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荣誉-绿窗幽梦-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分钟内,所有战备值班部门就位,拦截与反击力量全部蓄势待发。
凌晨4时11分42秒,卫星红外线监测系统率先捕捉道了日本导弹的踪影,47枚‘樱花A’中程弹道导弹正在处于上升进入大气层的状态。
凌晨4时11分47秒,五星红旗标志的中国‘前哨9’导弹预警卫星正舒展着两张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翼,调整着自己的角度,接过导弹预警任务的‘前哨9’将继续跟踪日本弹道导弹的轨迹。
凌晨4时11分58秒,早期预警系统同时开始对日本导弹进行跟踪监控,值班飞行中的预警机也开始捕捉信号、监控目标。
凌晨4时12分04秒,太空中的卫星网络以及地面雷达站、‘远望级’卫星监控舰发送回来的具体数据传送到北京航空航天指挥中心,中央电脑系统立刻开始进行高速运算。确定日本导弹攻击目标、计算相关拦截数据。
凌晨4时12分11秒,确认目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日本导弹第一打击目标;三峡大坝、秦山核电站、青岛海军基地为第二打击目标;山西五寨、甘肃酒泉导弹基地为第三打击目标。
凌晨4时12分13秒,日本导弹的打击目标区拉响警报,各种干扰设施如同雨后春笋样冒了出来。凄厉的防空警报声中,人防指挥部开始有秩序的疏散市民,军事、重大设施目标的防空部队就位,中近程防空导弹接通电源,开始捕捉目标,高射火炮开始旋转警戒。
凌晨4时12分14秒,中央领导人开始按打击预案撤离中南海,陆空两路撤向西山战略指挥中心。
凌晨4时12分16秒,‘国家导弹防御网’的大脑…北京航空航天指挥中心正式向部署在高层空间的拦截器和分布国土各地的导弹防御基地发出拦截命令。
凌晨4时12分19秒,遍布在全国各地的各导弹防御基地进入最后发射倒计时,拦截导弹发射井的混凝土钢板井盖缓缓移开,长长的拦截导弹慢慢上升着伸出了地面,白色的烟雾从发射井里丝丝屡屡地冒了出来。
第十六章节
深秋的黎明,天还没有完全的亮,一丝的鱼肚白已然的泛出在东方的地平线处,一切显得那样的安静祥和。
4时12分52秒,在远程相控阵雷达导引下,第一批拦截导弹发射。
令人心悸的颤抖,巨大的烟尘中,一枚枚‘HQ…22’、‘HQ…30’中远程防空导弹呼啸而出,灼人的火焰从导弹尾部喷出,耀眼的火光映照着黎明,如同雷击云中的闪电风暴一样忽明忽暗。大地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发出阵阵痛苦的呻吟声。极速上升的导弹速度越来越快,没多久便消失在苍穹中。
为了力求最大限度的拦截成功率,中国‘国家导弹防御网’除了地基防空力量外,还在大气层内外部署有大量的动能拦截器,从而形成对来袭弹道导弹的点面两层防御系统。
4时13分04秒,编号为‘后羿032’的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最先和来袭日军导弹遭遇。在发动机低沉的怒吼声中,‘后羿032’迅速的变轨,调整自己的角度。
‘后羿’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研制于上个世纪末期,属于弹道导弹拦截的初期型武器。其大概的作用原理是布置在近地轨道,当来袭的弹道导弹在爬升飞行到抛物线的顶点时,在地基控制中心引导下,调整撞击角度后的‘后羿’便会如同一颗自太空陨落的流星一样飞速的撞向来袭的弹道导弹,拦截击毁目标于太空外层。
如同春节的礼花一样,在地球的大气层外,一朵接着一朵绚烂的烟花不断的盛开,橙红色爆炸的火光点缀在淡蓝色的大气层上,异样的美丽。没有人不去惊叹这朵朵毁灭之花的美丽。
4时13分19秒,大气层外的动能拦截器拦截完成,47枚‘樱花A’中程弹道导弹有十四枚被击毁在近地轨道内。
紧接着呼啸而来的中国防空导弹也已经展开拦截。‘HQ…22’、‘HQ…30’中远程防空导弹在地基远程相控阵雷达和‘远望级’卫星监控舰的引导下,与高速下陨的日本导弹发生火光电石般的碰撞。
天空中不断的传来阵阵滚雷般的闷响,如果有人留意还可见到天穹的尽头之处的点点闪光,就像夏夜里雷雨一样,在那遥远的天边泛出的阵阵闪电。
4时13分34秒,第一波导弹拦截完成,突破外层拦截的33枚‘樱花A’弹道导弹中的21枚被成功拦截,但残余的12枚‘樱花A’在突破‘国家导弹防御网’的两层拦截防线后,依旧高速向各自目标飞去。
北京航空航天指挥中心,气氛更加的紧张了,军官们注视着大屏LCD的目光更加的凝重了。大屏幕上那些残存的红色延伸曲线,此时分外的刺眼,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几乎能够清楚的感觉自己的心脏声。
4时13分41秒,第二批次拦截导弹发射。
日本导弹的打击目标:北京、上海、三峡大坝、秦山核电站、青岛海军基地、山西五寨导弹基地等重点城市、国家设施、军事基地已经全面进入A级战斗状态。布防在这些重要目标周围的中近程防空导弹部队在雷达引导下,纷纷为自己守护下的城市、设施、基地撑起一张巨大的保护盾。
天空中,那些高速呼啸而下的‘陨星’已经开始弹头与推进器的分离。密集的防空导弹拦截下,伴随着低沉的爆炸声,多枚日本导弹被击毁,但还是有三枚‘樱花A’弹道导弹从‘恢恢天网’中钻出。
“弹道确定,两枚目标三峡大坝,一枚青岛海军基地”
作为‘国家导弹防御网’的心脏…北京航空航天指挥中心统筹着全国的导弹防御力量,当那些漏网之鱼依然顽固的扑向自己目标的时候,航空航天指挥中心内的大型计算机立即计算出相关数据,准备最后的绝杀拦截。
虽然三峡大坝拥有较高的抗打击能力,足够承受多枚重磅炸弹的直接命中打击,而且在战争爆发之初,三峡水库就已经开始降低水库水位,但是无论怎么样,谁也不想最糟糕的事情发生。
不要说三峡大坝本身的价值了,如果大坝被炸毁,尽管已经降低了蓄水,但水库内依然较高水位的长江水倾倒下来的时候,荆江是无论如何也容纳不了极速倾灌下来的滔滔江水的,一旦千里江防被毁,那么整个江汉平原也就会在一夜之间沦为万倾泽国的。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它创造的价值,它所带来的长江水利工程的改变,更带来的是对中国军队防空作战能力的挑战。
凌晨4时13分58秒,三峡坝区附近大大小小的城市集镇,依然沉睡的居民们被凄厉回响的防空警报声所惊醒。惊慌失措的人们纷纷的冲出自己的房屋,衣冠不整、赤脚蓬发。
尽管人防部门不止一次的做过三峡大坝被袭击的防空演习,尽管人们早就习惯了这尖利的警报声,但当战争真正降临在自己身边的时候,所有人还是真实的感觉到害怕的滋味。这黎明时分响起的防空警报声比任何一次演习时,都还要让人感觉到凄厉。
北京航空航天指挥中心,诺大的全幅国土电子地图前,一名老人负手而立,浑浊的目光从厚厚的镜片玻璃后透出,直勾勾的看着全息电子监控屏幕。
若干年后,三峡大坝附近的那些经历过那个黎明的人们依然的记得那让他们永生难忘的一幕,伴随着一阵闪光,数道细细的淡绿光柱拔地而起,直刺天穹、划破苍芒。两声低沉的爆炸声雷鸣样的回响在空中。
‘星宿’…中国的地基高能激光反导系统,首次投入实战,这也是世界上激光武器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投入实战。
功率高达10兆瓦,辐射目标时间为5…20秒,最大射程为1000公里的‘星宿’足够将弹道导弹的弹头烧毁的干干净净。瞬时高温下,导弹弹头会首先被融化变形,同时装药被引爆。
中国军方在三峡大坝、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以及诸如核电站等各重大工程设施周围都部署了‘星宿’地基高能激光反导系统。正是这种从表面看来和天文台差不多的激光反导系统为中国人率先的打造起了一张天空护盾。
两行浊泪从老人那布满沧桑的面颊滚落而下,作为‘星宿’地基高能激光反导系统的研制者之一,多少年了,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付出,在这一天终于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青岛,一座带有浓重欧州气息的现代城市。自19世纪末期德国人在此开埠以来,一百余年间,这座胶州半岛上最大的港口城市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八大关留下了德国人的足迹;一战后,狼子野心的日本人把他们的膏药旗帜升起在崂山之上;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大兵的战靴又踏上了海滨的栈桥。青岛,这座黄海之滨的美丽城市,写满了旧中国太多的耻辱。
清末年间,风雨飘摇,国家多事。“师夷之技以制夷”的口号声中,经过多年的洋务建设,大清国在花费重金之后,也拥有了一支世纪第八、亚洲第一的强大舰队…北洋水师。总理大臣李鸿章为了这支舰队呕尽了心血。为了解决舰队驻泊问题,总理衙门下令在青岛港,专门为北洋水师建造了那条有名的栈桥。
中日甲午之战,随着北洋水师在威海刘公岛大本营内全军覆灭,长长的栈桥也悄然的成为了历史、成为了人们观光的风景。
六十余年后,从江苏泰州白马走出的共和国海军把自己的战旗缓缓升起,鲜红的八一军旗猎猎飞扬在苦涩的海风中,三大主力舰队之一的北海舰队司令部定址于此,青岛海军基地成为了长江以北最为重要的核心基地。庞大的北海舰队背靠以青岛基地为中心、旅顺、烟台等海港为辐射的海军基地群,北可拱卫京津、南则控防黄海,直接的成为年轻的中国海军制衡韩、日海军的重要力量。
日本人对这样的眼中之钉、肉里之刺怎能够容得,青岛海军基地与三峡大坝、秦山核电站等重要国家工程一起成为日本导弹攻击的第二打击目标。
经过数重的拦截之后,来袭的四十七枚‘樱花A’弹道导弹只有唯一的一枚突破中国军队的‘国家导弹防御网’与‘星宿’地基高能激光反导系统的多重拦截。
飞火流星一样的导弹从苍穹的尽头穿出,装载着大当量高爆炸药的常规弹头打着旋的呼啸而下。
防空炮火密集的穿梭在黎明的天空中,凄厉的防空警报声中,电子对抗部队功率强大的干扰机发射的强烈电磁干扰甚至在城市内大大小小的信号塔台的天线上感应出淡蓝色微小跳动的火花。
第十七章节
强烈的电磁干扰下,自高空陨落而下的‘樱花A’弹道导弹严重的偏离自己的打击目标,落在青岛市区的大威力弹头将一片街心公园夷为平地,造成两百多名晨练的市民死伤。
滚滚的浓烟伴随着一团巨大的火球缓缓升起。日本人用弹道导弹直接袭击了中国本土,世界在这一刻震惊了,没有人不会去想中国人的态度,要知道一个核大国在遭受袭击的同时会本能的作出自己的反应的。
当太空远程预警系统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来袭的日本‘樱花A’弹道导弹的时候,北京航空航天指挥中心便立即发出了警报。高效率的战备值班体系迅速的按照一级战备状态展开,直接电话连线中央办公厅值班室、总参谋部、西山战略指挥中心等机构。
同时开始紧张运作起来的还有第二炮兵的战略核打击力量,在警报拉响的第一时间,中国国内的各主要固定导弹发射基地便进入了临战状态,无论是在山西五寨、甘肃酒泉、还是在湖南通道,几乎每一座战略导弹基地都开始准备核反击。
作为有核大国,中国军队除了不断的更新加固遍布在国内各地、隐蔽较好的战略导弹发射基地外,还不宜余力的发展自己的二次核反击力量。
众所周知的,一旦发生了核子大战,导弹发射基地这类的固定目标在敌方的首轮攻击后都将会灰飞烟灭。相比之下,机动导弹发射部队则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的,无论是机动导弹发射车,还是铁路发射系统,都是二次反击的主要力量。而那些深海内的战略核子潜艇则将是三次反击力量了。
此时,在中国的中西部省份,国家战备公路上不时的可以见到滚滚长龙样的机动战略导弹发射车。这些奔驰在宽阔的西部黄土高原、云雾袅绕的西南山间的导弹发射车能够在接受到中央军委的核反击命令后于五分钟之内完成发射准备。
青藏高原,那条蜿蜒的青藏铁路上,某处的一个小站。这个站台实在是太小了,以至于一般情况下客货列车都不会停靠在此。而此时,一列神秘的火车却缓缓的驶近站台。月台上,荷枪实弹的军人拉出一道戒严的封锁线。几乎没有人知道,这列普通的墨绿色的军列却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一列洲际导弹发射车,那闷罐样的车厢内隐藏着的却是足够让世界为之心惊胆颤的核子导弹。
在没有接收到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明确反击命令,以及没有国家领导人的核子武器发射编码的情况下,每一枚蓄势待发的核利剑都是不会离开的发射架,谁都知道,只要任何一方失去了理智,开启了这潘朵拉魔盒,那么整个世界的毁灭将会很快的到来。
此时此刻,西山战略指挥中心,温文尔雅的国家主席也正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也正在犹豫,那把打开‘魔盒’的‘钥匙’就在他的一念之间。可以说人类、地球的命运此时正为他所掌控着。
“打还是不打?打又该怎么打”
眼前的电子屏幕上,一道道红蓝色的曲线相互交错着布满着地球三维影像图,这是核子大战的设想图。一旦核大战的导火索被点燃,那么整个世界上的有核大国就会如同这三维影像图上显示的一样,相互之间的问候着核导弹,到那时候,人类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一般情况下,当国土受到攻击的时候,这种情况不一定是指敌对方的导弹已经袭击了本国,在核大国的战略反击方案中,一旦确定了导弹袭击,并计算出了导弹来袭目标后,第一时间内战略核反击便已经开始。按照常理,敌方的导弹还在空中飞行的时候,己方的反击导弹已经发射,所以说大多数理智国家都很明白这点的,尤其是核子俱乐部的成员国,弹道导弹袭击对方国土几乎就意味着按下了核导弹的发射按键。
在冷战期间,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相互之间陈兵百万、战略核力量更是全天候戒备,那时候任何一方的小小纰漏都可能是点燃末日烈火的那点火星。尽管N次人类文明都面临这核毁灭的边缘,但任何一个理智尚存的政府都是不会轻启核打击的。
虽然日本此时还不是核俱乐部的成员国,但人们知道这个经济、科技相当发达的国家早已经迈入了核门槛之内。以日本的科技能力以及矿物铀存储量,在短时间内制造出一定数量的核子武器是及其有可能的。更何况不止一次的,日本政府内的右翼势力曾叫嚣过,作为‘大国’的日本必须拥有核武器。
中国和日本已经处于交战状态,这一点并不同于中美之间,虽然美日联军已经入侵中国大陆,但中美两国之间并没有通过正式渠道相互宣战。就如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那场朝鲜战争一样,虽然两国之间已经兵戎相见,双方士兵在战场上拼了个你死我活,但两国并没有宣布彼此进入战争状态。这就是大国之间的博弈。
日本,在世界范围内,乃至在东亚,只不过是中美两个大国博弈的一颗棋子而已,失去这个棋子对谁都无关痛痒,但谁也不想首先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