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证据之一,就是当天夜里,宁珉果然让媳妇前来,把睡着的安哥儿连摇篮一起,抱到他屋里去了。
这是宁守仪吩咐的,宁四娘也答应过,所以并无二话。
反正这小子晚上不怎么起夜了,一觉能睡到天光大亮,借出去祸害下别人,也能让她们睡个好觉。
只夏珍珍颇有些不习惯,两个孩子带惯了,突然发现少了一个,总是各种不自在。
不过第二天一大清早,醒来找不到熟人的安哥儿,嚎声震天的被宁珉媳妇火急火燎的送回来了。
夏珍珍抱着孩子,心里一下就踏实了,还福至心灵的突然机灵了,跟宁珉媳妇说,“你要喜欢,往后常来陪他玩呀!”
就算明知是个安慰,珉大奶奶也挺高兴的答应了。
她娘家不给力,否则也不会明知她生不出孩子,多半是宁珉的缘故,还要把那么大个堂妹,借口来宁家闺学附读,硬塞到这里。
珉大奶奶知道,家里是想让堂妹给宁珉做妾,拼一丝生儿育女的希望,好保住宁家这门亲戚。
可若是真有这么一丝希望,为什么不落到自己身上?
好在禇秀琴心气高,并不是特别想争这门亲事,所以珉大奶奶觉得,自己多抱抱安哥儿,说不定还真能有点指望呢?就算生不出儿子,能跟夏珍珍一样,生个女儿日后也好有个依靠呀!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看,珉大奶奶倒是真心实意想找机会跟夏珍珍交好的。
如今看夏珍珍待她和气,她没有别的可以回报,便决定跟她说一件事。
“嫂子惯常要带孩子,少出来走动,大概还不知道,你们家二姐儿如今可受欢迎得很呢。虽小小年纪,却模样俊俏,行事大方,人人皆说象当年四姑。”
瞟一眼还无知无觉的夏珍珍,珉大奶奶只好说出重点,“听说三老太爷那边,如今都想跟她结亲了。要说那边也是个好孩子,才十四岁,就已经是童生了。只家境到底差些,不过若你们家,想来也不在意这个,是吧?”
啊?
夏珍珍一下就懵了,结亲?可她女儿才几岁!
完全不知道是怎么送走的宁珉媳妇,夏珍珍调头就急匆匆去找婆婆了。气呼呼把事情一说,宁四娘反倒笑了。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芳儿一天天大了,自然少不得有人来说亲。唔,她说的那孩子应该是三婶娘家的侄孙。虽然那齐家近年确实家业萧条,但也算是书香世家,如果孩子果真好,便是穷些也没关系。”
什么?
夏珍珍瞪大眼睛,听宁四娘这意思,还当真想结亲?
“可是,可是娘……”
宁四娘笑道,“我知道你舍不得,我也不是要立即就把芳姐儿嫁出去。不过这好女婿却也不是那么好找的,咱们且慢慢相看着。等到合适的时候一提,不也省得到时抓瞎?正好每年重阳,金陵都有诗会,到时带了孩子们都跟去瞧瞧。说来你家二嫂房中的两个丫头不也要说亲?你这个当姑姑的,可得多留些神。”
这番话,好歹把夏珍珍劝住了。
不过想想自家女儿,到底舍不得。于是夏珍珍暗下决心,就算人再好,也优先考虑她娘家侄女,万万不可让人把她闺女早早哄了去。
宁四娘瞧她一番心事全写在脸上,又是无奈又是好笑。本有件事该提醒她的,也不愿说了。
倒是宁芳心里还一直惦记着,问起夏珍珍,“娘先别管我的亲事,那还八字没一撇呢。你倒是想想,爹那里该怎么办?难道就任凭辛姨娘赖在爹那里不走吗?”
呃……
夏珍珍不敢说是自己忘了,只是反问,“那还能怎么办?派人去把她抓回来?那也太丢脸了吧!再说,你爹那里正忙着,兴许根本没空招呼。她自己住两天觉得不便利,或许就回来了呢?”
宁芳抚额。
她怎么有个心这么大的娘亲?
辛姨娘既然敢跑到那个穷乡僻壤去,必然是有了应对之策。能指望她自己回来么?
再说了,一个正妻对不打招呼,就跑到丈夫任上去的姨娘,如果拿不住手段来钳制,得让人怎么笑话?
夏珍珍虽然在乡下培养出了一点战斗力,可那还是面对外人,一回到内宅,她又不开窍了。
宁芳指望不上她,便去找祖母。可这回任凭她如何旁敲侧击,宁四娘却不给她开口的机会,活象没这回事似的。
弄得宁芳反倒糊涂了。
祖母这是故意纵容啊,还是想给她娘一个教训?
如此过了四五日,傍晚一场秋雨过后,因见萍姐儿连接打了两三个喷嚏,有些流清鼻水,恐她着了风寒,夏珍珍正在跟宁四娘商量,是即刻去请个大夫回来瞧瞧,还是过一夜再说,院中却是一阵大乱。
“不好了,不好了!太太,二奶奶!辛姨娘,辛姨娘她回来了!”
夏珍珍一愣,回来是好事啊,有什么不好的?
可随即也不用问了,就见家中男仆们也顾不得避嫌,径直抬了一张板床进来。床上一人虽盖着厚厚被子,仍是面白如纸,唇色发青,可不正是辛姨娘?
夏珍珍吓得站了起来,“她,她怎么了?”
闻讯赶来的宁芳忽地抽抽鼻子,就闻到一股刺鼻的血腥味。
后头一个婆子抱着个小小襁褓进来,跪下就哭,“姨娘说要去二爷那里,才到那桐乡县,就下起瓢泼大雨。姨娘担心二爷,也不肯走,还要往三鸦乡赶。谁知,谁知路上遇着发大水,给咱们冲得七零八落。好容易找了个农户落脚,姨娘便发作了。挣扎了一天一夜,好容易生了个哥儿。可那乡下地方,连个大夫也寻不着,奴婢只得作主,带着哥儿和姨娘,先赶回金陵了。”
“我的儿。可真是亏了你了!”
婆子话音才落,却见祝大太太已经赶来,进门就拿着帕子拭泪道,“我原派了你们跟去,是好生侍奉辛姨娘的,怎么却把人弄成这样?不过这丫头也是太实心了,眼见那么大水,还不要命的往前赶,你们就不会拦一拦么?”
这婆子本是祝大太太借出去了,顿时接着话,一唱一合,“怎么没拦,可拦不住啊!就算姨娘昏迷时,还一个劲的让人去寻二爷呢!”
宁芳听着有些不高兴了。
这样显摆辛姨娘要跟她爹同生共死,什么意思?
第101章求罚
“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去请大夫呀!”
夏珍珍没听出祝大太太的弦外之音,她瞧着辛姨娘那半死不活的样子,是真心替她着急,“再来几个人,去把湖边空着的水榭收拾出来,抬姨娘进去歇着!”
可祝大太太立即道,“她一个刚生产的妇人,怎好在水边那样湿气重的地方?还得住在向阳的地方才好。”
夏珍珍道,“那就只好来跟我们挤一挤了。”
祝大太太立即道,“如此最好,离得近,也方便照顾。”
谁知宁四娘却道,“我看不好。那边早已经搬定了,若把辛姨娘挪过去,又得重新挪腾屋子,还是带她去住水榭吧。要说湿气,我一个老婆子住她对面的临水轩都不怕,她怕什么?”
祝大太太一下哑然了。
因长房住的是花园改建的屋子,所以并没有正经的分为几进,而是依着里面的假山湖泊,选择亭台楼阁做住处。
从前宁四娘的闺房乃是一处朝南的独立小院,十分阔朗,且阳光充足,是她家这半边园子里最好的地方。
宁怀璧之前收拾时,便格外用心,打算着让母亲回去住。可宁四娘来了,却是把宁怀璧和夏珍珍的居所安排在了那里。
夏珍珍当然不肯,可宁四娘却说自己年纪大了,经不得吵闹,“这小院旁边刚好有座小楼,正好给她们姐妹几个当闺房。离你又近,好照应。”
眼看两个弟妹渐大,尤其安哥儿调皮起来,确实有些吵闹,宁芳便劝夏珍珍别争了。横竖宁四娘住的地方离她们也不算太远,还有游廊相连,往来便利,有空多去走动走动也就是了。于是,宁四娘便在西边的一处清静敞轩住下了。
但眼下要腾给辛姨娘的水榭就没有这么好了。
那里本是建来听雨垂钓读书观景之所,一共只有一大两小三间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冬天会冷,夏天又热。
祝大太太实在有些看不上,还想替辛姨娘争辩几句,忽地听见宁芳跟夏珍珍说,“娘别着急,你先带人把辛姨娘安顿下来要紧。东西别管好坏,能用就行。幸好弟弟妹妹的小床什么的都在,我带人去收拾出来,就往水榭里去。这里有祖母呢,也用不着我们这边多人。”
只要把人弄走了,祝大太太再要争辩又如何?总不能让辛姨娘一直躺在厅里供大家参观吧?
宁四娘暗赞孙女机灵,好在此时夏珍珍也不含糊,立即带着丫鬟婆子出去抬家具,拿被褥了。
等人都走了,宁四娘也可以送客了,“家里闹哄哄的,便不留大伯娘坐了。回头收拾清楚了,再让辛姨娘去给您磕头。”
祝大太太一瞧如此,实在没有借口留下,只得告辞,不过走前,倒是把她的那边的婆子留下了两个。
这点子下人宁四娘还不放在眼里,闭门先收拾起小孙子。
等夏珍珍那边弄好,把辛姨娘抬进屋,请来的大夫也进门了。
先看过小哥儿,不太乐观的表示,孩子因为早产,可能有些难养后,又说辛姨娘往后大概也是没得生了。
夏珍珍十分诧异,倒是宁四娘,似是早有预料。也不说旁的,只让大夫尽管开药,调理大人孩子。
大夫有了这话,便敢下笔了。里头加了好些人参等昂贵之物,一天就得吃掉一两多银子。
宁四娘瞧过,有些药材自家有的,就先拿出来使,不够的就去药铺抓。可就是如此,这药方也不便宜。况且还得加上药膳食补,这份花销可就少不了了。
等第二天宁芳早起时,便听说昨晚光抓药就花了十几两银子。
小喜鹊一边给她梳头,一边汇报昨晚打听的新消息,“亏得咱们太太心善,家境又还过得去,否则一般般人家,哪吃得起?”
然后又压低了声音,“还有小哥儿,听给他洗澡的婆子说,瘦得简直没法看了。比小猫儿大不了多少,全是骨头,连哭都跟哼哼似的。这都生下来都多少天了,眼睛还没能睁开,比当初安哥儿还不如!”
就算宁芳对辛姨娘有再多不满,此时听着也只觉老大不忍心。
你说她聪明一世,怎么偏偏就糊涂一时?
挺着八个多月的肚子,不说好好保重身子,跑那乡下去装什么贤良淑德?亏了自己身子不说,还把孩子折腾成这样,何苦来哉!
宁芳摇着头,收拾停当会同了夏珍珍,给宁四娘请安去了。
夏珍珍昨晚折腾晚了,也没睡好,脸上还挂着两个黑眼圈。就这,还得哄着不高兴的安哥儿,在那儿哼哼唧唧的吃藕粉。
宁芳奇道,“这怎么一早就吃上藕粉了?奶娘呢?”
夏珍珍叹道,“辛姨娘生得急,连个奶娘都没寻着,小哥儿落地这些天竟是喝米汤挺过来的。昨儿就把奶娘分了一个过去,只留下青嫂在这边看顾他们两个。昨儿大夫说萍儿到底是有些着了凉,只好尽着她先吃奶,安哥儿可不就得吃这个了?”
宁芳同情的摸摸小弟弟,“乖哦,先吃这个,回头姐姐让厨房去给你买鱼炖汤吃。”
夏珍珍却是笑了,“还等你吩咐啊?一早就打发人去买了。行了,既不爱吃这藕粉,就不吃了,咱们先去看祖母,回头再给你弄好吃的。”
说着话,让奶娘给孩子收拾了,母女二人带着安哥儿出门。萍姐儿着了凉,就不让她去请安了。
等到了宁四娘那里,却见辛姨娘早到一步,正跪在地上哭呢。就算刚刚生产完毕,可半点不施粉黛,一身素服的她,看起来依旧楚楚可怜。
“……全怪婢妾不好,只顾着惦记二爷,便忘了自己身子。伤着自己是婢妾活该,可伤着哥儿,就全是婢妾的错了。呜呜……”
看宁四娘没言语,夏珍珍听得老大不忍,代她求情道,“娘,辛姨娘也不想的。这老天要发大水,怪得了谁?”
“不,就是怪我!全是我自作主张。二奶奶,你不必替我求情了,还请太太责罚!”
宁芳听不下去了。
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啊,夏珍珍到底有多傻,还要替这样的辛姨娘求情?没看到人家摆明要踩着正妻装贤良么?
“娘,你别求情了,就让祖母责罚她吧。责罚了,姨娘心里还会好过些。”
呃?
这是什么画风?善良的夏珍珍傻眼了。
第102章柔软
宁四娘瞅那满头雾水的夏珍珍一眼,简直不想看第二眼。
还以为她学得聪明点了,可还是一样傻!
就算身为正妻要表示大度,可眼看人家都拿你当垫脚石了,还要上赶着帮人打圆场,说句不客气的话,这就是犯蠢了好不好?
可是这样犯蠢的媳妇,虽然叫人生气,却又让人恨不起来。毕竟,比起铁石心肠,谁都更愿意有这样柔软善良的亲人。
宁四娘心中暗暗叹气,面上望着辛姨娘淡淡道,“你既知错,那打算怎么自罚?”
辛姨娘愣了,万万没想到宁四娘居然会这么说。
她当然知道自己没打招呼,就跑到宁怀璧那里去有失妥当。可仗着怀有身孕,她觉得,只要这孩子平平安安生下来,到时宁四娘见了孙子,必然就不会生气。
谁知千算万算,却怎么也没算到那场洪水来得这么急,甚至会引动胎气。在那农户人家生孩子时,辛姨娘就后悔了。
那时候后悔,更多的是怕自己过不了这道槛,会死。但等活下来之后,她就想着要怎么回金陵了。
因为乡下情况实在太恶劣了,就算是宁怀璧来接,辛姨娘都不敢跟他回那县衙去住了。
她以前想着,就算条件再差,可毕竟带了那么多的丫鬟下人,只要有钱,总能买到好东西。
但真的去到那样的穷乡僻壤时,辛姨娘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在那样乡下地方,便是有钱,想买只鸡那农户都舍不得杀!
所以她几乎是想插了翅膀飞回金陵来。也幸好那些下人也怕死惜命,见情况不对,都一门心思撺掇她回来。
辛姨娘什么也不必说,只需一味装柔弱,他们就全替她把事情办了。
只是这样灰头土脸的跑回来,辛姨娘也自觉挺没脸的。想要在家里保有地位,她非得做点什么不可。
而夏珍珍无疑是最好的垫脚石。
身为正妻,不能跟丈夫共赴患难,但身为妾室,却做到了。只是因为不可抗拒的天灾,才不得不回来,这样的对比,已经够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吧?
只可惜,辛姨娘算盘打得虽精,奈何宁四娘心里却跟明镜儿似的。
听她这么一问,辛姨娘便知道要糟,立即请罪,“婢妾糊涂,还请太太责罚!”
宁四娘淡道,“你如今正做着月子呢,每日光吃药的银子就很不少了,再罚你,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调养过来,且回屋安稳呆着吧。小哥儿搁我这儿,养到满月再说。”
她虽没一句重话,可辛姨娘却火辣辣的低了头。
宁四娘的意思很明显了。
若换成大白话,就是在骂辛姨娘这败家娘们,折腾出事来,白费家里的银钱,还敢求折腾?滚回屋老实呆着去吧!
眼见辛姨娘低着头要走,宁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