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歌-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稍稍安稳些,这个老奴隶的身体还算凑合。老人醒转后,被唐栋的行为吓了一大跳,立刻挣扎着想站起来。
身后不远的两名亲兵,不像唐栋离的近,所以看的不是很真亮,眼见老人正在试图站起来,立刻拔出了穆刀。这些奴隶如此半死不活的模样,他们自然容易受惊。但唐栋没回头也没动,只是立刻左手向后一摆,致止亲兵妄动。
在唐栋的目光中,老奴隶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指着亲兵手中的穆刀,忽然清晰的说道:
“穆。。。刀?穆刀!你,你等是大明军士!”
汉人!唐栋心中立刻惊怒异常!大明的子民,竟然被这些人当成奴隶!唐栋愤慨之下,立刻强行站起,对亲兵喝道:
“把刀收起来,去找医官,再多拿点食物衣被来!快去!”
两名亲兵没有搭话,立刻分头就走。这正是武学新风,只要听清命令,不用答应,直接去办。
“你,你等可是武学之人吗?”
说完,老人身子踉跄,向前扑到,唐栋连忙伸手扶住了他,只见老人须发间露出的一小块脸庞,浮现出狂喜而疯狂的表情,只是老人依旧清亮的双目里,缓缓淌下来两行清泪。
“老丈小心,在下大明京师五军前锋营指挥,征西军前锋唐栋,敢问,您老是谁?”
“莫非是武举细柳郎?”
“正是!老先生怎知唐栋?”
尽管自老奴隶微张开的嘴中,有一股污浊之气,直喷在唐栋的脸上,但唐栋根本顾不得这些了。因为从老人的言行可以判断出,这是个文人。
“我,在下,不,本官,呜”
老人显然因激动而语无伦次起来,甚至由最初的呜咽,而变得嚎啕大哭起来。一时间,四周的奴隶们都坐了起来,大家的眼神,麻木之中,略带着一丝希冀。他们知道,眼前的新主人,不同以往。
“什么?大明出使西域各国的正使戴羲!”
第二天,头上覆盖着湿冷毛巾的贺赞,突然惊叫出声!昨夜,唐栋和李信二人,竟然在奴隶中,找到了失踪已久的戴羲。
崇祯七年,天子为了经营西域,曾派了一名书生,以出使的身份,去打探漠西一带的底细,但后来,大家便都忘了个干净。以致于家乡的亲人,为戴羲盖了一个衣冠冢,落成那天,当地县令还亲送了一块牌坊。现在倒好,就在固始汗的奴隶营盘中,失踪的戴羲,竟然重新出现。
“李信,你所学庞杂,以你见,其人如何?”
“回将军,戴大人谈吐、学识、见闻,都远在学生之上,有此大才,绝对是我大明士人!”
“啊哟!快,叫齐所有的主将,大家要恭迎圣使!”…
戴羲老眼昏花的蜷缩在毡毯之中,虚弱的声音,述说着一段饱含辛酸与隐忍的秘辛!
他出使之后,原本还算顺利,西域各地,对天朝来的天使,还是比较尊重的。而且戴羲所学,涉猎极广,不仅仅包括酱油的酿造,还包括牦牛如何配种,才能生下更加健康的牛犊;什么马种,什么羊种的,一度很得西域人的喜爱。
但是,当固始汗和绰罗斯东进之后,戴羲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他当时所处的杜尔伯特部,在宰桑泊一带被固始汗打败,戴羲便成为了阶下囚。固始汗当时,意气风发,根本瞧不上什么天朝,什么天使的,如果不是戴羲有配马种的本事,他早和自己的随从一起被杀了。
最近这整整两年多的时间,戴羲便被固始汗带着,漫山遍野的狂奔。如果不是要留他性命给牛羊配种,管理奴隶的牛羊倌,是不会管他死活的。为此戴羲还拥有了驾驶牛车的权力,虽然平时驾车赶牛,晚上还要同其他奴隶一起被锁上,但也算保全下性命。
听着老人的讲述,六名大明将领,都怒火中烧。在高杰大声咒骂中,王来聘一翻手掏出一把金柄匕首,咄的一声,插在戴羲面前。
“戴大人,固始汗已经死了,这就是他的随身匕首,这可算替大人报仇了!哈哈哈…”
王来聘笑到一半就不笑了,因为戴羲重又哭了起来。
三十天后,
“既然我们的使命,便是战斗,那么,请陛下能够允许我们,任凭风的指引,借助骏马的铁蹄,向着远方前进吧。我们要追上雄鹰的羽翅,我们要找到那太阳落下的山谷。我们要让大明的国土,大明的马儿,大明的旗帜,永远沐浴在阳光的普照之下。”
这咏叹调一般的表白,是戴羲写出来的。戴羲在南京时,就接触西洋人,出使之后,又混迹于番人之中。所以,戴羲现在的遣词造句,已经具备了典型的西方风格。
但贺赞敢把这么一篇文章送回北京,也是基于一个前提的。当戴羲阅读最新的圣旨后,很有前瞻性的,同贺赞他们讲述了一段史实:
由于戴羲讲述的故事中,牵扯到很多的人名、地名、部落名,这些名字实在太复杂了,看着头疼,写起来更加闹心,让我们得意洋洋的,以一种更简便的方法来回顾一下这段史实吧:
一、最初的态势
时间:若干年前;
地点:天山西侧;
假设背景:有一个国家;
出场人物:国王K;三个大臣B、C、D;国王的弟弟A。
二、混乱的开始
某一天,大臣C忽然挑头,公开扬言,要把老国王废黜。那自然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喽。
对抗的局势:‘D+K’:‘A+B+C’
三、结果:
1。国王死了,
2。大臣D的长子被B给杀了。
3。王位由国王的弟弟A继承。
4。B、C、D暂时还是这个国家的大臣。
四、后来的后来,又出现了第二次变化:
大臣B,跟新国王A结成互为翁婿的同盟关系。
大臣C,因为带头反叛名声不好,被当成替罪羊,扛着黑锅流放千里。
大臣D,因为支持但却没能保全老国王,从而得罪了新国王A。一直被打压打压再打压,持续的打压,永久的打压!艰难的生存着。
五、内因:
1。很明显,国王的弟弟A想篡位,便找到了C,因为C比较莽撞,便当了出头鸟,随后被卸磨杀驴。
2。大臣D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那个啥。但因为他曾经是新国王登基的绊脚石,结果,被持续不断的打击报复。自己长子的牺牲,换来的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3。大臣B呢?正是他与新国王A,事先制定了篡位阴谋,并最终渔翁得利。
六、至此,我们可以负责任地,做出如下推论:
1。作为C,他一定觉得很冤,自己平白无故地得罪了所有的人,还被驱赶到了远方,呆在兔子不拉屎的鸟地方,心中的冤气,真是冲天啊!
“老子被骗了!我在远方,真诚的祝福阴谋者不得好死!”
2。作为D,他一定觉得更冤!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那个啥,自己长子的生命都牺牲掉,却落得个墙倒众人推的境地。
“我那在天国的好儿子啊!愿你化成冰冷的鬼魂,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夜色里,都出现并徘徊在阴谋者的床头!”
3。请大家注意:老国王也是有儿子的,父位子承,天经地义。但原本是自己的王位,竟然被叔叔给抢了去!
“痛苦,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原本纯洁善良的灵魂。你们在那里啊?我的父王,我的母后,我的小可怜们!你们现在是否也像我一样,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里都燃烧着悔恨和疯狂的怒火?你们可像我一样,整日踌躇在叔叔的王冠的阴影中挣扎?我,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哈姆雷特!1564年出生的莎士比亚啊!你,你就是阴谋家们的帮凶!祝愿你们这群人尽快去见上帝!”
4。具体时间及莎士比亚的严正声明:
“本人于37岁写的剧本,跟发生在1621年的这起悲剧,毫无关联!另外,我此刻早已经行走在天国,并正徜徉在主的仁爱之中。在那圣洁之光的照耀下,东方的智者,正在指引我走向一棵柳树,那上面正挂着一把竖琴,当我抚摸到琴弦时,因为情不自禁而泪流满面……”
七、代入:
大家应该看清楚整个的脉络了吧?现在我们把真实的人名带进去。
老国王K=和硕特部落首领,全瓦剌的大汗,拜巴噶斯台吉
新国王A=和硕特部落首领,全瓦剌的大汗,拜巴噶斯台吉的亲弟弟,图鲁拜琥台吉。也就是现在的固始汗。阴谋家。
大臣B=绰罗斯的部落首领,准噶尔丹的亲爷爷,哈拉忽拉台吉。一个天生的反叛者。
大臣C=土尔扈特部落首领,书库尔岱青。请大家记住这个名字,因为他就是著名的东归英雄‘嘎达梅林’的先祖。而土尔扈特部西迁的起因,恰恰就是这起篡位事件。阴谋的受害者。
大臣D=杜尔伯特部落首领,达赖台什。很忠厚老实的一个人。阴谋的受害者。
老国王的儿子们=鄂齐尔图车臣台吉,阿巴赖台吉、昆都伦乌巴什。阴谋的受害者。
好了,当贺赞他们,从戴曦口中,获悉了这段瓦剌的历史之后,众人击掌庆贺!真是谢天谢地谢人啊!正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上天赐给大明如此伟大的契机。
贺赞长揖一礼,恭声谢道:
“多谢戴大人指点,戴大人出使番境,身陷囹圄,饮冰卧雪,却依然怀抱一颗赤子之心,小子们,受教了!”
“呵呵,身虽败,气亦衰,却有命为国出力,老夫已经算幸运的了。这五年来,老夫最怕的,就是死在异乡,而不能将抱负抒展。今日,真是天可怜见啊!”
“戴大人高骨之风,可比昔年苏武!”
“唉,那里敢比?那里敢比?苏武是有人刻意招降他,老夫这里,却是无人理会滴!”
听到这里,贺赞等人的鼻子,又都是一酸,望着戴羲苍老衰弱的样子,很多人心中都忿忿然起来!
‘如今这皇上也真是,时不常的就弄点这样的篓子出来,这事儿要是被言官知道,还不定怎么骂呢?那些朝廷官员也是够呛,皇上时不常的犯糊涂,你们也不说警醒着点,派了个使节出去,就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啦?这真是,直娘贼的!’
大家正默默无语满腔愤的时候,戴羲忽然又颤巍巍的掏出了一张纸。递给贺赞。
“这上面,是老夫这些年刻意结交的人士,因为身份低微,所以结交的,都是些奴隶。但此人,就是这个叫青果尔的,是一名厨子,他服侍的,刚好是达赖台什的儿子硕齐尔岱青。如果你们想联络上硕齐尔岱青,便要通过此人滴!”
“如此,吾等多谢戴大人成全。戴大人可在此地安心休养,待身子强健一些了,由这些兵丁,护送大人回国返京。”
说完,贺赞等人,躬身施礼之后,陆续退出了房间。
……
注:
1。奥鲁,蒙语,后营地的意思。
2。固始汗同哈尔忽拉被称作瓦剌‘合约尔’双台吉,意思是兄弟双王,按照古代评书的理解,就应该是‘一字并肩王’。
3。另外,固始汗二人在历史上无论名气如何,都不值得我们尊重。因为:
首先‘哈尔忽拉’的后人‘准葛尔丹’同样是一名反叛者和分裂者。可谓家族遗传。
其次,正是固始汗逼迫‘土尔扈特部’西迁的。多年之后,英雄‘嘎达梅林’史诗一般的东归,虽然现在已经成为传奇。但在那漫漫的血泪归途上,冲天的血腥,妇孺的哭泣,至今仍有余韵。由此可见固始汗就是一个蛮横的阴谋家。
最重要的,当时的青、藏早已经是中华国土,而固始汗的牧地,在哈萨克斯坦地区,属于存活于西域诸国的外部武装。正是这个外部武装,先入侵青海省,屠杀了‘却图汗’的‘新吐谢图部’,整整2、3万户牧民都被杀了。
紧接着,固始汗又以入侵者的身份,进入西藏,帮助当时的达赖,先灭杀顿月多吉的白利族,后将红教派别连根铲净。期间焚毁无数的庙宇,抢夺大量的财物。可见,固始汗这个家伙,对于中华来说,是人人得而诛之的。
4。教派争执以暴力屠杀为结束手段是令人遗憾的,而借助外部武装的力量,来达到目的,更是令人齿冷的丑恶行径。
5。本章之中,所有对话独白,都是原创,虽然有借鉴,但不多。作为文学爱好者,模仿莎翁、调侃莎翁,都是向莎翁致敬的方式。我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也不是最后一个。
第十六章:北海采莲…上
数匹战马悠闲地啃着青草,因为没有竞争对手,所以专挑那些带着露珠的嫩草尖吃,一边吃,还一边幸福地打着响鼻。唉,如果它们同样拥有人类的无聊情感,它们是会稍稍感觉羞涩或者不安的。因为从理论上讲,它们其实正在裸奔呢。
马鞍等马具,随意散放在草甸上,几个征北军的主将,正在充分享受着难得的清静。比如黄得功吧,正歪靠着马鞍,笑呵呵地把玩着一个银簪子。他们确实有放松的理由。
随着国家通过发行‘战争债券’解决财政危机之后,国内大规模征募的民壮,彻底畅通了辎重线。通过往来传递的讯息,征北军逐渐了解到很多细节。
他们最初的战略构想,是兵讨漠北,引瓦剌增援,替征西军减轻压力。但计划没有变化快,征西六将,于青海格尔木一带,阵斩固始汗,寻到失踪已久的戴羲,紧接着奉旨西进。正所谓:
‘投石朔风寂,仗剑承铁关。首受天山雪,饮马砭骨寒’
如此壮美的行军态势,在带给人无限遐思的同时,也给征北军送来了意外的惊喜。虽说当初的黄得功和舒烨稷,真心实意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军事行动,好为西北军解压。不过现在来看,反倒是西北军为他们在漠北的行动,创造了条件。因为瓦剌诸部的真正主力,始终未见动静。
若想援军漠北,路线应该有两条:
第一条是沿阿尔泰山西线,横贯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两条大河,由阿尔泰山脉与萨彦岭之间的平原地带,穿插过来,途中路过两片沙海,乌里亚苏沙漠和科布多克孜沙漠。这样一条线路,对于行军来说,气候太干燥,人马都不适应,根本属于一条险途。除非万不得已,瓦剌是不会这么干的。
第二条,就是阿尔泰山脉东南方向,出哈密北上。这条路平坦、草场多、气候好,行军可以一日千里。但是在正东方向,刚好临近嘉峪关,马世龙的甘宁军,可以随时出击。即便明军不动,旁边还有个鄂尔多斯济农‘贵英恰台吉’。虽说这位台吉本事不大,但势力范围可不小。属于登高一呼,立刻会群丑云集,群魔乱舞的类型。援军途中就遭受肆扰,那就太没意思了!
综上所述,瓦剌若想出援军解救漠北,就要先扫清后顾之忧。
到目前为止,这两条路都没有被使用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征西军的进展。青藏那边的落日牧场和承天府的建设,就好像一个楔子,死死嵌入了瓦剌的身侧。彻底牵制了整个漠西蒙古的军政格局。威名赫赫的固始汗被征西军阵斩,对于瓦剌诸部的震动是不可想象的。更何况瓦剌本就不是铁板一块,‘内讧’其实是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任谁也不可能避免。固始汗活着的时候还好说,可固始汗终究是死了啊,内部的纷争矛盾,立时有激化的趋势。
所以说,贺赞孙诚的西北军,不单单阵斩了固始汗这么简单,他们还死死拖住了瓦剌援军的脚步。漠北漠西虽说份属盟友,但对于哈拉忽拉台吉来说,漠北的被动,远远没有自身安危来的重要。所以增援漠北的计划,在瓦剌摆平内政之前,只得暂时搁置。这不是意外的惊喜,又是什么呢?
不过为了保证联盟的紧密度,万般无奈的瓦剌蒙古,还是象征性地派遣了一支援军。只是这路援军的规模很小,与其说是军队,倒更像是一个听令行事的小部落,只是因为轮牧转场,才碰巧来到布尔干一代。并且异常倒霉的,跟苏尼特部落一起,毁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