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明启骑着骡子一路进村,一路暗暗感慨起这个村子的变化。
乡下人的日子好不好过最是瞒不住人的,上回来时还有几处坑坑洼洼的路面,如今全都修得平平整整。
不必去看那些田里的庄稼,只看那些成群结队,昂首挺胸在房前檐后散步的鸡鸭,便透着一股蒸蒸日上的味道。
随便靠近一户人家,都能听见蚕吃桑叶的沙沙声。而在孟老庄头家的屋子前后,更多了一股子高粱甜香。
“这做什么呢?这么香!”
“哎哟,夏大爷您可到了,热坏了吧?快进屋歇歇。”孟老庄头一面把夏明启往屋里让,一面赶紧给他端上凉茶,并解释道,“这不是二姐儿爱吃高粱饴吗?开春时便让村里多种了几亩,如今正在熬糖呢。别说,二姐儿给的方子就是好吃。方才我老儿偷吃了两颗,可把我们从前做的那些一下比成歪瓜裂枣了。”
夏明启听得好笑,口中茶水险些喷了出来,笑指着他道,“既姐儿要你们做,就用心做些,回头她带到金陵,送人也是体面的。”
“可不是么?当时姐儿说了,我们就商议着要做些花模,您瞧这盘做好的,可还能入眼不?”
夏明启看那一盘子色泽金黄,作梅花元宝,铜钱珍珠等状,颗颗又只有拇指大小的高粱饴,只觉十分喜欢。拈一颗到嘴里,只觉甜而不腻,柔软清香,又不粘牙,点头赞道,
“确实花了心思。不如索性再拿高粱杆编成巴掌大的精致小篮,装上这样一盒糖果,再打上下溪宁家的徽记,纵拿出去卖,都是值钱的。”
孟老庄头顿时道,“这主意可太好了!我这就让人去弄。等您走时,正好给二姐儿带去。”
夏明启道,“不必匆忙,回头你们慢慢弄好送去就行。”
孟老庄头却道,“没事,乡下人只怕没事做,有的是力气。您若不信,我出去这么一说,不到天黑就有人急着送篮子来了。”
夏明启笑道,“那你快去,回头咱们还得商议正事。”
孟老庄头很快出去传了个话,才想进屋,却被孟大娘一把揪住,“你倒是别忘了,跟夏大爷也说说,给保柱带信的事。”
上回宁怀璧让孟金墨护送妻儿回下溪村,也让他顺便探了个亲。
和大儿子久别重逢自然欢喜,但得知孟保柱如今在船上过得挺好,孟大娘是又哭又笑,更加欢喜。
只听说那船上特别招晒,又爱磨损衣物,便买了透气吸汗的土棉布,赶着给儿子做了好几身粗布衣裳,想要托人面广阔的夏明启带去。
可孟老庄头却不愿意,“你怎么又忘了规矩?夏大爷是来做大买卖的,可不是来替你跑腿儿的,别仗着有几分面熟就使唤人。行啦,你去把东西收拾好,还有大媳妇给老大的东西包一块,回头我跟夏大爷去梁溪送糖时,托人带给老大,让他想法给他弟弟送去吧。”
孟大娘虽有些不乐意,可想想小儿子的教训,还是应了下来,自回去准备。
这边夏明启查看了第二拨的养蚕进度,又去贺嬷嬷那里瞧了织丝的教学现场。
在确定接手这门生意之后,办事认真的夏明启便把家里生意交给儿子,自己重又去考察了一遍市场,最后跟宁家商议,决定将素色绸缎作为他们两家合作的主打产品。
一来,这个掌握容易,便于操作。二来,也能填补市场上的一个空白。
如今市面上的民间丝绸多半都在仿官式花样,但又没能力做得完全一样,便总觉得有些欠缺,质量也没那么好。于是夏明启瞅准了这个空档,决定不去模仿那些花俏的样子,而是把质量做好,专攻素绸。
宁芳得知后,很是佩服舅舅的眼光。
因为后世里,她记得有一家民间作坊,就是专做这个出名的。
看来做生意的门道都是相通的,只要有机会,自家的大舅舅也可以很精明哒!
决定了要做什么,接下来要如何操作,反倒很是容易了。
贺嬷嬷是因年纪大了,眼神不好,所以才从织造局里退下来,但要她织些无须分辨颜色的素色绸缎,那简直就跟玩儿似的。
于是,教人织布就交给她了。
夏明启这些时便去买了家染坊,只等着贺嬷嬷这边能织出布来,他那边就可以开始染色。
宁芳养第一批蚕时,特意多留了些蚕种。所以如今不光是下溪村,上溪村的人家也可以领到蚕种,开始养蚕了。
把两个村子跑下来,夏明启对这次的产量,心中大概有了数。
等他再回到孟家时,果然就见已经有不少村民送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高粱篮子来。有些家里没种的高粱,便用刚收下来的稻杆编了。还问他哪个好看,他们好去弄。
夏明启挑了几个样子,忽地觉得,这高粱饴的小生意,恐怕还真值得一做。
反正他手上就有粮油铺子,不如今年多收些高粱,交这些村民做了,也给外甥女赚些零花钱了。
于是,等到夏明启次日去到梁溪县宁家,认真找外甥女谈起这门生意的时候,宁芳的小嘴张成大大O型,整个小人儿都惊呆了。
“可,可我只是想做点糖给茵妹妹吃,我早答应她的……”
“那也可以卖钱呀!反正茵儿也吃不了那么多。”倒是商户出身的夏珍珍,表现得比女儿淡定多了,“既然大哥都说可以做,那就一定可以做。是吧?”
可你这份对人盲目的信任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夏明启瞥这个傻妹妹一眼,还是觉得会震惊、会犹豫的外甥女比较好调教,“这高粱饴一斤成本不过几文钱,但是包装好了,这么半斤的一盒,至少可以卖到十几文,且老人孩子都爱吃。舅舅也不白帮你做这门生意,收上来的高粱,加上运费,我是要赚几文辛苦钱的再给你。剩下搁村子里做好了再卖,赚的就是你自己的了。你也别怕卖不动,舅舅可以先订上三百斤,卖完再来。回头你去金陵找你家堂叔,要卖个什么价,你自己琢磨。”
宁芳整个人都傻了,这这这,这要她怎么琢磨?
夏明启却不肯告诉她了,“你以后也是要学着自己当家处事的,自己先琢磨琢磨,然后再找你祖母商量。若是卖低了,舅舅可是不会把多赚的分你哟!”
宁芳突然发现,她大舅舅其实也是个奸商!
夏珍珍倒没这个发现,只是很不服气,“大哥你怎么不让芳儿跟我商量?我做的碗莲可也是卖了好价钱的!”
夏明启失笑,“就你那碗莲,还好意思说?呵呵。”
他到底心存厚道,没好意思说这事连存俭听说后,都说姑奶奶怎么这么糊涂,把大钱给人赚了,自己倒赚小头。
让外甥女跟这个傻妹妹商量,夏明启可就也要觉得,自己才是十足奸商了。
第80章大礼
宁怀璧随家中长辈回金陵摆酒宴客,答谢师长之余,也抽空去看了岳父新赠的那间铺子。
果然位置特别好,就在文庙旁边,离贡院极近。正是金陵最繁华的地带,可谓寸土寸金。
那铺子从前做什么,宁怀璧不知道。但自夏老太公接手后,便安排几个伙计在那儿做起了文房生意,每月少说都能赚十几两银子。按说应该还不错,但宁怀璧瞧着帐本却总觉得有些古怪。
依着他那老泰山的本事,在这么繁华的地带,却只赚这么些银子,怎么说也不应该吧?
正思量间,老掌柜过来交钥匙了。
“东家已经传了信,往后这铺子就由二爷掌管。我们做生意只占了前面这一进院子,中间是大伙儿的住处。至于最后面那一进,暂时还空着。”
这么好的地段,居然白空着一进院子?宁怀璧越发觉得不对劲。
等这老掌柜开了锁,领他进了最后一进破院子,宁怀璧是目瞪口呆!
半晌道,“这,这宅子我不能要!快锁起来,回头我还给岳父!”
可老掌柜却是欣慰笑了,“当初东家买了这宅子,让家里四位大爷都来看过,没一个看上的,都说不如拆了重建。既然二爷能瞧得出好坏,自是有缘人,您就收着吧。否则搁旁人手里,也实在糟蹋了。”
可,可这实在是太贵重了!
最后面这处院子不大,因年久失修,看起来还破破烂烂的。但不管是门廊前悬挂的对联,还有那陈旧的桌椅,雕花的门窗,甚至屋檐上看似不起眼的兽头,无一不是古董啊!
时下喜欢收藏这些东西的人少,但偏偏宁怀璧有个喜欢研究这些的爹。
邹润是出身贫寒,邹家老爷子还是干泥瓦匠的出身,但也正因如此,邹润从小就跟着祖父看些檐角砖瓦,雕梁画栋。及至娶了宁佩,宁四娘也没嫌弃丈夫的爱好乡土,反而帮他寻了些残败的秦砖汉瓦,提升品格。
邹润因此越发来了兴致,还自己画了图册,时常跟孩子们讲些风格流派什么的,是以宁怀璧耳濡目染,倒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这些东西在世人眼里,也不是很值钱。但在喜欢的人眼里,就是极其难得的宝贝了。
但夏老太公送给女婿的这间商铺里,是难得的还不是这间破房子了,而是屋里暗藏的一箱青铜器。
那箱东西不多,只有三件。
一把历经千年,依旧锋利无比的青铜古剑;一只刻着铭文的编钟;以及最为贵重,一株足有半人高的摇钱树!
饶是宁怀璧素来镇定,可看着这三件泛着青绿斑驳的宝贝,眼睛也开始发直。
光这一件东西,都不知可以换回几套大宅了!他那老岳父,竟然,竟然把这些全都一股脑的送给了他?
老掌柜感慨道,“当初老东家买这宅子时,也没瞧出好坏。直到无意间发现那箱青铜器,才觉出这宅子不寻常。后来一打听,才知这宅子的故主原是个喜好古董的读书人,在前朝乱世中散尽家财,藏了许多宝贝。只可惜他家后人不争气,将好认的金银字画全卖了之后,连祖宅也守不住。倒了几手,才到了东家手里。老东家虽有心珍藏,却一来找不到可信之人鉴赏,二来也怕传出去招惹祸端,更怕家中儿孙为了争这几件东西闹得反目成仇,故此谁也没提。只让我们在前头做点小生意掩人耳目,后头便照原样保存下来。如今交到二爷手上,您好好收着,便不辜负原主人和老东家的一片苦心了。”
宁怀璧久久无语。
怪不得当初选宅子时,听说他要这里,老丈人那么快就拍了板。这不光是大方,更是智慧!
这样宝贝,别说夏家,就算搁到宁家,也是要惹起好大纷争的。
可夏老太公就这么爽快的送给女婿了。
既是为了保全这份财产,避免产生家庭纷争,又何尝不是老丈人送给他的一份大礼?
只要有这个宅子,别说宁怀璧现在只是个八品小官,就算是他当上一品大员,都不能看轻自己的妻子!
拿着那串沉甸甸的黄铜钥匙,宁怀璧心里也沉甸甸的。
老丈人到底还是偏心,把最值钱的好东西都偷偷留给女儿了。
可他能不收么?
嘱咐老掌柜依旧好好看护旧宅,宁怀璧也没敢久留。
这份大礼太招摇了,夏老太公守了几十年都不敢轻举妄动,宁怀璧更不可能拿出来招摇。
只是原本还想搬过来住的打算是彻底行不通了,还是回宁家吧。
好在宁守信答应空出来的半个园子,地方大小都不错,宁怀璧看过之后,便着手修整,让母亲准备迁居。
可他在那边才弄得七七八八,忽地任所上司急信传到金陵府衙。说是当地连日暴雨,渐生灾情,急命他赶去赴任!
这是公事,可万万耽误不得。
宁怀璧急急告辞,宁珂怕他应付不来,特意自请随行。
宁守信好人做到底,见宁怀壁的家丁多半留在辛姨娘那儿,又挑了些家丁送他赴任。还交待宁珂,若情形不好,不妨多留几日,协助他料理好了再回。
故此这边宁怀璧等不及见到妻女,便先赶去赴任了。只临走前,他也没忘了给妻女准备的衣裳,特特一件件亲自看过,命人打好包袱收拾妥当,才算安心。
※
梁溪。
当夏明启从下溪村去到宁家,说起这高粱饴生意,宁四娘想想,做主接下,并且把这门生意,单独划到了宁芳的名下。
可宁芳怕大伯知道了不高兴,不肯答应。
宁四娘却道,“这是你自个儿想出来的生意,和村里、你舅舅还有其他人要如何经营结账,全由你自己拿主意。便是你大伯知道,也说不出什么。”
可宁芳想想,还是决定往家里交上三成,“虽然我年纪小,大伯不会与我计较,可就怕兄弟姐妹们攀比着有意见。不如就这么立个规矩起来,也省得祖母难做。”
宁四娘知道,孙女这是心疼自己,怕宁怀瑾以后也打着儿女的旗号,巧立门户,不过她还真不怕这个。
“这事祖母既说了无妨,就是无妨,你安心做吧。谁要是有本事,能依你这样,自个儿找着好营生,我倒要替他高兴了。”
看祖母坚持,宁芳也不好说什么,只得把生意接下。
只是既要打理生意,宁芳忽地发现,她也得培养一下自己的班底。
徐妈妈已经很忙了,主要还得帮着夏珍珍。喜鹊画眉都是贴身丫头,不便抛头露面,她得找几个男丁帮她办事才行。
可找谁好呢?
第81章人选
宁芳正犯愁人选问题,忽地画眉翻出只小花篮,拿给她看。
“要说这赵小二也算有心,编几个花篮不值钱,但这是特特拿艾叶编的,里面还加了好几味乡下常见的香草,土是土了点,但咱们若上金陵,却刚好搁车上熏蚊子了。姐儿看可好?”
宁芳还没说话,反倒是喜鹊酸溜溜的道,“你收了人家什么好处,要这样替人说好话?莫不是看如意姐姐要嫁了,也留心起寻小女婿子?”
如意是宁四娘身边的大丫鬟,今年已经十八,宁四娘原想在梁溪给她寻个好人家做媳妇,也好照管梁溪这边的产业。谁知她却相中了当年一同被卖进府,颇有些青梅竹马情份的粗使小厮,并且不嫌弃人家混得不如自己。
宁四娘心善,在查明二人并未有过什么苟且私情之后,便作主成全了这丫头。可难免有嘴碎之人,就要拿着这事开玩笑,这些天小喜鹊可是听了一耳朵。此时一时嘴快,便拿出来酸画眉了。
小姑娘脸皮薄,画眉别处可以不计较,此时却当真恼了,正要回嘴,宁芳却是眼前一亮。
“赵小二?不错呀!”
要说这小子胆子大,人也机灵。
当初宁芳下乡,他是第一个敢跳出来跟她说话,做她小跟班的。后来她被程七太爷带头围攻,也是他瞧着不好,第一个跑回去报信的。
有忠心,有狗腿,读过书,还颇明白事理,又是自家庄子上的人,收来做个小管事,不是正好么?
宁芳打定主意,决意去跟祖母说说。
不过走之前,也没忘记训斥喜鹊,“开玩笑也要有个分寸!这样不三不四的话,你且拿到徐妈妈跟前说去,看她怎样罚你!”
喜鹊羞得满面通红,赶紧低头认错。
反倒是画眉看她服软,给她求了个情。
宁芳却不肯姑息,“你是好心,却不能不让她长长记性。此事我可以不告诉徐妈妈,但是喜鹊,我却要罚你三天不准开口说话。说一句便扣你十文钱,你可服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