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多看一眼,徐妈妈都要难过一次。
想当年,老太爷和老太太还在世时,何曾不是把太太捧在手心里,如珠如宝一般?谁曾想,还不及谈及婚事,老太爷和老太太便先后过世了。没了爹娘,又没有兄弟,一帮子如狼似虎的叔伯,险些把个小侄女生吞了去!
亏得太太有主意,招赘了老爷上门。
虽说姑爷邹润只是个寒门秀才,却是个极厚道明理之人。和太太来了这梁溪县,小两口虽算是白手起家,却着实过了几天舒心日子。
只恨老天无眼,太太成亲三年肚皮都没动静,不得不给姑爷从外头纳了个妾室李姨娘。
可李姨娘才进门,偏生太太就发现怀上了。可惜头胎却是个女儿,倒是李姨娘一举得男,便是如今的大爷宁怀瑜,也算是让人松了口气。
然后又过了两年,太太才有了自己亲生的二爷宁怀璧。
凭良心说,徐妈妈觉得,太太待庶出的大爷真是比二爷还好。不说吃穿住用,就是读书功名上,也是操碎了心。
外人不知,总说大爷争气,才考中举人,又得人赏识被授了官。但只有徐妈妈晓得,太太在背后使了多大的力。
至于二爷。
徐妈妈想及此,连叹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若说大爷是争气,那二爷就是天生的读书胚子。年仅十五岁,便考中了秀才。还是县试,府试,院试全第一的小三元。整个大梁朝建朝以来,这可是头一份的荣耀!
偏偏命里孽障,让他遇到夏氏。
落水救人本是义举,却因青年男女便坏了名声,也毁了前程。
而这夏氏也是倒霉,同样进门三年无出,第四年好不容易开了怀,结果还是闺女!
然后老爷病逝,小夫妻只得守孝三年。
等生茵姐儿时,夏氏因着急生儿子,胡乱进补,把自己胖成那样不说,生产时因胎儿过大,便有些亏了身子。也因如此,宁四娘才不得不寻思着给儿子纳妾。
谁知那么巧,当年她原本想要求娶的姑苏辛家,因为一个做官的老爷坏了事,连累了府上,急着发嫁女儿。而这要发嫁之人,正是宁四娘当年看中的辛姨娘。
说来辛姨娘也是苦命,太太去求娶那年,偏辛家想把她送入宫中参选。又不知给谁留了牌子,是入宫,还是发还本家始终不给个准话,弄得人家姑娘白白在京城蹉跎了数年光阴。
后来好不容易有了准话肯放出来,偏又遇到家中长辈过世。好歹守完孝期,家中又出事了。简直是落难的凤凰不如鸡!
徐妈妈知道自家太太,最是嘴硬心善。
一听说这辛姨娘际遇,便打发人上门提亲,后来还以贵妾的礼仪接人进门。
而这辛姨娘也不负太太厚爱,自进门后,在夏氏面前处处恭敬礼让,半点没有官宦千金的架子。
只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她进门不久,那夏氏就查出又怀了身孕。
徐妈妈当时心里就有个不敢说是好或不好的预感,然后等辛氏也怀上,两边凑巧同一天生产,结果夏氏还是女儿,辛姨娘却是儿子。
而更倒霉的是,因夏氏这连续两胎生得太急,大夫说她再难有子。
自此之后,夏氏便一直有些精神恍惚。所以徐妈妈觉得,就算不是她的本性,也可能真的可能是一时糊涂,才做出那样可怕之事。
想着心事,便到了正院门口。
乍一抬头,却见这里黑黢黢的连个灯都没点,在四周灯火的映衬下越发显得沉寂萧然,不由得心中一阵凄清,连鼻头也有些犯酸。
眼看守门的小丫头想给她见礼,徐妈妈赶紧摆了摆手,放轻脚步,直等进了耳房才低低问,“太太歇了?”
小丫头点头,“好不容易才眯着,如意姐姐命人轮班吃饭去了,还交待咱们不许点灯。妈妈坐,喝口茶吧。”
徐妈妈才想坐下,却听隔壁轻轻一声咳嗽,“来人,点灯。”
徐妈妈忙抬脚进去,就见宁四娘满脸倦色的揉着额角的太阳穴,从榻上缓缓坐起。
扶着她那越发瘦削的双肩,徐妈妈满心不忍,自责道,“可是老奴惊扰到了太太?您最近总歇不好,好容易才歪一会儿……”
不等她说完,宁四娘便勉力笑道,“这会子歇了,晚上又该睡不着了。说正事吧,都怎样了?”
徐妈妈只好先拣好的说给她听,“二姐儿醒了,烧也退了,我去时都能说话了,余大夫说养几天便没事了。”
宁四娘松了口气,“也是怪我,当时只顾着跟夏氏说话,把丫头们都撵了出去,谁知那么个小人儿竟是钻了进来,摔得头破血流。她要有个好歹,叫我怎么过意得去?”
“太太快别自责了。您成天那么多事,哪里还操得了这许多心?我看服侍二姐儿那几个丫头就很该打几板子,奴婢领余大夫过去时,还有心思在门口说闲话。若她们多用些心,何至于此?”
宁四娘微怔,随即浮现起淡淡怒气,“既如此,甭管哪家的,都按着规矩办。还有另两个姐儿身边,你也去敲打敲打。就算夏氏有错,也轮不到这起子奴才怠慢我孙女!”
徐妈妈点头应下,随即岔开话题,“太太还没用饭吧?我瞧厨房今儿的盐水鸭做得不错,让他们配点粥和小菜送来可好?”
宁四娘却只顾追问,“那小哥儿如何了?”
徐妈妈顿时为难的低了头。隔章出来卖个萌,走过路过的,说几句呗!看霸王文是不会瘦的哦呵呵
第4章妹妹
“……余大夫也不敢打包票,毕竟孩子太小了。不过,他也说慢慢将养着,未必就不能好。”
徐妈妈虽然尽力宽慰,可宁四娘如何听不出那言下之意?
未必不能好,就是不一定能好。不由得恨恨一拳捶在榻上,“真是造孽!那夏氏呢?”
徐妈妈道,“她倒没事,只满口胡话。听那意思,似乎还当自己十五岁呢,连二爷都记不得了,直嚷嚷着要回娘家去。老奴冷眼瞧着,倒不似作伪。”
宁四娘给堵得心口都疼,“她若果真才十五,我倒巴不得把她送回去!只如今这样,倒不好瞒着她家里了。打发个妥当人去夏家,请她家人来瞧瞧吧。须缓缓的说,她那爹娘也都是奔七十人了,老人家可经不起惊吓。”
徐妈妈揣摩着她话里的意思,“太太这意思,是要留下二奶奶了?”
宁四娘长长叹了口气,“起先瞧小哥儿那样,我真想休了她!可她撞墙时都说不是她,我便有些疑惑了。这夏氏进门十年,你我都是看在眼里的。她为人虽没什么好处,却本份老实,从没动过害人的心思。就算小哥儿那事真是她干的,只怕也是一时糊涂,不是出于本意。如今她脑子坏了,真把她赶回去,只怕日子更难过。唉,算了吧。念着她肯为了几个女儿去死,到底还有一份慈母心肠,留便留吧。”
徐妈妈心道自家太太到底是嘴硬心软,才想说只怕辛姨娘那里不好交待,就听小丫头慌慌张张来报。
“太太太太,辛姨娘说要带小哥儿离家去乡下庄子!”
什么?
徐妈妈顿时心中一紧,“辛姨娘要去哪个乡下庄子?”
这辛姨娘出身大户,虽委身为妾,却也是按正妻一般带了嫁妆进门的。若她要去辛家给她的陪嫁庄子,只怕这事就瞒不住了。
谁知小丫头道,“她要去的是咱家的庄子,还说不能让太太为难,不如她们母子避一避。兴许,这样二奶奶就能好起来了。如意姐姐正在那儿劝呢,才打发人回来,请太太过去瞧瞧。”
一听这话,徐妈妈没话可说了。再看宁四娘,也是满面为难。
如果辛姨娘索性闹起来,不管是以辈份压她,还是以情理劝她,总还能有话讲。偏偏辛姨娘如此懂事,只想带着孩子悄悄避到宁家在乡下的庄子里去,这样若再去劝,岂不成了欺负人?
不管怎样,是辛姨娘的儿子差点被人闷死,宁家能不给她个交待?
思忖再三,宁四娘终于狠了狠心,“去给二奶奶收拾行李,她既想回家,送她回去休养一阵也好。”
徐妈妈心中咯噔一下,顿时明白过来,“太太,这……”
这要送了回去,只怕就回不来了吧?就算没有那纸休书,又有什么区别?
宁四娘苦笑道,“我是没脸见她了,这话你亲自去跟辛姨娘说。且让她看在孩子份上,安心在府中休养。那么点大的小娃儿,可实在经不起折腾。”
徐妈妈心中不忍,却也只得点头应下。
只是想起当年夏珍珍初嫁来时,那个十五六岁,轻盈俏丽得跟花骨朵儿一般的小姑娘,心中一阵怜悯。
或许,二奶奶是真的不适合这个家。
※
不管心事有多少,宁芳还是好好睡了一觉。
哎!
如今这年纪太小,觉多也是她能控制的。
等到再醒来的时候,就见一个才两岁多,浑身肉嘟嘟的小丫头正坐在床边,垂着两条小胖腿儿,专注的捧着一只巴掌大的小筐儿。那样认真的表情,仿佛筐里装的是什么金银财宝。
然而,那只不过是十来颗刚从后院树上打下来的小青枣。
宁芳一阵无语。
这就是她的亲妹,宁家四姐儿,宁茵。
也是族谱上记载,日后嫁进某侯府的有福之女。
可眼下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个只知道吃吃吃的小胖妞。那猴子是被猪油蒙了心,还是眼瘸了?怎么就看上她了?
“二姐,你醒了?吃枣!”发现宁芳醒来的宁茵很开心的举着小篮献宝,“前几天他们都不让我来看你,今天才让我过来。这是我一早带人去打的,一个都没吃,就闻了闻。”
那还真是辛苦你了。
宁芳心里翻着小白眼,手却摸上妹妹绑着一对小鬏鬏的圆脑袋,“你吃吧,二姐还要吃药,不能吃。”
是吗?茵姐儿的目光立即变得同情起来。
不过再看那些散发着诱人甜香的小枣,小胖妞一脸不舍的扭过头,“那我也不吃,等二姐好了再一起吃。”
好感动——
才怪!
你要真能忍得住,是不是该把口水擦一擦?
可宁芳坐起来时却说,“好,那你帮二姐收着。”
宁茵立即欢喜起来,护着篮子跳下床,让丫头们过来服侍姐姐洗漱吃药,紧盯着枣子的目光里竟有了一种庄严的责任感。
宁芳有点想笑,却——
好吧,还是被这个吃货妹妹感动到了。
说来宁茵也是挺悲催一小孩,她还没出生时,大伯宁怀瑜就带了家小一起去赴任了,不象宁芳,还赶上几年大家庭的热闹。
等她摇摇摆摆学走路时,夏氏又怀孕了,她便跟宁芳一起挪了出来,住到祖母这里。但宁四娘事多,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两个孙女。所以宁府上下,真正陪伴她时间最长的,反而是这个二姐。
是以小胖妞就跟个小跟屁虫似的,成天粘着宁芳。这几天宁芳病着,估计妹妹也寂寞坏了。
宁芳心一软,便由着妹妹围着自己叽叽喳喳,说些吃什么喝什么,药苦不苦的傻话。
只是忽地听到一阵马车辘辘,宁茵立即跑到门口问,“是爹爹回来了吗?”
小丫头忙把她拦住,“不是。四姐儿这是想二爷了吧,那要不要把枣子留给二爷吃?”
宁茵到底年纪小,一下被哄住了,开始纠结爹和姐姐要怎么分,但宁芳却注意到丫鬟脸上那抹不自然的神色。
这是谁要离开?又为什么要瞒着她们姐妹?
第5章爹爹
几乎不用多想,宁芳首先担心起她那个笨笨娘亲。
好吧,就算这个娘亲没有画像上美丽,也没有传说中贤惠,但她仍是一个肯为了女儿连命也不要的好娘。后世虽得大伯大娘疼爱,但父母早亡的宁芳还是很珍惜这份母女情的。
她还记得那天祖母宁四娘曾说,要休了娘亲,可后来小丫头不是说娘撞伤了脑子,已经不作数了么?
只是瞧这些丫头婆子的脸色,问了也不敢答。所以直等吃了药,宁芳含着颗糖压那苦味,也不忘给眼巴巴瞧着自己的小胖妞也喂上一颗,然后牵起妹妹的小胖爪子,清清嗓子说,“咱们去看看娘吧,把枣子也带去一起吃。”
小胖妞用力吸着嘴里的糖汁,点头表示没有半点意见。
小丫头却又来拦,“二姐儿才好,怎能出门吹风?不信我叫徐妈妈来,看她说你能不能出门。”
宁芳努力撅高小嘴巴,“今天又没风,不行我再加多件衣服。”
小丫头卡壳了,脸上表情更加不自然,幸好此时一个老练婆子进屋笑道,“二姐儿想去探望二奶奶,这是您的孝心。不过二奶奶可还病着,若是让她瞧见您带着四姐儿跑去,岂不担心过了病气?依我说,二姐儿还是安心在屋里养着,等您好了,二奶奶也大安了,再见不迟。”
这婆子也太会讲话了吧?宁芳无法。只得老实呆在屋里,然后旁敲侧击。
可不知是不是徐妈妈昨晚敲打过的效果太好,不管宁芳怎么问,身边的丫鬟婆子都半字不吐,还把她们姐俩盯得牢牢的,彻底绝了她们偷跑的心思。
等窗外车马的喧嚣渐趋平静,宁芳心想,该发生的已经发生了。既然无力阻止,就静观其变吧。
只没想到,这个变来得如此之快。前脚这边不知是不是娘被送出门,后脚就有个天大的好消息送来。
宁家二爷,宁芳她爹,中举了!
不过自得知老爹中举,宁芳又足足等了五天,她爹才归了家。
此时宁府上下自是一派喜气洋洋,大门口还特意挂起过年时的红灯笼,连宁芳和妹妹,全都换上一模一样新赶制的红色袄裙。
就象一大一小,两只会移动的红包。
在大红包牵着小红包去见爹的路上,婆子还在絮絮交待,“……一会儿姐儿们到了,可别忘了向金陵那边的三老太爷和七爷问好。要有礼貌,知道吗?”
虽然已经听了一天,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但被婆子此时紧张的情绪传染,宁芳还是乖巧的又点了点头。
顺着抄手游廊很快来到二门正厅,就见那里已经站着不少人,还乌泱泱堆着小半边屋子的贺礼,把个原本很阔朗的大厅挤得狭小不已。
还没进门,就听一个个子不高,身形微胖的老伯,正背着门指手划脚,“……四姐儿你回乡这么多年,怎么连个屋子都收拾不齐整?这要是请客,能摆得下几桌?连个戏台都没处搭!”
宁芳一愣,就见在闺中原先排行第四的祖母,宁四娘神色淡然道,“三叔说得是。只不过您贵人事忙,只怕早忘了,当年回乡时我也曾想要北塘那边的老宅,可您和几位叔伯说我家人少,怕空守着个大宅还易招贼,特特把梁溪这处小宅给了我。亏得这些年左邻右舍们还算照应,见我家房舍实在住不下,才允我拿郊县的田地换了东西两套小院,好歹让两个儿子都有了住处。否则只怕三叔今儿来,更是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了。”
看花白头发的三老太爷,一张老脸给挤兑得发红,宁芳不觉偷笑。
她已听说,这位三老太爷宁守信乃是二房的次子,虽是嫡出,为人却实在没什么本事。全仗着有个庶出会做官的兄长,惯爱卖弄本事。
不过此刻,在大人们的尴尬里,她却牵着妹妹,迈着小短腿欢快扑进客厅,一左一右抱住那个熟悉的大长腿,甜甜喊了声,“爹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