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渣夫改造手册-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如欢挑眉询问。
吴氏叹气道:“也合该这婚事要到明年,郑元居然逛花楼,被人打断了腿!听说几个月别想下床了。哼,这样的男人,小函居然。。。。。她居然觉得不在乎。。。。。我都与她说了,若是她不同意,我和你三哥就是拼上全家当也把婚事给退了,可她。。。。执迷不悟,坚持要嫁。”
从前的吴氏对薛函态度很差,什么粗活脏活都丢给薛函,那时候她心里只有儿子,认为女儿是赔钱货。但是现在常如欢却从她的眼中看到了悔恨和无奈。
悔恨自己以前偏激的态度让女儿变成这副模样,无奈是薛函的执拗他们阻拦不了。
甚至下午薛老三与薛函说的时候,薛函放狠话道:“你们若不让我嫁了,我就上吊。”
做父母的最终拗不过孩子。
郑元被人打了,若薛陆说不是他做的,她一点都不相信。
可薛陆在她面前却很听话,她问了,便承认了,“嗯,是我花钱找人干的。”
他倒不是疼惜薛函,他是暗恨郑家人无休止的上门骚扰他的娘子。对于不听话的侄女他一点都不心疼,他心疼的是自己的媳妇啊。打断郑元的腿他都觉得太便宜郑元了。
可这事毕竟别人不知道,郑家因为郑元的事乱成一团,也没了精力上门催婚了。
因为薛曼腊月成亲,常如欢一早便买好礼品托人带回去了。
很快,便过了年,天气回暖,薛陆升官了!
作为去年刚入职的新科状元来说,他升官可是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往年那些状元可都是在翰林院蹲够三年才换地方的。
薛陆才来多久?不过一年多罢了。
而且圣上直接将他调入户部,成为户部的一个主事。官职虽然只有从五品,但是却是有实权的,真真正正能在户部职权范围内说上话的!
不仅如此,他这主事负责的是江浙地区,这可是所有主事都想去的地方呢。
而回过味来的郑家也有些后悔,早知道薛陆升官这么快,他们怎么也不会冒着得罪他们的风险任由郑元娶薛函了。早知道就算逼也该逼着他娶薛太太喜欢的薛竹才是。
尤其是郑氏疏远了与娘家的联系后郑大嫂夫妻更是焦灼。无奈之下只能上了三房的门与吴氏商议婚期。
他们想的是,一旦成了亲,就算薛陆再不喜郑元这个侄女婿,也该考虑培养自己的势力,不然他一人势单力孤也没什么用吧。
吴氏与薛老三商议后同意了让薛函今年嫁过去的事情,最后商议婚期定在秋天。
婚期订下来后薛老三让薛东写信回去告诉了老家的人这件事,最后得到回信说都不过来了,随同信过来的还有各房给的添妆。
吴氏看着信,心里满是苦涩,老家的人算是放弃薛函了,不说薛老汉年纪大了出不得远门,就是大房二房的对这事也有了芥蒂不愿过来了。而四房小钱氏又刚有了身孕,薛老四又刚去了南方,恐怕也回不来送嫁。
薛函扭着帕子,恨恨道:“这是都恨上我了,这什么都是我的错了?”
吴氏摇头,“难道你没错?”
薛函一噎,顿时哇哇大哭,心里将这些亲戚骂了个遍,心里更是发誓,但愿这些人别有求她的时候,否则她一定好生笑话回去。
到了秋天,正日子到了,郑元穿着新衣拖着一瘸一拐的腿来迎亲了。
薛函傻了眼,这才多久没见,怎么就瘸了?
薛家五房内,薛竹修剪着盆栽,小声道:“薛函,祝你好运。”
第98章
却说郑元自打年前被薛陆收买的人在花楼打断腿; 在床上躺了三个月; 能起来走路后整个人精神都不好了。
书也不愿意读了,学堂也不去了; 整日在家无所事事。
郑大嫂和郑元爹很是着急; 每日催促他读书,反倒将郑元晚来的叛逆心里激了出来; 直接住到花楼干脆不回家了。
郑大嫂怕事情被薛家人知道,那可没少跟在郑元后面擦屁股,可郑元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出事了。
在花楼里与人争新任花魁的初夜时被人又打断了腿,好巧不巧的又断在去年断过的地方。
郑家请了不少大夫,但这些大夫也对郑元的腿束手无策了,所以又躺了五个月后郑元的腿瘸了。
本朝有规定; 身体有残疾者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郑元白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眼看着要下场考乡试了,却断了腿,没了资格。
郑元索性破罐子破摔; 更加无法无天; 吃喝嫖赌那没有他不会的。
好在婚期将至,郑大嫂是左捂又捂终于熬到了婚期,只要郑元和薛函成了亲,到时候小两口到薛陆跟前哭一哭,薛陆还能真不管自己的侄女?她可是听说了; 薛陆私下里做的买卖可不小呢。郑元不能科考了,跟着薛陆做买卖不还可以吗?
殊不知郑元的情况薛陆一清二楚,但是他却没有干涉; 对于不听话的侄女就该得到教训,薛陆是这么认为的也这么做了。
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也不认为自己是个慈悲的人,他之所以对几个兄长家里照顾,无非是因为前些年他们对他的付出。
但兄嫂的恩情是恩情,侄女们那里他却是不亏欠的。
常如欢在薛函嫁人这日带着俩孩子过来的,待看到郑元一瘸一拐的过来的时候不着痕迹的往院子里瞥了一眼。
此时薛函坐在床上,低着头看着郑元一瘸一拐的走过来要牵她的手时,顿时将盖头掀下来,惊讶道:“你的腿怎么瘸了?”
自从腿瘸了不能参加考试之后,郑元的脾气逐渐变得怪异,怪异之中说白了就是自卑。这种自卑让他不管看谁,都觉得对方看不起他,尤其听不得瘸这个字。
现在薛函当众说了出来,他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周围过来看热闹的人静了静,郑元却觉得众人这是嘲笑他呢。
可他也知道这门亲事不能坏了,他僵硬的脸上慢慢浮现出一抹笑意,抬头看向薛函:“你嫌弃我了?”
薛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能说她后悔了吗?她为什么想要嫁给他?不就是因为他长的还不错,家里有点银子,而郑元又是个读书还不错的秀才吗?有她五婶儿在那比着,她觉得嫁个读书不错的秀才是个很好的出路。
当然她并不知道有残疾的人不能参加科考这件事,她只是觉得那条瘸了的腿难看极了。
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容不得她后悔了。她摇摇头,“不嫌弃。”
郑元脸上的笑渐渐扩大,变为狂笑,然后上前重新给她盖上盖头牵着她的手往外走去。
薛函嫁人了,吴氏夫妻将薛东送到薛陆那边便打算回清河县了。在京城住了这半年多吴氏和薛老三算是明白了,京城虽好却居不易,这半年多薛老三虽然也出去做工,但挣的工钱却远远不够一家人开销,要不是常如欢他们补贴,估计日子都过不下去。
现在薛函嫁人了,薛东已经十七岁了,他们可以放心的回清河县了。
送走吴氏和薛老三,天气也逐渐热了起来,没过多久薛博回来了,这次同时也将两年前薛陆投资海船分得的利润,薛陆现在手里的银子可真是不少了。
薛博这两年肤色变黑了,人却更加精神了,他提议道:“五叔,咱们是时候开铺子了。”
他的眼神过于明亮,薛陆一怔,然后点头:“好,年前章管家就出去打听了,然后就盘下一间铺子,虽然位置不是顶好,但也不差了,现在一直空着呢。”
薛博笑道:“看来五叔早就有计划了,这样更好。”
之前他们就商量过这事,薛陆自然早早准备,现在薛博和薛老四对外面的生意逐渐上手,开铺子那么就刻不容缓了。
此时薛老四也在,薛陆便问道:“你们可商量好了谁留在京城?若是人手不够让薛照过来帮忙也可以,或者二哥三哥,他们在家只守着果园也不是个事。”
薛博听见提起他大哥,眼睛一亮,但又想到薛照的性子便道:“就我大哥那性子估计更想留在清河守果园呢。我和四叔商议了,我还年轻,以后由我往外跑,四叔在京里帮你打点事务。”
薛陆闻言点头笑了,和薛博的开朗相比,薛照是个闷葫芦,干活的时候更是闷声干,让他做生意还真难为他了。
可他们也明白薛老二和薛老三也不是做生意的料,薛老四便道:“倒不如从族里挑几个年轻的后生培养起来。”
薛陆其实早就有这想法,没有率先提出来就是担心自家兄弟觉得他照顾外人不照顾他们罢了。
而且他已经考上进士,他想让更多的薛家人有书读,在十年后能有更多的读书人考上进士入朝为官。
这些都是他的想法,等薛老四提出这样的建议后他便道:“四哥,不如你回家一趟,看看从族里挑几个后生,顺便拿些银子买些族田办个小学堂,让薛家族人有书念,你看如何?”
“这太费银子了吧?”薛老四虽然也是薛家人,可却觉得那些人毕竟不是自己家人,有些舍不得辛苦赚来的银子。
薛陆笑道:“四哥,在朝为官不是那么容易,需要的是大家守望互助,若是薛家能有更多的读书人出来,不管是我还是薛家都有好处。像那些高官,不管是在朝中还是地方,都有许多自己族里的人为官,我不行有其他人顶上来,他不行,我来帮忙。这就是家族的力量,独木难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薛东不正读书吗。。。。”薛老四反驳。
薛陆道:“薛陆和薛鸿源毕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好比我现在为官,尚且需要你们过来帮忙,等他们有朝一日为官,也是需要兄弟亲人的帮忙,薛东和鸿源就差了十几岁,其他的几个小的更别说,培养人才势在必行。”
薛老四说不过他便答应吓了,毕竟银子是薛陆的,他只是帮忙,然后年底的时候薛陆分给他们几个兄弟一点分红。
叔侄三人商议定了,薛老四便往清河县赶了,薛陆选择让他回乡不是没有道理的,薛老四辈分稍微高一些,而且小钱氏也快到产期了,他回去能好些。
对薛博薛陆则让薛老四将薛博的妻儿直接接到京城来住,好过薛博南方京城跑的时候没空回去看他们。至于小钱氏他们,孩子还太小,带出来也不放心,薛老四也说等孩子大些便带到京城来。
似乎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了,薛函嫁人后常如欢身边清静不少,每日有薛菊和薛竹陪着,还有小美丽需要养,生活变得有趣多了。
但薛菊毕竟年纪小,爱玩,这日缠着薛竹出门逛街去。常如欢笑着一人给了她们几两银子便放行了,但姐妹二人出去没多久便回来了,而且薛竹满脸通红一副羞臊的模样,着实让常如欢惊讶了一把。
常如欢偷偷将薛菊叫来,八卦的问道:“你二姐怎么了?”
薛菊眨眨眼,老道道:“二姐的春天来了。”
尾音还拉着长调,常如欢忍不住笑了出来,“小菊以后要嫁什么样的人?”她知道薛菊很有天分,就来京城的这几个月,常如欢试着教她读书,发现薛菊读书很快,甚至比薛陆当年也不遑多让,只可惜是个女娃不能参加考试,否则常如欢真想培养个女状元出来。
薛菊皱眉摇头道:“我要招赘!”
常如欢突然想起来当初钱氏嘲讽周氏生不出儿子来这件事,当初年纪更小的薛菊便说要招赘,那时候她只当是个玩笑,可现在十多岁的薛菊居然还是这样的坚持。
兴许薛家真的能有个赘婿也不可知。
而常如欢关注的薛竹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不过几日便有人上门提亲了。
对方居然是二品大员崔尚书之嫡长子崔荣!
但这来提亲的却是崔荣私下里请来的媒人,并不是崔家请来的。
常如欢觉得莫名其妙,但联想到那日薛竹满脸羞臊的回来时候的情景,便有了了然。她让下人先招待着,自己却去找薛竹问个清楚。
薛竹一听之下,慌乱中带着恼怒:“这人可真不知羞,我都拒绝了,他居然还敢来。”
一听这话,常如欢便放下心来,看来这事只是崔公子的一头热了,她点点头道:“你能拒绝就好,你五叔现在只是从五品官员,与二品大员之间的差距过大,崔大人一定不会同意这门婚事的。况且我听说过这崔家内院复杂,也不适合你。”
“五婶儿,我又给您惹麻烦了。。。。”薛竹很是惭愧。
常如欢拍拍她,安慰道:“都说好事多磨,五婶一定给你找门合适的婚事,别急。”在他们现代十七岁的姑娘还不成年呢,这里都成老姑娘了。
薛竹红着脸应了,常如欢这才出去打发上门的媒人。
这媒人也不傻,当先便把双方的情况说了清楚,才将崔荣的意图说出来。
常如欢忍着怒气道:“我薛家不是那等随便之人,回去告诉你们少爷,我们不嫁!”
媒人虽然是被崔荣私下请来的,却也知道这不合规矩,但还是劝道:“对方好歹是尚书家,太太还是考虑考虑,崔公子说了,只要薛家同意了,他想办法让崔大人同意这门婚事。”
在古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崔荣私下庆媒人,就已经很不合规矩了。
常如欢直接叫章管家送客,将媒人半催半请的送走了。
常如欢不由得扶额:为啥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侄女婚事就这么难呢?
第99章
常如欢早就料到薛函嫁人后会后悔; 可没想到后悔的这么快; 还没过年的时候薛函就哭哭啼啼的抱着一个包袱回来了。
她一来,薛竹便找借口回避了,薛函有些委屈道:“堂姐这是不原谅我吗?”
常如欢道:“并没有; 她回去温书去了。”怕薛竹多想,常如欢给她布置了许多功课; 又找来一个以前在宫里呆过的婆子教她规矩; 这些薛函是不知道的。
薛函委屈的瞥一眼常如欢没有从她脸上看到同情有些不是滋味,低下头道:“如今我过的不好了,她是不是高兴了?就该提前跟她说的,这样她就不生气了。”
没嫁过去的时候她天天盼着能嫁过去; 早些过上少奶奶的生活; 但是嫁过去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
先不说自己那婆婆整日让她立规矩了; 就是郑元待她也不好,新鲜劲过去后便跑去找通房了。而且她嫁过去之后才知道原来残疾了的人是不能参加科考的。
她本来是奔着郑元的前程去的,谁承想却是不能参加科考了; 终其一生也就是个秀才。
如果郑元对她好些也就罢了。可郑元现在自暴自弃; 书也不读了,自己说他两句便不高兴; 整日不是酗酒就是腻在通房屋里头;
加上嫁过去一直没有身孕,她婆婆对这颇有微词。这些她都忍了。
可这次,郑元的通房丫头居然有了身孕!
来京城这么久了,她早就知道正房娘子没有孩子,那些小妾和通房是不能怀孕的; 于是她提了出来,却得到的是郑元的冷嘲热讽还有婆婆的辱骂,说她是不下蛋的鸡。
于是薛函委屈之下回了娘家,她想好了,若是郑家不给个说法她是不回去的。
听了薛函这话,常如欢掀开眼皮瞅了她一眼,心里好笑,这婚事是她非得要嫁的,现在倒委屈上了,难不成薛竹还得感谢她不成?
薛函见她不说话,继续道:“如今郑家对我是真不好,若不是我在这儿,可能嫁过去的就是堂姐了,她还有什么好生气的。若是可以,我真想将这婚事还给她。”
“你这还有理了?错的倒成了你堂姐了?”常如欢冷笑一声,“我还真开了眼界了,若说以前你只是因为你娘性子有些偏激,那现在就是没有良心了。不管别人有没有做过对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