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君九龄-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爆竹声震动了一条街,黑压压站了两排的德盛昌伙计们高喊的谢主隆恩又盖过了了爆竹声,将九龄堂得了太后赏赐的消息传遍全城。
君小姐坐在马车里,外边震耳欲聋的喧嚣似乎听不到,她只是看着膝头摆着的匣子。
这是封平公主赏赐她的桂花糕。
君小姐打开匣子,捏起一块放进嘴里慢慢的嚼着。
这桂花糕跟以前做的也不同了,宫里的厨子换了吧,换成了适合新主人的口味。
旧人的血已经被你们洗净了,但旧人并不一定就会被遗忘。
君小姐将桂花糕慢慢的咽下去。
这边的热闹坐在太医院里都几乎能听到,耿大夫有些愤愤的将耳朵里塞着布团扔下来。
“吵死了。”他对外喊道,“这般扰民五城兵马司不管吗?”
“且不说九龄堂有先帝圣旨在,此次治好了怀王太后皇后的众多赏赐摆在堂内,她就是把京城翻了天,五城兵马司也不会去管的。”江友树说道。
他就是知道这个才生气的,耿大夫愤愤的坐下来。
“五城兵马司不敢管,锦衣卫怎么也哑巴了。”他说道,“陆千户不是跟她有私仇吗?难道因为治好了他小舅子,他就也化干戈为玉帛了?”
江友树闻言没忍住啧了声。
“说什么呢,陆千户是这种人吗?”他说道。
陆千户当然不是这种人,而且到底是怀王的生对他重要还是死对他重要还不一定呢。
“以往的凶恶就是吹的吗?”耿大夫忍不住说道,但说完这句话他不由脊背一凉,下意识的缩头四下看,心里有些后悔。
这话可千万不要传到锦衣卫耳内,要不然他们就会让自己见识见识凶恶是不是吹的。
“我是说他们这次对九龄堂太客气了。”他又补充一句。
虽然没人看到听到,但还是觉得说出来弥补一下心安。
“他们可不是对九龄堂客气,而是对皇帝和太后。”江友树说道,“现在九龄堂风头正盛,连皇帝和太后都给予赞誉,难道锦衣卫要去打皇帝和太后的脸面吗?陆千户是恶,不是傻。”
“还不是师父你在皇帝和太后面前说她好话,皇帝和太后才给了她这么大的脸面。”耿大夫嘀咕一句。
“蠢货。”江友树说道。
她治好了怀王,皇帝和太后不给她脸面能行吗?
耿大夫讪讪。
“那怎么办?”他说道,外边的炮竹声已经停了,但他似乎依旧能听到看到九龄堂那边的喧闹,以及满城的权贵都等着写帖子邀请她。
这些权贵们以后可不好伺候了,治好了是他们应该的,治不好肯定要被冷嘲热讽。
江友树笑了笑,站起身来。
“君小姐的确有本事。”他说道,“治好了怀王,也解了我们的危难,那我们也要给她送上一份贺礼啊。”
耿大夫一怔。
“师父,我们要亲自去给她拜贺吗?”他旋即喊道。
江友树笑了。
“那种道贺太俗了。”他说道,“我们要送就送大功德。”
“师父,什么大功德?”耿大夫不解的问道。
江友树却没有再说话只是捻须微微一笑。
正月过了初五,年节气氛未淡反而更浓,进京离京的官员络绎不绝,冬闲的人们也重新在大街上熙熙攘攘,酒楼茶肆街头巷尾到处热闹。
正月里的城门的核查比往日宽松了很多,城门卫们抱着胳膊一面闲谈一面有一眼没一眼的看着进城的人们。
但就算再宽松,有两个人还是引起了城门卫的注意。
这是一个妇人,拉着一个孩子。
妇人穿的袄子打着补丁,手里挎着一个篮子,就像一个进城走亲戚或者叫卖的农妇,但她拉着的孩子却裹着厚厚的衣衫,将头脸都包了起来。
妇人一面走一面眼神闪烁左右看,似乎在避着什么人。
城门守卫们对视一眼,为首的守卫对两个兵丁抬了抬下巴,两个兵丁领会向那妇人走去。
“你,站着。”他们说道,拦住她。
那妇人吓得后退两步,把孩子抱在怀里,惊恐的浑身发抖。
吓成这样子,肯定有问题,两个守卫再不客气。
“你干什么的?哪里人?”他们喝问道。
“没,没,我探亲。”妇人结结巴巴说道,将孩子抱紧在怀里。
骗鬼呢。
两个守卫皱眉一个用刀柄抵住妇人的肩头。
“过来过来这边来。”他说道。
而另一个则猛地用刀柄掀起了那孩子裹着头脸的衣服。
“是不是花子偷了孩子啊?”他说道。
伴着衣服被掀开,妇人发出一声尖叫,慌乱的去扯衣裳试图包住孩子,但还是晚了一步,那守卫已经看到这个孩子的样子了。
他的眼顿时瞪大。
“是,是痘疮!”他喊道,将手里的刀对准了这妇人和孩子,“是痘疮。”
痘疮?
痘疮之症是会传染的,所以各地有发痘疮者都要禁闭不得乱行走。
这个妇人竟然带着痘疮的孩童招摇过市行走,还闯进京城来,城门前一阵安静,旋即进出的人群作鸟兽散。
“大胆,竟然敢擅离居所。”城门的守卫们齐齐的将这妇人和孩童围住。
那妇人瑟瑟发抖噗通跪倒在地上。
“大爷!求求神医救命!求求神医救命吧!”她嘶声哭喊道,将头在地上重重的叩去。
而与此同时京城的四门都有带着痘疮孩童的人出现,而在更远处,隐隐可见密密麻麻的或者拉着或者背着抱着孩童的民众蹒跚而来。
站在城墙上看过去的门吏只觉得头皮发麻。
“快,快,关城门。”他举起手喊道。
第八章 请救苦救难
太医院里脚步声声凌乱。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很多还在家太医被叫回来,有些还带着酒意,问给谁看病,来人又不说,莫名其妙的来到太医院,看到竟然站着好些兵丁,一个个神情肃穆。
“难道宫里的贵人出事了?”有太医揣测道。
正说着话见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方大人和江太医从内里走出来,他们的神情亦是肃穆。
“诸位,请随我来。”江太医对众太医说道。
“大人出什么事了?”有太医问道。
江太医却没有回答。
“先去看看再说。”他说道。
诸位太医们只得一头雾水的跟着前行,去的方向并不是猜测的皇宫,或者哪位贵人的所在,而是径直向城外而去。
走到城门前太医们才发现城门竟然关闭了。
“现在还没关城门的时候吧?”太医们不由看看天色。
再说了过年过节期间城门是不关闭的。
这是出什么事了?
方指挥使对守城兵将示意,城门被打开了一边,太医们不解的跟着走出去,刚走出去还没看清什么情况,就听到一阵喧闹。
这声音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夹杂着哭声以及噗通的跪地。
太医们吓了一跳,这才看到城门外乌泱泱的围聚的人群。
出什么事了?
“江大人请看看吧。”方指挥使说道,指着这些民众。
江太医转过头看着这些太医们。
“大家都去看看,这些人是什么病。”他说道。
竟然这些人都是得病的?什么病让这么多人一下子冒出来?太医们神情惊讶的上前。
民众们涌涌上前,太医们也随之看去,虽然民众男女老弱不同,但他们都或者揽着或者抱着孩子,孩子们年纪也是不等或者昏睡或者精神萎靡,露在外边的脸上都冒出点点斑疮。
只看到这斑疮,太医们便停下,神情惊讶。
这哪里还用看,这分明就是痘疮。
“这只是一个城门,其他四面都是如此。”方指挥使说道,“你们确信这就是痘疮?”
江太医看向其他太医们。
“这当然是啊。”太医们纷纷说道,同时神情惊讶,“这么多痘疮的病患怎么来京城了?不是不允许离居的吗?”
这么多病患聚集在京城真是太可怕了。
方指挥使显然知道这有多可怕,在得到太医们的确诊后立刻毫不犹豫做出决定。
“速速将他们驱离京城关禁。”他说道。
早已经待命的兵丁们齐声应喝上前。
听到这番对答的民众们纷纷跪地叩头哭求。
“求大人们让我们进城。”
“求大人们让我们寻神医救命啊。”
无数的声音哭求着。
太医们恍然,怪不得这些人来京城呢,怀王得了痘疮的事年前已经传遍了,而有人治好了怀王的痘疮的消息到现在也该传开了。
他们忍不住转过头看向城内,神情变得诡异而复杂。
这下可有热闹瞧了。
……
陈七坐在九龄堂里看着案头堆着帖子。
“愁啊愁。”他敲着桌面说道。
两个在一旁忙碌的伙计闻言笑。
“掌柜的,大正月的你就愁什么。”他们说道。
他们说这话,手里的动作还不停,将才做好的药逐一放进药柜里,然后还要再去做药。
这是一门手艺活,柳儿姐姐说别小瞧了这洗药切药,将来走出去说是九龄堂的独门秘技,那可是价值千金。
两个伙计终于想到这意味着什么,君小姐是神医,他们也算是神医的弟子了,这名头可不是谁都能有的,而且他们也不是空有名头,君小姐真的亲手教他们炮制药材了。
这门手艺还可以传给后人。
两个伙计再没了半点埋怨,一心一意兴高采烈又无比庆幸在九龄堂当伙计。
“我愁的是这么多人家,到底先去哪个人家。”陈七说道。
两个伙计笑了。
“那不是小姐该愁的吗?”他们说道。
陈七咳了一声。
“去了人家那里看病还是不看是小姐定的,先去哪一家是我定的。”他说道。
要不然那些来送帖子的家仆对他为什么如此恭敬,都称呼一声陈爷。
陈爷啊,他陈七在阳城人人皆知,都喊一声小七,来到京城半年,不仅人人皆知还成了爷了。
陈七端起一旁的茶杯喝了口,不过柳掌柜说得对,这些京城权贵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不容马虎,他得认真小心的斟酌。
想到这里他又放下茶杯,认真的拿起一张名帖,刚要想这是什么人祖上什么事起家,有人从门外闯进来。
“不好了,不好了。”他大声喊道。
陈七被吓了一跳。
“又怎么了?”他放下名帖说道,看着来人。
这个来人他认得,是德盛昌那边的伙计。
“七掌柜,不好了,城外来了很多人。”伙计喘气说道,“都是要来找君小姐的。”
陈七吐口气抚了抚衣袖。
“叫我陈掌柜。”他说道,“来找君小姐的有什么稀奇。”
“那些人都是得了痘疮的。”伙计说道,“来了好多人,都带着痘疮的孩子,现在城门已经关闭了,城中也人心惶惶。”
陈七身形微微一顿刚要说话。
“痘疮?”君小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们转头看去,见君小姐从内走出来。
“是啊,小姐。”伙计说道,“来了好多人,四面八方都来了,还有更多的人从远处赶来,都是求小姐治疗痘疮的。”
“小姐治好怀王,太后这么一赏赐,看来大家都知道了。”陈七说道,看向君小姐,“不过这也没什么,痘疮嘛。”
小姐能治好怀王,这痘疮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君小姐哦了声。
“痘疮啊。”她说道,神情微微凝重。
……
“是痘疮啊。”
太医院里的一间屋子里忽的爆发出一阵大笑,笑声旋即被掩下。
这时候笑的确不好。
屋子里太医们都掩住嘴,忍着笑,摆出端正的神情。
“城里的民众已经都知道消息了。”一个太医说道,“简直乱了,把京兆衙门围了。”
“无论如何也不允许这些痘疮病患进城,要求立刻驱逐。”另一个太医说道,“这的确是太危险了,京中多少孩童。”
“怕什么。”江太医说道,“京中有君小姐。”
“可是君小姐治病的规矩。”一个太医说道,带着几分同情,“很多孩童的命只怕还值不得千金。”
这同情自然不是给君小姐的,而是给那些无钱的不够资格被君小姐救治的民众们。
普罗大众芸芸众生皆有灵,只可惜在君小姐这个大夫眼里是有三六九等的。
一个没有仁心的大夫,就算有仁术又怎么样?你就算有这些权贵们相护,但你知道什么叫民意吗?你知道民意有多可怕吗?
太医们再次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有人疾步进来,打断了笑声。
“师父,陛下下令让君小姐去救治城外的痘疮病患了。”耿大夫说道。
既然皇帝下令,那君小姐就不能再论什么规矩了。
屋子里安静一刻,江太医抚了抚掌。
“这下好了,陛下仁明,苍生有救。”他说道。
屋子里太医们也都站起来一脸欣慰。
“那我们就等着君小姐救治苍生,解除痘厄。”他们说道,“这真是一件大功德。”
说罢众人对视一眼,再次大笑,越笑越厉害,有人不得不扶着桌子椅子笑的直不起腰。
这一次江友树也跟着笑起来,伸手捻着胡须,眼中满是嘲讽和快意。
先前你奸诈顺水推舟将怀王的风寒当痘疮治意图搏名,现在报应来了。
你能治好痘疮,那你就去治吧,让你治个够。
第九章 意料之中
正月的京城阴冷,但这并不妨碍民众涌上街头。九龄堂前整条街都挤满了人,虽然站着锦衣卫,但民众们并没有畏惧退缩,而是满脸期待的看向九龄堂。
除了锦衣卫,还有几个太监站在那边。
“君小姐,就有劳你了。”一个太监将圣旨递过来。
君小姐起身接过。
“民女必当竭力而为。”她说道。
“事关痘疮的一切用人用物都由君小姐您做主,五城兵马司和太医院皆听从调派。”太监说道。
君小姐再次颔首应声是,太监又叮嘱几句便离开,九龄堂的诸人忙送出去。
看到君小姐出来围观的民众顿时骚动。
“君小姐真要去治疗痘疮了吗?”
“君小姐要把这些人都接近城里来吗?”
乱哄哄的声音汹涌而来,还伴着女人们的哭声。
痘疮多么可怕前一段可传遍了,想到现在城外四面被那么多痘疮病患围住,虽然一堵墙隔住了人,但却不一定能隔住痘厄,风一吹,谁知道会不会已经飘进来了。
现在家里的孩子们都被牢牢的圈住,别说出门了,连屋子都不敢让出。
这大过年的简直闹得人心惶惶。
太监对着乱哄哄的人群要安抚,但他说的话没有人理会,直到君小姐抬手示意,乱哄哄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
“大家不要怕。”君小姐说道,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柔和,在安静的街上传开。
所有人都竖耳听着,似乎听到这声音就能避除痘厄。
“我会去医治痘疮的。”君小姐说道,“而且会在城外建立一个专门治疗痘疮的地方,不会让患者进城,不会影响到大家的生活。”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都欢呼起来。
君小姐再次抬手示意,人们再次安静下来。
“大家不用担心,回去照看孩子们,这两日先不要出门,不要聚众到人多的地方去,具体的安排我会请五城兵马司的大人们进行通报。”她说道。
民众们再次欢悦应声。
“好了好了,都散了散了,君小姐说了不要聚众。”太监说道。
民众们闻言便立刻散开了,眨眼间上百人的街道便走的干干净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