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猎户家的小娇娘-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识过京城的繁华,莫小荷还是喜欢大吴边境的小镇,虽然百姓审美和她有些差距,不过这并不能影响到她的日常生活,又没有发大财的想法,在这里足够安逸。
买铺子早已经提上日程,做点小生意,为了帮衬大舅和大舅娘,贴补点家用就成,至于开连锁铺子,成为老字号,开遍大越和大吴,她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恩,可能是。”
开铺子不是那么简单的,自家娘子做什么生意,都还没想好,可顾峥不能打消莫小荷的积极性,提出去找秦中人问问情况。
“我也去,铺子必须临街,我要去看看才行。”
莫小荷拉住顾峥的胳膊,还不等出门,说曹操,曹操就到,秦中人带着两封点心上门了。
“我昨天来了一趟,你们夫妻不在,这不,今儿又来了。”
秦中人上门不好空手,特地买了糕饼,他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摆手,“不用忙,我就不进屋了,来找你们两口子说点事。”
“是不是铺子的事?”
莫小荷进门端了一小盆果子招待人,又倒了一碗凉茶水。算算时间,现在刚刚入秋,若是有合适的铺子,年前能开张,正好赚上一笔,过年,家家户户不那么抠省,都能有点闲钱。
“铺子是有一处,今早才下来的,但是我昨天就来了,还真不是因为铺子。”
铺子位置好,临街,这些不必细说,直接领人看就行,看顾家夫妻住的地方不显眼,可夫妻拿出一百多两,眼睛都不眨,就知道有家底,只是太低调。
“你们知道衙门那个书吏,林秀才吧?”
秦中人喝了一口水,作为生意人,第一次干说媒的事,他以为都是婆娘才做的,林家和他相熟,前几天他去林家喝酒,林秀才的爹提起这件事,他头脑发热,当场答应,只说帮忙跑腿传话。
“知道。”
莫小荷心里隐隐有了猜测,她默不作声,等秦中人继续说。
“我是受林秀才的爹娘委托,想来问个话。”
八月十四,林秀才和林霜去了李家吃饭,得到了热情招待,见到了李秀,林秀才对她印象挺好,想问问,能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林家想主动上门提亲,却有觉得太突然,万一李家没这个意思,自家没脸面,也怕两家以后闹出什么不愉快来,想来想去,就觉得传个话,秦中人比较合适,他不是两家亲戚,也能比较客观。
“这个我不能马上给你答复,我得问问大舅和大舅娘的意思。”
莫小荷尴尬地咳嗽两声,看了看冯大春屋子的方向,其实她作为表妹,真心觉得林秀才还不错,或许表面也不能看出什么,还要进一步了解。
“我原来和林家是老邻居,十几年的交情,不然我一个大老爷们,给多少银子都不能跑腿。”
秦中人提这个,主要是为人情,而且林秀才,他差不多是看着他长大,人谦虚,和气,也没有书生的那种迂腐,清高和瞧不起人。
林家夫妻感情和睦,很少吵架,在他印象里,红脸的次数都少,相信李家闺女嫁过去,肯定不会受气,“林霜性格也不错,过两年嫁出去了,也不用担心姑嫂不和。”
“秦中人,这一趟真是辛苦你了。”
莫小荷连连道谢,林家做事很周全,这样通过她,把话传达大舅和大舅娘那边,若是不成,关系不大,不会伤脸面。
“林秀才早年读书,也就没心思说媳妇,林家要求不高,找个通情达理,家里和睦的就好。”
结亲家,两家人脾性很重要,若是遇见个极品,隔三差五起幺蛾子,家无宁日,林家没想娶个员外女儿进门,就想找个省心的,能好好和林秀才过日子。
第186章 草纸
秦中人只负责传话,不过若是问他个人意见,和林家做亲,那真是顶好的,可惜他家里三个都是带把的小子,就没一个丫头,和林霜年龄不相配,不然他真有这个心思。
“铺子今天才能腾下来,就在咱们镇上的主街,隔壁原来是书画铺子,现在开了一家酒楼。”
原本,这是一家笔墨纸砚的铺子,生意冷淡,借着原来书画铺子的光,好歹能有几个人光顾,现在旁边开了酒楼,整日乌烟瘴气,到点就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反倒让铺子里的书卷气被冲跑了。
“东家本多利少,心灰意冷,就想回乡养老,这不,这会正处理铺子里的东西,说今天就能腾出来。”
秦中人介绍,铺子位置,大小,格局,都没话说,就是周围已经被吃食铺子取代,想要开门做别的生意,怕是不太合适,所以那家也想差一不二就兑出去。
“笔墨的铺子……”
莫小荷摸了摸下巴,隔壁书画铺子,她当然有印象,是她做赝品的地方,等她从大越回来以后,那家就摊上事,人跑了,开了一家酒楼,当时她还在感慨过。
两家紧挨着,地点必然是不差的,莫小荷不由心动,家里的画纸不多了,正好赶上清仓处理,她得赶紧去买一些,顺便和夫君顾峥商量,以后做哪种营生。
秦中人一听,心里有了谱儿,那处铺子地点好,价钱上肯定少不了,他没提这个,顾家小夫妻都不打听,看来家底厚实,想必能帮扶下亲戚,李家也不会太差了。
三人沿着林荫小路一直走,约莫有一炷香加一盏茶的时间,到了地方,铺子里人来人往,进进出出,很多百姓都来采买,莫小荷讶异,镇上这么多的读书人?
读书人金贵地方在于,笔墨纸砚太费钱,还有书本,成本高,普通人家一个月不吃不喝,才能供养在私塾念书的娃子,可问题是,谁家愿意不吃不喝?
过年过节得吃一顿肉,手里还得留点救命的银钱,万一有个急症,不至于囊中羞涩。就拿莫家来说,爹爹莫景山是秀才,开了学堂,家里攒的银子是有几十两,不够大哥莫怀远一年赶考的费用,平日吃顿好的,也要算计。
“快点快点,草纸便宜,赶紧多买点!”
一个大娘扭着肥硕的身躯,撞了莫小荷一下,把小豆芽一样的她,撞到台阶以下,若不是有顾峥扶着,她非要摔倒不可。
莫小荷正想理论,又见大娘堵在铺子门口,对着不远处的另一人招手,“快点,就你磨磨蹭蹭的,一会儿卖完了!到时候你只能到杂货铺子买草纸,价钱高好几文呢!谁不拉屎,这次得多存一些!”
莫小荷绝倒,满脸黑线,书画铺子的草纸,通常是给读书人用来练字,比卫生用纸质量好,用稻草秸秆,芦苇,杂草等植物秸秆为原料制成的,质地有些粗糙,但是胜在便宜。
“哎呦喂,真真不会过日子!”
胖大娘霸道挡路,被一个黑瘦大娘一把推到了门外,黑瘦大娘一看就是长干活的,有把子力气,她斜着眼睛,“多买点是没错,这草纸和纸马铺子的没差啥,自己买草纸去打纸钱,只要个手工费。”
现在是农历八月,离年底很近了,过年前要祭奠祖先,给离世的亲人烧纸,纸马铺子里的成品贵多了。
莫小荷听完,当即傻眼,她看到掌柜眼泪汪汪的蹲在墙角,终于明白他此刻崩溃的心情,好好的读书人用来写字的草纸,被百姓们一吆喝,变了用途。
镇上百姓得到消息,闻风而上,不过是一刻钟,就清空了铺子多年积累的草纸库存,众人拾柴火焰高,不过昂贵的宣纸,则还是被放在原地,无人问津。
莫小荷问了价钱,的确很公道,她买了几刀留着作画,而后在秦中人带领下,参观整个铺子。
临街门面不算大,从前堂通往后院,后院有三间正房,两间库房,一间杂物房,晚上可以住人,院中有一口水井,干净整洁。
唯一有一点不好,隔壁酒楼的窗户正对着院子而开,有一股子浓重的油烟味,也难怪东家铺子开不下去,明明卖的带着淡雅梅花香气的墨汁,被熏染成小鸡炖蘑菇的味道。
开铺子,邻居很重要,记得在现代的时候,莫小荷最喜欢的一家饭店,隔壁突然开张,卖花圈和骨灰盒,并且二十四小时营业,原本饭店都要等位,最后人越来越少,可能大家都觉得晦气,慢慢的,就无人光临了。十几年的老店,最后败给了隔壁。
“夫君,这家铺子我觉得不错,位置也好,如果能开起来,做点心铺子咋样?”
这和莫小荷之前的构想吻合,她本想在闹市开个小铺子,如果在这里,隔壁是酒店,有茶楼,自家点心不怕卖不出去。
镇上虽小,却是通往大吴京都必经之路,很多走货的人经过,有商队,赶路辛苦,那些人还是很舍得花银子的,若是做些卤肉卖,想必有市场。
“可以。”
顾峥没意见,他想过,自家买了铺子,就省去了租赁铺子的银钱,那么卖糕饼,只要赚个差价就好,大体上不会赔钱,他也看出来了,是自家娘子想方设法帮衬亲戚。
买铺子是大事,莫小荷一时间没办法决定,她和秦中人说,考虑两天再给答复,最好铺子能先给她留着。
“怕是有些难。”
铺子要兑出去的消息刚发出去,就有人找上门来问,镇上不缺有钱人,秦中人往南边指了指,“咱们镇上大善人,小娘子知道吧,他之前找过我,让帮忙留意着。”
莫小荷柳眉一挑,冷笑三声,她当然知道,就是那个夫人一尸两命的鳏夫,她差点做了续弦,而且那员外还坑了冯大春,这账还没算呢!
“铺子多少银钱?”
顾峥按了按莫小荷的手,提醒她稍安勿躁,自家娘子对鳏夫员外看法很大,一听就炸毛。
“八百两,一口价。”
价钱不高不低,这个位置,买铺子赁出去也合算,一年能有七八十两银子的收益。铺子也不是没缺点,缺点就是前堂太小,不然在镇上最好地段,怎么也能破千两。
“行,明天我去找你一趟,顺便给你回话。”
顾峥说的是关于林家看中李秀那件事,秦中人心领神会。
回到院子,莫小荷噘着嘴,那个该死的鳏夫,到底怎么得到大善人名号的?她真想不通,平日鱼肉乡里,到灾荒年间,给个甜枣,少少施粥,就是做善事?百姓真好哄,从没想过,羊毛出在羊身上!
张大娘和张伯老两口做了晚饭,端上桌,莫小荷才想起来自己一点忙没帮,赶紧去捡碗筷,有张大娘在,她真是越来越懒了。
“招呼大春,吃饭了!”
今天集市上来了一个会做粉皮的外乡人,张大娘买了一卷,切成条,和黄瓜,芝麻酱,蒜蓉,醋一起凉拌,在夏日吃,最是爽口。
粉皮是用绿豆粉做成,张大娘也会,只是有点麻烦,平时她老想不起来。
“我看镇上酒楼有一桌席面,叫水煎肉,还能涮菜,咱们改天去尝试一下吧。”
就是卖笔墨纸砚铺子隔壁那家,今儿去一看,不是吃饭的点,却没有了位置,听秦中人说,厨子是大吴京都过来的,手艺好,酒楼有特色,就是价钱贵。
莫小荷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若不是答应张大娘回来吃晚饭,她定是要拉着自家夫君去搓一顿。
“你们去就行了,酒楼的菜品,咱们老的吃不惯。”
张大娘连连摆手,有个遮风挡雨的房子,小夫妻收留他们两个老的,已经知足,可不能再有旁的什么要求。
几个人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冯大春气色比之前好了些,伤口开始结痂,这几天痒的夜里睡不好,又不能抓挠,他心中上火,急不可耐,想赶紧养好身子,出去做活赚钱,还了人情。
------题外话------
小莲23号去成都,然后成都不是终点,还要坐个十几个小时的汽车,28号回来
这期间只能尽量更新,不能保证按时了,对不住书友们
文中提到过的,在饭馆旁边开丧葬物品的店,就是我家附近的事,好像以前和书友们说过,于是,我就再也没吃过那家的菜了,很怀念
第187章 说开
家里没有人上工,晚饭吃的早些,饭毕,周围邻居家才开始升起炊烟,传来炒菜的声音。
冯大春欲言又止,见顾峥和莫小荷夫妻要出门,他纠结片刻,才开口,“秦中人来说的话,我都听见了。”
这件事,他纠结了一下午,他想过,本身对李秀,只有感动多一些,更多的是存着报恩的心思,她真是的唯一一个对他这么好的姑娘。
冯大春只想努力赚银子,一辈子对她好,给她安稳的生活。
他从大越来,是想换个环境,未尝没有逃避的意思,到了大吴才发现,其实孤身一人,在哪里都一样。
未来?冯大春感到很迷茫,他没想好自己的出路,或许有一天,在这里时间久了,会想念大越,想念仅有的亲人,那么他就回去了。
如果他回大越,李秀怎么办?跟着他,千里跋涉,一路上吃苦受罪,他现在的条件拮据,没办法成亲,甚至给妻儿遮风挡雨的住所都没有。
李秀是个好姑娘,应该找到更好的归宿,若因为他,付出那么多,冯大春感觉自己很没脸,甚至在这里继续住下去的勇气都没了。
“大春,这件事,你要想好。”
莫小荷原本以为,冯大春对表姐也有意思,两个人情投意合,主要是条件问题,若是冯大春存了这样的心思,那真就是表姐自己单相思。
“我都是真心话,我可以发誓。”
冯大春咳嗽两声,苦笑道,“你看我这个身子,一时半会好不了,以后还要上工,赚银子,我孑然一身还好,成家怎么给她稳定的日子?万一我回大越……”
有些话,冯大春没办法直接和李秀说,怕她伤心,如果她有更好的归宿,他会祝福,并且很高兴。
“那我明白,不过你得想好,可别后悔。”
莫小荷强调两三次,又不厌其烦地反复问,见冯大春确实不像说谎,态度坚决,她表示明白,会和表姐李秀好好谈谈。
夫妻二人散步,慢慢悠悠地往李家走,莫小荷松一口气,这样的结果也好,就怕表姐死心眼。
刚进院子,莫小荷就感觉到了低气压,她看了看自家夫君顾峥,最后咬咬牙,传话这件事,总要有个炮灰。院中无人,静悄悄的,灶间也没有炊烟,清风吹过,她吸了吸鼻子,闻见一股汤药味。
“顾峥,小荷,你们来了啊!”
大舅李大壮从后院出来,看到二人上门,赶忙往里迎,“家里今儿做了饺子,你最爱吃的芹菜猪肉,给你留了一碗,这不,你们真来了。”
外婆做芹菜猪肉饺子一绝,猪肉和芹菜包裹成一个肉团,饺子皮薄馅大,莫小荷吃了一次之后就惦记上,不过她这会刚吃过晚饭,胃满满的,什么都吃不下。
“大舅,我闻到了汤药味,咱家谁病了吗?”
“唉,家门不幸啊!”
李大壮叹息一声,可不就是有人病了,不是别人,正是文氏。
八月十五过后,文氏想带着李秀去林家走动,顺便和邻居打听下,是个什么样的人家,既然对方有意,他们也不能端着,更何况家里人对林秀才很满意。
文氏怕自家表现出冷淡,会让林家误会,她和李秀说,李秀心总想着冯大春,母女二人吵嘴,最后文氏一口气没上来,气病了。
李秀见娘亲生病,心里也不好受,这几天在家默默地干活,也不太爱说话,李大壮着急,却又无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