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贫贵女-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到戚家门口,封湛难得紧张,差点想变出一面镜子看看自己现在是否仪容整洁,形象上佳。
    侍从上前敲门,几声之后门便开了,老管家打量几人,客气地问道:“几位大人有何贵干?”
    “在下封家长子封湛,特来拜见戚将军。”
    老管家惊讶道:“原来竟是封家公子,请公子稍等,小人立刻去通报我家老爷。”
    不多时,管家将人迎了进来,戚父在院中等候。
    “戚将军,封家长子封湛向您问好。”封湛对他恭敬地行了一礼。
    戚父点点头,打量这名俊朗的青年,暗想他与夙容倒是挺般配,可惜没有缘分。
    “老夫如今一介布衣,当不得如此大礼,封公子请进。”戚父头前带路,将人领进堂屋。
    封湛打量这座略显破旧的宅子,心里不是滋味。曾经意气风发的将军竟然屈尊于此;曾经高贵优容的大小姐,竟然沦落贫家。
    “不知封公子此次驾临寒舍有何要事?”戚父问道。
    “是这样的。”封湛将使节参观寺庙时所发生的事详细告之,最后道,“戚小姐绣技非凡,连外国使节亦赞叹有加。此次若能令他们满意,必能一举成名。”
    “成名?”戚父不悦道,“一个‘国绣师’的名头再响亮,也只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手艺人。一旦名头坐实,她这辈子都摆脱不了‘绣女’的身份。老夫可不想让女儿当一辈子‘绣女’。”
    封湛愣住,他完全没想到戚父会反对。此事乃名扬立万的大好事,在他嘴中却成了贬低身份的行为?
    “戚将军,此事已得皇上授意,若是拒绝,恐怕……”
    “怕什么?”戚父横眉冷对,“难不成还想治老夫一个抗旨不尊的罪民?”
    “呃……”还真会。
    “你不用多说,麻烦回去禀告皇上,戚家没有绣女,绣不出使节想要的绣品。”戚父就是这臭脾气,说话从来不过脑,以至于人缘差到无法直视的地步。此次戚府被查封,他心中积怨很深,只是一直压着没爆发而已。如今皇上想让他女儿去给外邦人刺绣?想都甭想!
    封湛还待说些什么,戚父已经下逐客令了:“管家,送客。”
    他站起身,拂袖而去。
    封湛那个郁闷啊!什么八面玲珑,在戚父这样的人面前,根本吃不开好吗?
    他今天为了见戚小姐一面,特意打扮了半晌,结果几句话就被戚父给打发了,这不是浪费表情吗……

  ☆、第二十九章 比斗

“爹,为何要拒绝?”书房中,戚夙容询问道,“若能借此扬名,对戚家并无坏处。”
    “你以为爹不知其中好处吗?”戚父摇头道,“但是,容儿你想过没有,一旦你接下了这个任务,身份必然曝于人前,姑且不论你最后能否绣出令使节满意的绣品,只要你开始绣,肯定就会有小人来捣乱。使节只在京城逗留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戚夙容露出沉思之色。
    “小人陷害,防不胜防。”戚父又道:“你接下任务后若无法完成,整个戚家都将受到严惩。若一开始便回绝,否认自己会刺绣或者假称绣师另有其人,不在京城,随便什么理由都好,皇上亦莫可奈何。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关闭云容秀庄,再也不刺绣而已。”
    戚夙容点点头:“爹所言不无道理,请容女儿考虑几日。”
    她心里很想接下这个任务,但正如父亲所说,一旦身份曝光,迎接她的将是各种明枪暗箭。戚家若一直保持低调也便罢了,若想出风头,必然会受到打压。
    在没有想到万全之策前,她不敢拿戚家的未来冒险。
    想了想,戚夙容写了一封信,托人送给封湛,请他帮忙拖延几日。
    封湛望着信纸上隽逸的字体,喃喃道:“所谓字如其人,不知戚小姐如今会是何等模样……”
    他提笔回信,答应了夙容的请求。
    得到肯定答复的戚夙容暂时安下心,明天便是文斗之日,她打算去看看。
    不过,首先要请许先生拖住夙宝……
    文斗在醒世园举办,此次有白阳、云中、禄程、振文四所学院参赛。英书阁则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它由先皇题名,赐予许琛。特许其收揽天下群书,包括一些只有皇宫才可收录的珍贵典籍。
    许琛如今虽无官名,却拥有搜集藏书的特权,只要他发一句话,各州县都将无条件为他提供书籍。
    英书阁每三个月会开放一次,供士子阅览抄录,其藏书数目仅次于大内,地位超然。作为书阁主人的许琛,他所收的弟子也获得了参加文斗的资格。
    次日,夙容变装为卓凡,带上元奚去了醒世园。
    如今的元奚与从前的樊子域相比,不仅高了许多,五官变得成熟,气质亦大不相同。非亲近之人,恐怕都无法认出他。
    故而戚夙容才放心将他带在身边,即便被认出来也没关系,顶多就是被人奚落几句,以元奚如今的定力,一般人的闲言碎语,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来到醒世园,夙容递上了许琛给她的名帖,门童查看之后便将他们让了进去。
    醒世园中设有一排排无门的号房,如贡院一般,每间号房外皆用布帆写下了比试题目。夙容来得比较晚,文斗已经开始,数百名世子分散在各间号房中,斗得热火朝天。
    院子正中立着几个半人高的木牌,上面分别写着“白阳书院”、“云中书院”、“禄程书院”、“振文书院”和“英书阁”五个名目,下面则挂着相应的分数。
    白阳书院十八分,云中书院十二分,禄程书院九分,振文书院七分,英书阁十二分。
    “十二分?成绩不错啊。”戚夙容暗暗赞道。其他书院的参赛者至少是十人以上,而英书阁只有季云、孙凌轩、黄徵三人,却夺得了仅次于白阳书院的分数,表现相当出彩。
    戚夙容在各个号房中一一走过,遇到有意思的考题便停下来观战,寻思着若是自己该如何解题。一路走过来,她终于发现了一个熟人——英书阁的孙凌轩。
    他参加的是比试很有意思,是考验对诗书内容的领悟力和记忆力。
    夙容到场时,听到考官问的是:“《论语》□□有几个‘子曰’字?”
    夙容无语,这纯粹是在刻意刁难吧?谁答得出来?
    众参赛者果真都是一脸菜色,一边在心里怒骂,一边发狂地默诵论语。
    正在这时,孙凌轩出声答道:“《论语》中一共两百零一个‘子曰’。”
    “回答正确。”考官点头。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用看妖物的眼神看向他。
    接着考官又问:“请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倒背《陋室铭》,错漏两次即出局。”
    这题目真是一个比一个刁钻。
    戚夙容同情地望着这群参赛者,不知他们如何在心里踩踏考官……
    《陋室铭》虽然不长,但想要做到倒背如流,考验的不单只是记忆力。
    “有之陋何、云子孔……”孙凌轩的声音再次响起,表情比刚才还轻松,在众人刀剑般的目光中,一字不漏地倒背完了《陋室铭》。
    这家伙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还能给其他人一点活路吗?
    比记忆力,一个孙凌轩就虐杀了在场所有参赛者,简直是独领风骚。
    估计这场比斗之后,他“过目不忘”的本领,必然人尽皆知。
    接下来的比试可想而知,完全成了孙凌轩的个人秀,待到结束,众人皆不由自主地露出了解脱般的表情。
    戚夙容暗暗好笑。她估摸着下一届文斗,考官们不会再出这种刁钻的考题,还是安安分分地背诵诗文吧。
    孙凌轩为英书阁再夺四分,总分反超过白阳书院。
    他刚走出房间,就看到了戚夙容。
    “卓学弟,你还是来了。”孙凌轩几步走了过来。
    “孙兄,刚才的比试真是让小弟大开眼界。”戚夙容由心赞道。
    “卓学弟过奖了,在下也只是记忆力超过常人。”孙凌轩摆摆手,说道,“对了,学弟待会想比什么?”
    “暂时先看看。”戚夙容笑道,“小弟才疏学浅,可不敢献丑。”
    这时,几名少年走过来,问及戚夙容。
    孙凌轩一一介绍,算是混个熟脸。
    而后,他带着戚夙容去了另一个比试点。
    此处比的是斗诗,以“冬”、“松”、“鱼”为题,分别作诗一首,时限为半个时辰。
    孙凌轩指着角落出一名身材微胖的少年说道,“那是黄徵,与我一同拜入许先生门下,长于诗词歌赋。”
    戚夙容定睛望去,只见那少年相貌憨厚,眉眼带笑,如弥勒佛一般可亲。
    孙凌轩和戚夙容到场时,他正好完成最后一首诗,稍作整理便向考官递交了诗作。
    转身之际,看到孙凌轩,立刻颠颠地跑过来,笑眯眯道:“孙兄,你比完了?名次如何?”
    “自然是拔得头筹。”孙凌轩笑着回道。
    “厉害!”黄徵竖起大拇指,随即望向戚夙容,问道,“这位是?”
    “他便是许先生收的第五位学生,卓凡。”
    “啊,卓学弟,你好,在下黄徵,有礼了。”黄徵报了抱拳。
    “不必客气。”戚夙容回礼道,“黄兄神色从容,想必答得不错。”
    “我亦不知。”黄徵摸了摸鼻子,呵呵道,“已然尽力了。”
    此人心性倒是豁达。
    戚夙容微微一笑。
    黄徵睁开眯缝的眼,夸道:“卓学弟长得真是喜人。”
    喜人?这是夸赞吗?戚夙容默然。
    孙凌轩则拍了拍额头,说道:“你以后还是别随便夸人得好。”
    “哦。”黄徵摸摸鼻子,憨憨地笑着。
    “好了,你这边阅卷还要一些时候,我先去看看季云学兄吧?”
    孙凌轩招呼众人,朝另一边的号房走去。
    季云参加的是辩学,此次以“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为论题,自由阐述观点。论题深奥,蕴含着万物相生相对的观念,难度颇大。
    戚夙容暗想,待会应该可以看到一场精彩的辩论。谁知三人到场时,辩学已经结束。
    环视众参赛者,个个面有愠色,无不怒瞪着站在头前的季云。
    “看来季云兄这次又出了风头。”孙凌轩笑道。
    周围议论纷纷,各执一词,想必刚才的辩学争议颇大。
    几位考官亦讨论了许久,最终排出了三个并列第一。
    众皆哗然。三个第一?
    虽然争议颇大,但季云口才出众,明显压了众人一头。结果三方并立,等于打了个平手。
    季云轻哼一声,行礼之后便越众而出。
    “季云兄果真厉害,舌战群雄,丝毫不落下风。”孙凌轩夸道。
    季云耸耸肩:“可惜没能独得头名。”
    “不用在意,再接再厉。”黄徵晃了晃拳头。
    季云点点头,注意到一旁的戚夙容:“这位是?”
    孙凌轩又介绍了一次。
    许琛的几名学生算是正式熟识了。
    几人站在一起,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英书阁此次算了出了不小的风头,三名学子,除了早有名气的季云之外,第一次参赛的孙凌轩和黄徵皆是一鸣惊人。先不是孙凌轩那超强的记忆力,看起来无害的黄徵在作诗写文方面,天赋极高,之前英书阁的十二分,有六分由他一人所得。
    季云等人聊了一会,决定继续比试。比试时间只有一天,必须抓紧时间,否则很快便会被人反超。
    戚夙容见他们如此积极,心想着自己是否也该下去比一场?毕竟身为英书阁的一员,几位学兄皆是出类拔萃,只有自己毫无表现,未免有点丢份。
    在诗文经学方面,她可能比不过这些学识出众的士子,但琴棋书画或有一拼之力。

  ☆、第三十章 琴棋书画(一)

戚夙容来到琴棋书画的赛场,此处分隔四间号房,参赛者不过寥寥三十几人,比赛规矩也与其他不同,只有前两名才有得分,分别为两分和一分。
    琴棋书画不在科举考试科目内,故而学子们的参赛热情并不高。
    琴棋书画的最后评比要到申时,期间可以随时参与。所有书画作品都会展示出来,供人欣赏。
    棋试主要象棋和围棋,有一位主考官和四位棋士评审,参赛者先与四位棋士下,按照胜负场数评分。虽然最多只有四场,但耗时颇久。
    戚夙容过来观看时,棋室内仅仅设了三局,最快的一局才到中场。
    认真看了片刻,戚夙容对几位棋士的棋艺有了大概的估计,介于三段到五段之间,属于中低阶水平。
    她若参比,胜三场应当不难。
    戚夙容又转到琴室。
    琴比是四项中最难的,却是唯一一项能够晋级得分的比试。它并不只限于古琴,还包括筝、笛子、琵琶等十八种乐器。不过,乐器不由参赛者自己挑选,而是由抽签决定。若抽中自己完全不擅长的乐器,便只能弃权。每比完一场再抽一种乐器,若能顺利完成三场,并且达到一定水平,除了首名的两分,还能得到附加三分。故而,运气也成了决定这项比试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
    “少年郎,看你转了半天了,过来写几个字吧?”这时,一个略带笑意的声音传入戚夙容的耳中。
    她循声望去,只见书室中,一名白发老者正坐在堂中笑吟吟地看着她。
    戚夙容缓步走过去,朝老者行了行礼。
    “少年郎如何称呼?哪家学院的?”老者问道。
    “在下英书阁卓凡。”
    “哦?原来是许琛的学生。”老者提笔写下了她的名字,指了指一旁的桌案,说道,“来,写几个字给老夫瞧瞧。”
    额,她好像没说要参赛吧?
    戚夙容不好回绝,只得走到桌案前坐下。书试要求工整美观,功底扎实,别具一格,可默写诗词、歌赋或经文等。
    戚夙容抬起头,不禁意看到不远处几支探出墙头的梅花,提笔思忖片刻,点墨写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写完之后她才猛然醒觉,这首诗乃她师傅所作,如今还没现世呢。
    想到此处,她拿起宣纸,打算收进自己的袖子中,谁知才折到一半便被人抽走了。
    “赛场中的物品可不能随意带走。”老者呵呵笑着,看着纸上的诗,眼中微亮,点头道,“还不错,有几分韵味。”
    也不知他说的是字还是诗。
    戚夙容擅长写三种字体,一种为颜体,一种为柳体,还有一种则是师傅所教的秦体。
    她平时多写颜体,特殊情况则用柳体。刚才写诗,她用的便是柳体。
    所谓颜筋柳骨,柳体书法笔力苍劲,硬瘦挺秀,戚夙容又在其中融入自己的特色,多了几分清俊嶙峋,透着寒梅般的高洁与坚韧。
    “嗯,你可以走了。”老者朝戚夙容摆摆手,随意道,“书法的分可不好拿,你再去隔壁画室碰碰运气吧。”
    说完,也不再理会戚夙容,兀自走开。
    这是说她没希望得分了吗?戚夙容纠结望着老者的背影,目光落在正堂上方那块名牌上——翰林学士古胤。
    原来竟是阁老,这位可以说是尉国最长寿的官员,年至花甲仍然健朗,性格诙谐,一生平顺,福禄双全。
    上一世戚夙容死时,他老人家才刚辞官……
    戚夙容笑了笑,起身朝他行了一礼,朝隔壁画室走去。
    若书法无法得分,她只能再试试绘画。
    画以“小景”为题,范围比较广,可随意发挥。
    戚夙容想,刚才写了一个咏梅诗,那就画梅吧。
    绘画与她的刺绣不可分割,无论是构图还是线条,皆十分讲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