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咳咳,这也是夏老太公娇养女儿,从前小时常这么带她出去玩,夏珍珍才如此驾轻就熟。
得了夸奖,宁芳挺不好意思的,羞涩道,“让公公见笑了。知道公公刚刚升了官,特特准备了一份小小贺礼,望公公不要嫌弃。”
眼看她拿出一只寸许长的雕花银棺小香囊,万大有立即笑眯了眼。
因太监无子,为养老计,本就多爱财之人。而棺材是升官发财的意思,尤其上面雕的还是招财进宝的吉祥童子,虽只有三四两重,但却是极符合他如今的心意。况且打得这样小巧精致,不管自己佩戴,还是日后送礼都是极体面之物。
再想起上回夏家送的那毫不掺假的金锭子,心中对宁芳好感又添一层,觉得这丫头极会来事。
“不嫌弃,不嫌弃,姐儿这份心意我领了。快请坐下,来人,上菜!”
看他没说正事,宁芳自不会提,只是等到菜摆上来,着实吃了一惊。
万大有请客的菜不多,只有四菜一汤。
四样菜是水晶虾仁,酥炸刀鱼,酱鸭舌和干烧鱼唇,汤是莼菜豆腐丸子汤。
要说鱼唇鸭舌不过贵而难得,但那剥壳后仍有一寸来长的河虾仁,还有筷子长的刀鱼就不是市面上轻易能买得到的了。
尤其是那道汤里的豆腐,竟是切成盛开的菊花模样,光这份水平就不是一般般的厨子能做出来的。
“公公真是太客气了!”
看宁芳很识货的毫不掩饰诧异之色,万大有得意笑了,“这些鱼虾原是各地官府送进行宫孝敬四皇子的,只是四皇子办完正事就回京了,这些东西白搁着也是浪费了。听说姐儿喜欢行宫的点心,才借花献佛让厨子做了,请姐儿尝尝。”
宁芳很惶恐,“这,这不太好吧?”
上贡的东西,她吃了会不会折福呀?
万大有豪气的一挥手,“姐儿不必担心,四皇子素来勤俭,若他知道东西搁着白浪费了,才要着恼哩!”
说着话,他就殷勤的亲自给宁芳布菜。
那,那宁芳就不客气了。
鱼虾新鲜,烹制精心,本就十分美味可口,再加上不为了不辜负四皇子的勤俭,她很努力的把菜消灭光光了。
看她吃得香,万大有笑得更加开怀,又交待上了香茶给宁芳漱口,才道,“姐儿年纪小,肠胃弱,按太医院的养生之道来说,这饭后立即饮茶不好。咱们且说说闲话,回头再正经喝茶吧。”
嗯,这是正事来了。
吃人嘴软的宁芳摸摸鼓鼓的小肚皮,很满足的说,“公公上了年纪,又有见识,您说的必有道理,我听您的就是。”
第199章还礼
宁芳这一语双关,当然表明的也是宁家的态度。
万大有听得更加满意,挥手摒退了下人,“姐儿是个聪明人,我就不在你跟前兜圈子了。如今圣上把我派到金陵来,自然是要我好好当差的。可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有心报效皇恩,又怕自己有力却使不上力,更怕使错了力,当然要寻个熟知本地事务的人来帮忙。这不,可巧就认得了姐儿。宁家在金陵多年,又是书香门第,所以我这不就厚颜求上门来了么?”
宁芳故作天真道,“公公过奖了,要说在金陵有门第又有家世的人家,可不止我们宁府一家。”
远的不说,魏国公府就比宁家与皇家的关系亲近得多,为何不找他们,却找上宁家呢?宁家愿意合作,但也想知道其中的缘故。
万大有多精明啊,立即听懂了,嘿嘿一笑,“有门第又有家世的人家虽多,但能投缘又信得过的却是少见。姐儿聪慧,咱们也别兜圈子了,我实说了吧,正是英王府的三公子指点我来的。”
这个宁芳早有预料。
可这位公公嘴上说不兜圈子,可说话还说一半留一半的。想想他日后掌管着织造局,宁芳索性如实说了,“既是三舅公有话,公公不妨直说。料来我家情形公公都晓得。虽新近养起了蚕,但也只是赚几个小钱,丝绸买卖还是包给旁人做,做的也只是素绸那一块。若有什么不妥当,还请公公多多指教。”
好爽快的机灵孩子!
既痛快点出自家在做的丝绸生意,但也说明宁怀璧并没有违反禁令,身为官员却去从商,而是把丝绸买卖包给“旁人”在做。
至于是包给哪个“旁人”在做,做好了又要怎么分,既然大面上过得去了,谁又会追究这些细节呢?
万大有从宁芳话里基本探明白了宁家态度,便也不再藏着掖着了,“指教不敢当,不过有些小小建议而已。劝课农桑一向是皇上看重之事,府上能想着让庄户们在耕种之余,再多养些桑蚕,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料来无碍。至于包了你家蚕丝之人去做素绸,眼光也是不错的。既避开了与官府相争,又有利可图,只唯有一点,恐怕欠缺考量。”
看他故意卖起关子,宁芳立即打蛇随棍上,“愿听公公指教。”
万大有道,“那人虽想的是专精素绸,好做民间市场。怎忘了乡人劳作辛苦,难有时间刺绣?倒不如在素绸上织些简单吉祥花色,只怕更好销些。”
这事宁芳早听夏明启说过,说等家中素绸打开市场,便要寻些能干巧匠设计几种花色来织,可如今听万大有所言,他似乎有这门路?
“公公所言极是,可与我家合作之人也是才入行,能做好素绸便极不容易了,哪敢贪心?”
万大有笑道,“那就劳烦姐儿回去带个话了,若不嫌弃,我倒想荐几个人来。都是宫中的老织匠了,极有经验的。只年纪大了,蒙皇上开恩给放了出来,但闲在家里又闷得慌,就想寻个营生。那些复杂的样式织不来,可若是织几个简单样子还是不成问题的。只不知与府上合作的那个‘旁人’用不用得上?”
哈!
宁芳懂了,原来这位万公公不是想把皇商生意给宁家做,而是想入股宁家的丝绸生意!
可这样好事,本是求也求不来的,就算要分万大有些利息,以他如今在江南织造上的地位,能给自家生意带来多大好处?
于是也不等回家请示,便爽快道,“必定用得上!这些大师傅既有本事,想必得是入股的。等我回去带了话,必要亲自来请人的。”
万大有顿时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府上客气了。我知他们做的也是小本买卖,实在不必这么客气,能让人赚几个养老的钱就行。”
宁芳心中暗暗点头,这老太监倒不算太贪心,也就怪不得他会找上宁家这样的中等人家。
定是初来乍到,不想太招摇,更不愿如毛延福那般,为了几个钱,就把自己老命都搭上,所以做起事来谨慎许多。
作为合作对象,宁芳自然是满意的。
可想想一门心思还以为能做皇商的宁守俊宁珂爷孙,只怕是要失望了。
谁知万大有又给她一个惊喜,“这回四皇子回了京,江南织造原先的那些皇商说不得也要动一动了。府上的亲戚朋友若是有兴趣,也可抽空去衙门里谈一谈。”
啊呀呀!
这是名正言顺的机会补皇商么?宁芳顿时瞪圆了眼睛,“那若是我们家别房想做,可以么?实不相瞒,我家三房原就做着生意,只怕底子薄,接不来这样大事。”
人家有意示好,为何不率真以告?
果然,万大有听了很高兴,“如今接这生意也不管底子厚薄,忠心任事才最要紧。府上若有兴趣,只管让他们来谈就是!”
他早打听清楚了,宁家几房虽还住在一起,但十几年前就分家了。
若宁家有一房想出头做皇商,日后他要跟宁芳来往,查看自己投资在她家的私房生意,不也更加名正言顺?还不惹人注意,这就是最典型的灯下黑啊!
既然基本意向都已达成,接下来具体要怎么谈,那都是交给“旁人”的事了。
万大有显然也不愿意事事自己出头,落下与地方高门勾结的名声,只在宁芳这里得了个准信,就闭口不谈了。
让伙计送来上等香茶,宁芳喝了两口,就估摸着该告辞了。
可万大有却让她不忙离开,反倒是命人又去取了样东西回来,“姐儿今日既送了我份厚礼,我也不能不表表心意。且把这个带回去,也好先给人报个喜信。”
宁芳展开一看,只见上头抄着许多人名,也不知是个什么意思。
她正古怪着,忽地瞧见这老太监笑眯眯把眼睛冲着酒楼对面的文庙瞅了瞅,宁芳恍然大悟,顿时给万大有行了一礼,“多谢公公!”
然后高高兴兴拿着那份名单回家了。
第200章小气
方才,在万大有往文庙看去时,宁芳就懂了。
眼看院试就要放榜了,万大给的可不正是这回录取的秀才名单么?若拿去给相熟人家报个喜,岂不是份大大的人情?
回家把名单交给祖母,宁四娘见了果然欢喜。尤其见她看好的戴良,还有齐瑞华等好几个亲戚家的子弟都中了,更加高兴。
顿时派出数个仆役,悄悄往城中相熟的人家报喜,又让宁芳亲自把名单送到宁守仪那里去,看他还有什么熟人子弟,也好去卖个人情。
这样锦上添花的事谁不愿意做呢?况且宁四娘只勾了少数几个与长房相熟的,余下大半都没动,可见得白送这份人情的诚意了。
宁守仪十分高兴,顿时赏了宁芳两块好墨锭。听说宁绍棠过几天办生日宴还想请些青年才俊回来热闹热闹,又主动添了二十两银子。
并道,“咱家风俗,小孩子生日虽不好大办,但既然办了,也不要太过简慢。纵不请戏班子,也让你娘去请几个说书杂耍的回来,到时多预备几桌,我也要添些人进来。”
宁芳心中一哽,若是大伯祖也要掺合进来,那还有什么趣儿?
谁知宁守仪竟似猜到她的心意,笑道,“放心,我们这些老家伙只管出钱,并不来凑你们的热闹。只让你祖母和你娘都多操些心,别闹翻了天。”
宁芳这才安心,嘿嘿笑着客套,“大伯祖若来,我们才高兴呢!”
宁守仪笑着,却不点破这样假话,让她去了,回头便把祝大太太叫了来。
“我看四娘这事办得很好,回头你也过去瞧瞧,有什么合适的,也给丫头们留心一二。”
祝大太太本来还为宁守仪出这二十两银子的事情愤愤不平,她亲孙子过生日都没这样彩头好吧?可一听是为了相看女婿,马上打起精神,堆起笑脸。
“还是老爷想得周全。我这就回去给丫头们添置新衣,保管当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可宁守仪一听却变了颜色,“我让你去相看,你打扮丫头们干什么?又不是象芳儿几个年纪还小,她们青年男女相互回避还来不及呢,你倒想让咱家女孩出去招摇现眼么?简直糊涂透顶!那日你可管好咱家的女孩儿,不许惹出事端!算了算了,我看你也别去了,我自去跟四娘交待一番,让她帮忙看着才是。”
祝大太太一时没想到,给臊得满面通红。
不过回头儿媳妇张氏听了却是笑道,“娘且勿恼,我倒觉得爹这样安排很好。咱们婆媳不怕关起门来说句实话,芳儿姐妹几个生得都好,让人先瞧了她们,自对咱家几个丫头也多有期待。回头说起亲事,不也容易些?再说四姐委实是个细致人,托她先看看也好。横竖若要说亲,咱们还要再相看的,并不急在这一时。”
话是这么说,可让祝大太太接受自己生的儿孙不如人,委实有些膈应。
“哪有你这样当娘的,就算大丫头不是你亲生的,二丫头却是从你肚子里爬出来的。纵是我去不得了,你却是必要去的,再把大丫头她姨娘也带去。怎么说咱家都出了二十两银子呢,去吃吃酒席又怎么了?还有几个哥儿,也全都带了去!”
看婆婆又赌气犯了小心眼,张氏不吭声了。
就算她要去,可哪有相亲还带姨娘的?也不怕人笑话!横竖这些不过小节,随她吧。
于是,宁绍棠原本一个小小生日宴,竟是办得越发声势浩大起来。甚至于连准备的请帖都不够,又补了许多。
不过这回宁芳可没空帮他看字了,她得去忙正事了。
宁守俊听说有竞争皇商的机会,大喜过望,立刻表示和夏家合作的丝绸生意,他们可以退出了。
虽说这样会损失些钱财,但皇商毕竟挂在户部名下,可以挣个正经官身。对于他们这样官宦人家来说,更加合适些。况且有万大有的关照,利润也不会薄到哪里去。
可他们若要退出,夏家就得完全把这门生意接起来。
夏明启倒不是不敢接,横竖做了这么久,也算是渐渐走上正轨了。只是宁守俊既要拆伙,就得把他的钱退了。三家就得坐下来,把这笔账好生算一算了。
夏珍珍成天管着家里的鸡毛蒜皮就够闹心的,哪里有空去算账?更何况她本身对数字也不敏感,顿时把大女儿捉了壮丁。给了个小算盘,就让她跟着舅舅算账去。
宁芳不乐意。
她如今也是有学上,有功课要做的人好不好?再说哪有个大家闺秀打算盘的?就算这小算盘也是夏珍珍的陪嫁之物,红通通的玛瑙珠子镶在黄花梨木上,还包着金边,别提多华美好看了。可这,这也是会给人笑话的!
金奶娘一听,顿时笑道,“要我说,二姐儿倒是糊涂了,怎么放着这么现成的长辈不知道来求呢?”
宁芳转头,便看见梅氏尴尬中略带几分矜持的脸。
梅氏自然知道,奶娘说这话,是想让自己来接手。虽然她也不怎么爱算账,但丝绸生意是家中大事,做的时候全靠二房,若他们长房半点不参与,将来分家里,怎知道有多少钱?
所以梅氏虽觉得奶娘说话露骨了些,但心里还是愿意的。只等着宁芳来多求几遭,她就顺水推舟答应下来便是。
谁知宁四娘先否决了,“舅爷虽是至亲,可与大奶奶到底是外男,不好。”
因还当着孩子们的面,她又多说了一句,“大奶奶翰林之家,更懂礼仪,想来也不会答应,可见是说笑了!”
梅氏心中臊得慌,暗自庆幸好在自己没开口。
金奶娘只好打起自己嘴巴子,“可是我这张嘴秃溜了,只想着都是亲戚,倒没想到这层。该打!”
梅氏稳了稳情绪,方替自己解了个围,“我也觉得不合适,只怕二姐儿来求,还在想着要怎么回绝,才不显得我这个大娘不管事。好在娘先开了口,倒不必为难了。”
可这话里,分明有些怨嗔之意吧?
如今夏珍珍管事,忙得不可开交,但下人们见了她,再不似从前的无视,反而恭敬有加。
与之相反,不管事的梅氏门前却是门庭冷落,自然有些失落。
前些天她还能想着宁怀瑜犯事赔的那大笔银子,不去计较,可时日一长,难免就生出埋怨来。
可她这伤疤好得也太快了吧?再说这是她们二房辛辛苦苦做起来的生意,凭什么给大房染指?
宁芳不是小气人,可那也得看是对什么人。
就凭她大伯大娘,呵呵!
宁芳眼珠子转了转,笑着接过话来,“我哪里敢劳烦大娘?原是想麻烦大哥哥大姐姐的。”
宁绍棠顿时躲道,“好妹妹,你饶了我吧。我这过生日的事还闹不清呢,哪里抽得出空?”
这一打岔,气氛又活跃起来,宁萱也心虚的道,“你知道的,我的算数一向不好。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