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歌-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谢先生们的教诲!学生告退!”

“臣等恭送奉国殿下!”

奉国太子慈?,每天都会静静地坐在内阁值房的一角,面带微笑的聆听会议,因为皇上在歇病假前,特意许下‘内阁票拟,可不经披红’的承诺,所以内阁蓝批地效力非常强大,如果首辅是杨嗣昌或者洪承畴,那么一定会再次出现张居正现象。

但好在,贺逢圣是个谨慎的臣工,他每次在蓝批前,都会叫来相应的部卿,大家取得意见一致之后,才做正式蓝批。

可想而知,最初地几天里,内阁值房得吵成什么样!在这一片纷乱中,无论争吵的多么激烈,慈?都会谢谢他们的‘授课’恩德。每天上午,慈?都到值房旁听国事,接下来就是自由活动时间,所以慈?很有礼貌的告退了。

“先生留步,留步!”

“殿下慢走,慢走!”

一步一回头,回头就作揖,直到太子随从迎上来,这样的礼节方告结束,尽管繁琐,却昭示着融洽的气氛。

在文臣眼中,太子无疑是优秀的,即便像杨嗣昌这样的心腹近臣,也都在心中暗自庆幸。当今天子为国家所做

贡献,就是生下个好储君。

从开始奉国到现在,慈?只提了一个建议,

“前些年,父皇在修葺宫中时,特意把旧值房那里,也粉刷一新,虽说至今仍多空闲,但终究是为先生们预留地,能否让六部的堂官们。选派一些人手,在那里做笔墨誊抄呢?”

“臣等谢奉国殿下优容!”

话音落下,一众大臣连忙躬身施礼。这建议未必好多少,却面面俱到,而且也解决了一个小问题:

旧值房在文华殿南侧,当年张居正时代,内阁的办公地点就在那里,后来才逐步向北搬迁的。因为张居正的结局不是很妙,所以这片房屋成为了文臣的禁忌之所,甚至一度成为锦衣卫和内廷武监的集体宿舍。

现在太子奉国。内阁理事,辅政十大臣都需要一间独立的办公室。既然皇上抱病不上班了。自然不能像以前那样,大家都去文华殿开小朝会。加上经常要很多人吵群架,所以目前的办公环境很拥挤,很嘈杂。如果能适当扩展一下办公区域,当然是最佳的选择。

在太子出面维护下,文华殿前院就成了内阁、众卿地会议场所,除了排队等候上场的选手,其他的各个部门人员,就全都搬到旧值房那边办公。

空间大了,权力也就大了。文华殿是御前会议室,文华殿前院就成为国务会议室,旧值房就成为部门会议室。级别的明确,也是行政的必然。



慈?自此之后。就基本上只看不说,只听不问了,提不提建议是小事。引起不必要的非议可就大发了,所以这个态度获得了所有人的高度赞扬,不论是正统派,还是维新派,大家对太子的支持是毋庸置疑的。

每天在‘蓝批会议’结束后,太子都会出文华殿大门,同等在外面的‘十九小子’一起,去旧值房那里露一面,这时侯通常是问候语句,

“有劳诸位臣工了!”

或者是,

“天凉了,找人多加一些柴炭吧!”

这感觉,真是温煦如春风,暖地很多人都想掉眼泪。太子殿下这么儒雅、雍容!真真国家之幸福啊,比他那个不着调的老爹强多了。

到目前为止,太子慈?获得地实习期评价是,优+。

现在有一个公开的秘密:皇上被搞没电了,索性托病罢朝,自己耍赖不说,还把矛盾推给下面。这个路子在现如今是有专有名词的…隔岸观火。

但这句话谁也不会说出来的,因为这种情况,在明代已经出现过多次。所以大家都非常有经验的做出了应对。

首先,就是抓紧合纵,

现在的国家权力最高层,呈现了三鼎足:奉国太子殿下、国事十大臣、鸿儒社。

跟太子近的人,都属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和事佬,你们谁爱争谁争,我们这边只要帮衬好太子就是,反正作为国家顺位第一的继承人,小爷是不可能也不敢多管闲事的,索性跟着混吧,混,也是一种奉献。没准儿等皇上重开朝会地那天,还能白捞一个辅助太子奉国的功劳呢。

要知道,慈?奉国期间的最佳业绩,就是没有业绩。不论什么时代里,帝制、共和、民主,接班人要真干出点什么来,所有人都会疯掉。疯掉还是好的,掉脑袋都未必没可能!

跟鸿儒社有联系地人,基本是言官群体,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纪录下‘罪证’,目前的局面下,言官基本成为摆设,想磕头都找不到庙门,索性躲在远方地角落,对着光明的舞台微笑,

“别看现在蹦得欢,来年给你们拉清单!”

是的,这就是国人的一个特点,干活时找不见他们,挑毛病一个顶仨,最可气的是幸灾乐祸,动不动就爆发一阵哄笑,别人越莫名其妙,他们就越高兴的直抽抽。

但更多的人,是希望干出一番事业的,所以剩下的臣工群体,就开始围绕国事十大臣开展工作。

请注意,‘围绕’不代表支持。‘工作’也包括否定和反诘。这都是可以互相转化和作用的。

内阁属于决策性部门,六部、诸法司属于事务性部门,可以说这两类官员的权力都非常大,但有资格获得托孤重任的本官。只有卢象升和黄景?,所以,围绕着十大臣人选的攻击波,率先展开。

今天轮到郑三俊入宫做汇报,

“皇上,最近屡次有人重举《物权之法》,大概地意思是:科学研发,也应当按物权法做主客的区分。不告而得者,该当重罪。但因为此提法太过匪夷所思,所以卢象升并没有同意。以至于最近几天,每天都有很多人公开叱责,他这个刑部尚书,艰难了好多啊!。”

“哦?”小朱其实也没闲着,白天陪着女儿们画画、读书、练字,到了傍晚时分,还要集中听取一天的汇报,然后睡觉前再思索一下宇宙的奥秘,确实挺充实的。

但他也着实是轻松了不少,每天都跟看大戏似的等待汇报。然后就经常自己佩服自己,虽然他答应放权一段时间。但事态进展还是很不错的,有什么想法了,或者对国事上有些意见,都可以通过引导来做出明确的指示。

“郑先生有所不知,物权应分有形和无形,就好比一个药方,通常是人家一体堂的多位名医,耗费几十年才研究出来的,结果随便一个江湖游医,都可以把这个药方据为己有。随后出去敛财,这个时候,药方,就等同于无形物权了。外人要想使用药方,必须以购买地方式,或者被赠予。也未可知。”

“皇上圣明!”

“嗬嗬,”小朱高兴的摆摆手,郑三俊眼睛尖,他发觉皇上的袖口很脏,都黑了。甚至都已

了一些。正在郑三俊胡思乱想的时候,小朱忽然笑正题:

“但依朕所看,无形物权,争议太多,现在还不适合提出,留待后人解决吧。”

“臣遵旨!呵呵,”郑三俊还是比较机灵的,“有了圣上的口谕,想来卢象升的日子,会好过一些了。”

“想必,先生也知道了吧,卢象升的艰难,更多是遭人嫉妒!”

“这个…”

郑三俊没敢接话,但不代表他反对,皇上隐退,放手臣僚大干,内阁诸位大佬是最无所谓的,说点不吉利地,就是皇上忽然崩了,看守内阁也得是人家五人组,关键是内阁之外的人选。

这里要插一句,中国人确实多,日本、朝鲜、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都曾经多次出现过托孤现象,但属中国地人选多。一口气选了十个,居然还没有破纪录。可见这人口基数的威力,哦对了,唐代是最多的,程咬金时代,拥立新君的文臣武将,居然是瓦岗寨全体班底。so,,

内阁五人组具有当然的资格,那么内阁外的人是否具备这个资格呢?以吴三桂、黄景?为代表的军界人物,是历朝历代的惯例,所以,唯一被剔出来的,是不幸的刑部尚书卢象升!

但大卢并不是唯一要倒霉地,只不过他是被公开供在火上烤的,没得法子,这就是中国人的政治。

打击卢象升的手段非常老套,请这小子吃锅贴。

物权法是皇上搞出来地,国家知识产权的三年有偿规定,也是皇上搞出来的,现在好了,人家提出要保护无形资产了,你卢象升接还是不接?接不接都有人胡说八道,因为目地是为了打击卢象升,所以左右都可以引申出罪过。

这还只是一个,还有另外的大锅贴呢!

田妃已经被打倒,袁妃属于受害者,她确实很冤枉,因此国家的处理就是弱化凶手杨文洛的背景,免得连累人家袁贵妃。

所以杨文洛必须也只能是民间屠猪手。

但卢象升在最初断案时,曾经亲笔写下,疑似雾灵山修道院的苦修士!这么一来,卢象升就不得不把这个哑巴亏,给吞咽下去。

“唉!”

听完郑三俊的汇报之后,小朱也是很头疼的叹口气,真他妈难办,而且他也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分工,有资格每天晚上‘问病’御前的大臣,只有贺逢圣、郑三俊两个。而每次贺逢圣汇报的事情,都非常详细,非常严肃,什么《贺举制度》被杨嗣昌委以学政通行了。什么《新税法》正在艰难的预实施阶段。

为了支持税法施行,甚至吴三桂公开提议分军卒监管。好么,除了在皇上面前不敢呲牙,还真是没有他小吴同志不敢干的,底下很多人都胆怯地缩了缩脖子。

目前《国地两税》的改革,步骤有四:

成立税监,在全国各级府衙中,分拆出一些部门,来组成各级税监;

筹建机构的时间很漫长,那么在这个时间段里。熊文灿率领户部官员,要把各行各业的税率,制定并公布出来。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但还好,人家史可法已经提前完成0%的工作量了;

公布出来后,当然要接受评定,而且别忘了,税法改革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财政收入标准化,重要的是建立真正地财政体系。并杜绝灰色收入。

所以熊文灿的工作,还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诸省拨款计划书。这就正好应了那句话:

“裁革直省岁赋‘听布政使留存、司库’之陋弊。通饬各直省除留俸饷经费外,所余悉解户部;勾稽出纳之权。尽属国家。”

由于税监未立,所以这份得罪人的工作,就交到了熊文灿的手上。熊文灿快忙晕了!

最后一个步骤:

成熟的税法,是需要币制来保证的,以金属计量的货币体系,是不可能产生完美税制的,因为这非常不现实。

当然,纸币发行只是两个前提之一,最重要的,是经济理想。

高尚地经济理想。是既保证民间资本的循环通畅,还要保证国家地资本积累。剥削民间还是忽略国家,都是愚蠢愚昧愚行。完美税制+成熟纸币+经济理想,才是税制改革的最核心

但目前来看。是先要建立成熟的纸币发行系统。这个工作,刚好是杨嗣昌分管的银行业务,可偏偏原银行行长姚明恭刚刚因为贪污被砍了头。于是千钧重担,又全压在熊文灿一人肩头。

不过还好,因为将来的税监,已经被钦定归杨嗣昌分管,所以熊文灿获得了杨嗣昌的支持。这俩家伙确实是有缘!

瞧瞧,贺逢圣汇报的东西,透着就这么正经,透着就这么有责任心。再翻回头看看郑三俊:

陈圆圆似乎怀孕了,吴襄为此特意喝了一顿小酒,注意,是偷偷的!开玩笑,天子‘病重’期间,谁敢放浪声娱?

然后就是温体仁终于撒手人寰了,针对温体仁身后的反攻倒算,目前还没有展开,不过一旦新法争锋被理出个眉目,如何定位温体仁,将再起风云!

接下来就是已经知道的卢象升要倒霉了,这一切,都充分证明,郑三俊已经沦落成一名八卦次辅。

但郑三俊地汇报中,仍然继续保持着震撼感觉,那就是针对洪承畴的攻击。

“等等,居然是他?”

小朱很惊讶的抬手制止,他没想到最先出事儿的,居然是洪承畴!

“郑先生,你刚才不是说,卢象升被问责了,怎么如今洪先生也被算计了?”

“呵呵,回皇上,洪相地山陕新制,触及太多人的根本,卢象升的新

很容易被人据为己功,所以,他二人不倒,新法何谈

“哼哼…”

小朱往后靠在了扶手矮几上,明代地椅子都很高大,但为了遵循高古之风,君臣非正式场合内,都是矮几矮桌。甚至可以光脚翘腿。

皇上刚刚放权,北京官场的内部,立刻互相倾轧,而且伴随着保守派的反扑,使得这场风波异常迅猛,针对洪承畴的设计,是早就布好的局,那就是朝服。

因为一个小小的谋杀案,南洋合作体面临崩溃。这给所有人一个灵感,那就是无论借口多么滥,只要好使,就理当被使用。于是小小的朝服,让山陕‘小业主制度’面临夭折危险。

几年前,杨春受人之托,强令洗衣服的老丁下暗手,加速洪承畴朝服的磨损程度,以便适时的进行有计划的‘贿赂’,目的就是引诱洪承畴贪污受贿,进而扳倒洪承畴,扳倒洪承畴,就是彻底扳倒孙传庭。扳倒孙传庭,就是彻底消灭‘小业主制度’。

洪承畴上当了。

他对衣服的关注度,确实有点强迫症,一点灰尘,他也要吹去。一个对衣服如此爱惜的人,又怎么会不爱惜生活呢?于是洪承畴不仅收受了高档丝绸,他还收纳了一个小妾。

要说这也正常,洪承畴本是就不是一个本本正地君子,饱暖思淫乐,他现在又贵为内阁群辅。下届内阁首辅、次辅的热门人选,试想,洪承畴这样的身份地位心态,他能拒腐蚀永不变吗?哪不成奇迹了嘛!

丝绸锦缎,都是朝服原料,洪承畴的生活原本很拮据,出身书香,却家世清寒,年少的时候,是依靠接受救济才拼来的今天地位。

如今老母年高。身体较差,所以洪承畴的大部分工资。全用来孝敬高堂了,他甚至为了贴补家用,去护城河垂钓,以便为老母熬制鱼汤。为此还被温体仁奚落过。

这种情形下,如果,有一个他信任的人,一个他尊重的人,送他几匹最好的锦缎,他会不会收下?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如果处于洪承畴地位置。会不会收下?

保守派的突破口选得非常地道,因为这个人是洪承畴的一位故人,也可以说是他的恩公。山西商人沈力。

沈力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商人,所以他从很早。就有意识的出钱接济一些穷学生,这是一种长期投资,效益还是很可观的。

因为中国政治是先有权。后有财,国家一个政策下来,再是平凡的人,也可以一夜暴富。皇商舒烨稷就是典型,一个王府下人都不如的帮闲,现在已经是蒙古巴音汗,迎娶林丹汗遗孀,封地三百里。

所以,如果提前就有针对性的救济一些有才华、有前途地年轻人,将来的回报是无法衡量地。

洪承畴恰恰是老沈头的众多‘投资’中,最有出息的一个,内阁成员,位高权重,不论是文名还是武名,都是这个时代里的佼佼者。

所以老沈头,开始收租子了。

山陕新制中,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小业主经济。

不论是孙传庭,还是洪承畴,他们对人民的态度,是值得表扬的,因为他们年少时,家里都一贫如洗,所以当他们成功之后,当他们足以影响国家政策的时候,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给黎民百姓积累家资。也就是钱谦益总结的…为民置产。

所以西安府尹孙传庭,严密杜绝了豪门大户。所有在山陕开矿地人,都最多只能开三个坊,并且每个行当,只能开一个作坊。

也就是说,在山西和陕西境内,您再有钱,也只能开三家店。

很难说这样的小业主经济,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但有一点是非常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