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边戎-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来,虽说都是在大汉内部,但他从向你变成向我,对你我之间还是很有影响的。不过他过来我这边以后也不曾做过对四哥有害的事情,只是从帮四哥你个人做事变成了帮汉部做事,说来也是一心为公。”
欧阳适冷笑道:“一心为公?那时汉部是你当家,你当然说一心为公了!”
杨应麒微微一笑道:“天下间难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何况正汇他当初由帮你变成帮我,不是因为我能给他更多的好处,而是因为他认为当时的我更能协助大哥带领汉部实现大同理想,至少从这一点来说,他倒是满心为了汉部,为了华夏。这样的人就算是敌人也有可取之处,何况他还不是敌人——对么四哥?”
欧阳适哼了一声,杨应麒又道:“若从私怨上来说,当日你用李郁的事情也算出报复过他了。我见四哥你出了那口气之后就没再动他,就知道四哥你心胸宽广,内心其实已经不计较了,只是面子上还拉不下而已。”
欧阳适冷笑道:“计较!他还不值得我去计较!”
“是,是。”杨应麒微微一笑道:“既然四哥不计较私怨了,那就该多考虑考虑公事。”
欧阳适道:“我和他没什么公事好谈!”
杨应麒道:“四哥,你当初之所以要争这个元国民会议总议长的位置,是只想争权夺利呢?还是想真正的为国家出点力?”
欧阳适道:“我当然是要为国出力!”
“既然如此,你又何苦为了一点猴年马月的事情而拒正汇于千里之外呢?”杨应麒道:“正汇是个一心为公的人,这一点想来你也认可。当初你在地方,我在中枢,若帮你而成功则汉部可能会分裂,若帮我而成功则汉部会走向统一,汉部分裂了四哥也要吃亏,汉部统一了反而对四哥有好处!这是他帮我不帮你的理由。既然当初他可以因为这个理由而帮我,那今天他也可以因为这个理由而帮四哥——因为四哥如今已在中枢,又是元国民会议的总议长!只要四哥是真心为我们这个国家办事,我想不到正汇有任何与你作对的理由。”
欧阳适哼了一声,但鼻腔中喷出来的火药味显然已没有方才那么浓烈了。
杨应麒又道:“如今朝中局势晦明不定,外有南征之变,内有易相之局。而四哥你身为元国民会议总议长,这些事情都将和你大有关系。特别是将来接替我成为总理大臣的人……我估计会是陈显。”
欧阳适奇道:“陈显?不是韩昉?”
“不会是韩昉。”杨应麒道:“大汉的文官系统是我拉扯起来的,这次我被罢相,下面的人多半会不满。大家不好埋怨皇帝,却一定要找个出气筒——所以韩昉和刘萼会首当其冲。若由韩昉来接替我的位置很多人会有意见。以大哥的英明应该不会想不到这一点。至于正汇……他的资历虽然和韩昉不相上下,但因为和我走得太近,大哥也不会用他。张浩之能略次于韩昉与正汇,所以这次任命宰相,如果不是调杨朴入京,那就一定是陈显,而我觉得陈显的可能性最大。”
欧阳适嘿了一声道:“若让这老头来做宰相,那不是事事都听大哥的?”
“差不多。”杨应麒道:“不过陈显做事沉稳老练,由他来做宰相,虽然出不来什么奇谋,却也不至于会误事。但相对于我来说他一定会是一个弱势的宰相——不但对皇帝来说弱势,就是对下面几个副相来说也强不起来。他归汉部的日子不如正汇长,和大哥的关系又不如韩昉紧密,所以今后几年的相府很可能会形成数相并立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陈显虚大,韩昉暗强。正汇虽然也反对南征,但不管怎么说他是个很做得事的人,他现在的位置暂时也还没合适的人能代替,大哥要zzzcn小说网http://***希望手机书友支持南征,这笔大钱也只有他才筹得起来。所以只要他埋头办公,少说话多做事,我估计大哥会留他。我走了以后他若孤立无援势必受到韩昉的排挤迫害,这样不但是对他自己,对大哥、对南征、对整个大汉都没好处。但若四哥肯照应他,那他就不用怕韩昉。国家大事得以不误,而元国民会议与相府的关系想必也会更加紧密。”
欧阳适眼中含光蕴彩,却装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挥手道:“行了行了,你说了这么多也就是想我帮你照顾老部下而已,放心吧,看在你的面上,我就不和他计较过去的事情了。现在国家有事,无论如何我们都得以国事为先。老七你说对吧?”
“对,对!”杨应麒展颜道:“我就知道,在我们兄弟几个里头,四哥是最通情达理的了。”
兄弟俩聊得正欢,林舆进来道:“老杨,你五哥来了。”
他话音才落阿鲁蛮便怒气冲冲跨进门来,原来他已经到了榆关,听到亳州的事情后略作停留,请旨赶了回来,才进了京又听说杨应麒被罢了,这番可把他惹急了,赶紧跑来寻杨应麒,进门就吼道:“老七,老大真把你给撤了?”一抬头才看见欧阳适,又问了一句:“老四!老大真把老七给撤了?”
杨应麒没想到阿鲁蛮会在这时候来,呆了呆,一时不知怎么回答才好,欧阳适已道:“是啊。”
阿鲁蛮不悦道:“老大这是怎么了?普天之下,除了老七还有谁坐得这位子?我看他九成是被韩昉刘萼那帮奸臣蒙蔽了!不行,我这就进宫找他去!”
杨应麒惊道:“五哥!别去!”却哪里拉得住他?
第三四四章 北游(上)
阿鲁蛮气冲冲找到折彦冲所在偏殿,却被刘仲询给拦住,叫道:“元帅,您还是别进去的好。”
阿鲁蛮问:“大哥在商议公事么?”
刘仲询道:“不是,皇后在里面,所以元帅你若没要紧的事情,最好还是别进去。”
果然殿内忽然传出两声高叫,好像是完颜虎在和谁吵架一般,阿鲁蛮道:“既然不是公事,那你就去替我传个话,我要见大哥!”
刘仲询苦着脸道:“元帅,您别为难我了,这个时候,我哪里敢进去。”
阿鲁蛮身子一挺叫道:“没卵蛋的东西,走开!我自己进去!”也不管刘仲询苦劝就闯了进去,到了殿内,果然是完颜虎和折彦冲在吵架,阿鲁蛮只听出两人火气都不小,还没来得及听清楚两人在吵什么,完颜虎已经怒火冲天跑了出来,见到阿鲁蛮一怔,随即叫道:“老五!你来得正好!你大哥脑子蒙了!竟然罢了老七的相!”
阿鲁蛮道:“我知道,我正为这事来。”
完颜虎喘着大气道:“好,好!我去问他,他说我妇道人家不该问。你是他兄弟,你进去和他说吧,反正我的话他是怎么也听不进去了!他的事情,我以后再不管了!”说完就走了。
阿鲁蛮进得门来,折彦冲看见他问:“老五你不回黄龙府,请旨回来做什么!”
阿鲁蛮道:“我听说南宋那边出了事情所以回来看看,谁知道一回京就听到大哥你罢免老七的消息,大哥,老七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要罢他?”
折彦冲哼道:“你是边疆元帅,任相罢相的事情,我没让你说你最好别过问。”
阿鲁蛮道:“大哥,要是别的政事,我不敢违制过问,但这次你罢的是老七啊。咱们六个在外打江山,老七在内守江山,这是多少年的成例,一直都好好的,无论发生什么大事都没改变过。国家大事其实我不是很懂,我只是觉得咱们这些年能这么顺利,主要是兄弟齐心,各守其责。二哥才去世的时候,我已觉得咱们大汉是坍了一根柱子,如今你又把老七给罢了,我……我真担心大汉会不稳啊!”
折彦冲哼了一声道:“你的意思,难道是说天底下就只有老七一个人做得宰相?”
“我不是这个意思。”阿鲁蛮道:“咱们大汉现在人才是挺多的,也许也有别的人能做得这个宰相,但我觉得一定没老七做得好。无论那人多有能力,只怕都没老七这么有担当。”
“担当?”折彦冲道:“总理大臣要那么大的担当做什么?能办事就好?”
阿鲁蛮道:“没担当的话,还要这个总理大臣来做什么?若是没担当,那就是只是一个第一副总理大臣,只是一个顺着大哥你意思办事的文书罢了。”
折彦冲脸色一沉道:“顺着我的意思办事就不好么?难道一定要逆着我的意思办事才行?”
“大哥,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阿鲁蛮道:“我读的书少,又是个胡种,但有些道理还是懂的,比如说人无完人——大哥,咱们都是人,都会做错事。你虽然英明,但也难保永远不会做错事啊。现在狄叔叔退了,老六那脾性我不敢指望他什么,老四虽然聪明却从来不敢正面逆你的意思,至于我更是一个粗人。算来算去,咱们兄弟几个也就二哥三哥和老七会想事情又敢说话。如今二哥死了,老三又在漠北,你再把老七给罢了,中枢除了皇后之外就连一个敢跟你大声说话的人都没有了。大哥你能永远不犯错最好,但万一偶尔走错了路,现在你身边的这帮人没法劝得你回头啊。”
折彦冲的脸色被阿鲁蛮越说越难看,冷笑道:“我若没错,何必回头?哼!其实你何必转弯抹角?直接说:大汉没了老七就不行了!就转不动了!你是这意思吧!”
如是欧阳适和阿鲁蛮易地而处,这时就不敢再扛下去了,阿鲁蛮却还是挺了下来:“大哥,不是没有了老七不行,是我们兄弟几个没有了谁都不好,特别是大哥你和老七,你们两个任谁缺了一个都不行。所以……”
“够了!”折彦冲挥手打断了他,道:“我再说一句:你是方面之帅,宰相任免的事情,我没问,你就不该插口!今天你的话我就当没听见,回黄龙府去吧!别在京城停留了,打仗你是一把硬手,但事关天下的大政局你却未必懂!中枢的事情我自有主张,你掺和得太多没好处!”
阿鲁蛮叹了一声,告辞而去,他出门时却见欧阳适等在殿外,问他:“老四,你也来劝大哥么?”
欧阳适道:“当然!”
阿鲁蛮道:“希望你能劝得大哥回心转意吧,我先回黄龙府去了。”
欧阳适奇道:“回黄龙府?你今天才到京城啊。”
阿鲁蛮道:“大哥不许我停留,不说了,我走了。”
欧阳适琢磨着阿鲁蛮的话,心道:“老五看来碰了个大钉子。”
他可不像阿鲁蛮会闯进去,而是老老实实地呆在门外求见,过了好久刘仲询才来请他,欧阳适拍了拍刘仲询的肩膀以示亲热,这才进门。折彦冲靠在椅子上,听欧阳适进来眼皮抬了抬说:“老四,你也是来反对我罢相的么?”
“呃……这个……”欧阳适道:“大哥,你也知道,我是元国民会议总议长,大哥你要罢老七的相,按规矩我是要问问理由的。”
折彦冲闭上了眼睛养神,好一会才道:“我要办大事,应麒不能帮我,只好撤掉他了。这事我在相府会议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发给你的文书里没写么?”
“有的有的……”欧阳适道:“不过……只有这个原因么?”
“那你还要什么原因?”折彦冲反问。
“嗯……”欧阳适踌躇着,说道:“大哥,这个原因,说来有些像朝廷上的原因……我想听听兄弟间的原因……不知道有没有?”
“兄弟间原因?”折彦冲陡然睁开了眼睛,道:“有!”
“我能知道么?”欧阳适问。
折彦冲坐正了身子,看着欧阳适道:“辅弼之位,不可久居!这个原因,你满意了吧。”
欧阳适将这八个字咀嚼了好久,不敢接口,折彦冲道:“从有汉部以来到现在,应麒在这个位置上坐了二十几年了,再坐下去会出事的。刚才你也看到了,我只是罢了他,又没有对他怎的,可就有这么多的人不满,连我的发妻,还有我的兄弟都不顾一切跑来给他说话。你说,这对应麒来说是好事情么?”
欧阳适脑子还没想好答案,口里已经应了出来:“不是。”
“所以我罢了他。”折彦冲道:“为公也好,为私也好,为我自己也好,为应麒他本人也好,我都要罢了他。欧阳议长,这个理由你满意了吧?”
欧阳适惊道:“大哥你别跟我开玩笑了,就咱们两个你叫什么议长,别折死我!”
折彦冲一笑道:“折不了,折不了,再说你有福气得很呢,折一点两点的不碍事。”
罢相之事就此成为定局,虽然朝中仍然有不少大臣上书,甚至有谏官提出了措辞颇为尖锐的抨击,但以欧阳适为首的元国民常务会议既无反应,事情便不了了之。不久陈显在相府大会文臣举行廷推,推出了杨朴、韩昉、陈正汇、张浩、邓肃五人,陈显为廷推主持,自逊不参加,但元国民会议推举出来的两个人里却有他。最后一共有九个名字递到了折彦冲面前,哪九个?
领副总理大臣衔、安东北路宣抚使杨朴
副总理大臣韩昉
副总理大臣陈正汇
副总理大臣张浩
甘陇路宣抚使邓肃
大汉元帅杨开远
枢密副使、兵部尚书郭浩
大汉元帅杨开远
副总理大臣陈显
去掉一个重合了的杨开远,一共八人。按功勋资历,自以文武兼通的杨开远最重,但杨开远方去漠北,责任极大,所以大家都觉得不会是他。杨开远以下,张浩、郭浩、邓肃三人的呼声都不高,陈正汇最近和折彦冲作对了好几次,所以大家私下里也觉得可能性不大,最后各界都将目光锁定在杨朴、韩昉、陈显三人身上,尤其觉得杨、韩二人可能性最大,其中杨朴在外也就罢了,韩昉在京,作为帝国第二任总理大臣的大热门,谨慎得连门都不敢出,就连刘萼派人从后门求见也不得入,但他越是这样避忌,众人越觉得他是志在必得。
谁知第二日任命出来,折彦冲圈中的竟然既非韩也非杨,而是三大热门里被大家不怎么看好的陈显。任命递到了元国民会议欧阳适也不封驳,只转了一圈便到达相府,顺利得无以复加。这一来可把一些买了韩、杨盘口的大臣和元国民代表输得扑街。
当日相府群臣大会,陈显仪态从容,无喜无忧,反而是韩昉有些不大自然。杨应麒将相印交割清楚了便告辞出门,回家读书去了。晚间林舆跑了来道:“老杨,要不要我跟你说说你离开相府后发生的事情?”
杨应麒动也不动一下,继续读书,林舆已自顾自说道:“你走了以后啊,陈显便宣布相府原来的副总理大臣以及各部、各司官员一应留任,又要补选一个副总理大臣来,众臣推出啊推,推出了七八个来,最后陈显点了一个,你猜是谁?”
杨应麒仍不理他,林舆叫道:“猜不到吧!竟然是刘萼!”见他老子一点吃惊都没有,不由奇道:“你不会已经知道了吧?”
杨应麒听到这里才瞥了他一眼道:“我能知道不奇怪,不过你又怎么会知道的?你说的推举的情形多半是你自己想象的,不过刘萼这个名字,定是有人告诉你的。”
林舆道:“没人告诉我,不过有人让我猜,我猜了七次,那人才不摇头。”
杨应麒问:“那人是谁?”
林舆笑道:“我不告诉你!”
杨应麒用书拍了他的后脑一把道:“你啊,没什么事情别老往陈楚那里跑,那是亏本生意来着。”
林舆张大了嘴巴道:“你怎么会知道是陈楚?”又问:“为什么是亏本生意?我又没和他做生意!”
杨应麒骂道:“他肯对你泄露机关,自然是卖你的人情!人情生意就不是生意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