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师夫妇日常-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言语赤诚,谦逊退让。

    虽然依旧谨慎小心,然而之前稍显疏离的客套,已经好了许多。

    至少愿意坐下来好好和庄贤说话了。

    庄贤自小打马游街,于吃喝玩乐无一不精,各色人等都曾经打过交道,也练就了一番察言观色的本领。

    见谢之仪戒备之心稍解,庄贤心中一喜,却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转而和谢之仪叙起同门之谊来。

    像谢之仪这样城府深沉、谨小慎微的人,虽然也喜欢听好话,但是也绝不会因为对方的几句好话就放弃自己的原则,轻易就被说服。

    不但不会被说服,只怕还会因此而起疑心,将他纳入“不可结交”的名单之中。

    到时候,再想法子挽回可就难了。

    “谢师兄不必如此谦虚。”庄贤笑道,“想当初在国子监时,哪个夫子不常常拿您的例子来教育后学,期望大家都能向您学习,做一个德才兼备之人,成为大周的国之栋梁,让师长为之骄傲!”

    说着话,起身亲手给谢之仪斟了杯茶,

    这倒不是假话。

    谢之仪被庄贤的一番言行侍奉得心中十分熨帖,又见庄贤明白了他之前的暗示,不再谈国政选秀,专意絮叨起师兄弟的情谊来,便也浑身轻松舒坦地和庄贤说起在国子监时的趣闻来。

    ……

    等庄贤在信中将选秀之事和韩彦说过之后,接到信件的韩彦想了想,将之前收藏起来的韩迁给镇国公的书信翻了出来,揣在怀里,翻身越上追风,一路往秀水河子镇赶去。

    白起正好在店中,见韩彦过来,连忙迎了上去,笑问道:“韩大哥怎么这时候过来了?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京城的来信今天刚托人送回了獾子寨转角给韩彦,难不成是信中说了什么急事,韩彦才这般着急回信的?

 第281章 传音

    像是回应白起的话一般,韩彦伸手自怀中取出一封信,交给白起,笑道:“这封信送错了,麻烦你让商队再重新送过去。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白起一愣,托人送信之前他明明就仔细翻阅清楚了啊,根本就没有送错啊!

    等接过信件一看,他越肯定自己没有送错了!

    因为这封信的信封款式和之前寄给韩彦的信件完全都不一样!

    白起看了看手里的信件,又看了看韩彦,一脸的惊愕不解。

    他替韩彦送信经年,根本就没有看到过这封信!

    而且信封上写明了是送给镇国公,凭借韩彦和郑国公的关系,以及韩彦如今正在军中任职的便利,这封信由韩彦去送,再合适不过了。

    那韩彦为什么还要特地跑这一趟,大费周章地把信件交给他,再让他派人送给镇国公呢?

    白起可以肯定这封信不是韩彦的字迹,而且也不是往常给韩彦写信的那两人的字迹,但是他却不明白韩彦这样大费周章安排的用心,更好奇这封信到底是打哪里来。

    韩彦无法和白起言明实情,只得含混解释道:“大约是送信人送错了吧。既然一封信不是写给我的,或者是言明要我帮忙转交的,那么请送信人将这封信送给镇国公最为合适了。”

    还好父亲谨慎,每次写给他的信件都特地变换了字体,不然这会儿还真不好跟白起解释。

    白起当然知道韩彦这番说辞经不起推究,可事实上,韩彦的言行经不起推究的也不是第一次了,长久以来的尊敬和服从,让他几乎生不出任何贸然打探的心思。

    “那我这就着人去辽东军大营,把这封信给陈国红送去,绝不耽误了正事。”白起笑道。

    “辛苦你了。”韩彦笑着拍了拍镇国公的肩膀。

    “应该的,应该的!韩大哥和我还这么客气做什么!”白起笑道。

    虽然依旧不解,却并没有继续追问“送错信”的事情。

    ……

    白起行动很快,信件当天便被送到了辽东军大营。

    此时已是斜月初上,天地间一片幽暗寂静,辽东军大营内更是庄严肃穆,除了偶尔经过的巡逻的士兵,就只有不时响起的虫鸣和遥远的深山里的兽吼。

    主帐内,镇国公看着信封上的“镇国公亲启”五个劲瘦俊挺的墨字,眉头拧在了一起。

    “送信的人呢?他怎么说?信件是谁让他传送过来的?”镇国公皱眉问道。

    能赶着大半夜给他送信,可见对方催的十分紧急。

    可是他实在想不出,眼下边境安宁,远在京城的元嘉帝又正忙着大选秀女充实后宫,到底有什么事情能让对方这么着急地连夜派人给他送这封信呢?

    字迹是陌生的,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封家书,也不是他所熟悉的任何一个亲友故旧写给写来。

    卫锋拱手应道:“送信的人是王记马行商队的一个年轻小伙子,说信件是商队从京城帮忙捎带的。见上头写的是国公爷亲启,不敢耽搁,这才连夜将信件送过来的。

    “至于别的,他一个送信的一概不知。”

    “王记马行?”镇国公拆信的动作一顿,皱眉出言。

    “正是。”卫锋应道,“王记马行的东家王耀祖,也就是王参将的侄儿,自去年开春起,便常驻京城,今年过年都没有回来,似是在京城寻到了好的生意门路。

    “因此王记马行的商队经常在京城和辽东两地往返,替自家运送货物,也兼职帮忙送信送物,一趟也多赚些银子。”

    因为王继高的事情,他早就将与之相关的人事摸了个七七八八,其中王耀祖作为帮忙“销赃”的头号助手,更是他调查的重中之重。

    这些浮于表面的事情,他自然是一早就调查得一清二楚了。

    “常驻京城,还似寻到了什么好生意的门路……”镇国公皱眉沉思,揣测道,“该不会是又走了赵贵妃的路子吧?”

    卫锋敛眉沉色,道:“属下明天就去调查。”

    镇国公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卫锋自幼就跟随他,做事一向稳妥可靠,任务布置下去,根本就不用他再多操心。

    信封打开,抽出信笺,只有薄薄的两页纸。

    镇国公不看内容,先翻到最后看写信人的名讳——于乔亲笔。

    “于乔……于乔……于乔……”镇国公默念了几声落款的名讳,一面在心里努力地回想此人是谁。

    可是脑袋里却是乱哄哄的一团糟。

    “于乔,难道是太常寺卿韩迁韩大人的字?”还是卫锋最先想了起来,迟疑道。

    “太常寺卿韩迁?!”镇国公顿时一愣,“他怎么会想到给我写信?”

    他和韩迁虽然是同僚,但是一文一武,而且他又长驻辽东,甚少回京城去,即便是偶尔回去了,也不过是去宫中给元嘉帝报个到,说一说边地的情况,或是拜访多年未见的亲朋好友,一叙别情。

    一般的应酬,他几乎是不去的,自然也无缘与京城里各式各样的京官深交。

    譬如眼下给他写信的这位太常寺卿韩大人,两人也不过是见了面打声招呼的交情而已,对方又怎么会冷不丁地给他写信?

    镇国公眉头微皱,低头翻阅起信件来。

    “国公台鉴……迁有幼子,最为不肖,浪荡不羁……今淹留辽东,乐不思蜀……万望国公爷念同僚之谊,看顾一二……若幼子彦能……”

    幼子彦!

    镇国公看到这里,顿时心头一跳,蓦地站了起来。

    “怎么了国公爷?可是出了什么事情?”卫锋赶紧问道,一脸担忧。

    “韩迁请我看顾他的幼子,韩彦!”镇国公眉头。

    “韩彦!”卫锋失声低呼,太常寺卿韩迁的幼子竟然叫“韩彦”!

    两人面面相觑,一帐寂静。

    良久,镇国公先开口问道:“你觉得,韩迁的幼子彦,是不是咱们跟前的韩彦?”

    他一向不耐烦这些应酬,也不怎么记人,对于太常寺卿韩迁,不过是知道有这么个人罢了,面相身形什么的都很模糊。

    这些事情,一直都是卫锋帮他做的。

 第282章 坦诚

    卫锋想了想太常寺卿韩迁的面貌形容,蓦地瞪眼惊呼道:“先前不曾细想时还不觉得,如今仔细一比对,两人还真有几分相似!”

    镇国公沉吟不语。(全本小说网,https://。)

    如果韩迁的幼子彦就是他的同门师弟韩彦的话,那韩彦还真算不上是故意隐瞒。

    毕竟,名姓、籍贯,甚至是师从,韩彦都没有骗过他。

    怪只怪当初他把韩彦当成了江湖上的奇人异士,调查清楚他于国无害之后,便因为欣赏他的智计勇力而一心一意地设法将人招募至军中,也没有继续调查清楚。

    镇国公苦笑一声,道:“这样看来,定是韩师弟无疑了。”

    要不然韩迁怎么会给他写信让他多多关照“幼子彦”。

    “你明天一早就派人去獾子寨传个信,请韩先生尽早过来一趟。”镇国公无奈道。

    不论是与不是,他都应该好好地了解了解自己的同门师弟了。

    卫锋应诺。

    ……

    且说韩彦快马加鞭地把书信交给白起代送之后,便开始暗自思量见到镇国公之后的说辞,在心里来来回回地演练了许多遍,将镇国公可能会问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应该如何应对,都一一想得明白清楚。

    等镇国公派人请他到军营中商量要事时,韩彦不需多想,便猜到是为何缘故,当即翻身跃上追风,和来传信的人一起前往辽东军大营复命。

    等韩彦一路骑马狂奔到辽东军大营主帐内时,镇国公早就端坐以待了,见他进来,当即借口遣散了帐中的其他人等,直接问道:“昨日我收到一封来信,是太常寺卿韩迁韩大人特地写来,请我多多看顾他的幼子韩彦的。

    “不知,是恰好与韩师弟重名重姓,还是就是一人?”

    韩彦闻言面露怔愕,顿了顿。似是才从惊愕中回过神来,拱手歉然道:“家父爱子心切,不曾想我刚写信跟他说自己在辽东军中任职,他就写信来拜托师兄了。

    “还请师兄莫怪家父自作主张,徒添麻烦。”

    虽然早就猜到如此,然而听到韩彦当面承认自己就是太常寺卿韩迁的幼子韩彦,镇国公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

    沉默片刻,镇国公才开口怅然感叹道:“如果不是韩大人寄来书信,请托我多看顾你几分,你还打算隐瞒我到什么时候?”

    语气颇为幽怨。

    没想到他掏心掏肺、赤诚相待的同门师弟,并没有像他一样,对他这个师兄坦白。

    忍不住忧伤……

    韩彦拱手歉然解释道:“自始至终,我都没有想过向师兄隐瞒自己的出身。

    “只不过师兄当初没有问,而我也不愿意靠着祖辈的余荫混吃等喝,所以才没有主动开口提及。

    “男儿生在世间,谁不想凭借自己的本事建功立业,扬名万世,而不是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得意洋洋。

    “师兄少时即跟随老国公爷征战沙场,如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光景,也终于功成名就,成为大周赫赫有名的大周战神,慑得野心勃勃的瓦剌小儿不敢在辽东军领地没有所寸进。

    “想来,师兄应该能够理解我的这番思虑。”

    韩彦的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真挚动人,镇国公听罢忍不住附和点头,心有戚戚然,忍不住赞叹道:

    “你说的对!男儿生在世间,当立志长远、顶天立地,誓为大丈夫也!至于那些个靠着祖宗的余荫而游手好闲、得意洋洋的纨绔二世祖,与废人又有什么两样?”

    韩彦如果真的想要凭借祖辈的余荫升官财的话,那当初就不会在他偶然间窥见火弹之后,才坦承自己是柳真人的弟子了。

    心中先前存着的疑虑和怅然顿时一扫而空,只剩下对韩彦满满的赞赏与认同。

    “你身为太常寺卿的嫡幼子,又是两榜进士,本可以安安稳稳地留在京城,凭借自己的本事和家族的人脉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没想到却甘愿跑到边疆来,立志报国,着实是汝辈楷模!

    “若是大周都是像你这样的好男儿,我大周何须再惧瓦剌小儿?何愁不能繁荣昌盛?”

    “不敢当得师兄如此盛赞,不过是尽吾志以求无愧于心而已。”韩燕朗然笑道,神情淡然。

    镇国公闻言愈地欣赏韩彦了,只觉得眼前的人颀长玉立、洒脱磊落、刚勇坚毅,让人一见便心生赞叹。

    “哈哈,就为了你这句话,今日就当浮一大白!”镇国公爽朗笑道,当即吩咐下去置酒宴饮。

    韩彦朗然笑应。

    ……

    酒喝到一半,镇国公感叹道:“你一个人携子客居异地,韩大人也能放心,竟然直到今日才来信说明……”

    话说到一半,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熏熏的酒意瞬间一扫而空,脑袋里一片清明。

    镇国公难掩震惊地看向韩彦,上下打量,眼神惊疑不定,似是想到了什么令他难以置信的事情。

    韩彦看在眼里,猜测镇国公大约是对小望之的身份起了疑,心中一阵激动,面上却自然如常,笑道:“我是偷跑出来的,最近才和家里联系上。”

    一派浑不在意的模样,显然是以前长做这样的事情。

    镇国公却被“偷跑”二字抓住了心神。

    他不了解韩彦的过往,所以不知道“偷跑”这种事情对于韩彦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一般,只当是韩彦为了什么不好宣之于众的事情,才需要“偷偷地”逃出家门,而且一直等到三年后才和家人取得联系的。

    韩彦的长姐正是颇得元嘉帝敬重的端妃,三年前不知因何缘故焚宫自尽……其实怎能猜得出来,多半和圣宠不断的赵贵妃脱不了关系。

    谁让赵贵妃善妒,恃宠而骄,任意妄为地迫害后宫嫔妃、大周皇嗣的事情已经广为人知了呢。

    韩彦那孩子面容和元嘉帝竟然有几分相似,这由不得他不多想。

    外甥随舅,如果那孩子真的是端妃所出的话,那么和舅舅韩彦眉眼间有几分相似也不足为奇。

    最重要的是,端妃三年前的冬季焚宫自尽,而韩彦在三年前腊月投奔到獾子寨,说是为了避祸,不得已才离京的!

 第283章 真言

    镇国公心中惊疑不定,上上下下地打量着韩彦,和小望之仔细地比对,越比对他就越心惊,小望之与元嘉帝可比与韩彦更为相似!

    心中一个激灵,镇国公激动得整个人都哆嗦起来,眼睛明亮得灼人。//全本小说网,HTTPS://。)//

    元嘉帝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可是至今后宫中除了两个公主之外,别的一个孩子都没有。

    东宫空悬,早就有人按捺不住蠢蠢欲动了。

    好不容易年前有宫妃怀了龙嗣,可是偏偏又被善妒的赵贵妃给弄没了……

    偏偏元嘉帝还一如既往地护着她,甚至为此还责罚了几个朝臣,大有“不爱江山爱美人”之势。

    照这么下去的话,只怕元嘉帝终其一生,都很难再有一个继承帝位的皇子了。

    大周的未来,很是堪忧。

    可如果小望之是流落民间的皇子的话,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任由后宫再混乱,辽东却是天高皇帝远,安稳得很!

    在他的治下,还能护不住一个小望之吗?!

    镇国公踌躇满志,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向韩彦求证。

    任谁被别人当面问“你儿子只怕不是你的吧”,只怕都要大怒,哪怕交情再好都没有用。

    可是此事攸关大周的皇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