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看这小举人三言两语竟挑唆得百姓大怒,隐隐有围殴之势,这帮富家子开始慌了。
第344章师妹
此时,忽地有辆华丽马车上前,车内人撩开车帘道,“表弟,你又胡闹了。仔细我回头告诉你母亲,让她揭了你的皮!”
众人只觉眼前一亮。
车内贵公子一身紫貂大氅,华贵无比。且眉目风流,姿态清雅,可比这帮子半大纨绔赏心悦目多了。
那侯府世子一见了他,顿时卡壳了,“表,表哥?你怎么来了?”
“若不是我从宫中离得早,能撞得见你?赶紧回去,少在外头惹事。你们这帮家伙也是,否则回头我就告诉公主,是你们唆使坏了世子!”
那帮年轻人都认得这贵公子,被他一训,皆都老实下来,过来行个礼,便一窝蜂的跑了。
这贵公子才下车给兰谢二人赔礼,“表弟年幼,冲撞了二位才子。若不嫌弃,可否上车,随我回府,请大夫前来医治?”
兰廷茂心中顿生好感,还礼道,“不必了。区区小伤,倒也无妨。”
贵公子又道,“谢兄台海涵,只看二位衣衫破烂,不如我送二位回去,赔你们一身衣裳,却是要的?”
兰廷茂看自己被抽破的衣袖,只觉这倒可以。
但一直没说话的谢云溪却冷冷道,“不必。兰兄,走吧。”
兰廷茂很是诧异,方才对着那作恶的侯府世子,他还肯骂上几句。怎么见到文质彬彬的贵公子,却连话也不想多说几句?
眼中明明白白的写着嫌恶,可这贵公子明明才替他们解了围的。
那贵公子却不动气,反看着谢云溪的神色更加柔和了些。
“可见方才表弟把二位得罪狠了,我这做兄长的也不好多说。只望告之姓名住址,回头必亲自送份礼物来赔罪才是。”
这可太客气了,兰廷茂才想自我介绍一下。可谢云溪却摇头,依旧只有两个字,“不必。”
看他如此“任性”,那贵公子只好苦笑着无奈开口了。
“那也不好勉强,若二位日后有事要人相助,可来定国公府寻我。在下姓谢,单名一个耘字。”
定国公府之子,可是不比侯府世子差多少的存在。尤其此人还姓谢,当朝阁老不就有一位姓谢的?
不管兰廷茂多么惊讶,谢云溪已经扯着他的衣袖走开了。
而谢耘望着二人,主要是谢云溪的背影,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古怪笑意。
旁边有心腹小厮轻声问,“公子,要不要小的跟上?打听下详情?”
谢耘却只挑眉轻笑,风流眉眼中露出几分自负,“凡本公子想要的,还从没能跳出我的手掌心的。急什么?走吧。记得回府挑个美貌丫鬟给表公子送去,要肤白丰盈的。再跟他说,不过是个女人,何必在大街上闹得这样难看?就是想抢,也等到暗巷再下手不迟,下回再不要这样招人现眼了。”
小厮点头。
果然连夜就挑了个清纯干净的小丫鬟给人送去,至于这小丫鬟要掉进怎样的火坑,就无人过问了。
而此时,刚离开的兰廷茂还不解的问,“谢贤弟,你方才怎对人那样态度?说来你也姓谢,名字也相似,说不定还是同族呢!”
谢云溪道,“我家没落,可攀不起这样的高门大户。若兰兄你有意结交,自可前去。只你我结交一场,我好心提醒你一句。那位谢公子,未必有你想的那么好。你不必多想,只看他表弟如何行事便罢。”
旁人看不出谢耘的心思,可自小因为容貌轶丽,备受骚扰的谢云溪却是懂的。他们这一族因在南方临海定居,地方上多有契兄契弟,龙阳断袖之事。
谢云溪不管别人如何,只烦透了有些人看他貌似女子,便以为他是同道中人,简直烦不胜烦。
若遇到爽快人,直接拒绝倒也无事。最恶心的就是谢耘这种装得道貌岸然,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的货色。
他这个表哥若真是好的,怎不抓着表弟回去,严厉教训,反而高抬低放,摆明见犯了众怒,才不得不出来做个花花架子,送个顺水人情。
还想以此诱他感激?简直愚不可及!
兰廷茂看他神色极其厌恶,不好多劝,只道一声知道了,便不再多提。只抱怨倒霉,好端端毁了件衣服。
谢云溪道,“今日之事因我而起,我赔你就是。”
兰廷茂道,“还拿不拿我当朋友了?我是这个意思么?”
才说着,就听身后有人喊着公子公子,竟是之前谢云溪帮助过的小娘,扯着女伴飞奔而来。
谢云溪奇道,“你们怎么还不回家?万一那恶少没走,或是留人埋伏,抓了你去可怎么办?”
小娘咬着唇,眼中含泪,“我,我担心公子为救我有事,所以一直不敢远离……对了,这钱,这钱要不就给你们买件新衣裳吧。”
谢云溪再看这小娘眼中的单纯与善良,叹了口气,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给她听。
“钱就算了,我们是读书人,不能这样收人钱财,否则会给人笑话。但这会子你们既等着了,我们便送你们一程吧。你们俩在前头带路,兰兄,辛苦你与我走一趟了。”
兰廷茂笑道,“无妨。”
虽然这两个女孩姿色并不如何出众,但他也不介意做一回君子。
幸而那小娘住得并不远,不多时便到了她们所住的巷口,都看得到她们家里的灯火了。
看谢兰二人在巷口就住了脚,那小娘鼓足勇气,拿出一直揣在怀里的荷包,红着脸递到谢云溪面前。
“今日之恩,无以为报,妾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是聊表心意而已。”
可谢云溪却摇头道,“我帮你无非是路见不平,女孩子家心意珍贵,应该送给更懂得珍惜的人。”
然后他扯着兰廷茂,头也不回的先走了,倒是兰廷茂不忍,回头见那小娘泫然欲涕,劝道,“不过一个荷包,你收便收了,何必这样绝情?”
谢云溪却道,“我若多情,给她心中留下念想,除了徒添一段心事,又有何益?兰兄你我皆是有姐妹的人,你说若她们遇到这事,你是希望别人多情,还是绝情?”
兰廷茂方才叹道,“贤弟你明明小我好几岁,却总觉得你比我老成得多。”
谢云溪一笑,“我倒羡慕兰兄父母双全,家族和睦。”
只有苦难才叫人成长,只有幸福的人才有权力天真。
夜里回了客栈,谢云溪从妹妹亲手做的小荷包里,取出一只虽然很旧,但保存完好的小沙包,心中一片柔软。
当年从恩师手中接过这小沙包时,他原是没多想的。
只那一年冬天,特别特别的冷。懂事的妹妹因想替他挣几个笔墨钱,便偷偷跟着别家大人,顶着刺骨的寒风,跑到山上去挖冬笋。结果没几天就发起高烧,非得要人参吊命。
可他在嫡母家里苦苦跪求了半日,也只得了几支早霉烂的参须。不得已,他才拆开了恩师留给他的小沙包,取出里面的金银锞子,好歹把妹妹救了回来。
轻轻抚过沙包角上绣的那个小小芳字,谢云溪嘴角微翘。
这是恩师的女儿,他的小师妹呢!
想着一个小小的女孩儿稚拙的给远行的父亲做了个小沙包藏钱,还绣上自己的名字,都觉得可爱得不得了。
要是这回自己能侥幸高中,就有脸去一趟江南,见见恩师,还有这个叫芳儿的小师妹了。
这么多年,小师妹也该长大了吧?那一定是个更加可爱的女孩儿了。
谢云溪憧憬着与恩师师妹一家相会的场景,却万万想不到,此刻他的恩师一家就在跟他只隔了三条街的英国公府里。
之前他在街上并没有眼花,他看到的那个极似他恩师的人,就是宁怀璧。
“什么?芳儿在宫里挨打了?”
因临时得到消息,匆匆带着家人从花灯会上赶回来的宁怀璧此刻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进宫里看个究竟。
给程岳带回来的宁萱,揭开斗篷上的风帽,急道,“二妹妹就是怕你们担心,才一定要我出宫说个清楚。她是挨了打,可就一板子。真的,我也怕她骗我,亲眼给她验了伤的。文鸳姑姑请了医女来给她看过,真没什么要紧的。只为了装得严重些,她得在床上多躺几天,明儿只怕是不能回家了。这是她的信,二叔你瞧,我不骗人的。”
宁怀璧忙着看信,只见女儿笔力有劲,确实不似受了重伤的模样。
可夏珍珍的眼泪却扑簌簌落了下来,“就算只有一板子,那也不是不疼的。”
宁萱听着心头一酸,这才是亲娘呢。就一板子也受不了,可她自己的亲娘呢?
忽地肩上一暖,是宁四娘伸手把她揽住了,“好孩子,是家里没本事,让你们在宫里受委屈了。”
宁萱心中一热,她的眼泪也忍不住落了下来。
好在,她也是有人疼的。
而谢二夫人已经怒道,“我就知道沾上那边姓谢的,就没一件好事!还打着我的招牌哄人,若是二丫头有个好歹,让我怎么过意得去?”
她说着,也气哭了起来。孟大夫人忙道,“这不关你的事,芳姐儿心里明白得很,否则也不会让萱儿专门还给你带话了。”
听到这里,宁怀璧不得不插了一句,“芳儿如此行事,会不会给府上招祸?若定国公府发难,倒不好办了。”
第345章指点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说淑妃娘娘的母家,也是谢二夫人的娘家,定国公府便是源于这个“旧时王谢”里的谢家。但时日既久,又经逢战乱,难以考证,但如今这个谢家确也是累世的簪缨世族。
须知如今的定国公,谢府的当家老爷子,可是内阁响当当的第二号人物,次辅大人兼执掌吏部的谢应台!
虽说永泰帝夺了淑妃的权,未必只是因为宁芳的缘故,但毕竟事情的起因在她身上。若定国公府因此记恨宁芳,并把账算到英王府头上可怎么办?
宁怀璧倒不怕人家来找他麻烦,因为以谢老大人的实力要来碾死他,绝对就跟大象碾死一只小蚂蚁似的轻松。
既然怕也没用,那就不必怕了。
所以,他只担心英王府。
可程岳却不甚担心,反淡淡来了一句,“今日宫宴上,皇上似有意为公主择婿,谢家谢绝了。”
当时不过是永泰帝向谢应台赞了一句,说谢家子弟看着倒是人物出众。
可谢应台立即谦虚的说,他家子弟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若要看年轻俊彦,还得等到春闱时分。
大人物说话从来不会那么直白,皇上这一小小试探,顿时就明白了,谢应台大概不愿意拿自家子弟来尚主。
因为驸马虽然尊贵,却是入不了朝政中心的。
而皇上虽然一言九鼎,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但他这是要嫁女儿,并不是娶媳妇,所以还得图个你情我愿。谢家若实在不愿,他也不好勉强。
但是因为谢家的拒绝,以永泰帝的个性,肯定在短期内对谢家没什么好感,所以因此打压淑妃也不是没可能。
所以相应的,谢家也不敢轻易出手,替淑妃报仇了。
宁怀璧才安下心,却听谢二夫人又性烈道,“那三郎你们倒不妨给他家多挖几个坑,先下手为强!”
宁怀璧微哽。
这位还当真是女生外向,这样的话都说得出来。
不过他也不知谢家到底做过什么,把谢二夫人逼到这般境地,便也不好相劝。
但程岳似乎觉得挺有道理,告诉宁怀璧一事。
“定国公府在桃县也有一个果园,还掌控着商贩们进京的购货凭证。”
宁怀璧眼神一眯,这就是桃县除了皇庄管事外,另一大顽症了。
欺行霸市,以次充好。
桃县的果子好,但江南的桃子也不差。
宁怀璧记得,金陵一斤刚上市的鲜桃,最贵才卖到二十文钱一斤,但桃县的桃子却要贵上三倍,足足要六十几文!
而且不允许挑拣,都是成筐售卖。靠着筐边,多放置着好桃那一面,但转过来,却极有可能都是烂的。更有甚者,在里头塞着半筐桃叶。或者在桃子产量低时,拿别处的小毛桃冒充本地的桃子,又酸又涩,极其难吃。
想讲理?那是没门儿!
因为桃县的生意并非愿者上钩,而是强行摊派下去的。
比如有外地商贩想进京做生意,就必须先到桃县去买上几筐桃,取得一个购货凭证,才能拿着这张凭证,带着自己的货物进城贩售。
而这个政策,便是谢应台当年在户部任职时,亲自制定的。他说目的是为了保护京郊百姓的利益,进而维护京城安稳。
但实际呢?
以张书吏家举例来说,他家种的几棵桃树挂果想卖了,除非卖给果园,否则为了“规范市场”,便不准在本地售卖。
但若是卖给果园,每斤收购价只有区区十来文,还得是完好无损的干净鲜桃,根本赚不到几个钱。
若想自行拿到京城或别处去卖,则一次不得多于三十斤。可这样私人贩售,加树叶以次充好什么的都不可能,全得由人挑拣。
而且也不可能卖不到六十文一斤的高价,正常就是三十文左右,品相好的偶尔能卖到四十文,已是极致,跟金陵物价基本持平。
而为了这样的私下售卖,他们还得搭上许多成本。
还是以张书吏为例,他儿子张满仓过年时来给宁怀璧拜过年,很健壮的小伙子,一次可以轻松扛起一百多斤的米袋。
可每次只能提着三十斤桃子进京去卖,遇上丰年,想把家中几棵桃树挂的果子卖完,至少得跑上十几趟。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就算水囊干粮都可以自带,可光这样跑上十几趟,鞋子便得磨破两三双。况且我们这儿桃子个大,三十斤也不过就是二十来只,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能卖完。为了这么一点子事,就得搭上一整天的工夫来来回回的跑,进出还得给城门口的军爷打点交钱。辛苦一年,也就赚个七八两银子。可不是折腾人么?”
所以,宁怀璧调查了许久,也不知道谢阁老这个所谓保护百姓利益,到底是怎么保护的。反倒是便宜了这些皇庄管事们,轻轻松松就吃得脑满肠肥。
而作为制定这一政策的谢老大人,在为京郊百姓“谋福利”的同时,也为自家谋到了一桩好差事。
谢家在桃县的果园虽不大,却掌控着那张小小的购货凭证。
各个果园要从他家拿凭证的话,总得交些辛苦钱。这笔钱有多少,宁怀璧不知道。
但程岳却知道这位谢阁老性好风雅,爱收集古籍古董。据说他家还专门建了个藏古阁,这十几年来,可是又新添了数个书架。
不过谢家如此行事,虽说保障了桃县那些皇庄管事们的权益,但也不是没得罪人。好比永宁长公主,便是不好明说,但心里肯定是不高兴的。
凭什么她这样的主子担了恶名,却让一帮子奴才们大赚特赚?
只不过因谢应台还在内阁,颇有实权,不敢轻易得罪罢了。
但若有机会断了谢家及那些管事们的财路,相信这些人也不会介意来顺手推一把舟。
所以程岳一番指点,宁怀璧便明白了。
与其被动等着谢家因淑妃之事打击报复,倒不如先想办法在果园事上作文章,让谢家后院起火。
知他是个明白人,程岳也不多说。看天色已晚,便要送出来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