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芳应下,余大夫谢赏走了。

    孟大夫人也跟着要走。

    大夫说过,屋里最好少留人,有利于伤口愈合。

    那边程岭醒了也是不愿屋里太多人,嫌气闷,所以这观念她如今倒是接受了。

    只不放心的伸手比了个鸡蛋大小的圈,“给三郎的冰沙记得要少些,最多就这么些,可不许贪凉。”

    看宁芳乖巧点头,她才起身,“你们说着话,我先回去了。”

    她已经预感到他们有正事要谈了。自己又帮不上忙,若胡乱出主意只怕还惹人笑话,不如回避。

    可宁芳却道,“嫂子留步,我今儿听说了一件事,恐怕得当面跟你说一声。”

    孟大夫人愣了,“什么事要跟我说?”

    宁芳道,“是跟嫂子娘家,孟家有关的事。”

    相国寺的普照方丈是个仗义之人,前些天忽地听来进香的香客说起件恶事,可是把老和尚气得不轻。

    不过老和尚活了大半辈子,且能做到一寺的方丈,并不是鲁莽之人。

    听了这一面之辞,他又命弟子去探查了一番,弄明白了前因后果,这才找上宁芳。

    “……事情起因倒是简单,无非是几个年轻人斗气。可斗气的几个年轻人家境皆算不俗,就落下话柄了。又千不该万不该,打着咱家的名头招摇。如今既闹得连普照方丈都知道了,只怕朝中知道的人不少。暂且没有发难,只怕是在等待时机,若咱们不早做应对,只怕到时便有机会让皇上收拾英王府了。”

    听宁芳简单明了的讲解了原委,孟大夫人已经气得眼泪都掉下来了。

    “他们,他们怎么能这么混账!”

    她的娘家,原只是乡间富农。并无诗书传家,也没有特别多的见识,却勤俭持家,积攒下大把的粮食。

    在大梁开国时,太祖带兵进京前,正好路过孟氏老家。

    在半强迫的情况下,孟家捐出了这批粮食,为太祖最终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太祖也为了名声,算了孟家一个从龙之功,赏了个官位。

    虽品级不高,门第不显,孟家先祖却因此混了个官宦世家的门第。

    只是祖上的勤奋与俭朴,似乎到她祖父那一辈就用尽了。到她爹那一代,已有败家之相。但有祖父严加管束,倒也还过得。

    且幸运的是,孟大夫人的娘家府邸虽然小得多,却就在离英王府隔着两条街的地方。

    而她祖父因为擅长对弈,跟程岳三兄弟的亲爹,同样爱下棋的皇室嫡孙程永,成了一对好棋友。

    故此,孟大夫人在很小的时候,便认识了程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等二人长大,在婚事上屡屡受挫的程峰,索性就求父母作主,娶了孟大夫人。

    但婚后的数年不育,本叫孟家很是抬不起头来。

    谁知最后却被查出,程峰程岭兄弟两个在宫中给皇子们做伴读时,曾吃过大量的生葵花籽。

    十几岁的少年正是胃口好的时候,对宫女太监都敢吃的小小葵花籽怎么会有戒心?

    但他们不知,生葵花籽吃不死人,却会让男子患上不育症。

    且,无药可医。

    所以民间种过向日葵的人都知道,没成亲没生育过的男娃娃,是绝对不能生吃葵花籽的。

    但年少的程峰程岭怎会知道?

    要不是后来无意中听个卖葵花籽的老妪说起这个忌讳,程家两兄弟恐怕到死,都不知道二人无子的问题出在哪里。

    可知道时,已经无法挽回了。

    那时,程永的嫡妻独孤氏才会拼死,又生了一个孩子。

    老天开眼,依旧是个男孩。

    但夫妻俩却因为高龄求子,且两个大儿子的被害,在郁郁中早逝。

    自此担起家业的程峰自觉对不起妻子,故此对岳家格外照顾。

    因岳家实在没出色的人物,又怕自家哪天出事连累到他们,才费了不知多少人情,给妻弟在离原籍不远的地方捐了官职,又置了大片田庄,让孟家衣锦还乡了。

    谁知孟家竟是一代不如一代,年轻的子弟们不思进取就算了,还学人家做纨绔。

    这回的事,就是他们这些败家子惹出来的。

    起先是其中一个孩子过寿,一帮子小兄弟结伴出去玩乐。

    少年子弟,跑马驾鹰的,未免就踏伤了禾苗。

    有个子弟就显摆道,“区区禾苗,算得了什么?这块地是我家的,尽管放马去吃,踩坏了都算我的!”

    旁边有子弟也想撑面子,便道,“我家农庄离得也不远,一会儿让人去杀猪宰羊,别说人了,狗都管饱!”

    余下子弟们纷纷开始斗富,甚至有人把身边美貌丫鬟都推了出来,说谁看上便拿去睡。

    那时孟家有个子弟就说了,“说得这些好似谁家没有似的?若真要图个新鲜,跟我杀牛去,咱们今儿吃牛肉!”

    这话顿时博得满堂彩。

    因为除了宫里养少量肉牛,可以吃牛肉,寻常人家都是不许吃牛肉的。要想吃老死的耕牛,还得向官府报备,私宰耕牛更是要被抓去坐牢。

    所以就算这些纨绔家里不缺钱,还真的很少吃得到牛肉。

    如今有人肯出头,一帮子纨绔顿时来劲了。骑马骑鹰的去了孟家庄子,就要杀牛。

    可耕田的佃户怎么肯让这帮子少爷杀耕牛呢,连扔下的银子也不要,只跪在地上苦劝。

    那孟家子弟烦了,让人把佃户拖开,提着刀子就带头砍了上去。

    然后一帮子少爷也嘻嘻哈哈的拿他们那些装点门面的刀剑去砍,谁知却是没砍死牛,倒是让耕牛受了惊。

    顶着硕大牛角就冲撞起来,把孟家子弟给撞下马来,一蹄子踏破胸口,当场便死了。

    剩下的少爷们四处逃窜,最后还是那些佃户们出手,把惊牛给杀了。

    可孟家随即把在场的几个佃户俱绑上县衙,说是他们害死了自家孩子。

    佃户自然要喊冤,但孟家却着人到衙门里去叫嚣。

    “我们老孟家的姑奶奶可是英王府的大夫人,带兵打到西胡的英王爷都要管我家姑奶奶叫一声大嫂!

    为了保你们这些狗日的平安,也不知杀了多少人。如今孩子们杀头牛怎么了?至于大惊小怪么?如今还累得我家孩子送了性命。这些贱骨头,统统该死!”

    于是,县太爷也不敢管了。

    只能照着孟家的意思,判了佃户监管不力,致使惊牛踩伤人命的案子,报了上去。

    这样若是到了御前,杀人者偿命,尤其是以下犯下,只怕几个佃户都得死了。

    那些乡亲求告无门,只能托了好心人把事情传扬开来。却不想被香客带到相国寺,普照大师一听便怒了。待查明事情原委,便借着宁芳来上香的机会,把事情告诉她了。

    说来普照大师还是好意,若他不说,等着事情在朝上被人揭穿,只怕程家才更加被动。

    孟大夫人当即道,“我这就给家里去信,叫他们把状子撤了,把人放了!”

    可一时间,程峰程岳,包括宁芳三人面面相觑,却是谁都没吱声。

    然后看程岳一个眼色递过来,宁芳只好开口了。

    “这事不管怎么说,孟家都死了人。若咱们强行出手,要他们撤状,只怕是不大可能的。”

    孟大夫人急道,“那就眼睁睁看他们往死里作?若给人查明真相,捅到皇上跟前,还有谁能保得住他们?”

    程峰道,“你先别急,听我说句话。这些年你娘家离得远了,仗咱们势的时候多,肯听咱们劝的时候却是少之又少。你便是去了信,他们肯听你的么?少不得还要怪你不肯出力。”

    孟大夫人一噎,随即都快哭了,“那可怎么办?难道看着他们去死么?”

    眼看程岳又是一眼扫过来,宁芳只好接着说下来。

    “那倒也未必。大嫂你别急,这事儿我想了一天。普照方丈也说,因许多贵族嗜吃牛肉,如今倒也不是孟家一家,许多乡下竟是私宰耕牛成风,弄得百姓怨声载道。于是我就想,若能想个法子,制止这个风气,倒比只盯着这个案子要强。”

    再看程岳那不动如山的眉眼一眼,她才敢硬着头皮所说心中所想。

    “如今咱家被皇上忌讳,但要是处处示弱,未免更加憋屈。所以,所以我倒觉着,孟家犯的这事,若利用得好,未必不是我们王府的转机。”

    什么?

    孟大夫人瞪大双眼,“难道你,你竟是要拿我孟家去给皇上开刀?然后再来个大义灭亲,成就程家的大仁大义?你这未必也太狠心了吧!若拿你娘家,你舍得吗?”

 第432章出气

    宁芳无语。

    旁边程峰的面色已经很不好看了。

    孟大夫人嘴上说着要孟家撤状子,但心里还是不愿意孟家出事的。

    甚至都没有想过,孟家应该因此接受惩罚。她只是想尽快的息事宁人,却没有想过程家会因此承受多么大的压力。

    明明错的是孟家,为什么还要说程家大义灭亲?这难道不是替天行道,主持正义吗?

    还说宁芳狠心,难道她明知程家会因此处境艰难,还希望程家把孟家那些糟心事全兜下来,才算是不自私不狠心?

    且这样的话,心里想想也就罢了,如何能拿到丈夫小叔面前来说?

    当话说完,看四下里的静默,孟大夫人终于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大爷,我,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就算我娘家有孩子犯了错,不是都拿命去填了么……杀人不过头点地,还想怎样?放了那些佃户,给他们些钱,咱们都不追究了,不行么?”

    孟大夫人委屈得直哭。

    可她的这份委屈,却让程峰更加失望了。

    妻子还是想不明白,她的立场应该站在哪里。宁芳年纪虽小,却比她识大体得多。

    也就是这个时候,程峰突然有了一丝后悔。

    当年执意娶这个青梅竹马,门第不高的姑娘,真不知是害了她,还是害了自己。

    程峰叹道,“你先别哭,弟妹也是想处理好此事,否则何必当着你的面来商量?你不过听话听一半,就着急上火的怪罪人,这叫别人怎么做?”

    跟他赔不是有什么用,重点是弟妹啊!

    孟大夫人总算是回过味来,跟宁芳道了个歉,“弟妹,嫂子刚才一着急,说话就没过脑子,你可别跟我一般见识。”

    宁芳自然说不会,然后迅速抛开这些无用的争执,切入正题。

    “我是想着,能不能借着这事,让王爷上道奏折给皇上,严查私宰耕牛之风。至于孟家,也可以在王爷的斥责之下,痛改前非,也未必不能博回一场好名声。”

    孟大夫人还听不大明白,但程峰已经赞道,“这主意好!你娘家不可能为了几个佃户退让,但若是有场功名富贵等着他们呢?皇上不可能因此事嘉奖英王府,却不一定会吝啬于嘉奖一个小小的孟家。”

    宁芳点头,她就是这个意思。

    孟家做错了事,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与其死不悔改,还不如痛快认错。反正闯祸的子弟已经死了,何不为活着的人多博些好处?

    程岳想得更深一层,“我如今伤着,不便亲自出手,最好是通过一个皇上信任的人,把折子递上去。如此有功便是旁人的,我们也可以顺便卖个人情了。”

    宁芳悄悄竖起大拇指。

    这才是高人!简直把她的小心思摸得一清二楚。

    程峰顿时想到戚昭义了。

    若论皇上信重之人,戚老都督自认第二,朝中无人敢认第一。

    “弟妹如今既跟戚夫人交好,不如便烦你上门去拜访一回?”

    可程岳却道,“不妥。戚老都督身份贵重,只怕还看不上这些蝇头小利。大哥放心,此事我心中已有计较,你先与大嫂回去歇息吧。回头待我有了眉目,还要你帮着大嫂料理此事。”

    程峰明白了,这是有话不好当着孟大夫人的面说。

    “行,那我们先回去了。你也要好好养伤,回头有什么事,你直接派人来说。”

    他很干脆利落的把妻子带走了。

    程岳才瞟着宁芳,“你看好了谁,一并说了吧。”

    宁芳凑到他跟前,贼兮兮道,“杜老将军。”

    “今儿杜老夫人可帮了我好几次,你晚上吃的米糕也是他家丫鬟来做的。来而不往非礼也,不如把这个人情让给他家,既能卖好,且杜老将军也是皇上心腹,不招人疑心。”

    程岳似笑非笑,“那你知道杜老夫人为何要在你面前献殷勤?”

    宁芳自然不知,所以乖乖睁大眼睛等解释。

    谁知脸上熟悉的一疼,又被对面的男子揪住。

    “什么都不知道,就敢领受人家的好处,就不怕人家要的你给不起?”

    宁芳急得捂脸,“我,我好歹也是王妃,你怎么还揪我?”

    可对面的男子闻言,却是又在那娇嫩小脸上揪了一把,才心满意足的放手。

    “得啦,你惹出来的麻烦,我去替你收拾。下回再犯蠢,我还揪你!”

    宁芳不服,“我怎么犯蠢了?”

    程岳却是不肯说了,“回头你自己打听去!今晚回你屋睡觉去,别来烦我。”

    宁芳忿忿嘟囔,“这就是新人领进房,媒人扔过墙。走就走!知道你嫌弃我了,晚上我叫赵同过来伺候你。”

    那老太监一门心思求表现,让他有机会守着程岳过夜,只怕一夜不睡都是欢喜的。

    只是看她要走,程岳忽地忽地想起一事,“听说,你给那抄经的宫女送了两支笔?”

    名字长相他都已忘了,只跟王妃有关的事,他都还记得。

    宁芳道,“是啊,这也犯蠢了么?”

    当然!

    送了笔,连铺盖行囊都没有半分克扣,下人们就算知道那宫女犯了错,也不会过分苛待了。如此心慈手软,面嫩年幼的小王妃,怎么镇得住人?

    看来坏人还得他来当才是。

    浑不知被贴了个绵软柔弱小标签的宁芳,被她家王爷挥挥手,赶小老鼠一般赶走了。

    等召来石青时,程小王爷又换回了素日的冷肃嘴脸。

    “去外头漏句话,就说我想吃牛肉了。”

    石青有点方。

    王爷想吃牛肉,又不是什么难事。按朝廷规矩,英王府也是有份例的。只要派人去跟太仆寺养肉牛的典牧署报备一声,领头肉牛出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况且,这想吃什么,不是应该跟王妃说么?跟他说什么?还要他往外漏话,这是漏给谁听?

    可王爷既然吩咐了,他身为忠心下人,便只能听着。

    好在他家王爷许是怕他不能领会,到底又多吩咐了句,“最近有传言,说近来京城风气不正。有贵女公然蓄养面首,世子包养戏子。我既在都察院任职,堪察民情民风亦属份内之事。嗯,你都去查查真假。”

    啊!

    石青一下悟了。

    王妃今天出门,与宜华公主和福慧郡主起龌龊的事,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了。

    王爷要查这些些,定是想给王妃出气呢!

    不过身为一个忠心的奴才,石青觉得自己应该劝一句。

    “可家里才受罚,白先生前儿还说,要那个,韬光养晦来着。”

    他家王爷冷冷瞟他一眼,“所以,你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知道。

    可身为一个忠心且得用的奴才,石青没敢问下去。

    不过等退出去后,思索片刻,他却又恍然大悟,兴高采烈起来。

    王爷要韬光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