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念葭自己都心动了,可宁芳却坚决不肯答应,理由同上。
不是说二婚就没有好男人,只念葭好好一个未婚黄花大姑娘,为何要去给人当后妈?虽说嫁人不应该挑三拣四,但如果只是为了嫁人而嫁人,那就没有意义了。
好在念葭是个通透的,等宁芳把道理给她讲明白,她也就不急了。别看嘴上总是愁啊怨的,但事实上她没有半点恨嫁的念头。
就算嫁不出去,光凭着在宁芳身边学到的本事,还有攒下的银子,她出去开个小铺子,做点小生意也饿不死自己,何必要为个男人把自己弄得可怜兮兮?
所以此时念葭还坏笑着调戏起宁芳来,“二姐儿,要不你赶紧把亲事订下吧,到时让未来姑爷替我操着心。横竖他家大业大的,或许认得好男人呢?再说我要求又不高,只要跟魏家姑爷似的,人口简单,又肯读书上进,便没个功名,我也乐意。”
“哟哟,这要求还不高,上哪儿找高的去?”
喜鹊忍不住酸起来,念葭立时反驳,“你放心,横竖我不跟你们抢姑爷跟前的小厮。实在不行,给间铺子我当掌柜去,到时招个俊俏的小伙计当上门夫婿!”
“姐儿跟前,这种浑话也说得?”几个丫头听得红了脸,尤其素来最端庄稳重的画眉,顿时出言斥责。
谁知宁芳却是浑不介意,“话虽浑了些,但意思不错。你们跟了我一场,我倒希望你们都能有她这样的志气。回头嫁的男人顶用便罢,若是不顶用,且也教教他们贤惠的道理。就象如意姐姐,那才叫活得明白。”
她说的如意,是宁四娘调教出来的丫头,早几年想放出去成亲时,却自择了府上一个自幼交好的老实家丁为夫。
后来如意头胎生女儿时伤了身子,大夫说恐怕再不得生,旁人都劝她给丈夫纳个妾,或是花钱允他在外头生个儿子抱回来养。话说得多了,她男人未免也有些动心,可如意抵死不从。
“儿子虽能传宗接代,可若是个败家的怎么办?我把女孩儿养出息了,也未必不能替我送终。你若不肯,给我份休书,我请太太赏个恩典,或是放你去田庄当个管事,或是索性销了你的奴籍,从此与咱们母女恩断义绝便是。但若要我替你纳妾,或替别人养儿子,我再不能够的!”
这话一出,她男人顿时收了心思。虽说无后为大,可他也知道,自己如今能过得上有酒有肉的好日子,全赖如意操持。
若是离了宁府,就凭他那点本事,能找着什么好差事?去田庄当管事,他也不是这块料啊。倒不如安安稳稳呆在宁家,有妻有女,将来便女儿指望不上,还有这么多年的主仆情份,总不得看他饿死。
如此一想,他干起活来,倒比原先更加忠心卖力。
宁芳此时一提,几个丫头皆记起二姐儿虽领着她们读书识字,学那些温良恭俭让,却更教会了她们尽信书不如无书。
该温柔贤淑的时候是要温柔贤淑,可若全都身体力行,那就是傻蛋了!
这么一想,几个丫头倒又先后笑了。
“那位汤公子,只怕娶了二姐儿,才知道您的好处呢!”
“就是!”宁芳也厚着脸皮点起头来,也不再那么患得患失。
管她早不早夭,反正这亲事又不是她找来的,爱咋咋地吧!
只没想到,汤家这么快就有了反应。
第242章相看
十多天后,当顾太太把汤家的意思传过来的时候,连一向淡定的宁四娘都差点洒了手里的茶。
“你说什么?是汤老爷要见见?不是他们家太太?”
顾太太很为难,却不得不再次肯定的点头,“确实是汤家老爷。他也知道这个请求冒昧了,可他家太太不耐出门,车一坐长就头晕,实在出不得远门。而这个儿子,素来是他看重的,若不亲自来看一眼,只怕不能安心,所以还请府上见谅。”
顿了顿,她索性一回道出实情,“如今汤老爷已经跟着我家派去的家丁来了金陵,就住在他姑姐家呢。也不好意思登门叨扰,便想请二姐儿过府一叙,能让他说几句话就行。”
宁四娘甚是无语。
历来相看媳妇,都是婆婆出面,纵是这汤家不放心,也该派个信得过的女眷来看。如今却是做公公的亲自出马,这是该说他家看重这个儿媳妇好呢,还是说他家太看重这个儿媳妇好呢?
看婆婆不发话,夏珍珍思忖一时,倒是开了口,“既如此,要不就请顾太太帮忙,去你家相见可好?”
她的理由也很充分,“虽说汤老爷想低调行事是好事,可人都说,抬头嫁女儿,低头接媳妇,让我们主动上门相看算是怎么回事?横竖顾太太跟我们两家都熟,就烦请您帮这个忙了。娘,您说可好?”
宁四娘暗自点头,这个媳妇历练几年,真是越来越懂事了。就算说话憨直了些,但道理是不错的。回头便放她独自跟着宁怀璧上京,相信这些家事她也能应付得很好了。
于是她也望着顾太太笑道,“听说府上有个果园,我家小孙子一直惦记着想去瞧瞧,要是太太不嫌我家孩子顽劣,就烦你安排一下了。”
顾太太一听就笑了,“求之不得!正好我家园子结了新鲜枣子,甜是极甜,只个儿不大,卖相不好,也不好意思送人。但若是府上哥儿姐儿们不嫌弃,倒是可以去打着玩玩。”
事情议定,顾太太自去准备,那边汤老爷听着,也没有半点意见。反而十分感谢宁家的通情达理,这门亲事还没成,却已留下不错的印象。
三四日后,顾家挑了个阳光晴好的日子,正正经经给宁家下了张帖子,请宁四娘一家过府来玩。
这也是顾太太的精细之处,因亲事未成,并不声张,便是旁人问起来,也只当两家有来有往,再想不到别的上头。
只宁四娘接了帖子,却递给媳妇,“我就不去了,你带着孩子们去吧。”
夏珍珍一愣,旋即明白。毕竟宁四娘是祖母辈的,真若结亲,汤老爷便比她矮了一辈,有这样的长辈在场,难免拘束。可夏珍珍想着女儿的终身大事,还是要力劝婆婆同去。
“娘可是怕辈份上不合适?但您若不去掌掌眼,媳妇哪敢做这么大的主?”
宁四娘却笑了,“能教出让二郎也看好的子弟,想来父母不差。再说这是人家相看咱家的姐儿,别说我这老婆子,你这当娘的都很没必要往前凑。只去池夫人跟前,问清他家家事便好。”
夏珍珍微怔,“那是让咱们芳儿独自见那汤老爷?”
“有何不可?”宁四娘眉眼轻挑,颇为骄傲,“咱们家芳儿,还怕人挑剔不成?他想见,便让他见!”
回头这话带到宁芳跟前,让宁芳有点不知说什么好。
得祖母信任是一回事,可要不要信任得这么彻底?就不怕她一不小心,把人得罪毁了亲事?
唔——
这个,似乎可以考虑一下。
不过到了正经会客这天,宁芳还是很规规矩矩的,按照她娘和祖母的集体要求,认真打扮了一番。
烟灰色绣粉色樱花的新衣,端庄华美,又不失少女的轻盈和俏丽。上头缀着数颗豌豆大的珍珠,既不过分奢华,也显出自家身份底蕴,不能给人小瞧了去。
因衣裳已经足够出彩,所以她并没有戴太繁复的首饰。除了胸前佩着宁家姐妹都有的金项圈,只头上戴一对赤金白玉双结如意钗,安稳的压在梳好的百合髻上,大方得体。
宁四娘看了十分满意,拦着犹不死心,捧着首饰匣子想给女儿再加点金玉的夏珍珍道,“这样就很好了,太贵重反显得刻意。”
满腔爱女之情无处发泄的夏珍珍,只好作罢,却是一眼瞥见宁芸耳朵上戴的还是旧年的一副银耳环,忙拣了一副赤金嵌红珊瑚珠子的灯笼耳坠送她。
“你现在还小,先戴小的,等回头大了,婶娘再送你大的。”
宁芸急忙推辞。
到底是庶出,她和宁萱原本连金项圈也是没有的。梅氏见宁芳姐弟都有了,也只给宁绍棠单独置办了一个。然后夏珍珍见着家里孩子都有,独她俩没有,怪没意思的,便悄悄跟宁四娘提了句,拿家里蚕丝生意赚的钱,也给她们都打了一个。
宁萱宁芸心中感激,却也越发知道好歹。委婉道,“正因年纪小,所以戴银的就够了,这金的婶娘还是收着吧。要不,等我大些再给我?”
夏珍珍却不由分说,亲自动手给她换上了,“这也不是给你,是给咱家挣体面呢。小孩子就要听大人的话,乖!”
给强制戴上金耳环的宁芸心口一暖,见祖母也望着她微笑道,“还不快谢过你婶娘!”
宁芸谢过,心中感激,只旁边却惹恼了一个人。
辛姨娘妒忌得眼睛发酸,还非得装大方打趣,“偏咱们顺哥儿是个男孩儿,否则也就到二奶奶跟前讨些好东西了。”
原指望夏珍珍就算是跟她斗气,多少赏顺哥儿一件东西也好,谁知夏珍珍偏偏不上当,还道,“放心,我这好东西顺哥儿讨不着,将来让他媳妇来讨,跑不了的。”
辛姨娘怄得直欲吐血,这样“大方爽朗”的事情,不是应该她来做么?怎么如今全是这商户之女来做了?
再看着瘦瘦小小的儿子,摇摇摆摆着三头身,纯真老实的到夏珍珍跟前道谢,还小孩子气的说,“那母亲把东西藏好,可别给人抢光了。”
那一派母子和谐,看得辛姨娘更想吐血了。
第243章弟弟
枉她一世聪明,谁知生个儿子却是单纯得没有半点心机,怎么教都教不会。对嫡母有着天然的敬爱,对几个哥哥姐姐更是喜欢崇拜得不得了。
就算夏珍珍十分不喜辛姨娘,但对这个孩子却当真没有半点恶念,反摸着他的头,慈爱道。
“放心,母亲都给我们顺哥儿藏得好好的呢。要不你先拣一个喜欢的,母亲单给你锁起来。!”
顺哥儿也没有半点不好意思,由着小孩儿的心意拣了一支又大又花哨的牡丹钗,夏珍珍还当真让人拿了只鎏金花片包角小漆木箱来装着,当着他的面上了一把小铜锁。
看着顺哥儿的纯洁笑颜,宁芳再望着辛姨娘怒其不争的妒恨眼神,大为不屑。
亏她聪明一世,却是看不透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人要有心机,要圆熟世故,多半都是成长环境中有挫折磨难才能学得会的。
可顺哥儿虽有辛姨娘这么个长歪了的娘亲,但上至嫡母,下至兄弟姐妹,却没一个给他这样的“挫折磨难”。反倒怜他年幼体弱,多有照拂。这样的孩子就算听了再多的歪理,还怎么能长歪?
这就是程岳说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话原意是桃李不招引人,但因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就成了一条小路。
原本,当顺哥儿渐渐长大,开始呀呀学语的时候,宁芳也曾苦恼于要怎么对待这个养在讨厌姨娘身边的庶弟,是程岳来信,用这句话给她指点了迷津。
虽说这世上多的是兄弟相背,骨肉相残,但在人家还是个懵懂孩子的时候,就提着戒心,是否就落了下乘?
好人未必有好报,但若对别人付出的不是真情意,就肯定得不到善报。
自此,宁芳待顺哥儿就跟其他弟妹一样,但凡想着宁茵安哥儿喜欢的,总也不忘他。然后宁芳发现,自从她开始这么做了,宁茵宁芸都开始跟着学,然后连宁绍棠宁萱也照做不误。
再加上有个天性善良的嫡母,就算辛姨娘怎么在背后把他们说得跟洪水猛兽一般,拦着不许顺哥儿跟他们亲近,可顺哥儿怎么肯信?
眼巴巴瞅着夏珍珍把属于他未来媳妇的首饰藏好了,他还拉着夏珍珍的衣袖,悄悄往她手心塞了颗糖。
“这是顺哥儿今天的,没吃,给母亲吃。”
夏珍珍一口把糖咬去,笑眯眯道,“顺哥儿真乖,今天跟母亲出去做客,也要乖乖的,知道吗?”
顺哥儿点头,一派母慈子孝。
辛姨娘实在看不下去了,“昨晚起了好大风,顺哥儿很是咳了几声,还是不要去了,跟姨娘在家读书好了。”
顺哥儿一下就愣了。
早说好了今天要和几个哥哥姐姐一起去打枣子的,他还特意带了丫鬟给编的小筐,怎么这就不让他去了?
眼看孩子一下委屈得快要哭了,宁四娘不悦的发了话,“行了,不过是咳几声,让丫鬟婆子看紧些就是了。芳儿,牵着你小弟弟。”
宁芳笑着才答应下来,安哥儿却从旁边跳出来,一把将顺哥儿拦腰抱起,便往外走,“才不要二姐牵,我们都是男子汉,不跟女孩子一起玩!”
眼看一个四头身抱着个三头身,众人又是好笑又是担心,才要拦着,安哥儿已经把顺哥儿放到了宁绍棠的跟前,“大哥,你抱!”
众人大笑,宁茵更是取笑道,“你不是男子汉么?怎么不抱了?”
安哥儿昂首道,“那是因为我还没长大,等我长到跟大哥一样高,就由我来抱了,对不对?”
顺哥赞服的一个劲儿点着小脑袋,小眼睛里对这个哥哥别提有多崇拜了。
众人无不莞尔。
连宁四娘都忍俊不禁,“这小子哄人的本事,可真是一等一的,也不知是随了谁!”
事情指使人做了,好处也全得了。
安哥儿又嘴甜的拍了记马屁,“自然是随了您啊!”
宁四娘笑骂道,“这功劳我可不敢领,找你爹去!行了行了,都别耽误了,早些出门吧。”
待把孩子们打发出门了,宁四娘由不得在想,“安哥儿这张嘴,究竟是随了谁?”
要她承认象辛姨娘是万万不能的,可自家人都不擅长溜须拍马,唯一一个嘴甜的宁芳也没安哥儿这么多小心眼,难道还真是象了姓辛的?
谁知徐妈妈却抿嘴笑道,“太太,您别怪老奴说句笑话。我瞧安哥儿这小嘴甜的,竟是随了夏家人。那夏家大舅爷自是个稳重的,可我上回瞧着那位四舅爷来,那张嘴可真跟安哥儿一样一样的。尤其他们舅甥俩说话的时候,你哄我一句,我哄你一句的,用二姐儿的话来说,就是简直腻得人牙疼!”
宁四娘想起夏明达,不禁也笑了,“说来还真有几分象。”
只要不象辛姨娘,她也就乐得装糊涂了。
那边辛姨娘回了房,自然又发了好一通脾气。
从没有个出门做客,还带妾室的道理。所以辛姨娘再不忿,也只得留下了。
等回了房,原等着紫烟来劝,竟是半天不来,还是辛姨娘自己发完脾气,把她叫进来问,“主子且还不高兴呢,你怎么就安逸上了?”
紫烟这才笑着把剥了半天的核桃给她看,“这椒盐小核桃姨娘爱吃,就是难剥,好容易才砸出这么一小碗来给您解气,偏又要寻我的不是。要我说,顺哥儿跟着二奶奶出去没什么不好。这么大的哥儿了,得出去多走动走动才让人看重。姨娘心里比我还明白,这闹着也是故意给那些不懂事的人看的。否则,怎么那么大支钗,就进了哥儿的箱子?”
辛姨娘听着,这才转怒为喜。
再想想夏珍珍送顺哥儿的牡丹钗,越发觉得是夏珍珍中了她的计。反正得了便宜的是她儿子,到底也是她吃亏,于是得意起来,“就你这小蹄子机灵!”
看她不再乱发脾气,紫烟略哄哄,一场风波便算过去了。只回头想想,她倒觉得好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