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帝师(出书版)-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虽然不知个中详情,但良辰的话却并未令我如何意外。他们本可以在我离京之后再刺杀高曜,之所以迫不及待,是因为察觉到高曜起疑,恐已有废后之意。
  我冷笑道:“即便你说的属实,也不能证实皇太后派人刺驾。”
  良辰不慌不忙地叩头道:“是不是皇太后刺驾,只待君侯查实。今日奴婢能对君侯说出这番话,便死而无憾了。”
  我无言可答,亦不忍回头,只得拂袖而去。直到越过凤尾竹影壁,我才悄悄回眸。红梅灼艳,绛色深沉。良辰依旧伏地不起,鬓边的绒花滑落在地,和尘飘远。我叹道:“出宫吧。”
  数日后,我听玉枢说,小东子自请出宫为高曜守陵。良辰惦念两位旧主,在监舍中悬梁自尽。皇太后欲留小简在身边,小简却执意去了皇太妃李芸处。
  自我受伤后,比从前更加怕冷。一连四五日,只在家中睡觉养息。因体力不济,读书会客也有限。大雪过后,天地一片苍茫。时近腊月,华阳长公主和昱贵太妃母子的死期将近。数着雪花,数着日子,我在梦里都在等待这一刻。
  洗漱后,我歪在榻上读书,绿萼伏在桌上裁衣裳,小丫头们在外间游戏嬉笑。室内温暖如春,不过片刻,我便昏昏欲睡,手一松,书掉在了地上。绿萼放下剪刀,正欲上前拾起,忽听门外小丫头悄声唤道:“绿萼姐姐。”
  绿萼轻笑道:“什么事?”说罢放下书,掀了帘子出去了。不过片刻,便回屋来将我唤醒,“姑娘,有客求见。”
  我懒懒地坐起身,不悦道:“都这样晚了,谁还会来?”
  绿萼摊开右手,洁白如玉的手心上,是一串红珊瑚梅花香珠,色泽殷红如血,经年暗香不消。我精神一振,拈起香珠道:“这是个好东西,看上去有些眼熟。”
  绿萼道:“姑娘忘了么?这串梅花香珠是咸平十年的春天,姑娘初入宫时,升平长公主赐给姑娘的。后来在端午节上,因睿王的长女松阳县主讨要,姑娘就随手送给了她。松阳县主如今已是郡主了。”
  我想了好一会儿,不禁叹道:“是了,那时候松阳县主才两岁,被生母董妃抱在怀中。睿王夫妇甚是恩爱。”咸平十年的端午夜宴,众人济济一堂,连高思谚与裘后也展示了帝后之间应有的信任、敬重与恩爱。柔桑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为了来见我,险些被长裙绊了一跤。如今高思谚与裘后早已不在人世,柔桑临朝称制。我的记性也平常了,竟连这一串红珊瑚梅花香珠的事都忘记了。
  我笑道:“莫非是松阳郡主来了?”
  绿萼道:“正是。松阳郡主只带了一个贴身丫头,悄悄地就来了。”
  想起师广日,我觉得甚是无趣:“她来见我做什么?难不成也要杀了我?”说罢将香珠抛给绿萼。绿萼揣在袖中,道:“姑娘若不想见,奴婢亲自去回绝郡主。”
  在京中度日,迟早会面对睿王。小小的郡主,见一见又何妨?“不。她既然来了,还是请她进来坐坐。”
  绿萼担忧道:“姑娘是知道的,郡主的继母是昱贵太妃的亲妹妹,奴婢怕郡主也像华阳长公主一样……”
  我笑道:“她不会。好容易睿王府没有受牵连,她若学华阳长公主,不是陷父王于不义,授人以口实?既然她搬出故旧之情,还是不要怠慢的好。”绿萼无奈,只得拿了香珠亲自出门迎接。
  松阳郡主十七八岁的年纪,一张圆脸清秀可爱,依稀还有小时候的轮廓。脱去大毛斗篷,露出浅湖绿的皴染黄花长衣,细长的红玉髓耳坠搭在银狐毛领上,似雪白的肌肤上一点殷红。
  彼此见过礼,松阳笑道:“许多年不曾见玉机姐姐了,姐姐还和从前一样。”
  我笑道:“上一次在济慈宫见到郡主,郡主还只有六岁,如今郡主已经是大姑娘了,玉机怎还能与从前一样?”
  松阳的笑意平和腼腆:“那时候我在太皇太后那里住着,玉机姐姐天天来教我作画,我都记着。”说着一伸臂,特意露出左腕上的梅花香珠,“再小一些的事我是不记得了,不过父王说,这件心爱之物,也是玉机姐姐所赠。听说玉机姐姐病了,我自然要来看一看。”
  我微笑道:“多谢郡主挂念。”
  松阳道:“我整日在府里坐着,外面的事都不知道,所以来迟了。玉机姐姐莫怪。”
  我从绿萼手中亲自接过茶盏:“郡主何须这般客气?天气寒冷,郡主请用茶。”松阳欠身道谢,却不喝茶,眉间一点一点涌上心事,双唇抿成一线。她也不问我如何受伤,伤情如何,只一味发呆。
  松阳夤夜前来,绝不是来探病的。于是我径直问道:“不知郡主驾临,有何见教?”
  松阳缓缓起身,一袭绢帕在手中绞成一团,泪水盈盈欲滴。她郑重地行了一礼:“我今日前来,是斗胆请君侯救救我的姨母。”
  我起身欲扶,连运两下劲,松阳却纹丝不动。我这才想起,她曾随启春学过剑术,她的继母又是邢茜倩,她的武功亦是不弱。我叹道:“郡主是说昱贵太妃?”
  松阳扬眸,“是。请君侯救救姨母。”
  我缓缓道:“昱贵太妃母子密谋刺驾,这是大罪。恐玉机无能为力。”
  松阳再也忍不住,顿时泪落如雨:“君侯素来明断,难道也相信这些生安白造的罪名?昱贵太妃母子多年来安守本分,先帝一直供奉优厚,礼敬有加。邢将军因有二女为妃,为避盛名,辞官在家,多年不通宾客。这样的情形,贵太妃即便刺驾,皇位多半也不会落在濮阳郡王头上。如今的形势不正是如此么!?”
  此话一语中的。邢家在朝中无人,邢将军又放弃了兵权,即便群臣有意立长君,只要皇太后与信王坚持立皇长子,濮阳郡王便半点机会也没有。我既感动又诧异,想不到松阳郡主对继母的感情竟如此深厚,更想不到她的分析又如此鞭辟入里。
  “此案经大理寺、御史台和掖庭属三方审讯,刑部覆案,铁证如山。况且案子已结,纵是全天下人都不相信贵太妃弑君,那也无可奈何了。”
  松阳这才缓缓起身,目光凄然欲绝:“君侯断案如神,难道不能重新勘查此案么?”
  我心中甚是酸楚,明知昱贵太妃是无辜的,却不能有一丝表露:“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若大理寺、掖庭属觉得烦难,来寻玉机帮忙,玉机自当尽力。可若他们没有开口,玉机便不能插手。还请郡主见谅。”
  松阳道:“君侯不能悄悄地去查一查么?”
  我摇头道:“先帝驾崩时,玉机重伤,十数日后方知晓此事,要查也已迟了。如今刺驾之事已过近五十日,恐怕查不到任何有用的证据。更何况,凶手邵姡г诖罄硭掠谎厦芸词兀馊宋薮拥眉<幢闼闹ご手杏衅普溃匀艘膊坏枚!�
  松阳侧转了身子,用绢帕捂着脸,哭得更加厉害。松阳虽是亲王之女,说到底不过是极普通的闺中女儿。她不涉朝政,无意权争。今日敢来新平郡侯府求我搭救昱贵太妃,恐怕已耗尽生平余勇。
  她哭了好一会儿,方才稍稍平息:“玉机姐姐,你是先帝敕封的女郡侯,女帝师。先帝遇刺,满朝之中,只怕也没有比姐姐更伤心的了。姐姐就不想知道其中的真伪么?”
  我强抑住满心的痛与恨,垂头不忍看她:“朝廷所言便是真的。”
  松阳一怔,起身擦干泪水,眸中现出绝望的平静:“玉机姐姐所言甚是,是松阳唐突冒失,还请姐姐恕罪。深夜搅扰,甚是不安。松阳告辞了。”说罢拂一拂胸前的泪渍,端端正正行了一礼,回复了端庄矜持的姿态。
  松阳走到门口,忽然停下脚步。黑暗无穷无尽,路也望不到头。寒气扑在脸上,我周身一颤。松阳深吸一口气,并没有回头:“玉机姐姐,有人说你故意使苦肉计,栽害华阳妹妹和昱贵太妃。这样荒唐的话,我是不信的,就像我不信姨母会图谋皇位一般。”说罢飘然踏入无边的夜色之中。
  我震惊之余,无言以答。待她走远,终于落下泪来。我困意全消,回到屋中呆坐无语。绿萼宽慰道:“姑娘和松阳郡主几乎从无往来,倒是她最懂得姑娘的心。”
  我亦惘然:“至疏至远,忘我而不自必,懂得顺乎人情。”
  绿萼道:“奴婢瞧郡主哭成那样,姑娘却不能告诉她实情,奴婢的心也疼。”
  我叹道:“告诉她不但是害了她,更是害了睿王满门。”忽然想起一事,不觉笑意宁和,“当年董妃刚刚薨逝,郡主不愿父王娶继母回府,整日在济慈宫哭闹,我哄了她好些时日也不见好。如今为了这位继母,她竟肯来求我。‘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63'。当真难说。”
  绿萼笑道:“王妃待郡主很好,所以郡主认定昱贵太妃也不会做那等伤天害理的事。姑娘对郡主也好,所以郡主也相信姑娘。”
  我正欲回话,忽听银杏在外面拊掌笑道:“绿萼姐姐说得有理,但奴婢可不这样想。”说罢掀了帘子进来,也不行礼,就把榻上的手炉抱在怀中。
  绿萼扁起嘴:“谁也没问你是怎么想的,何必特地来表白表白?”
  银杏笑道:“姐姐不让我说,我偏说!松阳郡主虽然柔弱,可柔弱自有柔弱的好处。这般动情,不是已经打动姑娘了么?我今日听了一个故事,正好说与绿萼姐姐听。”
  绿萼道:“我不听!你的心思越发坏了,凡事都有阴谋似的。”
  银杏笑道:“姐姐不听,我偏说!后汉司空第五伦奉公职守,从不阿谀上意。有人问他,‘公有私乎’?第五伦道:‘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然心不能忘。’'64'奴婢想,第五伦虽不受礼,但心中总念着,若居官再长一些,说不定便举荐此人做官了。那些好听而动情的话,便是‘不受之千里马’,假以时日,焉知姑娘不会认同她的主张?”
  绿萼瞪起眼道:“姑娘本来就认同郡主的主张!”
  银杏笑道:“姑娘认不认同,郡主如何知道?郡主临走时最后一句话,正泄露了睿王府对姑娘的真实态度。郡主今夜敢独自前来,想必是出自真心。谁说有意厚赠的千里马,一定不是出自真情实意呢?”


第十九章 千人所指
  第二日起身,照旧无事。在屋子里听丫头们打雪仗,只坐了一会儿,便又觉得困倦了。在一旁服侍的小丫头见状,笑嘻嘻道:“启禀君侯,今天外面送来了十几盆水仙,开得很是好看。奴婢拿进来,姑娘赏花好不好?”
  我并不爱花草,然而也不忍扫她的兴,于是笑道:“也好。整日睡觉也是无趣。”
  小丫头出门命人搬进五六盆盛开的水仙。一水的洒蓝釉花盏,碧叶金蕊,银根浸在清水中,疏朗而分明。或一株,或一簇,姿态飘逸清奇,一看便知是花匠精心调弄过的。我看了也不禁欢喜:“好香。我们家素来不莳花弄草,这花是哪里来的?”
  小丫头笑道:“回君侯,这些水仙是信王府今天一早送来的,还有七八盆在外面呢。”
  恰逢绿萼走了进来,闻言神色微变。我忙笑道:“果然是好。只是屋子里本来就暖,经香气一熏,难免又要犯困。”
  绿萼趁机道:“姑娘若累了,还是好好歇息。花虽好,迟些赏不迟。奴婢扶姑娘上楼。”小丫头见绿萼面色不善,低了头不知所措。
  忽听一阵脚步急响,小钱闪了进来,看也不看绿萼等人,只躬身道:“启禀君侯,信王来了,说是来探病的。此刻正在门口下马。”
  绿萼蹙眉,掩不住憎恶的神色:“姑娘若不想见,大可推说身子不适——”
  水仙的叶长而圆,姿态谦卑而柔软,像少女的手指,指尖上开出洁白灿烂的花。我点着叶尖笑道:“信王府送了花过来,信王又亲自来探病,避而不见太过无礼,道一句谢总归是要的。请信王进来。”
  小钱应声去了。绿萼有些意外,却也不便在此刻追问,只道:“姑娘要更衣么?”
  我一身白衣,身披重练,长发半垂,不饰珠玉。我一拂衣裙,依旧坐下:“不必了。这会儿去换衣裳恐怕也来不及了。”说话间听得高旸的脚步声,连忙起身迎接。
  高旸一身淡青长衣,外罩灰白的暗花氅衣,广袖翩然,淡雅闲适。他一进屋,便看见一桌子的水仙花,目中露出喜色:“君侯很清闲。”看来这些水仙是高旸所赠,并非启春。
  我用青玉长簪拨弄水中舒展飘逸的根须,垂眸淡然:“闲居养病,无事可做,打发辰光罢了。这花还是启姐姐送的呢,改日一定登门道谢。”
  高旸也不辩解,只笑道:“君侯喜欢便好。听闻君侯回府后旧伤复发,病势沉重。孤应当早些来看望才是,不想耽搁到今日。还请君侯恕罪。”说罢一揖。
  我缓缓放下青玉簪,懒懒还了一礼:“新君初立,殿下政务繁忙,不敢烦劳。”高旸关切道:“君侯的身子可大好了?”
  我叹息道:“‘于时见疣赘,骨髓幸未枯。’'65'”
  高旸又问:“一日饮食如何?”
  我眼也不抬:“‘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66'。”
  高旸一怔,见我通身雪白,如裹缟素,神色微有不悦:“先帝这一去,君侯便这般过不去么?”
  弄花的右手一滞,我现出讶异之色:“如何过不去?玉机倒不觉得。”高旸面色发青,沉默不语。一时绿萼奉了茶点来,我连忙请高旸上座,又笑问:“启姐姐的伤好了么?如今可握得宝剑了?”
  高旸饮一口茶,面色稍霁:“她身子强健,伤也好得快,如今还是每日练剑。”
  我展一展衣袖,花香似粼粼水波,徐徐荡开:“那就好。启姐姐是为了玉机才受伤的,若伤了筋骨,握不得剑,玉机才过不去呢。”
  高旸重重哼了一声:“有人敢在孤的家中杀人,实是胆大包天。她是王府主母,舍身搭救君侯,乃是理所当然。别说是君侯,哪怕是一个普通客人,也不当让他死在信王府中。”
  这话未免太重,且连启春的名字也不愿提起,只以“她”代替,似有恼恨之意。或许启春借华阳长公主的剑来杀我,他并未与谋。只听他又道:“只恨孤当日不在府中,否则定不教君侯受这样重的伤。”
  我垂头道:“殿下这样说,玉机无地自容。”
  高旸忙道:“君侯放心,孤一定为君侯报这一剑之仇。”
  我口角微扬,摇了摇头:“古语云,‘千人所指,无病而死’'67'。玉机做下的错事太多,倒也不欠华阳长公主这一剑。报仇不报仇,玉机并不在意,也请殿下不要将此事放在心上。”
  高旸先是意外,随即起疑:“君侯竟为华阳说情?”
  我失笑:“殿下谬矣。华阳长公主既然预谋刺驾,殿下只管将她明正典刑便是。至于为玉机报仇,这却不必了。玉机怎敢为刺驾的逆犯说话?适才不过实言罢了。”高旸眸光一松,这才释然。我又问道,“不知太后会如何处置华阳长公主的同母胞妹祁阳长公主?”
  高旸道:“祁阳年纪还小,过些年让她去回鹘和亲也就罢了。”说罢又笑,“君侯很关心她们姐妹。”
  我扭着颈后的散发,淡淡道:“殿下又错了。玉机什么都不关心,只关心国法何时得到伸张,报应几时来到。”高旸面色转白,眉心一耸,深深看了我一眼。
  我只作不见,抬眸望一眼绿萼。绿萼会意,连忙从小丫头手中端过药,微笑道:“殿下恕罪,实在是喝药的时辰到了。”
  高旸悯色顿起,神情柔和了许多:“请君侯先用药。”我告了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