯龙潭虎穴,遂扬了扬唇角,算是招呼,语气难掩哀痛地说道:“有劳蕊珠姑娘来请。只是哀服致思,不好不整饬一番再去拜见太皇太后。还请蕊珠姑娘先行复命,我随后就到。”
舒予说得诚恳有礼,只要太皇太后此番邀请不是别有居心,定然不会连她这点要求都不准许的。
可是看起来脸圆圆、笑眯眯的很好说话的蕊珠,闻言却恭顺但坚决地拒绝了。
“太上皇驾崩,举国哀痛,就是宫中也处处缟素、一片哀声,就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如今也换上了素色长衣,抄经念佛呢。夫人大可不必有此顾虑。”蕊珠恭顺地开解道。
舒予闻言面色不变,一颗心却沉了下去,拢在袖中的双手紧紧地我再一起。
太皇太后这哪里是派人来请她入宫,分明是要逼迫她自投罗网。
她是康平帝的舅母,被对方当做亲生母亲一般依赖孝敬;是当朝太傅、先帝钦点的辅政大臣的妻,深得夫婿爱重;是韩家的嫡次媳,因辽东之功而得韩家的看重。
太皇太后如此煞费苦心地请她进宫,只怕是摆好了鸿门宴,准备扣下她好对付康平帝和韩彦与韩家呢!
孟氏见状,不着痕迹地掐了下戚氏,然后闷哼一声,整个人直接软瘫在地。
戚氏下意识地一把扶住孟氏,福至心灵,陡然间明白过来,连忙冲舒予惊呼道:“母亲昏过去了!”
舒予如何不明白孟氏这是在替自己解围,连忙从另一旁扶住孟氏,着急地呼喊母亲,又高声喊来随行的丫鬟护卫。
蕊珠一愣,旋即明白过来。
孟氏先前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间就昏了过去,分明是要借机搅乱,不让她把舒予带入宫去。
来之前太皇太后可是给她下了死命令的,今日她必须要将清和郡夫人给带进慈安宫去,否则就等着以死谢罪吧!
蕊珠眼底闪过一抹狠意,连忙上前要帮忙,口中还着急地喊道:“韩老夫人这只怕是惊厥之症,这可大意不得!来人呐,赶紧扶老夫人上马车,回宫请御医医治!”
既然孟氏婆媳三人这么不识抬举,敢当众跟她耍花招,那就别怪她不客气,将她们一锅端了!
等将孟氏婆媳三人都拿住,还怕韩彦与韩家不投鼠忌器吗!
要说先前蕊珠恼恨孟氏从中作梗、坏她差事,那么现在她就无比激动庆幸孟氏犯蠢,给了她这个立大功的机会。
等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执掌天下之后,那她这个大功臣还愁不一生富贵荣华吗?
蕊珠心中热血澎湃,当即招呼随来的慈安宫诸人上前将人“请”上马车。
孟氏婆媳三人闻言俱是一愣,没有想到这蕊珠看起来面善和气的,可谁知心思转得这么快,害起人来如此稳、狠、准,一时俱是愣住。
可是偏偏有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见状纷纷艳羡皇家对韩家的看重,就连孟氏昏厥都要请到宫中让御医看诊,羡慕、眼红、妒忌的,纷纷攘攘,气得孟氏婆媳三人有苦也说不出。
眼见着蕊珠带人过来,舒予当机立断,站起身来,怒喝道:“夫人都昏倒了,你们还不快来扶她去就医!”
红英等人一怔,旋即明白过来,赶紧抢在蕊珠的人“搀扶”孟氏之前,快一步将孟氏与戚氏团团围住,隔绝蕊珠等人。
舒予知晓今日此事难以善了,只能两害权其轻者,肃然对蕊珠说道:“母亲骤然昏厥,只怕是心气阻塞,再送去皇宫只怕会耽误医治。太皇太后一向菩萨心肠,想来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
只要能保下孟氏和戚氏,舒予不介意恭维太皇太后几句。
蕊珠闻言登时脸色一变。
舒予这话看似在褒赞太皇太后,实则是要逼她退步。
要是没有先前孟氏装昏这件事情,蕊珠也不会动了立大功的念头,这会儿舒予能够主动退步,她求之不得呢。
可是眼见着立大功的机会就在眼前,而且明知孟氏是装昏替舒予解围的,所谓‘耽误医治’的事情根本就不会出现,要她就这么放弃,她实在是有些不甘心。
第400章 殉情
城门处,舒予和蕊珠僵持不下。全本小说网,HTTPS://。m; ̄︶︺sんц浼镄嗹載尛裞閲渎棢つ%。%
东陵内,赵贵妃血洒地宫。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在丧礼结束,众臣退离,即将封印地宫之时,自打元嘉帝驾崩之后,就一直平静地守在合欢殿的赵贵妃,竟然会一头撞死在元嘉帝的棺椁上,殉情了!
君臣愣在当地,还是一直伴在赵贵妃身边的琉璃率先反应过来,尖叫一声“娘娘”,飞地扑了上去,抱起萎颓在地的赵贵妃。
只见赵贵妃一脸鲜血,已经没了呼吸。
可是面容却很恬静,不见丝毫痛楚,似乎她此番不是赴死,而是赴约一般,赴她和元嘉帝的黄泉之约。
护着康平帝的韩彦,在最初的惊讶之后,悄然松了口气。
如果赵贵妃没有殉情的话,那么她的存在对于年幼的康平帝来说必然是两难的处境:不杀她不足以平众怒,杀她却违背了对元嘉帝的誓言。
现在,一切风流云散,康平帝终于不必再纠结于上一辈的恩怨情仇,安心坐稳帝位,爱护万民。
赵贵妃的死讯,很快便随同返京的君臣传回了京城,舆论一时哗然。
被赵贵妃迫害过的后妃及其家人,自然是拍手称快,甚至如王太后等恨毒了赵贵妃的人,深觉她死得太容易,难以平息她们半生的怒怨。
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赵贵妃毅然决然的殉情却如一曲荡气回肠的挽歌,让他们感动叹惋不已,说起赵贵妃时,便少不得评一句“忠贞”或是“痴情”。
如此一来,王太后等人更是恼恨不已,恨不能将赵贵妃鞭尸悬才好。
慈安宫内,王太后绞紧帕子,神情怨毒,恨声道:“一撞而死,倒是便宜她了!哼,她以为一死一切就都了结了?且等着吧!”
太皇太后看了王太后一眼,冷然道:“大事当前,你就只顾得上这些?”
神情十分不屑。
王太后脸色一变,下意识地朝下坐着的舒予看去,面上又羞又臊,难堪极了。
往常太皇太后偶尔也会当着慈安宫宫人的面呵斥她,但是一来她早就习惯了,二来那些人都是自己人,王太后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可是如今当着舒予这个外人的面,太皇太后不曾给她留半点颜面,这未免也太过分了!让她以后接见众妃命妇时,还如何坦然坐在上,接受众人的朝拜的?
王太后忍了又忍,到底忍不下这口气,一时愤激,遂不软不硬地回了一句:“这宫中万事都由母后您掌舵,臣妾能顾得上的,当然就只有这些‘小事’了。”
这句话可算是十分毒辣了,一来将自己从眼下正在徐徐拉开序幕的宫变中摘出来,二来以自嘲来回怼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还从来没有被王太后如此无视回怼过,闻言气得一噎,一时说不出话来,手中原本转动的佛珠也蓦地一顿。
好半晌,太皇太后才顺过心气儿,冷笑一声,道:“知道自己无知无能只能依附哀家就好。收起你的那些小算计、小心思,别让清和郡夫人看了笑话!”
神情十分不屑,甚至还不如对待李公公和蔼。
平日里看王太后也乖巧柔顺的,还算是知趣儿,没有想到竟然会当着舒予的面质疑她的威严,上演一场“内斗”,让外人看笑话!
太皇太后自觉十分没有面子,心中恼恨不已。
王太后本是一时义愤难平,这才忍不住脱口暗讽的,话才刚一说完,自己就先后悔了,有心要给太皇太后一个台阶下。
谁知她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就先被太皇太后如此直白地训斥呵责了一番,王太后心中勉强压下的怒意郁气又一下子冒了出来。
她是堂堂一国太后,不是太皇太后的奴婢,怎么能容得她三番两次地当着外臣命妇的面折辱?
王太后这么一想,干脆挺直腰杆,别开头去,不答太皇太后的话,神情满是桀骜不服。
太皇太后气得几乎倒仰,要不是怕舒予看笑话,她恨不能直接命人掌嘴王太后。
舒予垂眉顺目,安然坐在下,一面听着上头太皇太后与王太后婆媳两人骂架,一面飞快地想着脱身的法子。
方才在城门口,蕊珠本有意将她和孟氏、戚氏三人同时拿到慈安宫中以胁迫康平帝与韩家,可是又畏忌街上人潮涌涌、人言沸沸,更见得韩家的护卫丫鬟等将“昏倒”的孟氏和“着急”的戚氏团团围住,一时无法得手。
为免横生枝节,蕊珠只得无奈放弃自己先前的打算,只以太皇太后懿旨为由,要强行带走舒予。
她虽然贪求大功,但是也明白,孟氏与戚氏能否带回,并不影响太皇太后的计划,但若是在舒予这儿也失了手,那她可就无法回宫交代了。
再说了,总得有人将“清和郡夫人被太皇太后请到慈安宫”的消息传递给韩彦与康平帝诸人知道不是。
舒予眼见着蕊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为了保下孟氏与戚氏,只能暂且答应太皇太后的“邀请”,跟随蕊珠进了宫,再伺机逃脱。
正好,她也想知道元嘉帝这才刚入葬,太皇太后和王太后就整了这出,到底是有何打算。
作为对方的王牌,太皇太后和王太后肯定舍不得她轻易死去的。
没想到还没等她弄清楚太皇太后和王太后的路数,倒是先看了场她们婆媳怒骂的狗血戏码。
太皇太后和王太后两人谁也不服气谁,心生嫌隙怨怼,要不是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只怕她们能当场就继续“手撕”下去。
好半晌,两人才各自勉强压下心中的火气,开始正事。
“清和夫人以为,哀家此次请你入宫,所为何事?”太皇太后干脆不再看王太后这个惹人气、遭人恨的东西,径直开口问坐在下的舒予。
舒予一见太皇太后的矛头对准了自己,瞬间收敛心神,垂谦恭应道:“太皇太后慈心,臣妇不敢妄自揣度。”
太皇太后见舒予尚算恭敬,心中的郁气稍稍散去。
第401章 夜探
“太上皇驾崩,但圣上却还年幼,即便是有辅政大臣佐政,却还是难敌人心叵测。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眼下朝野上下虽然表面上一派风平浪静,但是私底下却暗潮汹涌”太皇太后长叹一声,直言问道,“不知清和郡夫人觉得,眼下该如何处置才算得当?”
舒予如何不知太皇太后想要垂帘听政,将朝政大权总揽手中的意图,但是听得太皇太后如此直言相问,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
太皇太后这分明是早就已经将一切都安排妥当,自信在这场夺权之战中自己必胜,所以才会着急掳了她过来做人质,而且还毫不掩饰自己的意图。
舒予心中一沉,想了想,垂谦恭答道:“臣妇出身乡野,见识有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