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说二堂嫂出身商户,还担心你行事难免小家子气,必不会心疼几朵花儿的是不是?既如此,我们便不客气,你们去把花都摘了吧!”

    眼看夏珍珍给人噎得满脸通红,半句话也说不出来,宁芳赶紧喊了一声“住手!”

    然后牵着妹妹上前,冷着脸道,“这青天白日底下,家里怎么来了这许多强盗?主人家还没答应,便要把人的花都摘了,哪来这么大的脸?”

    那麻子脸的小丫鬟立时瞪起眼睛,“你胡说什么?”

    宁芳瞟她一眼,转身问起徐妈妈,“刚刚妈妈还跟我说,宁家后头有一个训诫斋,专罚不守规矩的主子们。那这样对着主子大呼小叫的奴才,又该送去哪里训诫?”

    小丫鬟顿时蔫了,缩着脖子干张着嘴,却是不敢吱声。

    此时,那噎得夏珍珍说不出话的女孩冷笑道,“都说四姑从前在闺中就是个厉害的,果然教出来的孙女也不弱。瞧这张嘴儿,可是牙尖嘴利得很呢!”

    这夹枪带棒的,明显是来找茬的吧?

    此刻宁芳跟前,共有三位小姐。

    一个只五六岁,面上还一团稚气,面对这番变故,眼神躲闪,显然不知所措。

    旁边一个姐儿,约摸十五六了,长得倒是端正秀丽,只是衣着略有些寒酸,首饰也不怎么出色。

    而那个接话的姑娘,大概也就十三四岁,尖下巴,柳叶眉,一双杏仁眼美则美矣,只是看着她们一家的眉眼之中,透着一股酸溜溜的醋味。

    宁芳不知她为什么来找茬,但有必要先维护住祖母的尊严。所以一众人,就见这个肤白俏丽的小女娃朗声道。

    “说厉害实不敢当。只我祖母身为宁家嫡女,自然从闺中起,就要做好众姐妹的表率。而我身为祖母的嫡孙女,自然也不能堕了她老人家的美名。这位姑姑既唤我祖母姑姑,必是长辈,不知如何见礼?”

    那尖下巴没想到宁芳竟然如此狡猾,偷换概念的略过牙尖嘴利,只说厉害二字,一时噎得接不上话来。只重重冷哼一声,甩袖不答。

    一个婆子瞧着太失礼,上前主动介绍一番,先说尖下巴,“这是四房的六小姐。”又说那个年纪最大的,“这是二房珉大奶奶的堂妹禇姑娘。”

    最后笑盈盈牵着手上最小的姐儿道,“这是我们三房的五姐儿,芝姐儿,快叫二姐姐!”

    宁芝略有些害怕,但还是听话的怯怯叫了声,“二姐姐。”

    宁芳点头,摸摸比自己矮不了半指的宁芝脑袋,老气横秋的说了声“乖。”

    再看对面,已经基本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第89章打脸

    就象那婆子能一口就道出宁芳身份,回来之前,宁四娘也把宁府各房的情况给大孙女做过普及。

    二房两位老太爷,宁守仪暂且不提,宁守信现一门心思指望着宁怀璧能拉拔宁云偲早日中举,所以只会与她们交好。

    三房宁守俊更爱做生意,考虑现实利益更多。只要不去得罪,他也不会来找事。但如今长房拿了丝绸买卖跟三房的宁珂合作,就看在生意的份上,宁守俊也会约束家人,不给长房添堵。

    所以宁芳一听便知,一脸懵懂的宁芝,定是给人哄来当枪使了。须知她可是三房宁珂兄长的嫡出女儿,听说宁珂兄弟感情极好,他哥又怎会让女儿来给自家兄弟拆台?

    否则,那牵着宁芝的婆子也不会主动示好,来做这个介绍了。

    至于什么褚姑娘,完全不必考虑。

    一个都快嫁人的大姑娘了,还打发到亲戚家借住,还是嫁出去的女儿家,便不看衣着,她娘家情况也可想而知。

    这样寄人篱下,避嫌还来不及,说句不怕诛心的话,当枪手都不够格。

    那么想来闹事的,便是这位四房的六小姐,闺名唤作宁淑珍的尖下巴了。

    之前在四房的周姨奶奶带着媳妇下乡“帮忙”迁坟时,曾到下溪村打过不少秋风,所以宁芳多多少少听过四房一些事。

    因四房的六老太爷宁守佺在众兄弟间年纪最小,所以他的儿女辈份都比较大。但因四房男丁不给力,便格外爱娇养女孩。

    不是那种锦衣玉食的娇养,而是惯出一副大小姐的蛮横脾气,日后好往门第低微的富庶人家里嫁。一来可以狠狠收笔彩礼,二来也指着她们日后能当家作主,贴补娘家。

    不过据说至今,还没有一个成功案例。

    要说整个四房都没什么好忌惮的,既没当官的,又没会赚钱的。所以宁芳越发想不通,这位六堂姑,为什么会跑来单挑她们全家呢?

    这个可以慢慢查,眼下宁芳既跟宁芝见了礼,也就向禇家表小姐,禇秀琴问了个好。

    然后凑到宁淑珍面前,小手一伸,便指向她腰间那块佩玉,“我看六姑姑这块玉不错,不如送与侄女做个见面礼吧!”

    宁淑珍闻言大惊,这是她好不容易才从周姨奶奶手上磨来的,岂愿送人?

    “哪有这般不讲理的丫头?见人就要东西,我替你羞也羞死了!想必二堂嫂平日里,都没怎么读过书,教过女儿吧?”

    夏珍珍自己被骂无所谓了,可最见不得人家骂她爹娘儿女。

    方才宁淑珍一上来就先声夺人,她一来是没摸清情况,二来是想着初来乍到,怕给婆婆惹事,才隐忍不语,可见这女孩蛮不讲理的骂她闺女,夏珍珍不干了。

    才要反驳,宁芳却不愿让夏珍珍一来就当坏人,主动把话抢了。

    “方才姑姑还嫌弃我娘商户出身,怕她行事小家子气。可如今瞧你,也不怎么大方嘛。不过区区一块玉佩,舍不得就直说,何苦拿话讽刺人?还替我羞,也不知我该不该替你羞!”

    宁淑珍气得脸都红了,“你简直强词夺理!这玉佩跟几朵花儿,能相提并论吗?”

    宁芳嗤笑,“哦!原来在六姑心里,大不大方得分东西贵重,是么?”

    就算是,宁淑珍也不能承认,“当然不是!我这玉是祖母所赐,长者赐,哪有轻易赠人的?”

    就等着这句话呢!

    宁芳顿时小脸一沉,“那这棵黄角兰可是我爹辛辛苦苦移来,送我祖母的一片孝心!今儿我们第一天来,连祖母都没赏玩过。我娘带着我们几个过来,也只肯让我们看一眼,连半片叶子都舍不得摘。可六姑姑倒好,张嘴就要人把花摘尽。我倒要向六姑姑请教下这个道理,你爱惜你祖母赠与你的东西就是有孝心,我们爱惜父亲赠与祖母的东西,就不叫孝心了?难道非得眼睁睁的看着六姑姑抢了我们的花,还拍手叫好,才叫大方得体?看着你在我们第一天上门,就跑来大吵大闹,还笑脸相迎,才是知书识理?”

    宁淑珍给质问得哑口无言,不觉臊得连耳根子都红了。

    再看周遭丫鬟婆子看着她异样的目光,简直想挖条地缝钻进去!

    要说她今天会来找茬,也不是没有缘故。

    全因她的名字里有个珍字,跟夏珍珍重了。自周姨奶奶上回下乡,便总有那嘴碎爱开玩笑的,便拿她跟夏珍珍做比。正好前些时家里有个来提亲的人家也姓夏,更被打趣说搞不好日后二人还要做姑嫂。

    可在宁淑珍心里,总觉得自己出身高贵,怎愿跟个商户女并肩?于是心里便对夏珍珍怀恨在心了。

    今日又恰好因迎接长房二房产生争执,宁四娘锁了门。她听着一些长辈抱怨,便想借机发作,既替自己出口气,回头也能去长辈跟前讨个好卖个乖。谁知却遇到宁芳这小辣椒,呛得灰头土脸。

    正不知如何收场,半天没吭声的夏珍珍偏又摸出一锭银子来。

    无比诚恳的道,“既然妹妹喜欢黄角兰,这钱便让丫鬟拿去给你买花带。若妹妹实在喜欢这树,只要你拿得出钱来,让嫂子商户出身的娘家替你买一株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这话可太狠了!

    连宁芳都对她娘刮目相看了,夏珍珍也趁机悄悄给女儿回了一个狡黠的小眼神。

    商户出身怎么了?就算她读书少,可拿钱砸人还不会么?

    夏老太公早有名言,夏家的长处便是钱。所有能拿钱解决的问题,就绝不拿别的!

    眼下看来,效果颇好。

    硬被塞银子的宁淑珍再也站不住脚,哇地一声,扔下银子,捂着脸就哭着跑开了。

    而上门借住的禇秀琴,更是尴尬之极。

    身为那个不怎么灵敏的宁珉的妻妹,她怎会主动挑衅宁家人?

    只怪自己贪心,只听宁淑珍说带她去拿点“好东西”,便跟着来了。会子臊得如此没脸,她是一刻也呆不下去,慌慌张张的低头道歉,迅速告辞。

    眼看领头的打跑了,跟班知难而退,宁芳便笑眯眯邀请同属一个阵营的宁芝留下来玩耍。

    可宁芝就算年纪小,也知道风头不对,牵着婆子要走,宁芳便让人把赵小二编的香草花篮拿来,送了一个给她,哄得宁芝到底眉开眼笑的走了。

    曲终人散,正要回房,谁知夏珍珍却不忘她的银子。

    吩咐丫鬟,“去把银子捡回来。她既不要,留着给哥儿姐儿们买零嘴也是好的。”

    谁知拖宁芳来救场的宁茵小胖手一扬,小脸上还残留着干掉的泪痕,眼里却满是求表扬的得意,“我早捡回来啦!”

    夏珍珍喜不自胜,“我家茵儿真聪明!快把钱收好,回头给你和姐姐买糖吃!”

    宁茵很满意。

    宁芳,宁芳很无语。

    这小妹子绝对是外祖的外孙女,嫡嫡亲哒!

 第90章新官

    宁四娘只是眯眼打了个盹儿的工夫,就听说外头已经干了一架了。

    来认错的自然是那个老实的二媳妇,“……虽然芳儿也有不对的地方,可她心是好的。都怪我,没教我。”

    “不,你教得很好。”

    “是。呃……”夏珍珍愣了愣,才突然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婆婆说了什么。一下子脸涨得通红,更加结巴起来,“娘我,我……”

    宁四娘淡淡笑了,“往后一个屋檐底下住着,这种事情少不了,慢慢习惯吧。你今天,做得不错。”

    哎哟喂!

    进门多少年,难得被表扬的夏珍珍一下子就激动了,然后嘴巴就又有点不听使唤了。

    “娘,你别担心!等那蚕丝生意赚了钱,咱上外头买套大宅子去,再不看这些人的眼色!”

    宁四娘反倒笑了,“不看这些人的眼色,那搬这个家还有什么意思?不如在梁溪呆着了。”

    夏珍珍没听懂。

    怎么婆婆这意思,是特意搬来受气的?这不有病么!

    可她又不敢说,只好回头去问大闺女。宁芳认真想了想,忽地恍然。

    怪不得来之前,老爹曾说,让她在这里要“安心忍耐,少言多思”。这让她来金陵宁家开眼界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为人处事吧?

    一个大家庭,总会有形形色色的人。

    有愿意跟你好的,也有不愿意跟你好的。学习怎么与各种人相处,可是在梁溪自家怎么也学不到的学问。

    可这道理夏珍珍明白,却依旧不太认同,“你外祖常说,这世上有些人的脑子就是榆木疙瘩做的,纵你对他再好,也不知感恩,所以只跟那些脑子清楚的人往来就好了。”

    这话虽也没错,却不可这么理解。

    宁芳正想着要怎么回复她娘,谁知宁茵插嘴道,“有人脑袋是木头做的?外祖见过?”

    看小胖妞满脸的疑惑,宁芳猛地意识到,如果外祖不是遇到这样的人,有过相处的经验,又如何说得出这样话来?

    再看夏珍珍,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琢磨起来。

    宁芳道,“外祖可以教我们怎么跟人相处,却不能替代我们去跟人相处。就象一只西瓜,旁人说是甜的,可不吃一口,谁知道甜不甜呢?所以外公说得对,祖母说得也对,咱们还是安心住下吧。”

    夏珍珍想通了,也是豁然开朗,“走前大哥还跟我说,往后你们爹要当官,接触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让我也多操些心来着。”

    母女二人忽地相视奸笑,那就先拿宁家这几房练练手呗!

    只宁茵那个小吃货听着吃的又打岔了,“西瓜,要吃西瓜!”

    她这一嚷,把安哥儿也闹腾起来了,嗷嗷的叫唤着,表示要吃。

    夏珍珍笑戳戳他的小脑门,顺手把捡回的银子拿去让小厮买西瓜了。买回来后特意拿小勺挖出中间最甜又没有籽的,让人先给婆婆送了一碗去。

    只宁芳偷偷想要加两块冰,却被她娘以怕她吃坏肚子,带坏弟妹为由,无情的镇压了。

    哎,所以做老大倒霉啊!

    次日。

    宁守信专门叫来戏班,热热闹闹摆酒给长房接了风,宁四娘才不再多说什么。

    只是到得第三日,宁芳便要跟着堂姐妹们一起去上学了。

    宁四娘在孩子的学习上,要求一向严格。就算是女孩子,也不能拉下太多功课。

    宁芳课业上没问题,只宁氏闺学,更重陶冶女孩子情操。所以在读书识字之余,还要学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便不要求样样精通,起码也能懂个皮毛,不至于露怯。

    而丝毫没接触过这些的宁芳,就有些懵圈了。

    好在懵圈的也不止她一个,象三房的宁芝,闺学都上了快两年了,考起平平仄仄平平仄,依旧一头雾水,所以宁芳也不显得太丢人。

    不过当惯了好学生的宁芳,可不满足于此。既看到自己的不足,便越发刻苦努力,迎头赶上。

    没有先生不喜欢这样上进的好学生,所以没几日,勤学好问的宁家二姐儿就成功的在先生跟前刷到了好感。

    同窗就更没话说了。以宁家二姐儿前后两世带过那么多弟弟妹妹的经验,怎么可能讨好不了这些小屁孩?

    至于宁淑珍,自上回在长房碰了一个大钉子,自然消停下来。除了每回见面少不了冷哼几声,或是翻几个白眼,弄得宁芳倒是略有些小遗憾。

    战斗的准备都做好了,敌人却退却了,真是太没进取心了!

    只她也不是斗鸡,别人不招惹自己,自己干嘛招惹别人呢?

    等一切安顿下来之后,宁芳便提笔代全家给她爹写了封信。除了详细汇报家里的大小琐事,重点问题就一个:

    八月九日是小弟小妹的周岁生日,老爹估计是赶不回来了,那抓周宴要不要推迟到中秋?

    ※

    皖南,桐安县,三鸦乡。

    一个只有破破烂烂五间房,小得还不及宁芳上课教室大的县丞衙门,便是新任县丞宁怀璧,被钦点上任的地方。

    按理说,一个八品的县丞只能给县太爷当副手,并不能单独开衙掌事,但三鸦乡却是个特例。

    有句顺口溜,是这么说的,“为官莫到三鸦乡,到了三鸦泪成江。”

    说的就是这个地方,因为乡里有三座大大小小,传说乌鸦化身的湖泊,底下又连通着长江。每年一到涨水季节,总是泛滥成灾,伤人无数,生生带累了无数有志官员。

    所以早多少年前,地方县令就以“地方太大,照管不过来”为由,向朝廷申请,为三鸦乡设立了一个单独的县丞衙门。以单独掌衙为诱饵,把这个责任甩了出去。

    而此处,也从此成为官场中有名的烂泥潭,根本没人想来。

    甚至于宁怀璧的前任,更是宁可丢了官职,也要以身体不好为由,在夏汛来临前弃了官位。等到小宁大人一上任,根本没时间接风洗尘,首先就要面临着抗洪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