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娘子在种田-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要看怎么看了,”范子衿敲着桌子道:“大哥今年才二十有七,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没有意外,二三十年后也是春秋鼎盛之时,而小宝要做的无疑是守成,只要注意保养,二十年的太平盛世是跑不掉的,袁将军看着年纪渐长,但廉颇七十尚不服老,以袁将军现在的年纪,再在军中筹谋十五年不成问题,而袁照,”范子衿直视齐浩然道:“你别忘了,他尚且还比大哥年长两岁,袁将军能等,他却等不得。”
齐浩然眼珠子转了转,道:“这于我们未必是坏事。”
“是啊,如果能将袁照收用,十几二十年后,袁家军未必还存在。”范子衿笑道:“倒也省了流血死人。”
“袁照不是还有好几个弟弟?”
范子衿不在意的道:“他们都不足为惧,胆勇有余,智谋不足,而且,袁家军能克扣袁照的军功,自然也会克扣他们的,袁照是长子,已经长成,如果他不能接手袁家军,他底下几个弟弟就更不可能了。”
齐浩然笑道:“那我们几乎不用做什么就可以避免袁家军一家做大,”他拍着胸脯道:“我本来还担心迟早有一天要和袁家军对上,寒了将士们的心,如今看来却是不用了。”
范子衿冷哼一声,道:“袁将军对国的贡献自然无话可说,但也没你们夸的那么好,太过重名,反而失真了。”
袁将军一直是齐浩然的偶像,就算范子衿是自己的兄弟,说自己偶像的坏话也不能原谅,因此他瞪眼道:“谁说武将就不能爱名了,他能顶住景炎帝的压力守住边关二十年,这就值得我们钦佩。”
范子衿淡淡的道:“我也没说他不值得钦佩,我只是觉得他没你们宣扬的那么好,起码公正二字他就有失偏颇,不然此时袁照也不会滞留京中,想要另谋出路,却苦于父亲的名声,有苦说不出,换了是你,你愿意小熊如此?”
“爷的儿子爷自会为他铺好路……”
“你也这样说了,那又何必一心把袁将军推上神坛?袁照不求他偏心,他但凡公正一些,袁照还会舍袁家军吗?”
齐浩然沉默。
袁将军的确是个好将军,好忠臣,忠于职守,守卫边关二十年,就是底下的参将拿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会造反,对百姓也宽厚仁爱,约束军纪,从不扰民害人,更不会贪属下军功,甚至还会把身上的功劳平分给属下。
但那都是对外人,袁将军对家人甚为严苛,特别是对几个儿子,袁家的儿子都是十三四岁参军,都是从小兵做起,但他们立下的军功,他们的上司不敢贪,袁将军却会主动分给别人。
其中以袁照最为憋屈。
袁照是袁将军的嫡长子,他参军最早,十二岁入伍,就是当小兵,上战场杀敌也勇猛非常,又继承了他父亲的军事才华,可以说是有勇有谋。
在齐浩然未出现前,他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军事才华的年轻人,齐修远都要退一射之地。
第761章 袁照(中)
袁照入伍时,袁将军才升参将不久,当时袁家军还未成立,名声不显,袁将军将他安排在麾下当一小兵,才入伍不到一年就上阵杀敌,以他斩敌首级的军功升为总旗绰绰有余,但袁将军以他年幼未到参军年龄为由,将他的军功都给了与他一起上阵杀敌的战友。
后来袁照年满十四,袁将军又以他多需历练为由将他继续留在底层,袁照是底层士兵中年纪最小的,却是资历最老的,他一直当了四年小兵,一直到十六岁,军中出了一个比他年纪更小的齐修远时才在众参将的求情中升为小旗。
以杀敌数计,齐修远未必比得上袁照,但他十八岁就升到了参将,袁照不过是个校尉,齐修远能独立领兵时,他还要听命于上面的命令。
齐修远是将,袁照是兵。
可以说,是袁将军限制了袁照的发展,齐修远眼光向来敏锐,他崇敬袁将军,对他的事自然也知道得清楚,他一直是优则学,缺则自省其身,所以齐浩然十二岁闹着要参军时,他虽然想着要多磨砺他,却不会限制他太过,甚至直接丢了一个五营给他自己管。
十四岁年纪一到就先提校尉,收复汉中府后更是不避讳的给他请功升为参将。
袁照在二十岁之前袁将军绝对不许军中人称他为小将军,但齐浩然还没参军,齐修远手底下的人就小将军小将军叫得欢了。
也正有俩人对比,世人多称赞袁将军教子甚严,而皇上太过宠爱其弟。
要不是袁将军对他另外几个儿子都是一视同仁,大家只怕要怀疑袁照是不是袁将军的儿子了。
齐修远不否认袁将军品德高尚,也不质疑他的教育方式,因为目前看来,在二代普遍跋扈的情况下,袁家子弟的自律的确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袁家子弟除了袁照,官职的确都不高,还名不见经传,但他们自律,公正,爱民的品德却是有目共睹的,别说齐浩然,就是齐修远有时候都自认做不到那些小孩正在做的程度。
他不质疑,不代表他就赞成,说他自私也好,说他狭隘也罢,反正他是不忍自己的弟弟和儿子去受这样的苦的,那种被压制不能出头的苦楚,他从小就承受,知道那种苦闷的心情。
就算袁将军不像齐丰,是含着善意的压制,齐修远也不敢苟同,所以在教育弟弟和表弟的时候,齐修远不止一次的警告过他们,我们是不能将孩子教成不学无术的纨绔,但也不能压制孩子的发展,他们能做到什么程度,能成长到什么地步,放开手脚让他们走。
受齐修远的影响,齐浩然就算把袁将军当偶像,此时也不得不说他在教育孩子上有失偏颇了,看,现在袁照就受不了那种苦闷,要另寻出路了吧?
齐浩然贼贼的问范子衿,“那我们要不要帮帮袁照?说起来当年我还和他弟弟五郎打过架呢,交情还有一些。”
范子衿瞥了他一眼,道:“袁照从小受袁将军教育,此时就算生出另谋出路的心思,只怕也不好提出来,你出面拉拉皮条也不错。”
齐浩然瞪眼,“我这是为国分忧,怎么能说是拉皮条……”
“行了,要去就赶紧去吧,入京的将领不可能久呆,那两位将军就算是要为家中儿女定亲,这一两日内也要离京了,袁照面皮薄,他肯定不会比他们留得还久,你要再不去,明天人估计就走了,这人一一回到北地,才升起的火苗只怕又熄了,你得去给他添一把柴,把那火苗直接变成大火,”范子衿眼中闪闪发亮,道:“只要袁照这把火烧得旺了,我们再撺掇着他把他几个弟弟也给带出来,火把就能变成燎原之势的大火,到时候,大齐多了几个能领兵守边的好将领,还瓦解了袁家军!”
齐浩然被他说得热血沸腾,蹦起来道:“那我去加柴了。”
此时,袁照正呆坐在书房中,看着外面萧瑟的院落,树上嫩黄色的叶子被风一卷轻飘飘的脱离树叶,落在了地上,因久无人打扫,院子中的落叶堆了一层又一层。
这是袁家在京城的府邸,是前朝景炎帝赐下的,曾经,他的祖母,母亲和幼弟们就是生活在这里为质,好保证父亲和他在边关不会造反。
当时父亲满心是收复故土,对此并无疑意,因为他坚信,只要他对大周忠诚,对皇帝忠诚,他的家眷就不会有事。
但父亲高估了景炎帝,也高估了大周朝,他的祖母,母亲和妻儿差一点就陷在京城了,好在有当今皇上帮扶。
袁照佩服齐修远,甚至是近乎将他当做仰望一样的崇拜。
除了妻子,没人知道他崇拜的不是自己的父亲,而是当今圣上,毕竟,他父亲是很多人崇拜的对象。
想到这里,袁照不免自嘲一笑,少时,很多人都将他和齐修远放在一起对比,功夫,勇猛及谋略,围绕在他身边的人都说齐修远不及他多矣,若不是袁将军压着他,他只怕早走在齐修远前面了。
但袁照却一直清楚的知道,他比不上齐修远,不在于功夫,勇猛和谋略,而在于勇气和心性。
齐家是文官出身,齐修远一直被他父亲压制,听说小时候连先生都不给他请,更是多次在外说他不孝不悌,但他就敢自主让其舅给他安排武师傅,他就敢独自离家去参军,他就敢独自一人在军中打拼却不失本心,袁照自问,你能做到吗?你敢去做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一直都在徘徊犹豫,这一犹豫,十年就过去了,他错过了年华最好的时候,此时,他还要再错过一个十年,错过这千载难逢的立功机会吗?
脱离袁家军,随便在一个军队中,他都能走得更远,站得更高,袁照面色越来越难看,双手紧握成拳,一进门的军师沈琪看到的就是如此场景,知道他正在天人交战,若他能迈出那一步,那他今天就不用再出口劝说,若是不能……
沈琪站立一边,见袁照面色变幻莫测,却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就幽幽一叹,这个表弟什么都好,打仗是一员好手,来往交际也不弱,偏在这一事上犹豫寡断。
沈琪的叹息声传入袁照的耳朵,袁照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双目通红的坐在椅子上,背佝偻了不少,近乎颓丧的坐在那里。
第762章 袁照(下)
“各地的将军都陆续离开了,现在京中包括你还剩下三家,那两家是为儿女亲事耽搁了,皇上容情,不会计较,但你继续留下来就于理不合了,袁参将,你得拿主意,我们何时启程?”
袁照垂下眼眸,紧握的双手松了又紧,沈琪见他如此拿不定主意,就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叹息道:“表弟,踏出那一步没你想象的那么难,姑父是一品大将军,按制,他手下可拥有两个从二品大将,但有几位跟着姑父出生入死的老将在,你觉得你出头的机会有多少?以你的本事,随便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比在袁家军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若你在军中无二品的权利,有二品的名望,姑父荣退后你能掌握袁家军我也就不说什么了,但姑父他将你的军功给别人,那些人念的不是你,而是姑父,现如今袁家军里姑父声势浩天,可一旦姑父退下,你没有姑父的那个名望,你能掌握袁家军吗?”
沈琪压低了声音,道:“而且,姑父好名,他百年后就一定会将袁家军掌握在你手中吗?当今也不是吃素的,他念着和姑父的交情,在他任职内不会对袁家军做什么,可一旦姑父不在,大齐宇内就不该出现异姓家军,你守不住袁家军,底下的将领和世人不会想着是姑父的错,只会当你能力不够,不堪大任,但表弟,你是真的能力不够,不堪大任吗?”
袁照瞬间握紧了拳头,眼睛通红的看向沈琪,他这一生最渴望的就是证明自己,沈琪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上折求见圣上吧,只要你请求,就算是降职留用到别的军队,以你的本事,想要再升回来也简单得多。”
袁照咬牙,“好,我这就去上折。”
袁照才拿起笔,一军士就赶忙来报:“将军,军师,荣郡王来访。”
袁照微微讶异,“荣郡王怎么会来?他是一个人来的?”
“荣郡王只带了个小厮,属下已将人请到花厅休息了。”
袁照与沈琪对视一眼,道:“他怎么也不避讳?我可是袁家军的人,不像穆石是他岳父……”
袁照想到这里自嘲的一笑,“倒是我多疑了,皇上宠信荣郡王,别说他只拜访我这一个将军,就是将各路将军都拜访过,只怕也皇上也不会生疑,走吧,我们去看看荣郡王有何事,难道是因为五郎?”
袁五郎和齐浩然年纪相仿,听说俩人幼时常打架。
沈琪却眼睛一亮,低声道:“将军,此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袁照脚步一顿,就微微点了点头,沈琪大松一口气,袁照不管是智商还是情商都不低,只要他敢迈出那一步,那外面的天空就不会低矮。
沈琪露出微笑,跟着袁照往外走。
来添柴的齐浩然见到袁照的第一句话就是,“袁大哥,袁五郎现在也在军队中?”
袁照一愣,就点了点头,笑道:“五郎早几年就入伍了。”
“他现在任到什么官职了?”
“如今在方参将麾下任总旗。”
齐浩然眉头就皱起来,“五郎勇猛非常,入伍多年,怎么会才是总旗?这几年金兵总是不时犯边,加上前年的大战,按说他应该杀敌立功不少啊。”
袁照舌尖苦涩,他五弟的确杀敌立功不少,但却没有记在他名下,比起他,五弟行事更加不羁,或许是从小在祖母和母亲身边长大的缘故,五弟对父亲虽有崇拜,却少了些敬畏,父亲很是看不惯他的一些行为,压制五郎比压制他还厉害,势要将五郎身上的那些“坏毛病”都纠正过来。
但袁照却觉得,少年人,哪里能没有一点锐气?
不过在父亲的权威面前,他说的话一贯不管用,袁照虽如此想,却不想在齐浩然面前露出异状,只是道:“父亲觉得五郎还要多历练几年,而且那些军功也不是靠他一人所立,所以……”
“话不能那么说,”齐浩然挥手道:“在军队中是要团结合作才能立下军功,但主次却要分清,不然该多拿军功的人没拿到,本应少拿的却多分了,久而久之,被薄待的人难免生怨,多拿的人也难免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倒把人的胃口养刁了,不管五郎是不是你弟弟,都该一视同仁才是,”
袁照觉得,齐浩然这话实在是说到了他的心窝里。
“像我大哥,用人从不避亲,我和子衿只要立下功劳,该我们的就是我们的……”齐浩然自豪的道。
袁照瞬间觉得,其实齐浩然未必有那么高的觉悟,他就是来炫耀的,瞬间好想揍人怎么办?
齐浩然也轻咳一声,重新想起他此行的目的,所以他揽着袁照的肩膀,叹气道:“不过有一点却是我们兄弟怎么也比不上你们的,我们齐家就我们兄弟三人,人手上也缺的很,不像你们兄弟五人,个个成才成器,单拎出来都能独当一面,可惜你们都在袁家军中,若是能出来为朝廷分忧,我们不知能轻松多少。”
袁照心中狂跳,还未从齐浩然公然不认齐少盛兄弟的震撼中醒过神来,就被齐浩然递过来的橄榄枝打晕了。
一旁的沈琪也微微惊诧,忙给袁照使了一个眼色,袁照沉吟片刻,就拱手道:“荣郡王,臣愿意为皇上分忧,”他顿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将他五弟也拉出来,“但凡皇上有所差遣,臣与五郎愿肝脑涂地,以报皇上知遇之恩。”
齐浩然目光烁烁,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道:“好,我大齐疆域辽阔,边境一直不稳,千兵易得,一将难求,现如今还有不少边城空虚,只靠校尉领兵把守,正是需要你们的时候。”
齐浩然眼睛闪闪发亮,不愿久等,立即拉着袁照道:“走,我们立刻进宫告诉皇兄这个好消息。”
“……”袁照和沈琪都没料到事情会顺利成这样,有些恍惚的跟着齐浩然进宫。
范子衿也没想到齐浩然这捆柴添得这么得力,直接就把人给领到皇宫去了,他此时还在酒楼里喝茶赏路人,等知道齐浩然把人给领到宫里,他才发现坏了。
说好的大表哥那里由他去知会,但他还没来得及进宫呢。
范子衿也只紧张了一小会儿,就放松的倚靠在躺椅上,想道:反正他就是留京修养的,不干活也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