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花颜策-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忠子想说的确辛苦,累死了,无论是皇宫的太监宫女,还是东宫的太监宫女,老老少少,都羡慕他能跟在太子殿下身边,可是只有他知道,他虽不聪明,但这副小身板,从小到大没怎么生过病,才能让殿下每日用的他顺手,才一直待在殿下身边。
  他以前觉得还好,不太累,最近这半年,真是吃不消了啊!
  他深吸一口气,打起精神,郑重地说,“明日请神医给宰辅大人您开一副养身的药方子,奴才也能跟着沾光喝点儿。奴才还想长命百岁看着小殿下长大呢,可不想被过早累死啊。”
  安书离失笑,“行。”
  他也不想累的早死。
  梅舒毓这一日在京麓兵马大营练兵,得了安书离的传信,立即出了军营,骑快马进了城。
  不出一个时辰,他已迈入了东宫的大门。
  安书离坐在书房等着他,见他来到,深夜被他喊来,梅舒毓人倒是精神,他亲手给梅舒毓倒了一盏提神茶,说,“有一件事情,我觉得晚动手不如早动手,趁着太子妃月份还不是太大,让她操些神,想必也是可以,越是拖得晚,出了什么状况,让她操心,伤了身体,累及腹中小殿下,那便是我的罪过了。”
  梅舒毓喝了一口提神茶,十分有精神地看着安书离,“是不是要做什么大事儿?需要我来?”
  “自是需要你。”安书离笑看着他,“得用上你京麓兵马大营的人。”
  “你只管说。”梅舒毓眸光涌上兴奋,“自从我接手了京麓兵马大营,每日操练,如今不说京麓兵马大营有多厉害,但最起码比以前强了一倍不止。”
  “嗯。”安书离点头,他自是知道,如今的京麓兵马大营拉出去,也是像个样子的。他便将与花颜一起所做的打算,皇上同意,诚老郡王配合支持,如何具体实施等,与梅舒毓提了。喊他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得调动京麓兵马做后盾镇压。
  梅舒毓懂了,一拍胸脯,“包在我身上。”
  这一夜,花颜睡到半夜,醒来喝水,便再也睡不着了,觉得房中暑气闷热,想去院子里走走。
  方嬷嬷犹豫了一下,还是应了,命人将院子里都挂上了夜灯,照的亮如白昼,才扶着花颜出了房门。
  花颜在院中走了两圈,来到院门口时,见前面云迟书房方向隐约亮着灯,她问,“安书离还在书房?”
  方嬷嬷点头,“殿下离京,朝事儿都压在了安宰辅身上,有时候安宰辅会在书房待一夜,最少也要在书房亮半夜的灯。”
  花颜点头,想了想说,“辛苦他了,明日让天不绝给他把把脉,开一副股本还原的药方子,否则长久下去,铁打的人也受不住。”
  方嬷嬷点头,“奴婢记下了,明日便与神医说。”
  花颜收回视线,又看向东南方向,不知云迟到哪儿了,算算时间,他才走不过两日夜,带着十万京麓兵马,想必也不过出了七八百里。她转回头,又向北方看了看,想着哥哥比云迟早走一日,再加上轻装简行,自然比云迟走的快。
  在院中待了大约两盏茶时候,花颜便又由方嬷嬷扶着回房歇下了。
  第二日清早,早朝朝会,皇帝高坐金銮殿,文武百官分两列站立。
  当皇帝贴身侍候的太监喊了一声“有本启奏,无本退朝”时,告病多日的安阳王当堂递了弹劾的奏折。
  安阳王首先弹劾自己,数了自己三宗罪,又同时弹劾了安氏一族,数了安氏一族十宗罪。
  此奏折一出,满朝皆惊。
  皇帝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被安阳王这一封奏折弄的惊了半晌,他看着安阳王跪在大殿下,俯首点地,短短时日不见,今日尤其苍老。他心下震撼感慨半晌,目光转向立在最前面的安书离身上。
  安书离身着官袍,面色平静,目光浅淡,显然对于安阳王此举早就知道,也许还是他一手促成。
  皇帝定了定神,吩咐人将奏折呈上来。
  安氏一族尽管有安阳王的拘束,但世家大族树大根深,子孙众多,多年来,他也只能做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人比安阳王更清楚安氏一族这么多年明里暗里的勾当。
  皇帝虽然这么多年来也清楚世家大族里面的蝇营狗苟,但也没想到,真正赤裸裸地揭开,却是这般恶贯满盈。
  他将奏折“啪”地扔去了朝臣们身上,“你们看看!这就是安氏一族,这就是世家大族,朕真不敢想象,天下有多少家族里有这样的龌龊事儿。”话落,他雷霆震怒地道,“来人,派御林军,给朕封了安氏一族,上到……安阳王府,下到安氏九族。”


第八十三章 
  皇帝一声令下,御林军早有准备,动作迅速,先是围了安阳王府,接着围了安氏九族。
  安氏九族人起先半丝风丝都没得到,突然就被御林军围困了满门,一时间都被吓懵了,惊骇惶然至极。
  皇帝在位二十年,除了起初登基的那几年有些雷霆手段,后来随着皇后猝死,伤心至极,身子骨愈发差了,一年有大半年卧病在床后,本就是个温厚宽仁的人,愈发地宽和了,粗粗算起来,至少有十几年不曾派御林军大动干戈了。
  如今突然出手,别说震惊了安氏一族,更是震惊了整个朝野。
  文武百官懵了足足有一炷香的时间,才反应了过来,目光从皇帝的身上放到依旧跪在地上的安阳王的身上,心情都十分复杂。
  谁也想不到,安阳王今日竟然有这么大的手笔,这不像是他能做出来的事儿。
  这么一想,又都把目光定在了安书离身上。
  数日前,安书离已脱离安阳王府,自立门户,这在京城被人茶余饭后议论了好一阵子,好多人都说安书离是为了不让安氏一族的脏水泼到他身上,才被迫无奈自立门户,如今再看今日的事情,显然不是那么回事儿。
  安书离何止不是让安氏一族的脏水泼到他身上?他这是摆明了要惩治安氏一族。
  不过,惩治安氏一族,搭上安阳王府,这血本下的实在够大。
  安阳王能听话做到这个地步,也着实让人佩服。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安阳王自己弹劾自己,同时弹劾安氏一族,这般大义灭亲的壮举,往浅了想,谁都会想,但往深了想,文武百官们能立在这朝堂上的,没几个傻子,渐渐的,都不由得后背冒了冷汗。
  皇帝高坐金椅上,看着文武百官,从震惊不敢置信一脸懵的表情,到大部分人慢慢地脸色变得沉重,纷纷冒起了冷汗。他压制着心中的怒意,开口,“今日起,削了安阳王的世袭爵位,罢官免职,念安阳王自省自查,暂且押回安阳王府看押,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准踏出安阳王府一步。”
  安阳王跪在地上腿都麻木了,等的就是这么一句话,他当即沉重沉痛地叩首,“老臣谢皇上,吾皇万岁!”
  他缓慢地站起身,外面有士兵进来,当朝摘了他的官帽,脱了他的官袍,押解着他出了金殿。
  自始至终,安书离没言语半句,朝臣们亲眼看着,无一人求情,心中知道,安阳王也用不着求情。
  查办了安氏一族后,皇帝面色含怒,看着朝臣们,“众位爱卿,你们怎么看?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安氏一族如此污秽吗?你们告诉朕,朕坐南楚江山二十载,一直以来天下和乐,四海安平,百姓安居乐业,可是谁能告诉朕,官宦子弟欺压百姓,贵族子弟为虎作伥,以贵为恶,逼良为娼,圈地买卖,买官卖爵……这些,诸多事例,只一个安氏一族?”
  文武百官无人言声,一时间,大气也不敢出。
  这时,外面有人禀告,“皇上,诚老郡王请求上殿。”
  皇帝打住话,目光看到大殿门口,沉声道,“请老郡王上殿。”
  诚老郡王也是带着折子来的,与安阳王上的折子相差无几,弹劾的是宗室。他历数了七宗罪,包括他自己的一宗罪,诚老郡王是宗室里德高望重的一位老郡王,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儿,他在宗室里素来说一不二,对事不对人,公平公正,宗室里的老老少少,家家户户,都很是服他。皇室给宗室的面子,素来看重三分,但每逢面对老郡王时,那则多加上四分,看重七分。
  诚老郡王多年不上朝,但依旧是跺跺脚,都是震三震的人物。
  他鲜少出面,但有出面,必然是大事儿。
  老郡王弹劾自己对宗室管辖不利是一宗罪,弹劾宗室子弟靠朝廷国库养着,且闲散不做事儿,弹劾宗室子弟有不学好者,同样参与了买官卖爵、恶行恶事等等。七宗罪洋洋洒洒,当朝宣读,他十分痛心自责,自请皇上降罪,收回他的爵位,严惩宗室。
  皇帝高坐金銮殿上,俯首下望,看着诚老郡王斑白的胡须头发,一时间心中如潮水奔涌,一下子就涌到了眼睛上,让他霎时间红了眼眶。
  皇帝这一刻想,南楚的江山完不了,因为南楚不同于后梁,没有奢靡之风盛行,有宗室近亲血脉如诚老郡王者不糊涂,用十分力气扶持皇室,扶持着祖宗的基业,有太子云迟,文武双全,掌控天下,有太子妃花颜,暗中谋策,素手乾坤,有安书离在朝,监国朝事儿,辛苦操劳,有陆之凌在外,带兵管兵,还有梅舒毓、程顾之、程子笑等年轻一辈正直热血的年轻人,拧成了一股绳,奔的是天下太平。
  皇帝想着,热泪盈眶,他从金椅上站起身,踱着脚步来到诚老郡王面前,以天子之尊,对诚老郡王深施一礼。
  诚老郡王连忙避开,见皇帝热泪盈眶,他也红着眼睛落了泪。
  南楚江山走到了这一步,无论是天子,还是诚老郡王,亦或者明白人,都知道,到了上下肃清之时。否则内忧不平,外患终究会有朝一日攻入京城,瓦解了南楚江山。
  无可奈何,莫可奈何下,南楚朝野上下,都要经过这一番血的洗礼。去污垢,惩贪官,破旧制,立新生。
  皇帝哽咽道,“老郡王爱重江山,朕心甚慰。”话落,他复又高声道,“老郡王协理宗室事务,却多有疏忽,使得宗室子弟走了歪路,也是老郡王之过,自今日起,罢老郡王爵位,贬为平民。”
  此言一出,朝堂上文武百官顿时哗然一片,有人忍不住上前求情。
  诚老郡王一摆手,不需要人求情,当即跪在地上,“臣谢主隆恩!”
  皇帝闭了闭眼睛,亲手扶起老郡王,吩咐,“来人,传朕命令,着禁卫军清查宗室。”话落,又吩咐身边侍候的小太监,“送老郡王回府。”
  “是。”小太监立即应声,搀扶着老郡王走了出去。
  禁卫军统领得令,立即带着人直奔去了宗室。
  皇帝在诚老郡王离开后,立在朝堂上,看着文武百官,沉声道,“众位爱卿,还有自家弹劾,上前自查的吗?”
  众人都被这两件事儿惊呆了,一时似乎有些反应不过来。
  安书离这时淡淡地开口,“有就站出来,自家自查,皇上念着各位大人辅佐社稷之功,多少会酌情从轻处置,否则,让本官来查的话,查到了谁家的头上,本宫可就铁面无私了。”
  朝臣们一个激灵,当即便有人站了出来。
  于是,有一就有二,一个接一个,不过一个时辰,朝堂已下水了大半朝臣。
  寒门学子为官稀少,到最后,零星地站在朝堂上。
  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南楚要改天换地了。
  就在太子外出平乱,朝廷储备后援支应的空挡,这件事儿来的措手不及且轰天动地。
  这是一个平常的早晨,也是一个看起来平常的早朝,但注定这一日南楚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洗的是天下各大世家,但这引爆中心的风暴却是从这一个早朝开始,注定被载入史册。
  这也是南楚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自查自洗,因早先安书离与花颜合计时,已考虑到了诸多事情发生后可能发生害处的应变之法,所以,将得失利弊都权衡透了的二人,执行出来,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诚如安书离所料,他用到了驻守在京外的京麓兵马大营。
  梅舒毓带着人分配任务,一时间,京中各大世家,除了敬国公府,还真没有不被波及的第二个府门,就连梅府、赵府所连带的梅氏一族和赵氏一族,都没有幸免于难。
  一时间,京中各大府邸,人人自危,惊惊惶然。
  这样的大事儿,没有可能不染血,所以,在花颜睡醒后,便让福管家打探着朝中和京中的消息,随时关注着各府动静,一个上午,她数着,便数了三四百人头。
  南楚历史,便在这一日,惊心动魄地翻了一页。


第八十四章 
  御林军、禁卫军、五城兵马司、以及京麓兵马大营的所有兵马都被调动,各大世家清查之事,足足有三日,震荡依旧未平息。
  京城内外,早在当日便张贴了朝廷的告示,安抚百姓,所以,朝堂和各大世家府邸的动荡,虽一时间使得百姓颇有些惶惶然,但并未引起大的恐惧与慌乱。
  皇帝自那日后,便气病了,再未早朝,朝中一切事务,交给了安书离。
  京城已数十年未曾大面积的见血,这几日,好比乌云罩顶,官员的乌纱帽丢了一顶又一顶,各大世家做恶子弟的项上人头丢了一个又一个。
  在天下排的上号的各大世家里,数十个都被第一时间控制了,其余的小家族吓的不敢外出,关起门来胆战心惊地祈祷别轮到自己家,又想着,家族小有小的好处。
  七日后,安书离在朝堂上放出话,太子妃谏言,如今岭南王伙同贼人谋反,殿下在岭南带兵平定内乱,必定念及朝堂之事,太子殿下素来宽厚仁善,定然不忍天下大面积染血,各大世家在南楚建朝之初,祖辈都是跟随太祖爷打的天下,对南楚社稷有功,如今虽已过了四百年,子孙多有纰漏,疏于教导,但也情有可原。太子妃以太子殿下宅心仁厚为宗旨,以南楚江山社稷为重则,以为小殿下祈福不忍见血为善心,特此出了一条两全之法,朝廷正直筹备粮草之际,若愿以粮草而供兵部,有功于社稷,保太子殿下平乱无后顾之忧,各大世家的罪责可以论功抵过,酌情减轻惩治。
  此言一出,血雨腥风中的各大世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东南有岭南王谋反,北地荒原山有苏子折兵马谋乱,南楚朝廷面临南北夹击之中,这般风雨飘摇的情形下,各大世家私下里岂能没有一点儿动摇之心?可是,安书离没有给他们一丝一毫的空隙可钻,安阳王和诚老郡王突然代表全族请罪,朝廷毫无预兆地开始查办,各大世家悉数懵了,没有丝毫准备,事情发生的太突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所以,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必须听朝廷的。
  有罪论罪,无罪不怕,各大世家鬼哭狼嚎,寒门学子两袖清风纷纷感慨。
  肃清天下的第一步,轰动了七日后,在所有人的神经都绷紧撑不住了时,太子妃的请柬言论一出,迎来了阳光和转机,各大世家从夹缝中看到了一条生路。
  聪明的人终于明白了,原来安宰辅出这一手大招轰天动地的背后,是为了肃清朝野各大世家盘踞势力腐蚀朝局的同时,还为了朝廷兴兵的粮草,朝廷不从百姓手中撰取,只能从各大世家下手了。
  南楚建朝四百年,各大世家们的确是养的太肥了,鱼肉百姓者多矣,子弟多腐败,如今到了还的时候。
  有了安书离放出的太子妃的言论,这一突破口,各大世家有了生机,纷纷清点自家粮草,粮草不够的,财帛来凑。
  这件事情,涉及无数人的利益,所以,无一人弹劾太子妃干涉朝政,无一人弹劾她不对,且纷纷赞扬,太子殿下仁厚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