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梁皇朝是高氏家族,昌乐公主姓高,程岳三兄弟原本也是应该姓高。
程岳听着好笑,“你怎能以偏概全?譬如我们家,就都很讲理,也没有觉得谁高人一等。”
谁知他家小王妃顿时毫不留情的指出,“也是。所以你们如今不姓高,姓程。”
这,这话说得好有道理,程岳竟无言以对。
好在宁芳也是讲理的,虽然迁怒,但很快就分清敌我,询问正事。
“庆平公主帮着出了个主意,叫芸儿妹妹寻个借口,跟着她假意修行,暂且避上一避。祖母觉得这主意不错,我却觉得有些憋屈。”
程岳道,“若我,自然也是不情愿的。但此时不低头,只怕昌乐真的会跑去找你大伯提亲,你觉得就凭他那种人,会拒绝这门婚事?”
这也是宁芳最担心的事情。
宁怀瑜这个人,最爱钻营。当年为了求官,都能把宁萱送进宫里去,如今难道还会对宁芸手下留情?
左思右想,宁芳只得承认,庆平公主的法子是最有效的。
可程岳却问,“好好的义演,唱戏踢球你们不看,怎么就说起亲事?”
宁芳叹气,“女人扎堆的地方,除了相公孩子鸡毛蒜皮,还能说些什么?”
程岳不赞同的摇头,“此事虽是意外,却也是你这女主人的失职。一开始你就不应该给机会昌乐讲下去,在她讲下去的时候又没能及时制止,到底还是经验不足。”
宁芳不服,“若换了你,你待怎样?”
程岳道,“你把当时的情形说来。”
宁芳认真学了,程岳便道,“戚夫人给你打眼色的时候,你就不应该让杜老夫人开口,而是应该自己把话接过来。她的身份不够,很容易被昌乐公主拿捏。且杜老将军是皇上心腹,她必不敢太得罪皇上的亲闺女。所以被堵了,也不敢作声。”
这点宁芳挺承认的,“那我要怎么说合适?”
程岳一笑,“简单。随便扯个由头,比如让芸儿去瞧瞧给各位夫人炖的甜汤好了没有,便能把她支开。然后再说起话来,便不至于象后面那么被动。就算你一下没想明白,让杜老夫人接了话,也被昌乐拿捏了,她还是依旧提起亲事,也不必怕。只管爽快应承下来,还赞她主意好,说些客套话,打消她的戒心。再说婚姻之事,当由父母作主,让她遣媒人说合,此时便合情合理。昌乐也不至于穷追猛打了。”
啊!宁芳恍然,“这是缓兵之计。到时无论是八字不合,还是怎样,再寻理由婉拒,便容易得多。”
孺子可教。
程老师给她一个赞赏的小眼神,继续上课,“当然,更高明的托词是假意非常感兴趣,让她细细说清侄儿底细。一来不着痕迹让芸儿退下,二来也可筹谋对策。等你知道了秦家事情,便假意格外热心,还想帮扶着那秦家小子立起来,你说昌乐会怎样?”
宁芳拍手叫好,“以她那性子,必是要打退堂鼓了!哎,你怎么不早些教我?”
程岳摊手,“我又不是神仙,哪有这样未卜先知的本事?如今也算教你个乖。日后再遇着这种事,先别动气,稳住阵脚,再见招拆招,便不至于象如今这么被动了。”
宁芳深以为然,“我当时就是太生气了。看芸儿被吓得都快哭了,心里真是鬼火直冒!”
程岳笑道,“一家人,本该如此。要是你看她被欺负了还无动于衷,那人便做得没什么意思了。这回便算了,往后慢慢历练着便好。”
宁芳听他这么说,倒是听出些意思来,“你这意思,是还有更好主意?”
程岳微笑,“就算昌乐说动了郑二夫人来提亲,到底这是秦二爷唯一的儿子,且还这么出息。你觉得那当爹的,愿意听大嫂摆布,就这么让儿子跟芸儿结亲?”
对呀!
宁芳击掌喜道,“这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昌乐在前头堵着路,咱们何必跟她硬碰硬?绕过去就是。如今也不必让芸儿急着修行,不如让戴良他们,先去会会那位郑公子,再探探秦二爷的意思。说不定咱们还没动呢,男方先毁约了。”
程岳颔首,便是如此了。
宁芳解决一个大麻烦,喜笑颜开,“亏得你帮我出主意,可要怎么谢谢你呢?”
程岳指着面颊,“要不要再来一下?”
宁小王妃的小脸,腾地一下就红了。她还假装听不懂,“您是想吃上回的砂锅黄鱼炖豆腐么,我这就去安排。”
程岳忍笑,“你确定吃这个?”
宁芳怔了怔,才忽地回过神来。
豆腐,
吃,吃豆腐?
她几时是这个意思?
“你,你整天都想什么呢?一点也不正经!”宁小王妃扔下一句,跟煮熟的虾子似的,热气腾腾的跑了。
至于豆腐,短时间内休想登上她的餐桌。
哼!
只还没等宁芳安排人去找秦家商谈亲事,会试的结果出来了。
报喜的锣鼓一直敲到宁府门前,然后在三家人热切盼望的眼神里,那差人笑眯眯请了个安,“恭喜府上老爷,会试高中!”
夏鸾儿急问,“是府中哪位老爷?可是姓……”
她自然想问自家丈夫,可齐瑞华急急打断了她,递了个红封,“行了!让人好好说话!”
那差人这才道,“这不是宁府么?小的来报的自然是宁家的老爷。”
夏鸾儿还说什么,可齐瑞华已经明白过来,“你说的可是姓宁的大爷?”
差人点头,“正是。有位姓宁名琅的老爷,中了第二百四十六名。”
瞬间两家失落,一家欢喜。
宁四娘忙命人点起早备好的爆炮,又重谢了这差人,打发他出去之后,便张罗着摆酒庆贺。
宁琅心里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名次这么靠后,只怕殿试时要落到同进士里了。”
会试录取之后,如无重大意外,殿试过后,都会授予进士功名。
但这些进士之中,也分为三甲。
一甲是前三名,状元榜眼和探花。会赐进士及第的牌匾,光宗耀祖,扬名天下。
二甲共有六十到一百多名不等,会赐进士出身,跟宁怀璧当年一样,这也很值得人尊敬。
但三甲,就是剩下那些人,只会赐同进士出身了。虽说也不差,但日后行走官场,却是会被人瞧不起的。
同进士,如夫人。
这句恶毒话,便是说同进士出身,便跟如夫人小老婆似的。在正经进士面前,都是抬不起头来的。
而殿试时的排名,一般跟会试时不会相差太多。一般会试考不进前一百名,殿试就很可能掉到同进士里去了。
有些好名之人,若会试名次太低,便索性不去参加殿试。直等下一次重新参加会试,以期博个正经进士出身。
齐瑞华出身书香门第,自然也是如此作想。诚心恭喜之后,也道,“莫若宁兄静待三年,再与我等同考。”
戴良却不这么想,“我于读书上天份有限,如今能考中举人,已是祖上积德。且如今已是有家有口,将近而立之年。此次会试不中,我是无心再考的,倒不如趁年轻,谋个正经差事去做。”
这话恰也说中了宁琅的心事。
他比戴良还大了五六岁,戴良都想着家族儿女,他自然更是如此。同进士虽然名声不好听,但进官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纠结之中,颜氏也不敢拿主意,还是请教宁四娘,方定了下来。
“这还没殿试呢,怎知就一定会落到同进士了?这些天不妨去王府请教一二,横竖尽力就好。至于结果如何,就听天由命吧。”
宁琅瞬间安定了。
怎把放在隔壁的大才子给忘了?那可是才占京城八斗的英王爷啊。
人家是不方便参加科举,若是有机会参加,只怕中个状元都是手到擒来之事。
程岳确实有这个本事,也有这份自信。
听说宁琅想来请教,痛快应了。
至于戴良的差事问题,只要不是要求太高,他也能搞定。
而齐瑞华,齐瑞华啥也没求。除了在家教顺哥儿读书,只是安心养身体。
夏鸾儿挺着急,“你看那些亲戚比咱们远的,都求到王府去了,你怎不去?”
齐瑞华颇不耐烦,“我的事自有主张,你安生呆着吧!”
解释得多,他也不耐烦了。
宁琅是马上要去殿试,戴良是要求官,都是短期事件。而他是打算留在京城,三年后再考的,这时候跑去与人家争什么?难道还要请程小王爷给他当三年夫子不成?
从前在金陵,家里事事有母亲作主,尚不觉得夏鸾儿资质差了点。只觉她虽没什么主意,却也柔顺乖巧,如今看来,这媳妇委实不行。
但自家毕竟花用过人家的嫁妆,齐瑞华也不是没良心的人。想想便去找宁四娘,委婉的略提了提。
这门亲事原是宁家保举,且夏鸾儿也在宁四娘跟前学过规矩。宁四娘一听,顿时会意。
“鸾儿这孩子本质是好的,只到底寡母养大,于见识上略差了些。你安心忙你的吧,她就交给我了。”
第486章父子
宁四娘的法子很简单。
借口要给齐瑞华调养身子,单给他小夫妻弄了个小厨房,要夏鸾儿自己学着柴米油盐,当家理事。
要说夏鸾儿无论是在娘家还是婆家,还真没为这些琐碎小事操过心。原以为很简单的事情,结果没几日宁四娘来查账,她还愣着。
“就我们两个主子,且用得也是自家心腹下人,还要记账?”
宁四娘就无语了,夏老太公精明一世,怎么偏生养出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重孙女来?
然后再细问她进京这些天花用了多少银两,夏鸾儿约摸估了个数之后,自己也吓着了。
虽说出门在外,该大方时得大方,但她花得是不是也太多了些?
宁四娘再揉碎了掰开了跟她讲道理,现成的例子就在旁边。
夏君眉比她有钱吧?
可瞧瞧人家是怎么过日子的?那么一大家子人,吃穿住用,也没比她更多。
“旁的也就不提了,只你眉姑姑自进京后,可做过一件新衣裳?你数数自己做过几件了?再看你眉姑父身上,再比比你相公身上,你觉着如何?”
夏鸾儿的脸腾地就红了。
“我,我是想着京城贵人多……从前长辈也说,世人多的是只重衣衫不重人的……”
宁四娘道,“这话原也没错,但也要分清时候地方。象你眉姑父如今还要在外头跑官呢,穿的也是七八成新的衣裳。上回你眉姑姑说要把芳丫头给的好料子给他做件新衣,你眉姑父还觉得招摇,说是没必要。你相公如今就在府里养身子,你给他做那么多新衣裳给谁看呢?便是去到王府里,难道看他身上衣裳旧了些,便不拿他正经亲戚了么?”
夏鸾儿难堪低头,“是我错了。”
宁四娘道,“我说你,倒不是在乎这几件衣裳,可积少成多,若不知爱惜钱财,万贯家财也能挥霍一空。
这几年,为你相公读书上进,你的嫁妆花用不少了吧?你婆家家底你也晓得,他们是不会花用你的嫁妆,可也实在没有贴补你们的余力。
眼下你就一个嫡女一个庶子,算着兴许是够了。可你们如今还年轻,日后少不得还有生儿育女的时候。等孩子们大了,男婚女嫁,哪个不要你这个嫡母掏钱操持?你又有多少能给他们分的?
我听说你相公身边,是你主动给丫头开的脸,这原也没什么。可日后妾室多了,孩子们更多,你嫁妆统共就只那么点,到时谁来帮你养活?
咱们这样的大户人家,养个孩子可不是给口饭吃就行的事。得花用多少,心里没个数行么?
如今别说你眉姑姑,就是芳儿她娘,也都成日算计着花用,你怎么就如此心大?难道非等到有急难了,才临时抱佛脚不成?”
这样话,夏君眉原也劝过她,只那时夏鸾儿虽在齐家守规矩辛苦,却到底事事有公婆操持,并没听到心里去。
如今自己当家过日子,宁四娘再劝,她就听入心里去了。
如今齐瑞华还没考出官来做,按她这个万事不留心的花钱速度,这三年呆在京城的吃喝花用只怕就不是小数目。
就算三年后齐瑞华考出来,要官场打点,应酬打点,只怕也是少不得花用的。
自己要是再不操心,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想起之前还让宁芳给她寻美貌丫鬟服侍相公,夏鸾儿深为羞愧。虚心施了一礼,诚心请教起宁四娘。
“还请老太太教我。”
看她明白过来,宁四娘笑了,“这也没什么,凡事不过用心罢了。你相公这几年要专心读书,你就帮他打点着衣食起居。自己先学着把账本记起来,再有余钱,我让薛夫人帮你打听打听,看是在京城周边买几块田地收利息,还是跟芸儿那样,学着做点小生意。并不是图你赚这几个钱,而是明白经济往来。回头就算你相公高中,你跟着去了任上,也能替他打点好内务,不至于给人蒙骗。”
夏鸾儿连连点头,本想把身上的大笔银钱交给宁四娘掌管,自己依旧跟在家里似的,按月领月例银子,省得乱花了。
可宁四娘却不同意,“若管不住自己,足见没长大。你若怕乱花,我按月来帮你查个账就是。”
夏鸾儿点头同意,回头她想做点小生意的事情传出去,庆平公主顿时给她指了条财路。
“如今我这里有了调香姑姑,那些养鸡养鸭的事实在是没空打理。不如干脆交你去做,横竖我家园子大,你自围个篱笆,安排下人开春做起来便行。”
夏鸾儿回头跟齐瑞华一商量,二人都觉得可行。
一是难度低,下人不须培训就可上岗。二来销路稳定,宁芸替两个弟弟打理的铺子生意极好,养出多少就能收多少。
虽说赚不了大钱,但足够他们小两口日常花用了。
且夏鸾儿有了正经事做,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就不一样了。也不会成天盯着丈夫去嘘寒问暖,也有了些新鲜话题。
宁四娘又有意识的锻炼她不时出去见见别人家的夫人太太,这接触的人不一样了,整个人的眼光格局也慢慢培养起来了,许多事情的想法都在变,一些人情往来上的低级错误便不会再犯了。
齐瑞华很是满意,私下里又来谢宁四娘。
宁四娘笑,“亲戚么,不就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的?且安心读书去吧。回头给你爹娘写信,也好叫他们放心。”
齐瑞华笑着应了。又主动请缨,跟戴良一起,去打听秦缙的消息。
宁琅因勉强中了进士,名次却极靠后,压力山大,成天跟着程岳读书还来不及,便暂且不烦他了。
要说秦缙,也好打听。人家这回也过了会试,名次还很不错,中了第八十九名,很有希望中二甲进士。
可就因如此,昌乐公主越发不高兴了。
借口要为他庆祝,大摆宴席,闹得他日日不得安宁。却也给了戴良齐瑞华借口送礼,实则暗中观察的机会。
等着二人回来,皆沉默了。
宁芳觉着奇怪,细想想,便猜到几分。
“你们可是觉得此人还不错?”
岂止不错?戴良齐瑞华对视一眼,如实道,“若果然能成亲事,倒是三姑娘的福气了。”
要他们看来,秦缙是个非常好的年青人。
能中进士,足以证明此人的才华。再看本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