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长嫡幼-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都督节哀,”顾启珪轻声说道,除了这句话他不知道该对许寅说什么,想了好久才说了这样一句,但其实真的是苍白无力连他自己都不愿意听。
“谢过顾大人,”许寅回道,镇定的很,面对顾启珪他没有丝毫异样的情绪。
其实说起来,对于母亲,许寅现在有两种情感,一种是对于母亲终于鞥咽下最后一口气而感到高兴,那种硬生生的憋着一口气的感受,想也知道很难受,作为儿子他心疼;一种是非常的伤心,自他懂事起,母亲其实并没有溺宠过他,嫡母还在的时候,母亲见他不易,时常偷偷的过来看一眼,嫡母去世母亲扶正后他们相处的多了些,但是他已经长大了,母子俩还是淡淡的,但是那是他的母亲,怎么说呢,自今日起他真的就变成了无根的浮萍,以后他的生命之中再不会有这样一个女人了。
尤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来母亲至死想的都是他,他一直觉得母亲是因为恨才一直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原来从来都是自己,自己才是母亲至死都放不下的。许寅闭了闭眼,这样的情况之下,他自然会带着母亲的祈愿好好的生活下去的。
顾启珪这边进到内室才发现和许寅一样,闫如译是重孝在身,顾启珪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其实是很震惊的,毕竟在这个时代,对这些礼仪很是重视,闫如译能做到这样也是不容易了,不管怎么说吧,也算是把他与许寅的事情放在了明面之上了。
顾启珪并没有在许家灵堂之上多做逗留,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虽然不知道闫如译有没有就这件事情对许寅叮嘱什么或者他们二人有什么打算,但是那到底是别人的私事,顾启珪自然不会上赶着说什么。
接下来他们要回京了。
临行的前一日,顾启珪带着安珏然去拜访许家老夫人,之前多亏老人家照顾,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是他们现在要离开了,自然不能不吭声就离开。这个事情其实与珏然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珏然好奇这位来太太想跟着去看看,顾启珪自然不会拒绝,相反他觉得这样做起来没准还会更好一些。
因为提前已经去城南许府送了拜帖,所以顾启珪和安珏然到那里的时候,许府已经都准备好了,从这些细节之中可以看得出,许府很看重他们。
安珏然看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就是皱眉,要说重视,这也太重视了点,而且不是浮于表面的东西,府上的这些下人看到他们两个都是笑意盈盈的,就是老管家眼神之中也是慈爱,一府之中所有的下人来来回回都在忙碌,这一切都可以看得出这些都是之前就已经安排好的。
“我之前来的时候也是这种待遇,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心里也有嘀咕,但是老夫人确实帮了我许多,”顾启珪看到安珏然的皱着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就直接开口说道。
虽然顾启珪欲言又止,但是在安珏然听起来不言而喻,确实蹊跷,安珏然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许老夫人已经在厅堂里头等着了,顾启珪和安珏然进到里头,自然是先赔礼表示歉意,不管怎么说都不能让长辈枯等不是,“老夫人,让您久等了,这次是启珪的不是,过来迟了,其实在战事结束之后就应该过来向您道谢的,但是之后被事情绊住了手脚,实在不得空闲,一拖就到了现在,这次过来除了表示感谢,也是过来向老夫人辞行的。”
许氏本来看见顾启珪和安珏然进门,眼睛就一直盯着顾启珪,听到顾启珪说话,本来的时候她脸上是带着笑意的,但是听到顾启珪说到最后,眼睛里明显的带上了不舍,但是,瞬间就被掩饰过去。‘万事莫强求’这是她经常劝诫别人的话,怎么到了自己这就又要犯糊涂了呢。
一旁的安珏然一直观察着许氏,所以刚才许氏的表情虽然一闪而过但是他确实看到了,在这种场合他自然不会说什么,但是心底当然是有疑惑的。
“这就是我表弟,我们一起长大的,”顾启珪向许氏介绍安珏然。
“好好好,都是好孩子,快快坐下,这时候离饭点还早,你们就陪我这个老婆子说说话可好?”许氏笑眯眯的说道,除了刚刚的一闪而过的不舍,许氏一直是和蔼长辈的形象。
“那晚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顾启珪和安珏然肯定不会拒绝。
接下来,安珏然充分体会到了许老夫人的好客程度,看样子说是当做亲孙子也不过如此了,这种情况之下,启珪没有丝毫的异样,想来这之前就已经体验过这样的待遇了。
在许府用过午膳之后,许氏又留了一会儿,一直到未时,顾启珪和安珏然才功成身退。
“说起来,许老夫人待你是有些过于亲近了,”哥俩儿并排走,安珏然对顾启珪说道,一个人对人是否真心,他们这些自小就学着观察别人的人自然能分辨的出,许氏非常的真实,言语之间对启珪也是极其的爱护,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对一个人好,要不就是有所图,要不就是有什么渊源。
“确实是这样,我心里当然也犯嘀咕,毕竟这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不可信的,但是我已经派安慰去搜查了,没有丝毫的线索是关于老夫人与我的,难道是因为我与曾祖父长得有一丢丢像,所以许夫人爱屋及乌?”顾启珪也是瞎猜测,因为这种话爹娘从来没提过。
想了想顾启珪接着说,“不过不要想这么多,左右大致后日我们就要出发回京,要是她不提我们就当做不知道要是有缘总有一日会知道的。”这些都只会是他生命之中的过客,一个个都会匆匆的被落在后面,所以顾启珪并不打算费太多的心神。
安珏然也跟着笑,确实是这样,他们这就要回京了,而且看起来许氏没有恶意,也不用太在意。
说起来他们离京已经四五个月了,现在都已经九月份,到了入秋的时候了,天气渐渐变凉,还真是个好时候。
城南许府
顾启珪和安珏然离开很久,许氏都没有动作一直坐在那里,她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人,这些年一来一直都是冷硬的表情,但是现在却完全软了下了,欲泣但是忍住了。
“祖母,这是管家在顾启珪的蒲团之上捡到的,孙女看着应该是顾启珪想给您的。”许佳从外面跑了进来,对许氏说道。
许氏看看许佳手里的玉佩,这是跟了她大半辈子的玉佩,自然是熟悉的紧,这是她之前赠予顾启珪的,之前说话的时候那孩子就提出要还给她,但是被她拒绝了,没想到那孩子竟然还是留下在府里了。
“祖母,要不要我去给顾启珪送去,他现在肯定在驿站呢,”许佳伏在许氏的膝头,慢慢说道,她的嗓音还是一如往常的沙哑,并不好听。
索性许氏已经习惯孙女的声音,倒是没有感觉到,她慢慢抚摸着许佳的头发,笑着说道:“没事儿,不去了,这是他在拒绝呢,既然他不要,以后都留给我们佳儿。”
“祖母,祖母,我不要的,这些都给启珪好了,我不需要的,”许佳反应激动,这怎么能给她呢,祖母抚养她长大,教她吃饱穿暖,读书识字,她怎么还能要东西呢,何况这些本来就是该给启珪的。
“佳儿,祖母已经老了,以后还要靠你照料,这些自然都是给你的,到时候把这些给你两个侄子留一份,其他的都留给你,祖母一定要给佳儿找一个如意郎君。”许氏顺顺许佳的头发,安抚道。
许佳想插话,被许氏制止了。
“启珪那孩子聪明,现在肯定是想着我们有什么企图才这样干的。难得是个聪明人,也很果断,就算是知道了那些人的本事还是拒绝了。也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这辈子还能再见一面就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了,其他不敢奢求。”许氏接着说道。
“就没有别的办法吗?”许佳不甘心。
许氏没有言语,她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老太太,生于世家长于世家,她太清楚其中的弯弯道道了,总的来说那孩子被教养的不错,就是不知道他爹是怎样的风华。许氏苦笑,看来就是她也变得贪心了,看看院子里树上挂着的灯笼,许氏的思绪飞了很远。
其实有什么可说的呢,当年的事情说起来也是难堪。想当年她年轻气盛,军中一枝花,偏偏看上了偶然过来的他。
她自小养在军中,性格自然不像闺中女子,向来有话直说不知掩饰为何物,所以一发现自己动了心,立刻就想着上去表白,根本就不管他家中是不是有妻儿老小,想想当年还真是自己死命贴上去的,甚至就连有孩子的那一夜也是她亲自设计好的。至今她都没有忘记他醒来那一刻射向她的眼神,就像利剑一样,直接插到她心里,也就是在那一刻,她突然想通了,自己终究是在追逐什么啊,把自己弄的不像自己。
事情本该就这样过去的,要不是她突然有了孩子的话,这件事情永远都会是一个秘密。之后,她选择生下了孩子,在父亲的支持下自立门户,她相信孩子会好好生活下去,也确实如她所想孩子好好生活了许多年。
一直到父亲过世,许琦继承许家,那些曾经护着她的人一个个逝去,不知道从哪一日开始,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再然后,孩子意外没了,只留下了还在襁褓之中的孙子。
她不知道是谁弄的,也不知道事情该怎么办,儿子走后,孙子也时常遇上意外,还是这么小的孩子,她不知道怎么办,这么些年过去所有人都不再忌惮她,她焦虑,她想歇斯底里,但是都没有用。于是,她第一次联系了远在北境的他,然后孩子就被抱走了。
没有了后顾之忧,她冲上战场,靠着他留下的势力,屡战屡胜,然后再也没有人敢忽视她,就是许琦也不行,她成了两广的‘女将军’,没人敢惹。
但是她一直都不知道孩子去了哪里,直到他临死时候送来的那一封信,她的孙儿成长的很好,也很优秀。接下来这些年她一直都关注着,但是从来没有想着去靠近,孙子绝对不能因为她有什么污点,一直就这样就很好。
曾经的那一夜,他给她留下了两件东西,孩子和玉佩。
现在孩子很好,至于玉佩就自己处置吧。
第240章
对于许氏的这些忧虑和思念,顾启珪是不知道的,现在的他正随着队伍忙着整理行李,接下来,他们就要回京了。
顾启珪一行人离开燕城那日,街上百姓涌动,这当然不是来欢送他们的,百姓们都围着许琦的囚车,跟着慢慢向前走,大致是想来看许琦最后一面的,或者也有是来为闫如译送行的。燕城百姓比想象中要理智的多,每个人都没有过激的行为和举动,大家就只是过来看看,想来现在的他们现在也是非常的唏嘘,毕竟许琦在燕城百姓眼里到底是不一样的。看到百姓这样的行为,就是顾启珪他们这些人心里也有种说不出的感受。
浩浩荡荡的人群跟着往前走,他们行动当然不会很快,过了很久,顾启珪他们才出了燕城城门,算是真正离开了生活几个月的燕城。
不管怎么说他们是客人,现在要离开,当然要有人送行,现在的两广没有人能担当这个重任,最后就由许寅担当这个重责,把他们一行人送出两广再在赶回燕城,虽然说是贬为庶人,但是许寅在燕城的威望到底是不同的。
来时乘风,带着忧患和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路上根本就分不出心神观周围风光,回去的时候本来该是一派轻松,但是又充满对家里的想念,面对路上风色也没有什么感觉,总的来说,他们这一趟出来根本就是为了公干,其他什么也没做。
在他们即将离开两广的时候,还发生了一场对他们一行人来说充满意外对顾启珪来说却又在意料之中的事情,他们整支队伍遇到了劫匪。
本来顾启珪一行人就是慢慢前行,对周围也没有什么防备,这些匪徒又是突然冲出来的,算是打了个措手不及,索性匪徒人不多,在安珏然和许寅的指挥下很快就抵挡住了攻势,几乎没有伤亡就湮灭了这些敌人。
等到最后他们整顿队伍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件大事,闫如译闫大人在自己的马车之中被一剑毙命,经随行大夫确认已经回天无力,这让他们一行人很是惊讶,这场冲突来的突然,谁知道结果也是出人意料,本来以为已经解决,没想到闫大人竟然出事了。
时值刚入秋,季节还没有转变,天气还很热,尤其是他们是在大齐的最南方,这样的实际情况在,他们自然不能带着闫如译的尸体上京,这里离京城实在太远,且不说他们路上行程会大耽搁,就说他们想带着恐怕尸体也不能完整的到达京城。
最后就由周守砚做主,把闫如译交给前来护送他们还没有回燕城的许寅,意思就是先把闫如译埋葬在两广,这样的决定实属无奈,但是实际情况在那摆着,他们也没有办法,而且怎么说闫如译在两广待了这么些年,这里也算是他的第二故乡了。
这件事情决定之后,周守砚立刻就往京城去了信儿,算是让京城的众人都知道这个事情,至于京城想怎么解决,就不是他们能管得着的了。因为这事儿发生的突然,解决的也仓促,不过这事儿与他们不会有什么影响,毕竟这件事情最后的责任总会归到许琦身上,反正许琦现在身上数罪,也不在乎再加上一桩。
此事没有阻拦顾启珪他们一行人回京的脚步,一来此次他们回京是有时间限期的,虽然并不是很严格,但是路上还带着许琦的阶下囚,万一路上再发生个什么事儿,也是麻烦,所以他们得预留出时间。二来,闫如译这一出,明面上人已经不在了,但是这其中的事情周守砚顾启珪他们心知肚明,所以他们明面上对闫如译的‘死亡’表现出了足够的惋惜,但是行动上没有什么迟疑就离开了。
其实说实话,作为顾启珪很是佩服闫如译和许寅的,这件事情想也知道是他们两人之前就已经定好的计划,因为这两人都是聪明人,所以顾启珪从没有担心他们什么的,不过闫如译比他想的果断,从头至尾没想着回京,就是去看看的意思也没有,其实这样也好。
此后闫家再没有名为闫如译的嫡子了,闫如译算是舍弃了自己曾经所有的荣华,放下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所以说闫如译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啊,不过这样也好,毕竟,闫家现在已经深陷夺嫡泥潭连自己都脱身不得,要是闫如译进京,恐怕也是两面难为,说不定现在这样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这些生命之中的过客从来都是来去匆匆,分开了就不知道还有没有再遇上的缘分,不过不管去了哪里,都希望大家好,顾启珪看着许寅一行人离去的背影,轻轻勾了勾唇。
转眼过去了半月,顾启珪他们一行人终于是到了吉城,这其中许琦那里没有出什么幺蛾子,路上还算平静。从燕城这里开始他们就要上水路,算是真正开始轻松起来了,而且他们现在到了两江的地盘,陆平御下向来严格,他们不怕出什么意外。
他们已经到了吉城,但是他们回京的船只还没有备好,周守砚下令要在吉城修整两日再继续赶路,这也算是让队伍轻松一下。毕竟自从出了燕城,他们就一直在赶路,出了闫如译那样的事情之后,除了知情的几人,其他人都是非常的紧张,全都是提着一口气赶路的,这下子总算有时间松一口气了。
既然已经到了吉城,顾启珪当然是不会闲着的,“我要去张府看一下大姐,你要不要跟着去看上一看?”顾启珪问安珏然,不过也就是一问,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