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先生们只好不约而同的默了,只是从此都对夏存俭上了心。
虽不会在学堂上单独照顾他,但总会三不五时提出来考问一番,或又一针见血指出他的问题。然后,被抽打得厉害的夏存俭,就跟小陀螺似的,进步渐渐快了起来。
咳咳。
送礼是一门学问,宁芳再次受教了。
但夏存俭是个争气的小孩,知道家里为他花费了不少银钱,才能留下来读书,很是发愤图强。尤其先生们指点得越多,他就越觉得自己不足,简直恨不得头悬梁,锥刺股了。
等宁芳再见到他的时候,都快认不出这个初见面时,还想跟她打架的大侄子了。
整个一小书呆!
行事规矩刻板不说,见到姑姑一家子来了,他还巴着书桌,不想起身离了他的宝贝书。
在这边陪伴他的夫子一脸苦笑,让夏珍珍劝劝。
夏珍珍才不劝呢,只放出大女儿。
然后宁芳将大侄子的耳朵一拧,便将这小子拎了出来。
去天下闻名的西湖上泛舟,又去灵隐寺看石壁上的和尚,去虎跑泉煮茶,岳王庙烧香。最后兴致上来,索性替夏存俭告了假,把他强拖到苏州去玩了一圈。
然后在虎丘,宁芳兄妹联手,狠狠虐了夏存俭一把。
他们都跑到砖塔那儿写了百个大字了,夏存俭才呼哧呼哧爬上来。
宁绍棠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表叔都看不下去了,直言道,“按说二妹妹比你还小,可你如今连她都跑不过,这样的身子骨日后如何下场科考?那可是三天三夜没得歇,还吃不好睡不好。须知读书乃十年寒窗,非一朝一夕之功。刻苦是好的,若毁了身子,如何得了?”
夏珍珍此时才道,“芳儿她爹如今当了官,成日在任上忙得不得了,可回来歇两天,还要日日在院子里舞一回剑,说是要松松筋骨。你这小小年纪的,倒是不怕成日坐着,长成个呆子?”
这教训太耻辱,夏存俭都不想看到他那个小姑姑了。
偏那小姑姑还要嬉皮笑脸往他跟前凑,“知耻后勇是好事,可矫枉过正却不是好事。大侄子,你要被我这弱质女流比下去,万一将来长得还不如我高,可怎么办呢?”
你算哪门子弱质女流?哪个弱质女流能象你这般提着裙子跑得飞快?
夏存俭最后黑着小脸咬牙道,“我回去就叫我爹再给我多请一个武师傅!”
他一定会长得比他姑姑高!
好了,目的达到,宁芳一家可以放心离开了。
走前夏珍珍还专门带着两个孩子,专程去拜访了书院院长。她虽是女眷,但丈夫是院长的得意门生,算通家之好,带着孩子来见见,也算不得失礼。
只是在送礼上,就不能象夏明启那么干了,也不能象在南府一样,拿一堆不值钱的银首饰打发人。
夏珍珍送的是在景德镇采买的精美瓷器,宁芳兄妹极喜欢的玲珑瓷。
景德镇瓷器天下闻名,玲珑瓷又是个新样子,夏珍珍为了来见丈夫的先生,可是毫不吝啬的让那瓷器商人拿了压箱底的上等货。
不管是待客,还是给女儿做嫁妆,都是体面之极。
如今拿来送礼,也不说东西有多贵重,只特特表明是孩子们喜欢,亲自挑的,让人听着又舒服,又替孩子们刷了一把孝心。
院长再看给自家的最重,其他先生就一人一套茶县,还由他代送,心里更加舒服。觉得这得意门生的媳妇出身虽然差了些,但为人却很懂事的。
因为彼此最熟的均是夏存俭,话题自然绕不开他。
在听说了这几天夏珍珍如何教育侄孙,劝他文武双修的事,虽然这事多半是宁芳兄妹的功劳,但长辈的引导无疑很重要。况且宁芳之前还得了御赐,这无疑,也是当娘的教导有方。
于是,继在南昌狠刷了一把“爽朗大方”的名声之后,夏珍珍不经意间,又在风荷书院刷了一把“慈爱聪慧”的名声。
须知,跟书院往来的学生家长们,基本非富则贵。而余杭一带,自古便多出名士高官。金陵宁府夏氏在这里刷出了名声,往后给宁怀璧在官场走动,都不知添了多少便利。
甚至有同僚不认识他,但一听说他夫人,立即道,“原来是你家夫人啊!我夫人娘家兄弟媳妇的姨妹的丈夫,正是风荷书院某先生家的亲戚。上回你家夫人过去,送了一套好茶具,过年的时候拿出来显摆,可是让人羡慕得不得了。”
“那兄台要不要?正好那商家现在金陵铺子里售卖,回头我让人也给你寻一套?”
“这怎么好意思?”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又不是不收你钱。人家打开门来做生意,还高兴着呢。”
“那我就不客气了。只是价钱一定不要少了,拿好东西来便是。”
“那是自然。”
……
话题一下就打开了,这这倒是宁怀璧意想不到的。
只看夏珍珍带着孩子们一路名声刷得好,又玩得开心,南湘儿简直快妒忌死了!
可怎么办呢?
她要守孝,除了赶路,只能天天蹲在客栈里。不过夏珍珍每天玩回来,倒都不忘给她带份素点心,前提是她这一天都很老实的话。
知道这个舅母是无论如何不会惯着自己,也为了在天天白菜豆腐的日子里多点零食,南湘儿只好忍了,还学会了跟人说谢谢。
嗯嗯,夏珍珍再次教化有功了。
第234章三年
时光荏冉。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三年时光,匆匆而过,转眼又是桂花飘香的时候。
一个才留头的小丫鬟匆匆进了金陵宁府长房所在的后花园,却不想因着急赶路,与抱着盘子,从桂花树下转出来的一个大丫鬟撞到了一起。
幸好那大丫鬟身手矫健,端着盘子敏捷的一转身,好歹把盘子里的桂花护住了。
只是骂道,“你这丫头赶着去投胎啊?走路不带眼睛的!这好容易才收了一盘干干净净的桂花,若落了地,还能用吗?”
小丫鬟本要回嘴,可稳住身形看清这位高挑丰满,肌肤微黑的大丫鬟,却立即赔起了笑脸。
“山雁姐姐,对不住了,是夏家舅爷来了,我赶着去回二奶奶呢!”
“我大舅舅来了?那你怎么不往里带?”
树后头,又转出两个十来岁的小姑娘,一个穿着银红衫子,睁着圆圆的眼睛问,虽有些婴儿肥,却白净讨喜,极是可爱。
小丫鬟忙行了个礼,“回四姐儿的话,舅爷才进府,就被七爷请去了,说是有事要谈,回头再过来,奴婢可不就先来报信了么?”
一旁穿秋香色衫子,正抽条长个子的宁芸笑道,“他们一谈起生意来,可没这么快。你不如跟我拿了这盘桂花去做糕,到时你舅舅来了,正好端上。”
宁茵点头,又望着念葭笑道,“谢谢你了,山雁,把花给绿豆,你也快回去跟二姐说一声吧。前儿还听她说有什么生意,要跟大舅舅说呢,让她赶紧预备着。”
念葭也不客气,把桂花递给小丫头,赶紧回房去找宁芳了。
可宁芳却是没象往常那样在房中练大字,只有喜鹊在屋里守着。
“这个点姐儿不在屋里练字,上哪儿去了?”
“四房的六姑奶奶又来了,二奶奶递信叫姐儿避一避。我今儿身上来了,二姐儿便叫我守着屋子,自带着画眉百灵提着笔墨出去了,应是躲到大哥儿那里练字去了。”
念葭嗤笑,“这位六姑奶奶也是,嫁了人才想着抱佛脚,真不知早干嘛去了!”
“可不是么?”
她们说的这位六姑奶奶却是宁淑珍。
她去年嫁了人,虽如四房历来所愿,嫁了个富商,却是嫁了个富商家不管事的二儿子。且婆婆是个素来节俭,听说一碟子咸菜就恨不得打发全家七八口子吃顿早餐,过得竟是比在四房还不如。
且宁淑珍又没有多少陪嫁,婆婆表示想花用好的,都得自己挣去,反正跟着她过,就只能如此。
宁淑珍此时才知柴米油盐的贵重,也才知道她当年得罪长房,有多么的不智。否则早跟宁芳学两手,弄门小生意,小日子怎不好过?
于是她如今倒是三天两头的就回娘家,夏珍珍忙,她不大搭不上,就想搭上还算同过窗的宁芳,求这个侄女替她找些生钱的门道。可想要赚钱的营生,又拿不出钱来,只说把首饰押在宁芳这里,却又不见拿。
这样红口白牙就想赚钱,谁稀罕搭理?
可人家如今到底是姑奶奶的身份了,太怠慢了也不好。所以夏珍珍每回得了消息,就让宁芳躲起来,省得心烦。
果然,当念葭再赶到宁绍棠处,就见宁芳正在堂兄的书房里挥毫泼墨写大字。
真的是很大,一个字就要一张纸,练起来真是特别的心疼。
不过这是京城三舅公的要求,宁芳再心疼,也得忍痛写下去。
她书法苦练了这些年,也算略有小成。
在书信往来中,程小公爷看她笔墨颇为有力,说女孩子总得有个拿得出手的本事,就让她精练大字。
宁芳原本不愿,练大字多贵啊,墨还好说,纸也太费了!
谁知她不过在信上略那么提了一句,程三公子竟是命人给她整整送了一车纸来,还说写完再给她送。
宁芳心好塞。
难道他不知道宁家在金陵就有个文房铺子么?还特意从京城千里迢迢送这么一大车纸来,还特意选的全是南方的宣纸。
他一定是故意的!
生怕三舅公再这么来来去去的折腾路费人手,宁芳只好忍着心疼,开始练大字。
不仅是练,还得交功课,隔一两月就得寄几页给那位才占京城八斗的三舅公检查。
偏人家眼又毒,还挑剔,总能看出些不足,挑三拣四的,弄得宁芳只好发奋图强,一日也不敢松懈。
等念葭找来,把夏明启到来之事说了,宁芳头也不抬的道,“我今儿还有五十个字,你和百灵先回去,把那账本找着,先捋一捋,回头我去跟舅舅细说。”
身边丫头跟着她学了好几年,都能当半个小账房了。尤其百灵,颇有天赋,算盘打得又快又好,竟是连最细心的画眉都不如。
等她俩走了,宁芳练完了今天的字,画眉才一面收拾着,一面悄悄回了一事,“昨儿在园子里遇到禇姨娘,还问起百灵了,说想替她说门好亲事。”
宁芳嗤笑,“她能有什么好亲事?无非是上回听我说这个丫头能干,便动了心眼子。我的人,好不容易调理出来的,岂能这么白白送出去?你们几个且别担心,虽女孩儿迟早都是要嫁人的,但我许你们和如意一样,自己择个中意的。到时想放出去也行,留在府里也行,总不至于埋没了。”
禇秀琴当年出了那桩丑事,虽是嫁了宁珉做妾遮丑,但八个月就生出足月的孩子,毕竟不是件光彩的事儿。
而且,她生的是女孩儿。
这让当初指望着她能生个儿子过继香火的宁珉很不高兴,她自己也对女儿冷了心,倒是珉大奶奶心善,把那丫头当成宝贝,成天抱着教养,跟亲生的一般疼爱。
褚秀琴原先还存了继续勾搭宁云涛的心,谁知宁云涛自出事后,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躲她还来不及,哪肯让她近身?
而更为重要的是,宁守信后来给他娶的媳妇,是个不折不扣的河东狮。凡房中貌美些的丫鬟全给发落出去,连小厮都不留,把人管得死死的,竟是生不起半点风浪。
而宁守仪和宁守信自合家之后,也不全是坏事。最起码治起家来,他可比宁守信有规矩多了。尤其对禇秀琴这样有前科的重点人物严防死守,闹得禇秀琴彻底没了脾气。
如今想找男人没指望,女儿太小,还指望不上,她倒是跟宁淑珍一样,生起了赚钱的心思。
只她家本是个破落户,穷得比宁淑珍还不如,更拿不出本钱来做生意。
听说百灵得用,便动起心思想把她要出来,说给祝大太太这边的一个管事之子。一来在祝大太太这里有了脸面,二来若能因此扒上宁芳的财路,日后也有些赚头。
可她自以为聪明的打起如意小算盘,却不曾想起,画眉她们好歹也跟着宁芳读了几年书,岂是这样随随便便就能哄骗得去的?
于是画眉只道,“谢过姐儿替咱们操心了。我说禇姨娘那事,也只让你心里有个数,别回头给她拿话噎着。”
宁芳点头,忽地皱眉,“怎么你们都有人提亲,偏山雁没有?论理,她年纪最大,长得也不差啊!”
画眉挺不好意思的,“她就是生得太好,听许多婆子都说,咳咳,一般人家降不住。”
宁芳如今也是十三岁的女孩了,许多话听了再不必装傻。想想念葭那前凸后翘,饱满健壮的身材,她懂了。
可当年允她进府,就应承了要替她择门好亲事的,如今她们姐妹跟着念葭学了几年的拳脚,身子骨都越练越好,可人家一年年大了,这亲事可怎么办?
想起念葭她爹,汪思归每回来探女儿时,送给宁家的大包小包和那样殷切的目光,宁芳是真心发愁。
第235章长大
等宁芳写完字,收拾好了,夏明启正好也忙完了,来到了夏珍珍所居的小院。
初秋的金阳里,少女穿着绣粉色君子兰的烟青衫子,盈盈甜笑,俏丽明净,如诗如画。
夏明启有瞬间恍惚,仿佛时光瞬间穿越多年,又回到自己的青春时光,与家中小妹相对而笑。
只是当鼻端嗅到几缕淡淡的水墨香气,再看着眼前这个眸光沉净的女孩,夏明启知道,这到底不是他当年的小妹,夏家也养不出这样满身书卷味的姑娘。
只是三年的时光,让宁芳从一个不及他腰高的小姑娘长成肩头高的亭亭少女。这让身为舅舅的他,又怎能不老?
可还来不及伤怀,六岁的安哥儿就嚷着“舅舅舅舅!”跟只横冲直撞的小老虎似的,直扑到他跟前,抱着他的腿就往上爬。
夏明启给撞得差点闪了腰,却赶紧弯腰把这小子抱起,突然又觉得不敢老了。
大的虽然大了,可小的还这么小,不扶着他们长大,当长辈的哪里敢老?
“安哥儿你快下来吧,当心闪着舅舅的腰!”
宁芳想来抓弟弟,却被大舅舅乐呵呵的躲开了,“没事儿没事儿,我们安哥儿还小呢,让大舅舅抱一会儿啊!”
看着弟弟跟只小猴儿似的扒在夏明启肩头,得意的冲自己做着鬼脸,宁芳哭笑不得。
按说,安哥儿又不是夏珍珍亲生,应该不比几个外甥女亲热,可也不知为何,这孩子从来不拿自己当外人。
不管是相熟的夏明启来,还是有些小心思的四舅舅夏明达来,他都是各种撒娇耍赖,竟是处得比亲生的还亲。
人心都是肉长的。
有这样愿意跟大人亲近的小孩子,哪个大人好意思拒绝?天长时久,夏明启也是真心疼爱起这个挂名外甥,也惯得这皮猴越发厚脸。
果然,嘴甜的请了几句安,安哥儿便拐弯抹角,讨要起他的礼物来,“大舅舅,你到京城骑大马了吧,也坐大船了吧?”
夏明启笑了,“骑了,也坐了。大舅舅还记得答应要给我们安哥儿带礼物呢,你到里头那屋瞧瞧,看放了什么?”
安哥儿顿时又从他身上爬下去,跑里屋去了。
不一会儿,抱着只几乎有他小人儿大小的一艘船出来,兴奋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