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巨星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完结-第4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再遥远一些,第三十五届电影节之中,“失踪(Missing)”拿到了金棕榈,影帝则是青睐了这部作品的男主角杰克…莱蒙。
所以,虽然说“活着”和“低俗小说”拿到了影帝,“亲爱的日记”拿到了最佳导演奖,不仅没有减弱他们的得奖资格,相反,“玛戈皇后”在获得了相当于第三名的评审团奖之后率先掉队,从而使得已经拿到奖项的这三部作品实力立刻被看好,拿奖呼声不降反升,这种奇特的景象也只有在戛纳能够看到了。
很快,颁奖典礼就来到了尾声,第四十七届戛纳电影节也迎来了最后的狂欢。
第830章 强势胜出
率先揭晓的是评审团大奖,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率领的评审团再次给所有观众一个惊喜,诞生了今晚的第二个双蛋黄,来自中。国的“活着”和来自俄罗斯的“烈日灼人”双双胜出,可见这两部作品在评委心目中杀得难解难分,最终只能是以并列的形式落幕。
“活着”在戛纳得到了至高的赞誉,这也是不少媒体之前所没有预料到的,而这一次的出色成绩更是让中。国媒体兴奋不已;“烈日灼人”在首映之后似乎一直不温不火,但事实上,专业影评人对其赞誉之高实属难得一见,甚至有人认为这部作品应该夺得金棕榈——这一观点还得到了不少支持,可见这部作品的超高质量了。
虽然“活着”和“烈日灼人”都没有能够夺得金棕榈,但评审团大奖还是对这两部作品的质量给予了正面的肯定,特别是拿下影帝和评审团大奖两个重要奖项的“活着”,可谓是满载而归。
当张。艺。谋走上台时,现场那山呼海啸的掌声才让雨果切身感受到:对于许多西方国家来说,这就是中。国最著名的导演。就连站在雨果身边的昆汀都不住点头,而韦恩斯坦兄弟也不例外。
现在只剩下最终的金棕榈没有颁发了。
此时有希望角逐金棕榈的作品只剩下“低俗小说”、“蓝白红三部曲之红”和“亲爱的日记”了。
严格说来,“亲爱的日记”是黑马,“蓝白红三部曲之红”是热门,但是在戛纳就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马一说,准确来说,谁都有胜出的可能,全看评审团的喜好,甚至有可能不是现在所谓的三部候选作品任何一部,而是主竞赛单元里其他的任何一部,这也就是电影节的最大魅力。
其实提到评审团的话,估计所有人脑海之中都会浮现出雨果和石黑一雄起冲突的事。石黑一雄本来就对“低俗小说”不喜欢,结果“金钱帝国”首映式当天又被雨果狠狠地羞辱了一番——这是记者的观点,石黑一雄对雨果就更加没有好感了,对于“低俗小说”肯定排斥到了极点。
戛纳评审团一共就有十个人,得罪了一个评审,其实就等于得罪了和这个评审要好的两三位评审,基本上就可以被判定与得奖无缘了。
其实在颁奖典礼开始之前,就有人认为“玛戈皇后”可能会与金棕榈无缘了,因为伊莎贝尔…阿佳妮和凯瑟琳…德纳芙之间闹了矛盾,虽然事情一直没有公开,但在记者圈子里却一直在传。
凯瑟琳…德纳芙被称为是法国国宝级的演员,她从六十年代就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之中,美丽与高贵在她的身上达成了完美的统一,受到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并且一直持续了近六十年,在2014年之前,她还是依旧活跃在大屏幕之上。
凯瑟琳在法国电影界的人脉十分广,堪称是女王级别的人物,她也是今年评审团中的一员,虽然不是评审团主席,但却是评审团里最具有权力和人脉的一员。
众所周知,伊莎贝尔…阿佳妮个性强势、桀骜不驯,所以她和凯瑟琳两个强势女性之间产生矛盾,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虽然不知道矛盾的具体内容,但却有记者打听到,凯瑟琳直接和戛纳电影节的主席沟通,甚至惊动到了法国总统,她强烈要求拒绝给“玛戈皇后”颁发金棕榈,这才导致了这部被法国媒体寄予厚望的作品结果只能获得一座聊以安慰的评审团奖。
当然,这只是八卦,并没有真正被报道出来,也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
但即使如此,还是可以看得到评审团在戛纳电影节的强大影响力,这才使得雨果和石黑一雄的矛盾被无限放大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就是,石黑一雄作为一名作家,他在电影界的影响力着实有限,这也使得“低俗小说”依旧保留了拿奖的希望:雨果能够拿到影帝奖杯,就是第一个重要证明。
经过这样综合考虑过之后,“蓝白红三部曲之红”的确是最大的得奖热门,之前“蓝”问鼎了威尼斯金狮奖,“白”拿下了柏林银熊奖,而“红”在戛纳上映之后就一路领跑,许多影评人甚至认为这部作品超过了三部曲的前面两部,整体质量更加优秀。
最重要的是,目前为止“红”这部作品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上可是颗粒无收,这对于在整个欧洲获得无数赞誉的“蓝白红三部曲”来说确实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拿了影帝的“低俗小说”、拿了最佳导演的“亲爱的日记”也可以被认为是失去角逐资格的。
但不管如何,最终答案还是需要交给评审团做决定。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再次出现在了舞台上,他依旧没有太多的废话,简单表达了一下对今年参展的诸多佳作的感慨和赞扬之后,就微笑地说到,“第四十七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的得奖者是……”
虽然克林特就是知道答案的那个人,但他还是打开了手中的信封,然后看了一眼里面的卡片之后才说到,“‘低俗小说’,美国。”
“轰!”刹那间整个电影宫的现场就好像一滴冷水坠入滚烫的热油里一般,完全沸腾起来,昆汀更是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当下就举起自己的双手霍地直接站了起来,振臂高呼,“我们赢了!”而坐在旁边的韦恩斯坦兄弟也是喜不胜收地站了起来,互相拥抱着,就连坐在最旁边的乌玛也是笑容满面地握紧了拳头——对于乌玛来说,她留在戛纳最大的目的在这一刻就达到了,由于金棕榈得奖者整个剧组成员都可以上台领奖,她也将作为金棕榈得主的一份子登上舞台,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所以,她此时的心情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虽然说雨果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了,但是在克林特揭晓答案之前他还是紧张了,他还是好奇历史到底是改变了还是没有改变,他好奇自己拿到影帝之后是否真的对“低俗小说”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当雨果听到“低俗小说”的名字时,第一个反应也是握紧了拳头激动地欢呼了起来,甚至比他自己拿了影帝是还要更加开心。
最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依靠“蓝白红三部曲”问鼎大满贯的梦想还是在戛纳被掐断搁浅了;最终,独特创新、风格锐利、大胆新颖的“低俗小说”还是在戛纳笑到了最后;最终,戛纳连续第四年将一个演技大奖和金棕榈颁发给了同一部作品;最终,戛纳终究是戛纳,不按常理出牌,始终坚持着自己独立却又商业、新奇却又平民、优雅却又低俗的个性路线。
也许,任何的分析都比不上这一个事实:戛纳就是不想看到一个三部曲电影顺利横扫三大电影节,成就克日什托夫名垂千古的壮举。
雨果欢呼之后,就看到了自己身边几个人都蹿跳了起来,他马上也就跳了起来,准备给昆汀一个结实的拥抱,可是还不等雨果下重手去拍打昆汀的背部,昆汀就用力握拳给了雨果肩膀一下,雨果根本还没有来得及拥抱昆汀就直接被推开了……推开了,然后就看到昆汀笑容满面地朝着走道方向走了过去,雨果站在原地,一脸要吐血的表情。
接着是哈维…韦恩斯坦,给了雨果肩膀一拳;再是鲍勃…韦恩斯坦,又给了雨果肩膀一拳。
雨果倒是想要躲避,偏偏昆汀就站在他身后,直接抓住了他的双手,然后还不断在原地上蹿下跳、呼喊乱叫的,结果雨果就像是一个活靶子。雨果泪流满面。
可是看到乌玛走过来时,昆汀却是松开了雨果,然后搂着雨果的肩膀,就一脸兴奋地朝着舞台方向走了上去。但是乌玛也毫不在意,就跟在韦恩斯坦兄弟的身后迈开了步伐。
当昆汀和雨果两个人走上舞台时,全场的掌声达到了一个巅峰,昆汀从克林特手里接过了晶莹透亮的金棕榈奖杯,克林特还走到后面分别和“低俗小说”的其他四名代表一一拥抱,然后昆汀这才走到了话筒面前——导演就是金棕榈得奖之后的发言代表,而雨果则和哈维、鲍勃、乌玛站成一排,看着站在两步之外兴奋得像是一个孩子的昆汀。
昆汀对着话筒扬声说到,“这无疑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时刻,我真的是太开心了,比起得奖来说,我的电影能够带给大家欢乐,这才是最美好的事。感谢哈维和鲍勃对我的赏识,感谢雨果对我的信任——还有你对剧本的贡献,”昆汀半转过身看着站在后面的同伴们,笑呵呵地说到,视线最后落在了乌玛身上,却是轻轻掠过,重新转过身去面对观众,“还有感谢我们整个剧组的成员,大家都不在现场,但这却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时刻。”
昆汀依旧如同他电影的风格,完全就是话痨,不过这也就是颁奖典礼的最后时刻了,所以也没有人催促他,但他说了一堆之后,最后还是感叹到,“在最后,我有一个关于金棕榈的笑话想要分享给大家,和获得金棕榈的那些电影人相比,更值得尊敬的正是那些没有获得金棕榈的电影人。谢谢!”
第831章 横空出世
第四十七届戛纳电影节最终落幕,美国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领衔的评审团将金棕榈奖颁发给了“低俗小说”,成就了昆汀…塔伦蒂诺的一战成名!
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和观众见证了“低俗小说”的横空出世,这部堪称惊世骇俗的电影,改变了人们对剧本创作的固定思维,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于后现代低俗文化的认识,另外还改变了人们对于独立电影的根本认知。
从此之后,以“低俗小说”为起点,九十年代的电影发展轨迹进入了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后独立电影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了电影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记忆碎片”、“爱情是狗娘”、“木兰花”、“撞车”这样结构丰富多彩、叙事手法变化多端的作品开始在市场上逐渐丰富起来;最重要的是,后现代电影登堂入室,接受了录像带、音乐录影带、电脑等先进技术教育的电影人登上历史舞台。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以这一座金棕榈开始的,令无数人铭记!
“低俗小说”不仅见证了昆汀的崛起,仅仅拍摄了两部作品的昆汀一夜之间就跻身一线导演的行列,成为北美电影市场里最炙手可热的独立导演;同时还见证了雨果的登顶!
在雨果接拍“低俗小说”时,人们的担忧如同高山一般无法细数:仅仅三十万美元的超低片酬,八百万的独立电影制作,足以掩盖演员风采的浓郁导演个人风格,初出茅庐的新手导演,作风强势的韦恩斯坦兄弟制片人,电影拍摄过程中剧组接二连三的负面新闻……
所有的细节连接起来之后,无数人都在担忧着:事业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的雨果是否会再一次迎来“致命时刻”式的惨败,开启另外一个崩溃式的下滑曲线。
甚至“芝加哥论坛报”还曾经调侃到,“至少这一次雨果学乖了,八百万的投资就算是惨败,损失也是可以承受范围之内的”,显然已经是认定“低俗小说”的失败毋庸置疑。
但事情的发展曲线往往让人刮目相看。
先是“辛德勒的名单”横扫奥斯卡,雨果更是一举问鼎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风头一时无两,就连新任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都略逊一筹,因为雨果不仅演技出色,而且票房出色,最重要的是,专辑销量也出色,这样的全能艺人在好莱坞已经多年没有出现了。
随后,被媒体诟病不已的“低俗小说”不出手则已,出手之后就一鸣惊人,摘下金棕榈登顶戛纳电影节,抢下最佳男演员奖将雨果的演员事业推上第一个巅峰。
不管是回顾雨果十二年的演艺生涯,还是回顾金酸莓奖之后的这两年时光,这无疑都是雨果攀登上的第一个高峰!“死亡诗社”的遗憾,“闻香识女人”和“义海雄风”的扼腕,“西雅图夜未眠”的残缺,多年累积下来的才华终于在1994年上半年迎来了全面爆发,将这个今年十一月才满二十七岁的男人一举推上了事业巅峰。
可以说,“低俗小说”的成功无疑是具有轰动性的!
戛纳电影节落幕之后,来自世界的各大媒体一时间议论纷纷,但显然都是赞誉之声居多。
来自英国的“帝国”杂志以“塔伦蒂诺闪耀戛纳”为标题撰写了评论,评论之中主要称赞了“低俗小说”这部电影的出色以及得奖的实至名归,他们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塔伦蒂诺对于后现代文化的杂糅和对剧本的低俗解读,无疑让死气沉沉的电影产业见到了新希望”。
另外,他们还在评论之中提到,“来自中国的葛和来自美国的兰开斯特并列影帝,也是一大惊喜。特别是兰开斯特细腻却又不失深度的刻画,无疑是整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三月底的奥斯卡上兰开斯特给了全世界一个惊喜,而五月底的戛纳兰开斯特用实力证明了:他不是一闪而过的流星。”
而意大利“电影”杂志曾经在戛纳电影节期间将“低俗小说”批判得一无是处,但是当大奖公布之后,他们的态度反而更像是泄气了一般,“‘红’错过历史,‘低俗小说’书写传奇”这样的标题,可以看得出他们的遗憾,但同时也可以感受得到他们的佩服。
在评论之中,“电影”用了超过三分之二的篇幅来表达对“蓝白红三部曲之红”的遗憾之情,没有能够依靠同一个系列在一年时间内完成大满贯的壮举,这对于意大利媒体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更为可怕的是,“红”在戛纳一无所获、空手而归。
意大利媒体也意识到了,他们的过度追捧和渲染反而是弄巧成拙,引发了法国媒体的反感,从某种程度上断送了“红”的历史前景,所以“电影”在评论之中也是对法国媒体竭尽所能地进行讽刺,特别是对于法国人热烈追捧的“玛戈皇后”最终落败十分幸灾乐祸,“他们似乎忘记了,评审团主席并不是法国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影”提到“低俗小说”时,态度也就有所缓和,比起“玛戈皇后”来说,“低俗小说”的胜出就更加可以接受了,“戛纳延续了他们对好莱坞电影的推崇,再一次选择了美国作品。只是这一次的‘低俗小说’是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值得赞誉的选择,就如同电影名字一般,这就是一本低俗小说、一个低俗故事,但却将电影叙事格局玩出了新花样,这无疑是对电影产业的一个新启示。”
虽然没有赞扬,但至少没有再批判,这已经是一大进步了。意外的是,“电影”对于雨果倒是赞不绝口,“在这个低俗故事之中,雨果…兰开斯特是唯一的发现,他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痞子演绎得让人心生爱慕,让人想起了他在‘辛德勒的名单’里的表现。入木三分,魅力无穷。”
法国杂志“电影手册”一向口味独特,他们对“低俗小说”本来就十分推崇,得知结果之后,没有像法国另外一个专业杂志“正片”一样破口大骂,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