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异侠传-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将遵周瑜遗嘱,并不发丧,就近将他葬于巴丘。然后悄悄回返柴桑,向孙权呈报,又呈上周瑜遗书一封。
    孙权接周瑜的遗书,心如刀割。在哭声中,孙权拆阅周瑜的遗书。原来周瑜是举荐鲁肃代替他的职务,未了道:“天下之事,尚未可定也。鲁肃忠烈,处事一丝不苟,足可替代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尚蒙垂鉴,则我虽死而无憾矣。”
    孙权阅罢,又痛哭一番,才道:“公瑾临逝遗言,我岂敢不从埃”当下,孙权即下旨,任鲁肃为东吴大都督,统率东吴十万兵马,一面派人赶去巴丘,将周瑜的灵枢运回东吴都城柴桑,向天下发布讣文,为周瑜风光大葬。
    周瑜去世的当晚,孔明在荆州南群,正与刘备、庞统等商议军务,江东方向天际,忽见一颗星斗曳然而堕,与他先前所见摇而复炽的星斗同一方位,孔明微叹口气,道:“周瑜果然作法自毙矣。”
    刘备、庞统二人,见孔明虽料周瑜死逝,但神色却并无欣喜,二人心中均不觉甚感惊奇,因为周瑜三番数次算计孔明,均欲置他于死地,为甚周瑜之死,孔明并无半分幸灭乐祸呢?
    但此时未接准确讯息,二人也不便细询。
    不一日,东吴方面的讣文送到荆州,周瑜果于二日前已去世了,又知周瑜的灵枢运回柴桑,准备为他风光大葬。
    刘备闻讯,急与孔明商量,道:“周瑜果然已逝!我当如何处之?”
    孔明微一沉吟,即道:“周瑜之死,乃三分天机之大势使然也,他于此时欲逆天机大势而行,岂能不中途夭折?此亦为逆天而行者之诫呀。周瑜既死,继其职者,必为鲁肃。主公身为东吴国婿,须往奔丧,我决定代主公赴江东柴桑行。”
    刘备吃惊道:“周瑜之死,东吴必迁怒于先生,为甚还要去送羊入虎口呢?先生有甚差池,则刘备虽生而犹死也。”
    孔明道:“正因周瑜之死,东吴将士必迁怒于我,我才须亲走一趟,以作化解此怨。目下周瑜之死,我的西进大计行将展开,在此关键时刻,孙、刘联盟不容有丝毫毁损,否则便徒增后顾之尤矣!而且鲁肃已继任大都督之位,处事较为宽厚,有容人之量,乃与东吴重新修好的绝佳时机也!因此虽有风险,我亦不得不赴江东一行。”
    刘备深知孔明的所作所为,无不为助他开创基业而着眼,心中有发感佩,不由叹道:“先生待我刘备可谓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埃”第二天一早,孔明便带同赵子龙,以及数十亲兵,便毅然决然的赴江东柴桑而来。随行又带了大批祭奠之物。
    孔明和赵子龙抵达柴桑,鲁肃见孔明亲赴奔丧,对周瑜三番数次加害,并无怀恨积怨,便不忍阻止,下令让孔明进入柴桑,赴周瑜的灵堂拜祭。
    东吴诸将见孔明进入灵堂均怒目而视,极欲杀他而泄恨。但又见赵子龙身佩倚天剑随身护卫,江东诸将对赵子龙的神威尚心有余悸,因此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而且鲁肃身为大都督。亦允许孔明入灵堂拜祭,诸将也不敢擅自行动。
    孔明对东吴诸将的横眉怒目只作不见,与赵子龙一同进入周瑜灵堂,又摆上大批祭莫之物,亲手向周瑜的灵位奠酒,跪下宣读祭文。
    孔明亲自撰写的“祭瑜文”,详细颂扬了周瑜的一生,极尽赞扬的热诚,令在场东吴诸将亦之感动。
    未了,孔明哀哀颂祭道:“呜呼公瑾,生死永别了!君如有灵,当鉴我心。本欲与君同谋大业,犄角之势,东西相应,同舟共济。痛君早逝,从此天下再无知音!呜呼哀哉,痛切人心。”
    孔明祭时,伏地大哭,泪如泉涌,悲恸不已。
    东吴诸将见状,怨恨之心不由大为消灭,皆暗道:世传公瑾与孔明积怨甚深,但见其拜祭真情,世上所言不可信。
    鲁肃在场,见孔明如此悲切,忆起周瑜确曾三番数次欲加害孔明,孔明却顾全大局,毫无私心积怨,心中不由大力感佩,暗道:周瑜之死,乃其量窄,自取而已,又怎怪得孔明,而且目下曹操势大,孙、刘联盟抗曹,乃唯一自保之计,决不容损坏啊!
    孔明不嫌旧怨,不顾凶险,亲赴江东拜祭周瑜,终于化解了东吴将士的怨恨,大大的巩固了孙、刘、联盟,而孔明的西进益州大计也再无后顾之忧了。
    
     
   
第十八章 西方煞气


    
    天机浩渺,乾坤运转,天下三分的天机大势仍在不断演进。
    就在荆州南群的刘备、孔明、庞统等正操练兵马,广积钱粮,积极准备西进益州的战略大计时,天下大势竞又进一步向有利于刘备的态势演变了。
    周瑜死后,鲁肃继任东吴大都督,孔明亲赴江东柴桑致祭,化解与东吴的积怨,孙、刘联盟因而更巩固,这种种讯息传入许昌时,曹操即召集谋士商议。
    曹操道:“周瑜已逝,其位由鲁肃继承,鲁肃与刘备、孔明交厚,孙、刘两家的关系必比前巩固,此对我乃一大威胁也,诸公有何高见?”
    谋士荀攸是曹操最得力的文臣,他闻言即抢先献计道:“周瑜已死,鲁肃无能,丞相宜先取孙权,再破刘备,灭此两人,则天下大定矣。”
    谋士,荀攸说得轻松,但曹操自经赤壁一战后,却对孙、刘联盟十分畏惧,特别是当孔明的智计与孙权的实力联合,其威力之大,曹操虽然雄图大志,也不得不小心应付。当下曹操沉吟道:“虽然目下时机有利于我,但我若远征江东,后方便呈空虚,西北面的关中马腾,屡萌叛找之心,我若乘虚奔袭许都,则我后方危矣。”
    荀攸一听,又进言道:“依我之见,马腾之虑容易解决。
    丞相可表奏朝廷,加对马腾为征南将军,令其出兵讨伐孙权,待将其诱入京师,便可一举击杀。先除马腾,则南征无后顾之虑矣。”
    曹操想了想,即大喜道:“公所言甚妙,若除马腾,更趁机合并其西凉兵马,令其南征,则我必破孙权、刘备也。”
    当下即向汉献帝奏请,加封马腾为征南将军,又即日派人送去关中,令马腾先入朝受封,再征伐孙权。
    关中马腾,是汉朝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曾经流落陇西,与羌人之女成婚,诞生一子,取名为超,马超身长八尺,十分英伟,武艺超群,是马腾的最得力臂助。
    马腾接曹操派人送来的诏书,即召子马超、侄子马岱等诸将商议。
    马腾道:“曹操召我赴许昌,受封征南将军,但我知曹操疑心甚重,此行去还是不去呢?”
    马超道:“曹操以天子诏书召父亲,若不去,曹操必责以叛逆之罪。不如趁其相召,带备精兵利器,入京师见机行事,一作自保,二取曹操人头,为国除此逆贼。”
    马腾兄长之子马岱谏道:“曹操于此时此刻封叔父为征南将军,必心怀叵测,表面是命叔父征南讨江东孙权,实即暗中对付叔父之西凉兵马,叔父若往,恐遭曹操加害。”
    马超怒道:“儿亲率西凉大军随父亲同行,趁机杀入许昌,为天下除害。”
    马腾道:“不可,如此则制造藉口给曹操,以叛逆之罪杀我也。超儿可留守西凉,由岱儿随我入朝即可,目下之势,尚不宜与曹操交恶,曹操知你留守西凉,必不敢加害于我。”
    马超仍不放心道:“父亲坚持要去,切勿轻率进入京师,宜先停驻城外,见机行事。”
    马腾道:“超儿放心,我自会应付。”
    当下商量妥当,第二天一早,马腾便点五千西凉兵马,由次子马休、三子马铁为前锋,马腾自己居中,马岱为后部,一路东行,向许昌奔赴。
    马腾统率五千西凉兵马,不一日抵达许昌城外三十里,先派人入许昌,呈报曹操,曹操厚待来人,说自己会出许昌城外迎接马腾。
    马腾接回报大喜,暗想道:曹操果然不敢轻举妄动,惧我儿马超英勇,留守西凉作我后盾,曹操若真的出城,我当见机而行,稍有不测,便立即先杀曹操,再调西凉大军攻入许昌便是。
    马腾自忖计划周全,于是毫无迟疑,率前锋续向许昌进发。
    眼看已接近许昌城下,不远处只见前面打着一面大旗,上书丞相的名号,马腾心料必定是曹操驾临,不由大喜,抢先拍马上前,准备见机行事。
    不料尚未接近丞相旗号五十丈距离,忽听一声炮响,丞相旗已向两面分开,只见箭如飞蝗般射来,接而又有一员大将杀出,正是曹操的亲将曹洪,来势十分凶猛。
    马腾大惊,连忙拨马而退。此时,左右两面又杀来两队兵马,左面是猛将许褚,有面是大将夏侯渊,均是曹操最得力的亲将。
    马腾已退回次子马休、马铁的阵中,就在此时,后面徐晃领兵杀到,最后的退路也被截断,马腾父子三人犹如被困于铜墙铁壁中。
    马腾率二子拼死冲杀,不料四面一声炮响,万箭齐发,马腾父子三人,立刻被射杀马下。
    在后军率兵的马岱,闻报马腾父子三人,在许昌城下被曹操所杀,不禁又恨又怕,自知凭自己所率的一千兵马往许昌报仇只是自己白白送死。无奈只好火速退回西凉,向镇守西凉的堂兄马超报凶讯去了。
    曹操见已除了马腾,再无后顾之忧,便决意南征,先灭江东孙权。
    此时却有探子从荆州回来飞报,说刘备正在荆州操练兵马,调动军中部署,不日将进取西川。
    曹操一听,不由大吃一惊,召集众谋臣,道:“目下刘备占据荆州五郡,羽翼未丰,尚可从容对付;他若取得西川,再得益州,则羽毛大盛,必一飞冲天,再难收擒了,诸公有何妙计应付?”
    荀攸一听,却从容一笑道:“丞相放心,只管南攻孙权,我料此举必可先灭孙权,再取荆州,天下大定也。”
    曹操不解道:“我攻孙权,必无力分心对付刘备,让他取得益州,则其大势已成,我将如何应付?”
    荀攸微笑道:“不然,如今孙权与刘备结下联盟,若丞相攻孙权,孙权必向刘备求援;刘备意在图取益州,必无心救援,孙权孤单作战,周瑜又已逝,鲁肃无能,则东吴必败,江东之地必为丞相所得。而若取江东,荆州亦可一击而平,届时再取益州,则天下大定矣。”
    曹操喜道:“公之所言,甚合我心。”
    曹操当下再不犹豫,即下令起兵三十万会合肥张辽的二十万大军,合共五十万兵力,浩荡征伐江南。
    曹操南攻的讯息很快便报入江东柴桑,孙权闻报,心中吃惊,慌忙召集群文武大臣商量对策。
    鲁肃道:“曹贼南攻,幸而孙、刘联盟尚存,可互为犄角抗曹,主公不必惊惶,且先派人入荆州告知刘备,再由我发书函向刘备求救,他念旧情,必发兵救助,若得刘备相助,有孔明雄才伟略,江东必保无恙。”
    孙权因周瑜新丧,就如失了一只手臂,处事心慌意乱他一听鲁肃之言,不由大喜道:“子敬所言甚佳,这便立刻派人修书往荆州去吧,刘备好歹是东吴女婿,救助东吴亦义不容辞也。”
    鲁肃领旨,即修书一封,派人送入荆州南郡。
    刘备此时正忙于策划进取益州,接鲁肃求救书函,心中不安,记请孔明前来相议。
    孔明欣然来到,刘备尚未开口询问,孔明已从容笑道:“主公必因曹操南犯,孙权差鲁肃救救之事也。”
    刘备忙道:“是啊!曹操南攻,先生又以孙、刘联盟为西进之基础,我又为东吴之婿,在情在理不能不救,但若往救东吴,则我进取益州之举只怕又得押后了,先生以为如何裁决?”
    孔明笑道:“此时此刻,也不必动东吴、荆州两者之兵,我自可令曹操打消进攻江南之意,可对子敬派来的使者回覆,请子敬转知孙权,可高枕无忧,放心好了,若曹操北兵南犯,皇叔自有退兵妙策。”
    刘备果然告知东吴使者,着使者回去依言转告鲁肃。
    东吴使者拜辞而去,刘备却又迷惑的问孔明道:“如今曹操大军五十万浩荡南犯,东吴道当其冲,极难抵挡。若东吴陷入曹操手上,则荆州必危矣,先生有甚妙计,可令曹操退兵呢?”
    孔明微笑道:“曹操南攻,最提心的是西凉马腾,向他背后进犯,因他背后进犯,因此用计诱马腾入许昌杀掉。他以为杀死马腾便可无后顾之忧,放胆南犯,但却恰好犯了三面树敌的大忌也,曹操既杀马腾,马腾之子马超英勇无敌,不弱于赵子龙,他统领西凉二十万雄兵,必急欲报杀父弟之仇。
    我今只须修书一封,送去西凉,联结马超,共讨曹操,则马超必起兵攻曹,曹操背后受敌,又岂敢再挥军南犯?他自保尚且不暇埃”刘备大喜道:“先生对天下大势,可谓洞若观火也。”
    当下更不犹豫,立刻修书一封,派人日夜兼程,奔赴西凉,送呈马超。此时,留守西凉的马超,仍未知父亲及两个弟弟俱被曹操所杀,因唯一逃脱的马岱,尚未逃返西凉。
    这一晚,马超熟睡之际,只觉自己躺在一片雪地上,四面有猛虎扑来,张牙舞爪欲噬欲咬。
    马超猛吃一惊醒来心中甚感疑惑,他当即夜召诸将,告知梦境。
    一员大将应声道:“马将军,此乃不样之兆也。”
    马超一看,正是手下大将庞德。便道:“庞将军所知如何不祥?”
    庞德道:“雪地遇虎,奇凶之兆;雪者白也,乃大丧之色;虎者凶也,乃大凶之兆。据此而判,则老将军在许昌或有不测之厄也。”
    庞德话音未落,外面已有一将跌撞而入,哭着拜伏于地,道:“兄长啊,叔父与两个堂弟皆丧亡也。”
    马超心中如遭电歼,忙道:“快细说来。”
    马岱将马腾、马休、马铁父子三人,如何在许昌城外中了曹操奸计,被万箭穿心而死的经过,报知马超。
    马超放声大哭,悲痛得倒在地上,众将慌忙将他扶起,马超咬牙切齿,欲立刻起兵报仇。
    就在此时,忽报荆州刘备,派人送密函前来,马超令入。
    原来刘备在密函中表示,十分痛惜马腾遇害,原与马超两面联合攻曹。马超想也不想,便挥泪疾书回函,答应即发二十万西凉大军,联合进攻曹操,以雪杀父之仇。
    刘备的使者向马超拜辞走了,马超正欲连夜点兵,此时忽报西凉太守韩遂派人请马超到他府上,说有要事与马超密商。
    韩遂是马腾的结拜兄弟,马超平日以叔父视之。马超接报,毫不犹豫,便赶赴韩遂的西凉太守府。
    原来曹操已抢先一步,派人送密函到韩遂处。马超来到,看见韩遂,韩遂将曹操的密函给马超阅视,密函之意,是“若将马超擒拿,解到许昌,即封韩遂为西凉侯”。
    马超心中又悲又恨又痛,拜伏于地道:“马超视叔父如亲父,请叔父将马超就此缚了,能送马超领功,也免了动刀兵之劳吧。”
    韩遂双手扶起马超,肃然说道:“我与你父亲结拜兄弟,你丧父我即丧兄,曹操杀兄之仇,我岂会不报?超儿若起兵雪仇,我即亲率八部兵马,与你一道攻打曹操。”
    马超向韩遂道谢,韩遂下令,将曹操派来的使者一刀斩了。
    第二天,马超、韩遂二人,即合发二十万西凉大军进攻曹操的疆土。
    马超亲任先锋,进攻目标首先指向曹操边关重镇长安。
    长安是汉朝原建都之城,城墙十分坚固,城外壕沟遍布,易守难攻。马超一连攻打十日,依然未能将长安城攻破。但城中军民,却也不能出城打柴汲水,有发困苦。
    马超手下大将庞德,向马超进计道:“长安城中淡水奇缺,城中之人必急欲出城打柴汲水。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