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庆平公主府的客院,宁家。
在亲眼见到南湘儿嫁作顺王妾室之后,宁四娘以为再没有什么事,能让她震惊了。可今日便收到更加暴烈的一击。
“皇上,皇上把芳儿赐婚给程家表弟了?”
还躺在床上休养的宁怀璧,方才跛着脚去接了旨,这会子一进屋,脸上便阴沉得几乎快滴下水来。
夏珍珍也以为自己听错了,“这是不是弄错了?我家芳儿管程家表舅叫舅公的。这,这怎么可能?”
主动跟着传旨太监来宁家解释的谢云溪很不想说,却不得不把当时的情形又复述了一遍。
“程大人,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饶是谢云溪素来自忖机智过人,他也实在想不出,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答应,还能想出什么更好的办法。
要么眼睁睁的看着宁芳被个陌生人糟蹋,要么就顶着不伦的名声嫁进英王府,对于程岳,或者宁家来说,还有更多的选择么?
可这,也实在太憋屈了!
夏珍珍替女儿委屈得眼泪直流,“就算是皇上,也不能这么欺负人吧?”
“我倒以为,这也不算坏事。”进来说话的,是庆平公主。显然,她也听到消息,特特赶了过来。
“至少,你们女儿嫁去的是你们信得过的人家,不必担心她受人欺负。只须装聋作哑,少听些闲话罢了。”
这样的安慰是实情,却很难让人接受。
这不仅仅是少听些闲话吧?简直是要被人戳脊梁骨啊!
看着她们的脸色,庆平公主又轻声道,“眼下,你们最该担心的,难道不是把宁书女顺顺当当从宫中接出来,并平安嫁进英王府吗?”
宁怀璧脸色一下变了。
庆平公主声音更低,“我只知道,程家两位夫人明明身康体健,可嫁入程府多年,却从未有过一儿半女。小程大人年过二十,不知在京城说过多少回亲事,却没有一个能说得成的。”
说完,她命阿织放下一对鸾凤和鸣的铜镜,不避着人道,“既是皇上赐婚,我也送上份贺仪,恭贺两府喜结良缘。英王府与我多年邻居,颇为关照,我也该过去送份贺仪。府上若是有话,我倒可以转告一二。”
如今这情势,就算宁家还有几个孩子住在英王府,也实在没办法过去说话。
太尴尬了!
宁怀璧思来想去,到底忍着心疼,咬着牙道,“既是皇上赐婚,就请公主转告,请英王府择个良辰吉日,上门提亲吧!”
当断则断,不受其乱。
庆平公主颇为赞赏的看他一眼,转身就走。
夏珍珍拉着丈夫哭了起来,“真要把芳儿嫁过去么?日后人家怎么说她!”
宁怀璧苦笑,“只要人能好好的,说几句闲话死不了人。”
宁四娘定定神,“这话有理。既然圣旨已下,无可更改。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把芳儿平安接回来!”
庆平公主也点醒了她,皇上这样不待见程家人,怎肯让宁芳好生出嫁?
与其担心那些还没有到来的流言蜚语,还不如担心些更要紧的事情,比如性命!比如健康!
如果这会子宫里一碗红花汤灌下去,绝了宁芳的生育,那么就算她们恨毒了皇上,又有什么用?
而宫中,永泰帝也确实有了这个打算。
在回了自己的寝殿之后,他把惯会下毒的乔太医传了来。
用红花太霸道了,有没有什么不留痕迹,又永绝后患的药?
有。
身为宫中首席会下毒的御医,乔太医顿时给皇上提供了多种选择。
有下在脂粉霜膏里的,只要用了,便难以受孕。便是受孕,也必然堕胎。或下在香炉,熏进珠串里的,便连受孕也不大可能了。
或是想再快些,便在茶水汤羹里下药,只消用上三五日,保管终身绝育。不过这个药有点狠,会损伤一定的寿命。
如果皇上都不满意,他还可以去研究其他方法。
可永泰帝听了,却不急着发话,只把他带来的药物留下,命他先回去了。
不是天子狠不下心,而是觉得在刚赐婚时,就做下这样事情,会不会太明显了些?
皇上还是在意名声的。
他要做恶人时,也总要给自己找到借口。
犹豫了半晌,直到天色已晚,连材过来提醒他该休息了,永泰帝忽地问,“你对宁书女一向关照有加,可觉得朕今日赐婚有所不妥?”
连材一脸错愕,随即跪地道,“老奴一个残缺之人,所倚仗者,无非君心。若不是见皇上对宁书女有三分好感,老奴也不会多看她一眼。至于皇上要如何待她,自有考量。曾听说人,天子一言一行,皆关乎国计,岂是老奴这样人能妄言的?”
永泰帝听得入耳,眼中添了几分满意,“此时没有旁人,你不妨直说,这宁书女嫁入英王府,到底合不合宜?”
第398章出阁
连材微微迟疑,随即苦笑道,“合不合宜的老奴也不知道,不过年前魏国公府差人往京师送年礼时,无意间瞧见宁书女,便跟御前的小太监打听了起来。老奴当时正好听了几句闲话。陛下若愿意,老奴便说来听听。”
永泰帝眼睛亮了,“快说!”
魏国公府一直在金陵,跟宁家必是熟识的。
这等下人间不经意的闲话,说不定能听出什么来。且此事太容易对质,连材也不敢骗他。
连材道,“听说从前宁书女她爹宁大人,曾在任上受过重伤,是宁家太太上魏国公府求了好参,才救下性命。”
“当时崔老安人曾有意为孙子提亲,却又没有明言。只临终前,送过一把梳子给宁书女。魏国公曾言,说等到宁书女及笄之时,便上门提亲。”
永泰帝一脸错愕,“还有此事?唔,老安人想提亲的,应是崔家那个傻孩子吧?”
连材道,“陛下料得不错,正是崔家那位小时候摔到脑子的小公子。后因宁书女年岁尚小,崔家也未再提。只听说宁书女后来又提了一次亲,是江南一户汤姓人家。只人家听说宁书女的母族夏氏,似不擅生育,便就此作罢。再后来,宁家便上京城了。”
永泰帝奇道,“不擅生育?这生孩子还有擅不擅长的么?”
连材轻笑,“不是这个不擅,而是宁夫人只生了三个女儿,听说还生得颇为艰难。如今宁大人府上两位小公子,俱是妾室所出。而夏家有两个嫁到金陵的姑奶奶,也是生的女儿。如今金陵许多人家都说,恐是那商户夏家赚了太多钱,才折了姑奶奶们的儿子运。至于是不是的,老奴也不好说。”
永泰帝心下恍然,对宁芳的戒心却不觉去了大半。
如果宁芳的血脉里就不擅生育,或者只生得出女儿,那岂不比给她下绝育药,更加有利?
况且英王府有两位夫人不孕不育,已经是很招人眼了,再来一个,恐怕就不大好看了。但此事也不可不防,于是,惯常下毒的乔太医回头便接到皇上的新课题。
要一副生子药,且只能生出女儿的生子药。
这个就有些为难了,不过“勇于任事”的乔太医还是应下,说这就回去翻看古籍了。
只是宁家想接宁芳出宫的折子,却被永泰帝压下了,这一天没吃药,他不安心啊!
忽忽又是数日,时气日暖,春光渐浓。
因战事已毕,宫中来往之人俱也带上笑意。
七皇孙高祯正跟兄弟们说说笑笑,忽见杏花林下,过来一队宫女太监。
捧着许多箱笼包袱,当中簇拥着一位锦衣女子,依稀有些眼熟,定睛细看,却是已经改了平常装束的宁芳。
换下那一身青衣的小姑娘,便如这春花般俏丽,粉嫩的小脸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半点不受赐婚的影响。
七皇孙高祯面上笑容一僵,旁边九皇孙高祥察觉,转眼已笑着打起招呼。
“宁书女,文鸳姑姑,你们这是要上哪儿啊?”
周文鸳淡然微笑,“回殿下的话,淑妃娘娘因宁书女婚事已定,想接她到群玉殿备嫁,皇上已然允了,还特赐宁书女半副公主嫁妆。”
高祥忙道恭喜,一时客套完了,便欲离开,可高祯却悄悄递个眼神。
高祥心领神会,只好又去缠着周文鸳东扯西拉,高祯趁机也到宁芳跟前,道了声恭喜。
宁芳却道,“还未恭喜殿下。只可惜您的婚事,臣女却无法效劳了。”
皇上已经下了明旨,七八九三位皇孙的婚事都已定下。
只让众人大跌眼镜的是,在宫中最为势弱的七皇孙居然结了最好的一门亲,得以迎娶当朝首辅王家嫡女。
高祯听得面上微臊,低低嗫嚅,“那日,我不是有意失信的。”
谁知皇上会突然抛出那么大块诱饵,他能不吞么?但对着宁芳总是有些心底发虚。
要不是他为着一已之私,没透露半点风声,恐怕也不会造成宁芳与英王府如此尴尬的局面。
宁芳淡然道,“殿下无须介怀,臣女一直记得,您对臣女的关照。”
高祯讪然低头,此时文鸳也转身过来,带着宁芳走了。
只是看着杏花林下,女孩决绝远去的背影,心口莫名怅然,还有些微微的痛。
那其实,是他动过真心的女孩呢。
只可惜,他的真心太少,顾虑太多了。
高祥拍拍他肩,“别想太多。这回皇上可给你找了个好媳妇,打起精神早些把府邸修好,也快些把人迎娶回来吧。”
高祯点头,在脑中把宁芳的影子抛开,随他去了。
这次皇上除了一口气赐下三位皇孙殿下的婚事,还破天荒的给宫中所有的成年皇子们赐下府邸。也不知是不是为了嘉奖高祯的懂事,他也得了一座。
因他父母双亡,府邸自然不能与四六七三位皇叔比肩。
小了许多不说,也破旧许多。但到底可以自己开府立户,高祯还是很高兴的。
且因他亲事结的好,原先宫中瞧不起他的人态度为之一变。尤其去尚宫局支银子修宅子时,那些太监无不争相巴结,都不待吩咐,便热心的拿了好些图来给他支招,宅子要修成怎样才好。
于是,高祯对宁芳及英王府的那点心虚便很快消散了。且还觉得,这亲事也并非坏事,起码总比皇上将庆平公主赐婚给英王府好吧?
这头,已然入住群玉殿的宁芳,唯有心底叹息。
文鸳是早跟她说过,七皇孙于她交好,是存着几分利用之心。
三舅公更早便说过,这宫中的人,便没有几个能信得过。
可宁芳总还记得当初自己冒冒失失撞上去时,那个在不知道自己是谁时,便肯帮着自己遮掩的好心青年。
如今看来,倒是她所求太多了。
这样也好,横竖人家也不欠她什么,她也不必多想。
只是对文鸳,宁芳确实觉得有些对不住了。
宁芳知道,文鸳姑姑原以为她会在宫中呆久一点,才肯这么帮她。却没曾想,她居然这么快就要离宫。
虽说文鸳姑姑帮她也有自己的目的,但宁芳承了她的情,却是没怎么报答过的。所以只好多拣些金银,给文鸳留下。
知其心意,文鸳失笑,“姑娘真是说笑了。你堂堂英王妃,日后便是不在宫中,又怎知我承不到你的情?况且还有宁医女呢,我若收了你这些金银,可叫我往后怎么好厚着脸皮去求她呢?”
看宁芳还要客气,她索性直言道,“你若要谢我,也等出宫嫁了人再说。这些银子,倒不如留着打点宫中上下。你素来是个聪明的,想来也看出来了。皇上都肯陪上半副公主嫁妆发送,想来不到出嫁那日,你是出不去这个宫门的。期间多少花销,你算过没有?”
宁芳默了。
她自然是想过的。皇上平素虽对她颇有好感,但情份能有几何?说难听点,她在帝王眼中,跟只可心的小猫小狗也差不多。
所以才会在拿她给西胡和亲不成的情况下,直接塞给英王府去添堵了。
对这样一个人,为何又要给她半副公主嫁妆,真以为皇上良心发现?
别逗了!
据宁芳估摸着,永泰帝此举用意有三。
一来让人不觉得他这个皇上刻薄。
二来皇上刚发了笔战争财,这嫁妆说白了也不要他出,这样人情不做白不做。
三来估摸着永泰帝怕她出宫之后,便报个生病意外什么的毁了亲事,所以一定要把她扣在宫中,亲眼盯着做成这门亲事才成。
要不然,他怎会假借淑妃的口,把自己送来群玉殿?不就是让有仇的淑妃盯着自己么?
她若在宫中出点意外,那皇上当真会把淑妃活吞了!
但文鸳说得没错,越是这样的情况下,她越是要花钱。
宫中不是讲交情的地方,只有利益才是永恒。
就算皇上变相将她软禁了起来,但软禁的日子也有好有坏。想过得舒坦些,身边的宫女太监就不能怠慢。钱财打点怎少得了?
所以文鸳这么一劝,宁芳便不坚持了。
大大方方只当自己说了一门最寻常的亲事,和和气气的跟群玉殿的宫女太监们相处起来。没几日,倒叫淑妃气得不轻。
“这死丫头怎么就这么厚的脸皮?还见天的要吃要喝,她也不想想……”
“娘娘,慎言!”
心腹嬷嬷赶紧拦了她的话,“如今还在宫里呢,您只当养了个猫儿狗儿,过些天送出去便罢。”
可你见过今儿想吃佛跳墙,明儿想吃凤求凰的猫儿狗儿么?三顿饭之外,还要加两回点心一顿宵夜。
早晚要到御花园里去蹓弯,心情好了还跟小宫女小太监们踢键子跳绳子,前两天还扎了个风筝去飞着玩。
这,这便是淑妃嫁到宫里几十年,也从没过过这么惬意舒心的日子。
她能不眼红,能不妒忌么?
嬷嬷只能劝她,“娘娘想开些,宁书女这婚事到底是皇上赐的,她若不欢天喜地的,难道还能愁眉苦脸的?只怕夜里不知怎么哭呢。再说,真等嫁了,都不必您多说,那世人的嘴巴子,也能把她骂得不敢出去见人!”
真会如此么?
淑妃有点怀疑。
就宁芳那厚脸皮,哪会委屈她自己?
可当下,她也只能拿这话安慰自己。然后继续捏着鼻子,继续照料宁芳的衣食住行。
因为皇上在把人送来时便说了,若宁芳有任何差池,不管是不是出于她的授意,总之他就唯淑妃是问。
如果淑妃不想下半辈子去冷宫里捉虱子,就一定得打起百倍精神好生看顾着她。
好在皇上也没打算久留宁芳,他也怕宁芳闹出什么幺蛾子,催促着尚宫局给宁芳快快备好嫁妆,亲自择了个最近的良辰吉日。
六月十八,以与半副公主仪仗及嫁妆,把宁芳从宫中给风风光光嫁了出去。
第399章出嫁
永泰帝怕生变故,硬要从宫中发嫁宁芳,当然找的理由是很好听的。
为了嘉奖宁怀璧忠心报国,身受重伤,且宁家在京城并没有置下宅子,也是为了不堕英王府威名云云。
而在成亲这日,皇上总算是把欠英王府多年的爵位赐还了。同时一并赏下的,还有宁芳的正一品王妃诰命。
按常礼,这道诰命应是新婚夫妇次日进宫谢恩时,再赏下来的。但皇上却在宁芳出宫时,就提前赏了。
这当然不是皇上突然变大方了,或是念起旧情,而是宁芳一旦接了这道诰命,就算是出宫后立即寻死,名份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