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猎户家的小娇娘-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荷小姐,您看这信件的时间,已经是两个月以前的了。”
掌柜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看上去很精明,莫小荷见过他一次,记得他管着一家银楼,明面上不是莫家的产业,她记得东家似乎是姓刘。
皇后娘娘莫颜是心有成算的人,大吴甘愿俯首称臣二十多年,她还是不能放心,早早埋下暗桩,监视大吴的一举一动。
“还真是,怎么年前没送到?”
莫小荷看着上面蜡烛滴落的印记,垂眸沉思,看来这封信很重要,若是家信,一般都是花点银子,委托来大吴做生意的商队,先送到大舅娘手里,转交给她。
“年前边城有动作,抓了不少壮丁服徭役,城门检查严格,咱们铺子的货被扣下了。”
大冷的天,掌柜的满头冷汗,这么多年没出过问题,手底下的人大意了,信随随便便夹带在他们的货里,多亏他上下疏通,使了银子,昨夜才偷偷地弄出来。
莫小荷给掌柜倒了一杯热茶,拆开信封,快速浏览,和以往家信不同,上面只有几行小字,娘李氏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当下形势的担忧,让她和顾峥收到信立刻启程奔着大越京都,给出的理由是,大哥莫怀远要成亲。
“小荷小姐,您早点离开吧,这边城,眼瞅着就要乱了。”
掌柜不安地欠了欠身子,目前的平和都是假象,只要有导火索,随时可能开战,年里粮草铺子关门,就在初一晚上,城里好几家粮铺的库房都被贼人撬开,搬运一空。
之前一切都是预感和猜测,在掌柜口中听到,莫小荷还是愣了下,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和无力感。
“粮商们闹到知府衙门,让知府大人给个说法,那人正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小妾,这个就交给老奴来办。”
掌柜态度很好,弯着腰表示歉意,“让小荷小姐受委屈了。”
“无妨。”
莫小荷一向吃软不吃硬,闻言,只是摆了摆手,有人解决兰姨娘,不给她留下隐患,的确很省心,她也不必一直惦记着。
送走掌柜,莫小荷抬眼望天,灰蒙蒙的,太阳被乌云遮住,这是要变天了吗?
怀孕初期的感觉真是不怎么美好,从初一到正月十五,半个月的时间,莫小荷每日都要吐上两三次,吃了吐,又怕肚子一点东西没有,勉强自己继续吃下去,如此反复折腾,人瘦了一圈,原本就巴掌大的小脸,下巴更尖了。
顾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恨不得替自家娘子承受,原本想多要几个孩子的念头,彻底打消,他陪着莫小荷又去看一次郎中,郎中把脉之后,确定是滑脉无疑。
往年正月十五,衙门都会办一场灯会,今年毫无预兆地取消,并且禁止民间私自举办灯会,见莫小荷眼里难掩失望之色,顾峥自己动手,给她做了一盏兔子灯。
自从初一晚上,徐铁头和莫大丫有共同的秘密后,二人相处自然,也不避嫌,相约一起来到顾峥家的小院子。刚一进门,徐铁头谨慎地关闭院门,连莫大丫脸上都多了几分凝重之色。
“徐大哥,堂姐,正要找你们呢,张大娘包了汤圆,我和夫君又买了元宵。”
得到兔子灯的莫小荷,多日以来,终于多云转晴,怀孕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又爱胡思乱想,冷静下来以后,她以为自己是中邪,魔怔了,好在有顾峥体谅她。
“进屋说。”
徐铁头手里拎着两个纸包,熟门熟路地放到灶间,他看屋檐下的兔子灯,也没了嘲笑顾峥的心情,迈着大步到堂屋,坐下后,咕咚咚地灌了一大碗茶水。
“茶还是凉的,壶里的热水刚烧开。”
顾峥拿着铜壶倒水,被徐铁头拦下,“喝水先不急,你听我说,前几天,我回家取东西……”
徐铁头说的家在边城的府城,他回去有点事情处理,想出城去大越一趟,发觉城门关闭,进不来,出不去,大吴相当于闭关锁国,与大越隔绝。
边城的气氛紧张,就连迟钝的普通百姓,也发觉形势不对,很多有过经历的老者都说,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在二十几年以前,两国开战的时候。
“我给官差一锭银子,想要询问何时能打开城门,我在大越还有小本生意,正打算去收银子。”
徐铁头摇摇头,银子官差没有收,一句话没说,他从前走镖经常往返大吴和大越之间,对守城的官差比较熟悉,他们运货为了逃避检查,少不得要给那些人好处。
“这次我却发觉,咱们相熟的赵老五被人替换,接手的官差一点不讲情面,油盐不进,就连把守的官兵,都被换了一批。”
那些人,站姿端正,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队,而不是原来的那些靠关系上位,只为油水和敛财的乌合之众。
徐铁头心里有个猜想,他不能确定,特地带着礼品,去赵老五家里,却被邻居告知,赵老五辞了差事,前两天带着家眷南下,往大吴京都方向走了,说是去探亲。
“探亲?赵老五祖宗十八代都是边城人,他去京都探哪门子亲?”
徐铁头讽刺一笑,这人没啥本事,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但是他有个优点,包打听,消息灵通,鼻子比狗都灵敏,定然是发觉了什么。
趁着赵老五邻居不注意,徐铁头偷偷摸摸跳进了他家里,发现很多稍微贵重的东西都没带,箱子里的衣衫还是满的,只能说明,那人离开得很是匆忙。
“就是你想的那样,要变天了。”
顾峥眯了眯眼,盯着门口的方向,他们终究还是晚一步,没办法回到大越,如今最安全的地方,同样是大吴京都,算算日子,顾夫人和青稞也该来了。
历城那些人消息更灵通,发现苗头不对,会选择立刻回到大越,所以顾夫人和青稞是安全的,知府忙得焦头烂额,也没时间找青稞的麻烦。
“这几天我要南下去京都,送两个熟人,你有什么打算?”
顾峥问徐铁头,如果世道乱了,路上就不太平,如果他能同行,就多些保障,毕竟,他要以自家娘子为先。
“你知道我,四海为家,边城眼看不太平,留下来没准被抓壮丁,我也跟着去京都,咱们结伴同行。”
徐铁头原本也有这个打算,顾峥提出,他立刻响应,转头看向莫大丫,“你也一起去。”
“凭什么?”
莫大丫下意识地还嘴,她看了一眼自家堂妹,听说莫小荷要跟着顾峥一起南下,终究是不放心,答应同行。她觉得自己来照顾莫小荷,肯定比顾峥一个汉子更妥帖。
第257章 易主
正月十五刚过,百姓们开始后知后觉,边城的气氛与以往不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大吴关闭城门,相当于禁止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城中商户眼看断了货,不得已,只得关门大吉,而还能照常开张的奸商们发觉自己成了独一份的,价格翻了一倍。
往年过年后,气温回暖,没几天就能穿上春衫,但是今年气候异常,三天两头,不是下雨就是下雪,气候阴冷阴冷的,谁也不敢脱下袄子,生怕感染风寒。
边城靠近大越,因此有几家皮毛铺子,都是北地商人运送过来的,其中以雪狐的毛皮最受欢迎,那些有钱人家的小姐们,喜欢在领口和袖口镶上一层白绒绒的边儿,作为点缀。
由于气候阴寒,反复无常,张大娘又犯了老毛病,每日里疼得满头大汗,坐在床上,动弹不得,腿上贴着膏药,她总是担忧自己成为累赘,想要下地干活,却被顾峥拦住了。
莫小荷想着,买一块保暖皮子,给张大娘缝一对护膝,她到镇上走一圈,问了价格后,惊讶不已,普通的灰兔子皮毛,是从前的几倍,连带兔肉的价格,水涨船高。
“早知道,我应该多留一些的。”
莫小荷很是懊恼,当初从北地归来,婆婆顾夫人给她准备好几车的东西,其中就有一车皮子,她寻思着大吴的气候用不上,就把一多半留在大越京都,她只带着几块回来作为礼物送给亲戚。
来边城做生意的大越人随处可见,短短几日,连接有大越商铺关门大吉,原本热热闹闹的街道,变得清冷,只有三三两两来才买的百姓,静悄悄地。
府城的几家粮商,库房被洗劫一空,知府大人着急上火,听说那些粮草就好像突然蒸发一般,派人追查线索,一无所获,受害粮商们每日在衙门口,哭爹喊娘,弄得人心浮躁。
几大粮商的库存,几乎占了边城八成的粮草储备,如此庞大的数量,说丢就丢了,百姓们只感觉到风声鹤唳,一再上涨的粮米,早已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
自家娘子一大早就闹着上街转转,顾峥想着她这十几天几乎没出过门,好不容易孕吐有所好转,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沿途所看到的一切,让他陷入沉思。
“夫君,卖馄饨的大娘也不出来了呢。”
早饭只喝了一碗青粥,才走没多远,莫小荷就觉得肚子唱起空城计,她习惯性地在街角,找那个卖馄饨的大娘,那里却空无一人。
在靠着墙的地方,有一块破木头牌子,地面还有一层油渍,原来那里是个卖油饼的摊位,小贩做油饼,他媳妇卖馅饼,皮薄馅大,味道也好,生意一直很红火,夫君顾峥要买给她,还得早起去排队。
“想吃馄饨了?”
顾峥抿了抿唇,边城粮食短缺,商户们都想从周围城池调配,发一笔小财,偏生相邻的几个城池,去岁的收成不好,减产两成,也是供不应求,折腾一回,搭上人力物力,中间赚不上多少差价。
馄饨和油饼都得用精贵的细白面做才好吃,现在的情况是自家粮食都不够吃,哪能做生意?那些卖包子馒头的小摊,同样销声匿迹了。
“大娘做的鸡汤馄饨很地道。”
莫小荷咽了咽口水,馄饨的馅料很是考究,鸡肉剁得碎碎的,搭配嫩滑的香菇,用老鸡汤作为汤底,咬一口,肉香四溢,从前总看见大娘在卖馄饨,她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倒是想念的紧。
二人边说边走,几间开着的铺子,伙计们完全没有以前的精神头,无精打采,似乎是受到不小的影响,担忧以后的日子。街道尽头有个人力市场,平日里都是来镇上找活计的汉子,现下却是空无一人。
“呜呜,咋办啊,都说年后春种,粮价就下来了,咱们没在意,过年敞开肚皮吃,可算有了点油水,现在可好了,家里的米缸见底,日子可咋过啊!”
胡同内,传来妇人苦闷的声音,立刻引发邻里的附和,“可不是咋的,家里吃的大米干饭,要是掺上红薯,能吃两三个月呢!”
过了个肥年,同样把家里掏空,家家户户没剩下多少粮食,他们想不通,又不是灾年,咋就能把日子过成这样,要是粮价不回调,新粮又没下来,他们就得喝西北风了。
“娘子,咱们回家吧。”
顾峥见莫小荷紧锁双眉,他抬起手,抚平她眉宇间的褶皱,哄着,“天寒,等回家,我给你做鸡汤馄饨。”
夫妻二人还不等离开,远处传来马蹄子的声响,几乎是短短的瞬间,一队人马呼啸而至,二人正走在街道中间,还是顾峥反应迅速,直接抱起自家娘子,快速闪到两侧的角落。
路过的一队人马风尘仆仆,似乎是远道而来,马背上的人统一穿着大吴士兵服,神色冷凝,看他们骑马的动作,整齐划一,训练有素,绝不是如赵老五那类被酒色掏空身子的边城守卫。
莫小荷目送那队人马远去,神色微闪,她用手拍拍胸脯,又握住顾峥的大手,刚刚若不是夫君反应快,以她的速度,说不得就葬身在马蹄子下,那群人冷酷无情,绝无可能中途停下,还好有惊无险,她面色白了些,却还算镇定。
顾峥眸色越发幽深,身上有一瞬间气场全开,有阴冷的肃杀感,莫小荷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她捏了捏自家夫君的手,表示自己问题不大。
如此,夫妻俩只买了几样东西,回家的路上,途经表哥李河的打铁铺子,铺子门口站了几个陌生面孔,神色戒备,而铺子的牌匾,已经被摘下。
回到家里,顾峥关上院门,莫小荷则是松了一口气,身体放松后,她感觉遍体生寒,换了一身厚实的袄子,坐在炉子前烤火。多亏家里的木炭准备的多,这些木炭都是从大越运送而来,铺子存货几千斤,不到一个上午就被抢购一空。
屋内,传来张大娘的咳嗽声,她打了帘子出门,要到灶间给莫小荷做吃的,还嘱咐顾峥,“家里得备着点心,小荷好不容易有点胃口,必然是禁不住饿的。”
镇上点心铺子关门大吉,只能在家里做,做出来的几样糕饼,凉了后难以下咽,又干又涩,还要猛灌茶水才能吃下去,张大娘擀了面条,准备下汤面。
“张大娘,我有吃的,你腿疼,还是歇着吧。”
莫小荷上前扶着人,好说歹说,终于把人劝回,她和顾峥对视一眼,抽了抽嘴角,前几天张大娘做饭,总是放错调料,一家人连续吃几天黑暗料理,莫小荷想到那怪怪的味道,顿时觉得苦不堪言。
门外,传来一阵急促地敲门声,莫小荷眉心一跳,她好像过于担心,成了惊弓之鸟,以至于有人敲门,她立刻神色戒备,等门外传来李河的声音,她才放心。
“小荷,妹夫,你们没去打铁铺子找我吧?”
李河上门,手里拎着一小袋白面,他人精明,见粮价涨了以后,提前做准备,家里粮食很多,现在家家户户缺粮,爹娘让他先送过来一袋子。
“早上有衙门的人来砸门,给我一千两银子,告诉我和铺子以后再无关系。”
李河摸不着头脑,见对方得罪不起,只得委婉表示,铺子不是他自己做主,和林秀才合伙经营,对方根本眉头不眨,塞给他一张银票,直接把人赶出去。
胳膊拧不过大腿,李河看到银票,心里稍微安慰一些,这个价钱,他是赚了的。
打铁铺子一声不响换了东家,总要给铁匠和几个学徒交代,谁知对方言语上蛮横,让他拿着银子赶紧滚,以后铺子和他一个铜板的关系都没有,就这样易主了。
第258章 一碗馄饨
堂屋里燃着两个炭盆,李河撩着门帘,热风扑面而来,他站在炭盆边,烤了烤僵硬的手指,唉声叹气。
这年头,民不与官斗,打铁铺子是他苦心经营的,从前被师傅虐待,干最苦最累的活计,起早贪黑,吃不饱饭,他咬牙挺着,因为自己有梦想。
无数个日夜,在屋顶漏风的杂物间,李河躺在破床板上,想象有一天能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铺子,不需要多大,赚的银钱能养活爹娘,妻儿老小,让他们吃饱穿暖,他心满意足。
他的师傅回乡,铺子出兑,李河想接手,无奈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家里这些年过得不容易,他不能再让爹娘为难,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峰回路转,表妹莫小荷雪中送炭,他感激万分。
“我就是觉得憋屈。”
李河坐在椅子上,看着桌子上的茶碗愣神,他现在的情绪特别复杂,就好比养一个儿子,含辛茹苦,好不容易将儿子养大成人,马上可以娶亲生子,给他养老,却被告知,孩子不是他亲生的,他被戴了一顶绿帽子,悲愤而又无可奈何,因为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莫小荷正在措词,想着安慰表哥李河,她知道打铁铺子对他而言多么重要,从前生意不好,李河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