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014010605-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你有罪,你还嘴硬。卫律装出准备要砍人的样子,但是他多次提起剑,却没有砍下来。他眼前的苏武,仿佛顽石,有如死木,什么砍剑,什么威胁,对他来说,纯属放屁。

戏演得这么好,竟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郁闷的卫律,终于稍软了。他改口对苏武说道:

苏君,我跟你说,我卫律者之前也是当汉使过来的,我之所以今天拥有满山的牛羊和牧场,全都受了单于的恩惠得来的。你是个有才的人,单于是个爱才的人,如果你肯投降,你明天也一样拥有我这般富贵显赫的生活啊。可是你不投降,空身埋于效野,不要说芳名远扬,甚至连你怎么死的,估计都没人知道。这又是何苦啊。

最后,卫律还加了一句:真的,如果你不听我的话,肯定后悔。到时你再来找我,那可就难了。

自古以来,汉奸之无耻,其丑恶嘴脸都是千篇一律。那就是,那无耻的事,说得得经得住阳光考验的;将要脸的事,说得跟苍蝇牛屎般恶心。卫律者,继承汉朝第一大汉奸中行说之精华,终成大器,百毒不侵。终于达到了神见神愁,鬼见鬼哭的无耻境界。

此时,苏武已经火了一肚子气。用某个导演的话说,人可以无耻,但不能无无耻到不要脸的地步。只见苏武高声对着卫律骂道:“你个绝情忘主的汉奸,我为什么要见你。单于托你断案,你不公正办事。就想使汉朝和匈奴相斗,你坐观成败。如果匈奴真不怕死,要跟汉朝斗气。那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匈奴之末日将因我而起。”

苏武这话不是吹的,更不是说来吓人的。紧接着,苏武告诉卫律:曾经,南越杀汉使,结果怎么样?汉朝天子刘彻一怒,数万军队剿了南越个底翻天,割成九郡;曾经,大宛杀汉使者,抢其钱物,结果怎么样?宛王尸首两分,头颅被悬挂长安北门;曾经,朝鲜杀汉使者,那又怎么样?朝鲜被屠,夷为四郡。难道匈奴要杀汉使者,它能独善其身?

最后,苏武又总结道:反正我是不会投降的,要杀要剐,量你也没那个胆。如果你不信邪,那就杀了我瞧瞧。

苏武以上一席话,如果算做吹牛的话。我只能这样说,牛可以吹,但你要吹得响亮,吹得理直气壮,吹得人家心服口气。现在,卫律不服也得服了。事实证明,他只有吓唬别人的本事,可吓谁可以,这招对苏武没用。

于是,卫律只好对苏武拱手认输。他回报单于说,办法使尽了,苏武那块硬骨头还是啃不掉。

这个单于先生,听了卫律的汇报,并不以为然。他以为,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不是别的,而是死神。苏武是人,既然是人,仍然受控于死神。他倒要看看,倒底是他的力量大,还是死神的力量大。

但是,苏武的一句话,却激怒了单于。这就是,苏武跟卫律说的,谁杀汉使,谁就将受到汉朝铁血一样的惩罚,匈奴也不例外。既然你苏武敢放硬话,那我也来招硬的让你尝尝。

匈奴单于想到一招,以死神的名义惩罚苏武,直到他投降的那天。

匈奴单于整人的招数是,准备将苏武投到地窖,断他的吃喝。如果他不求饶,就休掉离开那鬼地方。单于先生这话,也不是说来吓人的。果然,他派人将苏武投入了一个黑暗无光的地窖里,派人监守。

一天过去了,苏武没求;

两天过去了,苏武没求;

……

……

曾记否,当年吕雉老妈为了惩罚刘友,采用饿杀的办法。结果刘友还是没有熬到最后,被活活困死。刘友被饿死,理所当然。因为现代科学也充分证明了,人在饥饿状态下的生命极限,不会超过七天。

然而,数天过去了。单于没有听到苏武求一声,或者哼一句。于是,这个匈奴单于就想到,苏武是不是已经死在地窖下了。

单于先生又想到,就算没有饿死,至少也要冻死。当时正值冬天,匈奴地漫天飞雪。地窖下没有毡子,更没有火炉。或许,苏武早被冻成腊肉了呢?

匈奴单于派人下去,准备替苏武收尸。然而,让所有人不敢相信的是,他们抬上来的,不是死尸,而是一个残踹人气的活人。苏武还活着!!

苏武还活着!他竟然还活着!!这个消息,犹如一天风雪,席卷了匈奴营地。所有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他们以为,人是斗不过天的,也斗不过死神的。

然而这又是真的。苏武让他们见证了,人不但可以跟人斗,跟天斗,更能跟死神斗。这简直太神奇了。匈奴人都以为苏武肯定是神灵附身,不然他怎么可能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在风雪冰冻的地窖里,挺了过来。

事实是,苏武没有神助,更没有人助。助他的人,是他自己。他之所以能活过来,有两种食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两种食物分别是:羊毛和冰雪。

羊毛是苏武从自己皮衣上摘下来的;冰雪是老天送给他的。一个连死神都敢蔑视的人,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征服他的呢?

苏武的壮举,让这位单于很是无语。于是,不信邪的单于先生,决定将苏武流放北海,放牧公羊。过去的北海,不是今天的北海。苏武所被流放的北海,即今天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

最后,单于先生还对苏武说了一句话:你什么时候,能将那群公羊挤出奶水,我就什么时候放你回去。

公羊能挤出奶水吗?这个答案,十九年后,苏武将隆重揭晓!!

二、李广利和李陵

公元前100年,夏天。有个人从匈奴地里逃了回来。这个人,就是曾经被匈奴追得没命逃,最后不顾军纪独自出外找水喝,不幸被匈奴人活捉的赵破奴。回来后,赵破奴到底给汉朝天子说了什么,没人知道。我们知道的是,一年后,刘彻发飙了。

正如苏武所说,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只有刘彻欺负别人,如果谁不给他面子,甚至胆敢跟他翻脸,那就只有吃不了包着走了。果然没错,公元前99年,夏天。刘彻准备派人去收拾,那个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且鞮侯单于。

然而,刘彻的直接打击目标,不是匈奴总部,而是位于天山的右贤王部队。此次率军出征的,仍然是混混将军李广利。五月,李广利率三万骑兵,从酒泉郡出发,向天山进攻匈奴右贤王。

李广利出征不久,马上就有好消息传入长安:李广利三万骑兵收获不小,砍掉匈奴万余首级,正班师回国。

然而,当刘彻还没来得及高兴的时候,有一个坏消息紧跟其后,传入长安:李广利回家路上,被闻兵赶来的匈奴大军困住了。

真没想到匈奴,还有这厉害的一招回马枪。刘彻震惊了,一股不详的兆头涌上他心头。

要知道,李广利经过两次西征大宛,他多少是摸出了李广利的作战特点。如果说战争也是做生意的话,李广利天生没有一本万利的生意天赋。要想他把生意做保本,或是稍微赢利的话,必须给他足够的资本。如果没有及时给他提供资金,他有可能血本无归。

那么此次攻击右贤王,李广利这万余首级又是怎么赚来的?这不是李广利有多厉害。而是他赚了一个市场空子,这就是匈奴单于和右贤王,根本就没想到汉军会打到天山来。而出这个点子的人,竟然是刘彻。所以,这笔战争生意前半段之所以赢利,多亏了刘彻。

可李广利赢了一局又怎么样?要知道,多少人在地下赌场赢了钱,还无法抽身而退。只要对方逼着你赌,你必须赌到底。说真的,最后这一局,李广利带的本不如对方多,刘彻是真的太担心了。

的确如刘彻所料。当李广利碰上匈奴大部队,混功显然不灵,被对方死死粘住,汉军想动都动不了。双方这一胶着,数天就过去了。

李广利要玩耗功,他过去不是大宛的对手,现在更不是匈奴的对方。这数天过去,匈奴死粘不打,就只有一个目的:要拖,也要拖死李广利。

匈奴之所以出此绝招,那是因为他们看到,李广利的军粮撑不了多久了。果其然,这许多天过去,李广利军已经严重缺粮。更严重的还有,骑兵当中伤者特多。

士兵身上有重伤,又没饭吃,这战还怎么打?

死亡正在逼进李广利。如果不出问题,他将从此告别混混江湖。但是,谁也没料到,就在李广利江湖告急的时候,他竟然被一个人救了出来。此个江湖救急的人,是个生面孔,名唤赵充国。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后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宁地区)。从小身上长胆,肚里有谋,又学过兵法。初,以良家子从军当骑兵,再,因军事业务过硬,被调往皇宫卫队。

目前,赵充国在李广利军的身份是,副军政军(假司马)。赵充国学过兵法的,匈奴这招围而不攻之术,瞒不过他的眼睛。于是,他对李广利说道,如果再这样跟匈奴干耗,结果只有两条路,要么死,要么降。当然,我们可以不死,也可以不降。那就是,横下一条心,突围。

怎么突围,赵充国已经准备好一套方案:由他率敢死队,撕开匈奴一角;到时你李将军只要紧跟其后,冲出去就得了。

李广利通过了赵充国的方案。他不是李广,冲锋陷阵这等冒险的事,只能留给副手去做。最后,赵充国在军队里走了一圈,挑了一拨人,总共有一百余人。

一百人,够吗?李广利疑惑地问赵充国。

够了。赵充国回答李广利,他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一百人就想撕开缺口,这对匈奴来说,赵充国如果不是脑进水,就是疯了。事实证明,他没有脑进水,也没有疯。差点疯掉的,却是匈奴。

冲锋开始了。赵充国一百余骑兵,犹如黄锋冲入了狼群,匈奴全乱了阵脚。事实证明,李广利除了混功第一,跑功还得了得的。他再次将第一次从大宛溜回敦煌的求生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幸运的,他逃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这场战争,李广利损兵二万有余。更幸运还有,回到汉朝后,刘彻对李广利这场战争不做任何评价。既不赞扬,也不批评。看起来,李广利又胜利混过一关。

但是,刘彻对一个人却很例外。这个人,就是赵充国。赵充国救了李广利一命,李广利替赵充国写了一个报告,交给了刘彻。说,多亏了赵充国,一马当先,身中二十余创,仍然冒死突围,可嘉可敬。如果没他,汉军恐怕又要被匈奴狼打牙祭。

刘彻看完报告,立即召来赵充国。赵充国身上还保留原始伤口,刘彻看得既是心疼,又是赞叹。冲着这二十余处创口,不久,赵充国被拜为中郎。

老实说,这场报复匈奴行动,李广利的确打得虎头蛇尾。所以,刘彻很不是甘心。九月,咬牙切齿的刘彻,终于又按耐不住复仇的欲望了。

刘彻为匈奴新一轮的报复行动,启动了三个人,他们分别是:公孙敖,路博德,李陵。公孙敖和路博德,早就是战场老油条了。在这里,我重点介绍新人李陵同学。

名将李广生有三个儿子,排序如下:李当户,李椒,李敢。李当户和李椒,皆死于李广前。后来,李敢因为刺杀卫青,被霍去病当着刘彻的面,一箭干掉。

在汉朝历史上,很多人只知道李家出了个汉子李广和李陵。事实上,李陵老爹李当户年轻的时候,也是条猛汉。当年,汉武大帝刘彻有一个宠人,名唤韩嫣。这个韩嫣,因为从小和刘彻一起读书玩耍,感情特好。有一次,韩嫣和刘彻游戏,出手不逊,时为郎官李当户一看就火大,追着韩嫣准备狂揍,不料还是被韩嫣跑掉了。没想到的是,从那以后,李当户敢为领导出头的风格,便被刘彻记住。更没想到的是,小伙子还没来得及被拜官,就两腿伸天了。

李当户死的时候,李陵还呆在他老妈的肚子里蹬脚。很快的,李陵出生了。谁也没料到,他长大后,无论脾气,或者心性,简直就是李广的克隆版。

首先,李广射箭天下无双,李陵亦是射箭高手;其次,李广浑身是胆,天不怕地不怕;李陵亦是头上顶把刀,不知怕字怎么写。最有力的证据是,他本人曾经带着八百人,冲入到匈奴两千余里的地盘侦察,没碰上一个匈奴,就回来了。

除此两样外,李陵还具有李广一个优良的品质。那就是,特别礼谦下士,把自己的士兵当成是自己的兄弟。

李陵混出名后,刘彻封他为骑都尉,拨给他五千人。五千兵是个小数目,论能量,谁也不敢小觑。因为刘彻选的这五千人,几乎来自荆楚之地。荆楚之地,其蛮横之名,那是自先秦时代就闻名天下的。

所谓蛮横,文雅地说,那叫勇敢;通俗地说,那叫不怕死。那时候,刘彻交给李陵的任务,就是将这五千不怕死的士兵,拉到匈奴边境酒泉等地训练射箭。

按刘彻原来的计划,李陵被安排在五月份,跟随李广利出征匈奴。然而,李陵对刘彻的安然很不是满意。李陵之所以不满意,那是因为刘彻安排给他的,是一件于战争很重要,但在他李陵眼里却是不怎么样的工作。

这件工作就是,后勤。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后勤,休说打战。所以,后勤工作在战争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来都是被抬举的。但在李陵看来,他不想接受这份工作,是因为他很不适应。

那他适应什么?很简单,打前锋。

还记得李广当年是怎么死的吗?他打了一辈子前锋,却被卫青安排为打后卫。李广当即就赌气了,后来莫名其妙地迷路。当卫青要办他时,他一个人顶了上去,拔剑自杀,了结自己悲剧的一生。

为了继承祖父的遗志,为了李家祖上无上的荣上,李陵有必要将前锋进行到底。这还只是李陵想换岗的原因之一。我认为,他内心深处,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个秘密就是,李陵从来就没想过要跟李广利混。为什么不想?道理是显然的,李广利是个混混,也准备一辈子当混混。但是,李陵坚决不想当混混,永远都不!

早在李广利征大宛前,李陵就跟李广利打过交道。当时,李广利伐大宛时,刘彻给李陵布置一道作业:率兵随后支援李广利。没想到,李陵才率军出塞,李广利就回来了,搞得他很没情趣。

然而,李广利两次征伐大宛,李陵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他:混混中的极品。或者可以换可来说,极品中的混混。

难道不是吗?两次出征,一次被打跑,一次是以绝对兵力,以换取惨胜。这叫有出息吗?所以,与其跟着一个大混混当一个小混混,不如另起炉灶,混个出人样来。

然而换岗不是换衣服,想怎么换就怎么换。其实,以什么样的理由来说服领导,李陵心里有底了。

想好后,他就找到刘彻,这样说道:我带领的部队,个个都是打虎射箭高手。我愿意自率一军,直驱兰干山南,分截单于兵力,以免他们主力部队专向贰师将军。

刘彻一听,心里就轻轻笑了。眼前这小年轻,心里想什么,真没能逃得出他眼睛。他已经看出,什么分截匈奴兵力,这都是假象。真相是,李陵翅膀硬了,他想飞出去独干一场。

于是,刘彻问李陵:你是不是不想当李将军的手下?

李陵沉默,不回答。

事实上,不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既然人家都能一语就挑破了心里的秘密,面对这样的高手,李陵无须争辩和隐藏。

突然,刘彻又对李陵说了一句。这句话,将准备改变李陵的一生。原话如下:吾发军多,无骑予汝。翻译过来,就是说:我此次调军太多了,可没有马拨给你。

此话一出,说明刘彻心里有点意思了。李陵心中狂喜,马上接过话就说道:“没有马没关系,只要给我五千步兵,我一样踏平匈奴单于的王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