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那她可要说几句不中听的话了。
“刺史家的公子,自是高枝。只可惜那位何公子还年幼时,便由母亲作主,跟舅舅家的表妹订了亲。他舅舅家却也是皇商,专供着宫中的海棠花。因只有一个独生女儿,是以对这个未来女婿十分用心。打小他要习文,便请了江南最好的文先生。要练武,便请了江湖上有名的武教头,可学了这十来年,也没见有个甚么名堂。反倒是听说惯爱怜香惜玉,为此还在些名声不大好的地方打了几架,很是出名。”
南湘儿一听,脸不红了,耳朵也不竖了,一张俏脸,跟吃了苍蝇似的别扭。
她又不是小孩子了,自然是听得懂的。
名声不大好的地方,多半是秦楼楚馆了。在那些地方怜香惜玉,不就是争风吃醋?再说,已经和有钱的表妹订了亲,却还这样行事,可见为人浮躁,不知检点了。
南湘儿再怎么作践自己,也不至于去给做二房吧?可想想要她在简家和傅家之中二选一,她又不甘心。索性今日已是豁出去的,又没有旁人,她也不怕丢脸了。
“若是金陵实在寻不到合适的,我宁可去京城!”
什么?
宁四娘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要去京城?京城又没个亲戚,谁管你?”
南湘儿不服,“怎么没有?咱家三舅公不就在京城么?只要外祖母一封信去,自会照应。”
宁四娘只听得目瞪口呆。
她知道南湘儿有点不安分,上回程岳来,也显露了些许。可她觉得,自己打压得已经够明显的了,没想到南湘儿居然还不死心。反而想追到京城去,她这是脸皮厚到一定程度了,还是异想天开到一定程度了?
“你这心太大,外祖母也无能为力。不如你去找你大舅舅,看他能替你寻门怎样的好亲。”
宁四娘一句话,把南湘儿堵了回去,然后干脆利落的送人出了门。
她还想多活几年,不想被活活气死!
南湘儿碰一鼻子灰,没趣的回房了。
可心中到底不服气,不过两日,也顾不得天气暑热,果然找到鸡鸣寺里去。时间看漏了,补昨天的一章
第221章活着
鸡鸣寺,在金陵郊区鸡笼山上。
因山中清凉,又是本地名胜,虽值炎炎夏日,还是有些香客过来赏玩。
梅氏见此,在下车前就让南湘儿戴上了帷帽。
深知这位表小姐的脾气,故此就算今天宁四娘特批了假,但宁芳兄妹宁可上学,都没人愿意跟着出来玩。
最后只有心系丈夫的梅氏,强拖了房中的春姨娘作伴,跟着一起来了。
不是她看重春姨娘,而是她也怕了南湘儿闹出什么状况,无法交差,好歹带个姨娘,回去不也能做个人证?
只是看看顶着这么大的太阳跑来逛鸡鸣寺的,要么是真心看风景的游客,要么就是虔诚的香客,南湘儿无聊的在帷帽后撇了撇嘴,没有招惹其中的任何一个,径直去寻她宁怀瑜了。
“大爷到林子里去和人下棋了。”接待她们的奕秋姨娘,恭顺冷淡的倒了茶,就一副不想多话的模样。
她本就不胖,如今又清瘦了许多,整个人显得更加弱不禁风。偏偏后颈处,高高的衣领也没能完全遮住枚青紫的印记,又给那冷冽的眉眼中添了几分别样的媚态。
梅氏到底有几分心虚,命人取出礼物,“这是南边送来的香云纱,做夏裳最凉爽不过,你也做两身吧。”
“谢过大奶奶。”奕秋接了衣料,却是看都不看一眼,便放下了。
梅氏很是尴尬,南湘儿却不管这些,喝口茶便道,“既然舅舅在林子里,那我找他去!”
春姨娘趁机道,“大奶奶快跟去看看吧,这儿有我就是。”
梅氏也怕南湘儿冒冒失失,冲撞了丈夫的贵客,回头不会怪她,却会迁怒自己,慌忙跟了上去。这边奕秋一直绷着的脸,才终于松动了三分。
春姨娘微微叹了口气,取了一瓶药递到奕秋面前,“这是陈大夫家的秘治水蜜丸,专治妇人气血两亏,月事不调的。每天早晚各一颗,吃完若觉得好,下回再给你送。”
奕秋却抓起药瓶就要往地上砸,“我养好了作甚么?不如早些死了干净!”
春姨娘道,“你想死我拦不住。只你死前不妨想想这一辈子,值么?”
一句话,把奕秋问得泪流满面。
值?
当然是不值!
春姨娘眼泪也落了下来,看左右无人,才低声道,“咱们春夏秋冬四个丫头,虽不是一日进的梅家,却先后都分到了大奶奶身边伺候。想着小姐总比跟着少爷贴心,这么些年下来,我敢摸着良心说一句,忠心耿耿是做到了的,可如今都是什么下场?挽夏生三姐儿时死了,画冬那样一个老实丫头,给了金奶娘的侄子,成天不是打就是骂,过得跟苦水里泡着似的。我时常就想不通,我自问这辈子没干过一件亏心事,为何老天这么对我?”
奕秋捂着脸,哭得说不出话来。
春姨娘抚着她的头,把她揽在了怀里,“明明大奶奶在闺中的时候,答应过我们,等她嫁了,会给咱们都寻个好归宿的。可她骗人,她一样也没做到!甚至,她为了讨好大爷,还给你灌了那样的药!你若死了,你以为她会有多伤心么?会自责么?不会的。她顶多假惺惺的哭一场,再给你做场法事,就说她尽到心了。这么一想,你还想死么?”
奕秋抱着她,哭得说不出话来。
春姨娘道,“好好活着吧,我不信老天总这么待咱们。从前那样艰难都熬过来了,何况如今越来越好了?你不知道吧,我虽想着给你寻些调身子的药,却苦于不敢开口。是萱姐儿懂事,瞧出我惦记着你,特意在太太跟前说,你在外头服侍大爷辛苦了,要给你带东西,太太便一下记着你了。直说忙忘了,又让二奶奶去替你寻了药来。”
奕秋抬起哭红的双眼,颤声道,“真,真是太太惦着我?”
春姨娘点头,“果真是太太说的,还让我来问问你缺什么,要什么就只管说,可别委屈着自己。后头二奶奶还悄悄塞了我二十两银子,说给你零花。我想着你在庙里,也没什么花销,只怕拿了又给咱们那位狠心的爷拿去,便替你回了。”
奕秋点头,她在外头,行动皆不由自己。把钱放身上,真是最没有用处的。还不如留着这份人情,以后讨别的东西。
春姨娘道,“咱们太太是个心善,二奶奶也是个有心人。你的事,是大奶奶对不起你,太太心里明白,只不好说。只要你好好活着,回头太太指不定会在哪里拉你一把,若你死了,可就真的什么想头都没有了。”
奕秋咬牙,“好,我听你的,我活!我倒要看看,咱们贤惠的大奶奶,最后是个什么终局!”
春姨娘抚着她的肩,不再多劝。
就算心里有恨,也比什么都没有强。
树林那边,在阳光透射的绿荫之下,一身紫衣白裙的南湘儿正笑吟吟的,给大舅舅的新朋友见礼。
高文秀没有想到,宁怀瑜竟然有这么一个漂亮的外甥女。
而南湘儿也没有想到,舅舅的新朋友居然是金陵府尹高文秀!
这可是南湘儿除了程岳之外,见过品级最高的官员了。足足的正四品,还极有实权。
当然,这位高大人长得也非常儒雅。虽已有四十好几,但因保养得宜,看起来就跟三十出头似的,特别有中年男子的魅力。
梅氏站在一旁,很是后悔。
她也不知丈夫的朋友会是这样的高官,若是不上前见礼,自然失礼,可上前见礼,她这年纪却不如南湘儿合适了。
毕竟南湘儿还可以仗着是晚辈,在那里撒娇卖痴,她一个已婚妇人,便十分尴尬。想上前唤南湘儿回来,偏偏南湘儿好似挺讨这位大人喜欢,还跟她聊得颇欢。想独自离开,那就更不合适了。
到底,做官的人多半还是要脸的。
高文秀虽然有心多逗弄南湘儿几句,但是瞟到梅氏在一旁坐卧不安,便起身告辞了。
约了宁怀瑜改日再下棋,便先行离去。
此时,宁怀瑜才问宝贝外甥女,怎么大热的天,跑过来了。
南湘儿张嘴就告状,“外祖母给我说了两门亲事,听都听不下去!”
可等她把两家人的情况一说,宁怀瑜却罕见的沉默了。
第222章报丧
宁怀瑜不是南湘儿这样不懂事的小姑娘,所以一听便知道,宁四娘给南湘儿安排的两桩亲事,并不辱没她的身份。
相反,还十分得宜。
南家虽然门庭显赫,但那已经是过去的辉煌了,真正的大户人家不会看得上他们,太低的人家又不好将就。还真就宁四娘挑的这两户人家,不高不低的,正好合适。
否则,南湘儿虽是嫡出,但生母早夭这点就极招人忌讳,有些人只怕还要说她命硬克母。而她父亲又只是个普通的世家子弟,没有任何功名。
除非现在宁家兄弟突然立下不世奇功,能加官进爵,位极人臣。否则南湘儿就是个天仙,只怕也没什么高门肯要。
可这样的事实,宁怀瑜不便点破,而心高气傲的南湘儿更加不愿意去面对,她只揪着一点不放。
“怎么说,咱家跟英王府都是亲戚,便是在这种时候去求人帮帮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可见外祖母不是真心疼我!舅舅,你素来最疼我,你回去帮我说说,好不好?”
宁怀瑜,还真没这个脸去说。
程家的姻亲一直都在,可自从老姑奶奶过世后,这么多年宁家也没人走得通,就知道这样的高枝不是谁都攀得起的。
这回宁芳母女机缘巧合,跟人家搭上线了。就算宁家人知道,哪怕是宁守仪,也不好意思去占这个便宜。
况且如今宁怀瑜能脱了盐税案这么大的事情,清清静静坐在这里下棋清修,已经是托了程家的人情。此刻若再不知羞耻凑上去,那就真有些得寸进尺了。
可宁怀瑜却不愿破坏她在外甥女跟前的形象,只道,“你也不是不知道,你外祖母素来固执,就算我回去了,她若不愿,又能怎样?”
南湘儿极为不悦,却也无可奈何。
梅氏见状,便想岔开话题,拿了儿子得了先生夸奖的一篇功课来给丈夫看。可才起个头,却被宁怀瑜不耐烦的打断了。
“既有先生,教他便是先生的事,找我作甚?”
梅氏心中一惊,还想再劝着些,宁怀瑜却不耐烦听了。还想替南湘儿出出馊主意,忽地宁四娘派了人来,说是家中出了急事,不仅让南湘儿赶紧回去,还让宁怀瑜也赶紧回去。
宁怀瑜忙问出了何事,他知道嫡母的脾气,如果不是当真出了大事,断然不会开这个口。
下人瞟了南湘儿一眼,方道,“是南家来人了,说咱们大姑爷,没了。”
梅氏听得大吃一惊,再看南湘儿也变了脸色,不过她的第一句话却是冲着宁怀瑜说的,“大舅舅,我可不要回家守孝!”
梅氏皱眉。
这话实在太无礼了,哪有亲爹过世了,不问青红皂白,只关心自己要不要回家守孝的?
再说,身为嫡长女,父亲没了,不回家奔丧,象话吗?
她急忙催着丈夫回去,可宁怀瑜目光闪了闪,却跟梅氏说,“你带湘儿快回去,只说庙里的方丈给我算了一卦,说我身带煞气,出不得远门。我便只好在这寺中闭关,给姐夫做七七四十九法事尽心了。”
南湘儿一惊,“大舅舅,你不管我么?”
宁怀瑜道,“傻丫头,若我不回去,你祖母哪里再找人送你回家?”
宁怀璧在任上,不可能告假。宁四娘是长辈,也不好去给个晚辈奔丧,总不能让南湘儿自己回去。
于是南湘儿听明白后,反倒笑了,“还是舅舅想得周全!”
宁怀瑜见此也忍不住轻拍了她一记,“这种时候你怎么能笑?回去便是装,也要装个哭样儿来,越惨越好。再有你那婚事,要不就听你外祖母的,不管是简家还是傅家,先订下一家再说。否则你这守孝三年过去,都多大了?”
南湘儿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今年下半年就要满十五了,如今说亲正合适。可三年之后就十八了,那可是十足的老姑娘!
到时别说她还挑三拣四,别人不挑拣她就不错了。
南湘儿不甘心,可如今却也无法。宁怀瑜又再三叮嘱梅氏,一定要把话给宁四娘带到。
梅氏本不愿意,可她素来逆来顺受惯了,只得记下。
等匆匆赶回宁府,宁四娘已经命人赶着给南湘儿准备了麻布孝衣。洗了脂粉,去了簪环,梅氏才带她去到宁四娘那边说话,果然就见到两个从南家过来报丧的老仆。
“……三爷去年冬天赏了场雪,回来就有些咳嗽。起初没留意,又赶上快过年了,怕长辈烦恼,便自己扛着。谁知年后就躺下了,寻医问药,请了无数大夫,都说拖得太久,不好医治了。原是早想来府上说一声,偏偏又听说这边官司打得厉害,连四皇子也在。家里怕惊扰府上,也是盼着三爷能好,便压着没说。谁知上月初五夜里,三爷便没了,便赶紧打发小的们来报信。只家里老太太说,若有孝心,在哪里守着也是一样的。不拘一定要回去,横竖有亲家太太看着,家里也是放心的。”
南湘儿听到这儿,心中窃喜,才想说几句“女儿不孝,就在这边守着”之类的话,宁四娘却是面沉似水的开了口。
“虽府上老太太信我,但礼不可废。湘儿你去收拾收拾,明日便送你回南昌,送父亲下葬!我记得南昌风俗,亦是停灵七七四十九天,若路上赶一赶,还是赶得到的吧?”
南府下人面面相觑,不敢作声。
他们下人出门,一路坐些小船也只用了不到半月,便到了金陵,若是主子出门,舍得花钱坐大船,肯定速度更快。只家中让他们出来的时候,可是没打算着让南湘儿回去奔丧的,这么急匆匆的赶回去,家里怪罪可怎么办?
但宁四娘显然是已经决定了,完全不想跟他们多说,便吩咐人带他们下去休息。只回头却是气得一拍桌子,“简直欺人太甚!”
南湘儿还不知好歹的问,“既然家里都不让我回去,大舅舅又病着,不如……”
宁四娘却一个耳光子,打在了她的脸上!
第223章同去
“这是为人子女说的话么?”
宁四娘是真火了,生平最不爱动手的人,都逼得动手打了人,甚至还想再来一个耳光打醒南湘儿。
“南家不让你回去奔丧,你就不回去了,你要人家在背后嚼你一辈子舌根?连亲爹没了都不回去奔丧的姑娘,这么冷心冷情,回头还有哪个正经人家看得上你?”
南湘儿又惊又疼,二话不敢说,哭着回去收拾了。
这边梅氏才小心翼翼道,“大姑爷上月初五便没了,南家却直拖到如今才来报信,显见得是不想让外甥女回去。咱们虽然知礼,可只怕就算这么送外甥女回去了,还要落下纷争。”
宁四娘冷哼,一针见血道,“什么纷争?无非就是怕多个人回去讨要嫁妆罢了!当初因有姑爷在,湘儿又小,故此我从未向南家讨要过什么。真没想到堂堂帝师之家竟沦落至此,还要算计这些东西!”
梅氏硬着头皮道,“回来之前,相公说,当初他把外甥女带出来时,曾应承过大姑爷,不再讨要那些嫁妆……”
宁四娘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