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始就学着怎么料理好了,往后可怎么办?

    所以这样的话,宁芳从未出口,只是三不五时的提醒着夏珍珍,给夏鸾儿送点东西过去。

    也不是什么贵物,就是些家常的果子点心,或园子里新开的花,或弟妹们新学的大字。不为了炫耀,主要是让夏鸾儿知道,家里有人惦记着她,她不是孤零零一个人。

    直到今年,夏鸾儿才算渐渐适应。

    及至六月宁芳过生日时,她还特意送了一套群芳祝寿的贴绣荷包来。

    荷包共有四个,个个只巴掌大小,却分别绞了各色的绫罗绸缎,拼出灵芝水仙竹桃月季四色花,再一一锁边绣上去。

    这种贴绣,在夏氏老家泰兴一带很是流行,却因比正经绣花还费劲,故此寻常交情是无人肯做的。

    而夏鸾儿做的这一套又格外用心,花蕊流苏上都特特琢了珊瑚珍珠玉石缀上去,瞧着十分的富丽精致。

    宁芳及至见了这个,才安下心来。

    有空折腾着做这些,证明她在齐家总算是站住脚了。

    可这样的辛苦,宁芳不想来一遭。关键是她还惦记着那个“早夭”的自己,实在不想拖累人。

    否则跟程岳似的,说个媳妇便克出毛病来,多晦气?

    可夏珍珍却把她拍了回去,“只是说亲,又不要你立即嫁去,起码得有个两三年呢。就跟君眉似的,又有什么不好?”

    呃,宁芳这才发现,面对一个越来越机智的娘亲,还挺难说服的。

    夏君眉,便是夏三舅舅夏明昌家那个体弱的小女儿了。

    没错,她这名字就是从茶叶来的。因老君眉,又叫寿眉。也是她自幼体弱,长辈盼她平安长寿,才起了个这样的名儿。

    本跟戴家约好,等姑娘十六便完婚,谁知眼瞅着快到好时候了,夏明昌的岳父,汪老太爷一高兴,过节的时候多贪了几杯,当天夜里就过世了。

    他跟夏家二老一样,皆过了七十,走得又异常安详,算是喜丧。只夏君眉身为外孙女,还得服一年的丧。原怕戴家不高兴,这都等了多少年了,况且戴良实在不小了。

    可还没等问呢,那边知道消息,戴大嫂倒主动来找夏珍珍了,说让姑娘安心服了丧再成亲。毕竟是在外祖跟前养大的,很没必要去赶那个热孝里成亲。于是夏君眉直等到两个月前才嫁到金陵来,如今还是新媳妇。

    因戴家在金陵也没甚产业,戴良又一直在桐乡县给宁怀璧当师爷,故此戴大嫂在二人完婚前,便到桐乡县衙附近租了个院子,收拾好了,等在金陵一完婚便让小两口住了过去。

    前些天夏君眉打发人来给大嫂及姑奶奶家送东西,那陪嫁婆子从头到脚都透着喜气。说新姑爷待小姐极好,又没嘴的夸戴大嫂。

    “……真真是姑奶奶费心,才挑了这么好的亲家。去姑爷那儿前,生怕我们小姐着急,还格外嘱咐说且别急着要孩子,小两口先把脾性磨好了再说。姑奶奶您听听,便亲生的闺女也就这样了。如今我们小姐也说,等回头安生下来,必把大嫂子和两个侄女都接去同住。一家人,再怎么说还是聚在一处的好。这些时,大嫂子这边就请姑奶奶费心照看了。”

    这些事,便不说夏珍珍也会去做。

    便不冲着侄女儿,只看戴大嫂,便是个值得敬重的好亲戚。

    因夏君眉跟戴良结了亲,也算拐弯抹角跟宁家四房结了亲,如今宁淑珍来夏珍珍宁芳这儿蹭前擦后的想打秋风,难免也找上戴大嫂。一是想借着她的身份,压一压夏珍珍。二也是惦记着夏君眉的陪嫁,想管她借点钱。

    不过她倒算是有眼光,夏明昌因女婿家贫,便只照着夏鸾儿的份子,明面上给小闺女也只准备了三千两银子的嫁妆,但压箱子却足足又给了三千两。再加在小闺女在家时攒的,十足小富婆一个。

    谁知戴大嫂却是毫不客气,直接便把人撅了回去。

    “我家欠的亲戚情份,等小叔出息了,自然会还。只要我去动弟妹的嫁妆,我却没这个脸。如今反倒要劝姑奶奶一句,既嫁了人,便好生在家相夫教子,横竖又没短你吃喝,这样抛头露面的,岂是大家子规矩?”

    宁淑珍给噎得不轻。

    她急于求财,还有一点,就是成亲两年,肚子一直没有动静。婆家已经开始挑剔,她在家里呆不住,才想心思赚钱,好堵一堵人的嘴。

    看戴大嫂直接拿话正正的戳她心口上,便不敢再去碰钉子,这也给夏珍珍宁芳省了好些事。否则便看在夏君眉份上,还真不好袖手旁观。

    既然也有夏君眉这样嫁得好的例子,所以不管宁芳怎么反对,她的亲事,还是提上了宁府日程。

    时候不长,还当真找到一个颇为合意的。

 第240章汤家

    “也真是巧了,太太这边想打听个才子,汤家正好也想寻个知情识趣的女孩儿。我瞧着两家门户相当,况孩子都是极出色的,这可不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么?”

    来保媒的是宁家曾有恩的顾太太,她家老爷自回金陵文院当了先生,往来的都是些未入仕的清流。是以宁四娘想给孙女寻个才子女婿,第一个就去拜托她了。没曾想,不到一月的工夫,顾太太还当真找了一个符合要求的。

    她口中的汤家,也是江南的书香世家。世代皆有为官者,在太湖一带拥有大片良田,家资十分富饶。

    而顾太太要保媒的这位汤家子弟,名叫汤颢。虽还不及弱冠,却已是江南一带有名的青年才子。

    他幼时口吃,直到三岁才开始学说话,还老是在地上写些别人看不懂的东西,世人都说他“痴愚”,但他的父亲却十分看重这个长子,一直带在身边,悉心教导。

    等他九岁开始进学堂,便一鸣惊人。

    宁怀璧十四岁就中了秀才,至今在江南无人超越,但这一位也是在十六岁就中了秀才。而他比宁怀璧更加幸运的是,他在去年才十九岁的年纪,便中了举人。

    不过中举之后,他却无心仕途,也不愿上京赶考。只因,他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爱好。既不是吟诗作对,也不是写写画画,他酷爱的是——

    术数。

    顾太太笑道,“那汤家本就不难于生计,虽是长子,却也不强求他入朝为官。况且这位汤公子除了精于算数,听说还会夜观天象,看天文地理,故此时常有官府中人上门求教,是以汤老爷十分得意。说这个儿子便是不入官场,也不比为官者差。故此立意要给儿子寻个良配,不求女方嫁妆多少,但一定要读书明理,颇具才情,且熟知家事的女子,方配得起他儿子。”

    宁四娘听得大为满意。

    若别的要求她还不敢自夸,可要说到“颇具才情”,宁芳在整个金陵城的世家小姐当中,也是拿得出手的。

    不仅字好,她的箫吹得也挺好的。

    如今和宁绍棠的吹埙合奏,可不再是当年的嬉戏之作,而是金陵颇为有名的一对兄妹组合了。

    而且因为长期做生意的缘故,她的算术也学得挺好的。可能比不上那位汤家公子厉害,但绝不至于一窍不通,搭不上话。

    那汤家家大业大,所以要一位“熟知家事”的媳妇,这个宁芳就更合适了。

    这几年,她不仅把自己的饴糖生意越做越大,更是在大舅舅的熏陶下,帮全家重新规划了资产。

    哪些种田,哪些养蚕,哪些养鸡,哪些喂猪,无不发挥到极致。生生把一样的田地,多翻出三成的收益。

    连宁守仪这样的老顽固,今年春上都忍不住拐弯抹角的跑来打听,到底要怎么弄才好。

    宁芳倒也不藏私,反正一个大家族,你好就等于我好,所以很大方的跟几房都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成效如何宁四娘没去打听,不过从各处田庄管事上报秋收时,宁守仪他们的笑容里,可见是不错的。否则,那宁淑珍禇秀琴怎么老想往宁芳身边凑呢?

    说真的,要没有魏国公府那档子事,如今上门给宁芳提亲的,只怕早都要踏破门槛了。

    只是当长辈的,总有操不完的心。听说那汤颢那么好,宁四娘高兴完了,又有些担心,“既此子如此出色,会不会心气也高?”

    顾太太道,“这个太太无需担心。那位汤公子我是没见过,但我家老爷却是见过几回。他素来轻易不爱夸人,却也曾说这位汤公子看着木讷,却是大智若愚。昨儿听说我要来府上说合,还格外让我跟太太带句话。说此子虽然不入官场,却是当真有大才,日后说不定能著书立传,流芳后世。”

    宁四娘安心了。

    一般混过官场的男人都不会轻易表态,况且顾家又曾受宁家大恩。如果不是有一定把握,顾老爷万不敢让夫人带这样话。

    他敢这么说,宁四娘对汤颢的品行就有了信心。

    只是想想魏国公府,宁四娘又问了句,“我们家早年和崔家闹的那些事,你是晓得的,也不知这汤家介不介意。”

    她素来光明磊落,不喜藏着掖着。

    虽说这些年崔家并没有上门催婚,但提前说明,总比事后被人说骗婚来得好。

    谁知顾太太一听就笑了,“其实这事最早不是我想到,而是他们文院的池院长夫人提起来的。太太不知,那池夫人原是汤老爷的嫡亲妹子,汤颢的嫡亲姑母。她极喜欢你家二姐儿,早有这个意思,只是跟府上不熟,也不好意思说。若府上有意,她愿亲自回家说合。”

    宁四娘听了十分高兴。

    当姑姑的都表示不介意,这样结亲就更有保障了。

    留顾家太太吃了饭,再三谢过把人送走,回头跟媳妇一说,夏珍珍听了也十分欢喜。

    “只如今大姐儿还没定亲,先说起芳儿,会不会不好?”

    宁四娘却是成竹在胸,“你放心,萱儿的事我早看好了。等她们从京城回来,便给萱儿订亲。芳儿那里,若是说成了,也只放个小定,算不得违礼。只你回去,快给芳儿裁两身新衣,要大方稳重的,备着汤家来人相看。”

    夏珍珍点头,回去便从夏明启带来的好料子里精挑细选了一番,请来裁缝做新衣。

    因兄弟姐妹人人有份,倒也不算打眼,只宁茵揪着宁芳的衣料直皱眉,“娘你是不是拿错了?这么老气的烟灰色,给你做还差不多吧?”

    夏珍珍没好气的把衣料抢回来,“不懂就别乱说!这颜色绣上粉色樱花,再缀上珍珠才好看呢!再说,你娘哪里就老气了?”

    就做件衣裳,还可以缀上珍珠?宁茵瞪大眼睛,连忙举手,“那我和三姐也要!”

    “想得美!”夏珍珍先无情把女儿气焰拍熄,然后才看一眼宁芸道,“你们还小呢,顶多给你们一人两颗珠子,做颗扣子便罢。”

    这不公平!

    宁茵还想闹,宁芸却是猜出几分,把她一扯,抿嘴笑望着耳根微红的宁芳道,“二姐姐大了,自然要穿得好些,咱们不着急。”

    宁芳欲哭无泪。

    她也不着急啊!怎么祖母和娘就这么着急的想要把她嫁出去呢?想想还是爹好,从来不催婚。

    可随着金墨送来她爹的一封信,宁芳发现她爹似乎也“叛变”了。

 第241章汤颢

    “……原来那位汤颢汤公子除了爱好算学,会观天文看地理,还喜欢游山玩水。可巧前些天和友人结伴去了昭亭山,就是上回你爹带我们去玩过的那个山,正好路过桐安县,遇到你爹正带着乡亲们收缴秋天的税粮。看衙门小吏算得费劲,乡亲们排起老长的队,他就顺手帮忙算了算,可是帮了你爹的大忙。于是就这么认识了,然后你爹一打听,知道他的家底,就动了结亲的心思,这不就特意让金墨送信回来了么?”

    看夏珍珍喜滋滋的拿着宁怀璧寄回来的信件在自己面前显摆,宁芳无言以对。她还在想要用最疼她的亲爹,挡一挡婚事。谁曾想她爹竟也看上了汤家那只耗子?

    还这么有缘的遇上了,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宁怀璧打听到这小子没成亲,又不想当官后,跟母亲妻子的想法是一样一样的,觉得这样的人最适合给大女儿当女婿了。

    而且据宁怀璧信上所说,这位汤颢虽“寡言少语,然心胸甚为开阔”。

    以宁芳多年对她爹的理解,这话翻译过来应该是说,这小子脾气很好,很适合被自家闺女欺负。

    若非得鸡蛋里头挑骨头,这位汤颢就一个缺点,那就是相貌平常了些。

    只能说五官端正,但小伙子气质尚可,属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类型。因时常出来游山玩水,身体素质很不错,有长寿之相。

    这一条夏珍珍非常满意。

    之前说汤颢如何如何好,可她没亲眼见过,总担心会是个弱不禁风的书呆子,如今得了丈夫的亲口保证,她再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如今连你祖母也直说两家有缘,你这些时且老实呆着,等汤家来人相看过后,便把你的亲事订下,就算我跟你爹要去京城,也走得安心了。”

    交待完毕,夏珍珍亲自去给丈夫回信。

    这几年为检查孩子们的功课,她的学问也大有长进。虽看不懂那些经史典籍,但也在孩子们念书时,学了半调子成语及诗词,每回给丈夫的信中,总爱卖弄一二。而宁怀璧又爱捧妻子臭脚,各种奉承夸奖,有时宁芳瞟一眼都觉肉麻。只这夫妻两个浑然不觉,反乐在其中。

    眼瞅着二奶奶走了,房里几个心腹丫鬟活泛起来,你推我攘的,笑着上前道喜。

    宁芳没好气的甩一记白眼过去,“都是些没心肝的!姑娘我就是要嫁,也把你们先打发了!”

    “那您可快着些!”旁人听了这话,尚且要红着脸避一避。独念葭是个皮厚的,不仅不害臊,反哀怨起来。

    “如今连我小弟写信来,都知道催着我嫁人了,二姐儿你再不管管,我真要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

    宁芳瞬间没空替自己发愁,又替她头疼起来。

    念葭确实是很不小了,她爹差不多一年来看女儿两三回,回回提着厚礼,还一年比一年重。宁芳真是拿着烫手,可若是不拿,只怕念葭她爹,汪思归更要焦心得连觉都睡不着。

    于是只好左手收了礼,右手又换成银子给念葭准备嫁妆,可如今那银子都攒一箱了,可念葭的亲事还是遥遥无期。

    不是念葭不好,而是对于南方人来说,她过于丰满,过于健美了,也过于野性了。

    这样的女子,若是不做妻,只做妾,肯定有大把的男人愿意要。可凭什么一个好好的黄花大姑娘,要这么便宜他们?

    当然,若是要求低一些,去到乡下,嫁个老实粗壮的庄稼汉也不是不可以。可跟在宁芳身边四五年,就连原先大字不识一个的小百灵都能当个小账房了,凭什么让聪颖泼辣的念葭受这样委屈?

    说真的,她现在除了女工刺绣略差了些,当家理事不在话下,尤其因她也爱吃,又有力气,倒是跟宁芳学了手好厨艺,很是上得了台面。

    若不是她生成这样相貌,随便寻个小财主家,做正头娘子都是妥妥的,只吃亏在这个样貌上了。

    也有请来的媒婆委婉的劝过宁芳,就念葭这样年纪样貌,未婚后生实在难找,不如看看继室填房。

    本来念葭自己都心动了,可宁芳却坚决不肯答应,理由同上。

    不是说二婚就没有好男人,只念葭好好一个未婚黄花大姑娘,为何要去给人当后妈?虽说嫁人不应该挑三拣四,但如果只是为了嫁人而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