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三世-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旭问话,使得这个亲兵略显紧张,一躬身道:“回禀陛下,此太和殿的确修建颇为用心,然其仅凸显了形,而忘了势!”
“哼,谬论!太和殿全骨架如朝天耸立之玉玺,象征极致之皇权,与天地混为一体,气势凌然,令人望而生畏,何来有形无势之说!”爱新觉罗淳孝一着急也开始文绉绉起来。
子戍不慌不忙的道:“这正印证了我的话:‘有形无势,徒具骨架’!”
收藏又多了一个,为了感谢这个兄弟(或者是姐妹),更新一章!由于故事牵扯的东西太多,而且很多时候笔锋跟不上思路,再加上前面的很多章节有非常多的BUG,导致我现在写的很费力。。。。。。嗯,请大家多多谅解了!感谢感谢!
第一第二十四章 形与势
“形势”一词本来是风水学中的专有词汇,本义为描述“地术”上的地形和地势。‘形’与‘势’各有内容范畴所指,风水学认为,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就其外廓所指来说形比势小,势大于形;形是势之积,势是形之崇;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
但,这些都是后人对“形”与“势”的个人理解,其实在古人的思维和语言里有自己的一套见解。
只听子戍道:“何为形,何为势?有言:形者,造化山川,天穹地幕,以君子以慎辨物居方,乃小人以度量风雨顺;势者,顺理阴阳,辩物其立,容天地之气猜懵懂而舒于人,承万载之脉得明神而勿炯立。故宫大形颇具,然此地以物代天地之势,初看似得天独厚,然人之僻居,生灵四散,何言独厚之势?陛下,若下无错,估计此宫建成至今,伪帝王在此居住时日恐怕无多!”
爱新觉罗淳孝一听,顿时无语。
的确,这座宫殿看似庞大无比,威严赫赫,从远处看宛如天上宫阙般,但是它却的确不适合人居住:房屋皆用木质结构为主,容易引起火灾,而且周围草木几无,大夏天的时候这个地方简直就是一个蒸笼,能把活人烤熟了。而这座宫殿的真正主人---满清的帝王---一年在这个地方居住的日子绝不会超过一百天,他们大多时候都是居住在离皇宫二十多公里远的圆明园。
子戍看见淳孝的表情知道自己猜对了,于是略显得意的道:“《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天下大妨无不在‘形’‘势’二字耳。此地建造宏观已极,类若前所见之高楼大厦亦不遑多让,然,此已忘记圣人古训‘天人一体’!如山川之无草木,骷髅之无血肉,漏也!”
堂堂威武的故宫被一个小子贬的一无是处,淳孝很是愤慨,“哼,此乃帝王居所,以威慑群臣、震抚四夷为要。。。。。。照你所说,何等建筑才堪称‘天人一体’?”
满以为这个问题会问倒子戍,没想到这小子很自豪的道:“若言得‘天人一体’之真训者,莫入我大秦之阿房也!”
“阿房宫?呵呵,一堆黄土而已!”淳孝嘲笑道。
“哼,那是二世皇帝无道误国,致使贼子作乱,火烧阿房,如此方有后来诸如唐宋元明清各伪朝而已!”子戍看来这段时间的学习很是得力,“今我大秦三世皇帝莅位,定能重整朝纲,以扬我大秦天威。。。。。”
“咳咳,”秦旭看他越说越离谱忙咳嗽打断,“嗯,子戍,胡说什么!此等威严建筑岂是你能评说的?!”
子戍看见秦旭发话了,也停止了辩论,躬身答道:“是,陛下!”不过脸上的表情可不像服输的样子。嗯,孺子可教,这个小子有点文学功底,而且似乎对建筑也有相当的造诣,可以好好培养。
不说秦旭在一边的想法,单说宁文泉听见子戍和淳孝的辩论,心里也是震惊不已。他没有想到秦旭这些随兵居然也有如此的见识和能力。淳孝他是知道的,北大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虽然是满族人,但是拥有汉人也难以匹敌的历史功底,当然,他的政治能力也相当突出,否则宁文泉也不会将他带在身边,他本来是想将他当作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的,可是此次之后,他要从新估量了。
子戍等人对秦旭和大秦朝的忠诚也让宁文泉提升了心中的警惕:这个秦旭不一般啊,居然能这么快收服这些人的人心,嗯,看来我小看他了!那这个分化方案。。。。。。唉!
------------------------------------------------
“秦三世陛下,我这里还有一套方案,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一下?”逛完故宫中轴线的三大殿,走过乾清门,穿过坤宁门,到了御花园的万春亭已经是日头西落了,在这里小憩的时候,宁文泉最终打算将“分化方案”拿出来,毕竟,这个方案是他认为最适合的了。
御花园算是故宫里唯一在夏天还能待人的地方了吧!绿树红花相映成趣,假山回廊曲径通幽,人工湖上还屡屡吹来微风,凉爽的很。子戍经秦旭的特批可以跟淳孝一起走,两人站在万春亭下的回廊边上争的面红耳赤,另一个导游一路上除了解说不发一眼,宁文泉叫他“火城”,此时在宁文泉的示意下和极无锋分别站在万春亭的门边,其余的近卫亲兵更是尽职尽责的围在万春亭周围。
“还有方案?”秦旭现在听见方案两个字就头疼。现在他是被宁文泉的整编给弄晕了,不过他知道想要解决秦军的地位问题,这个环节是绕不过去的,只有先和宁文泉讨论好方案才能最后跟赵菁华谈最后的条件。如果不这样,赵菁华身为一国主席是不会出面做这些决定的,有啥黑锅也轮不到他来承担责任了!这不是诡诈狡猾,而是各国通用的定律。
看见秦旭一脸无奈的样子,宁文泉也不禁微笑了,“呵呵,我知道,整编方案你不愿意同意,不过,看上去主席也不愿意勉强你。大家都是华夏子孙,我也不愿意那样为难你,将秦军整编出来的确有损你们的战斗力,嗯,所以我特意提出另一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靠,说“整编”好的是你,说“整编”不好的也是你,正脸为人,翻脸为鬼的手段还真是厉害,两头说话居然也不脸红,秦旭对他真是服了。
“哦,不知道秘书长有何方案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说实话,秦军皆是两千年前的古人,离开了集体实在很难在现代社会生存,所以。。。。。。当然,秘书长能提出方案来解决这个难题我当然求之不得!”
对于秦旭说的“秦军是两千年前的古人”的话,宁文泉是保持着怀疑的态度的,这个结论还有待纪长亭的调查结论,不过此时也由着秦旭说了,
“嗯,这个当然,我的新方案是‘分化’!”
“分化”?秦旭一头的星星。
很开心看见收藏量节节升高,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不说了,接着码字。。。。。。
第一第二十五章 敲定(上)
丰台,秦家军暂时驻扎营地里此时是灯火通明。一列列士兵在根据两千年前的扎营模式进行扎营,一座座营帐顶风而立,营地四周围起栅栏,放上拒鹿角和绊马索,并且建造角楼以供侦查,一刻钟一列的巡逻士兵不停的贯穿整个营地。从冷兵器时代来看,这样的营地是绝强的防守模式,但是对于热兵器时代来说,这样的防守模式确实漏洞百出,不堪一击的。不说别的,单单是中军大帐那显眼的帅旗就是敌人进行定点轰炸的绝佳目标。
但是秦旭并没有责骂秦节如此安排整个驻扎模式。
这里是丰台,自古就是首都连接南北方的咽喉之地,它位于首都城西南的城乡结合部,面积304。2平方公里,长住人口100余万。区政府所在地距首都天安门仅12公里,这个重要的位置自然也是中华军驻防的重要位置,在四国联军被击溃的今天,在这个地方驻扎是不会有太大的危险的,何况在行军打战的时候,蒙僖已经下令必须完全按照现代的作战原则进行安营了。
这里是中华科研的重点位置,如今四方进入首都的军队大部分也是在这里进行集结以后再充实到首都各个战线上的,可以说,这也是中华首都附近没有被四国联军破坏的四大交通线之一,在这个险要重要的位置上,中华军将特种兵团的三万七千余人分布在这里。
似乎是为了监视住秦军,纪长亭将秦军安置在丰台区城外的永定河边上,周围则布满了中华军特种兵团。
四国联军的攻势被极大的遏制,中华有能力进行一系列的布防和调动了,首都保卫部正在日夜调动军队填充各个要塞位置,同时正在积极的组织反攻,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在这里放下三万多人的军队,可见中华军是多么的重视秦军了。
秦旭在这个地方驻扎的相当安稳。这里是中华军事研究的重地,不怕中华军来个一拍两散用导弹攻击,就算中华军想用这种方式囚禁秦旭他也不怕,因为秦旭已经发布命令给蒙僖,让他将徐家军和白家军做出了向丰台方向前进的姿态。在中华军没有得到“黑金战甲”秘密的情况下所有的除去重炮以外的攻击秦军都能挡下来。当然,在军心未稳,四国联军还在天津秦皇岛等地徘徊的情况下,秦旭相信赵菁华不会做出这种傻事的。
秦军这种根据两千年前的作战模式摆出的安营方式反而会让中华方面放心。不过,他们是放心了,可秦旭此时确实寝食难安。
傍晚时分,宁文泉跟他说的“分化方案”让秦旭很是心动。
宁文泉提议:军事上,中华会组建一支新的军队来装备秦军提供的“黑金战甲”,同时将秦军进行“分化”,对秦军部队进行调查,愿意在中华军中任职者挑出,分别分派到这支中华新军中担任下层军官,中华方面保证其待遇。
民政上,分化出一部分秦军的管理人员进入中华军校学习,要在各大学学习也可以,学成之后担任职务,还是为秦军服务。
对于这点秦旭很赞同。他也知道宁文泉会提出这个建议是有把握将秦旭派去的人进行洗脑教育,但是秦旭所想的不就是希望这些秦朝人能尽快的适应这个时代吗,如此的作为正合了秦旭的意。况且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没个三四年根本不会完,三四年后不知道秦旭已经发展都什么地步了,秦旭又何惧之有。
只是宁文泉提出的最后一个提议让秦旭很是头疼,那就是将秦军现在的建制打乱重编,按照中华现行的军职进行编排,同时中华军也大量安排人员进入秦军进行“学习”,这是宁文泉想要先从根子上改变秦军的思维惯性。假以时日,秦军习惯了现代军职,又哪里会有人去思念往日的军职?
这招釜底抽薪秦旭其实是赞同的,但是他没有把握能劝服徐另,蜚蠊庆,白冥伸等人。这些军队是他们的命根子,又岂容打乱?况且这些士兵都已经习惯这种家族式的管理,像秦家军里很多人就是宣布“生是秦家人,死是秦家鬼”!现代人永远不会了解古人那种宗族力量的。
这样打乱编排军队的方式在初期肯定会影响秦军的战斗力。但对后期来说,这种方式肯定是有利于秦旭的集权和军队战斗力的。而且这种方式也肯定是秦旭以后要做的事情之一,但绝不是现在。
口头上,秦旭当然不能让宁文泉知道自己还不能完全把握这支军队,只是很客套的表示对这个方案很感兴趣,希望回去好好想想。
“陛下,夜深了,请保重龙体,尽快安寝吧!”极无锋这个忠心的大汉走进大帐抱拳恭敬的道。
“哦,好!”秦旭摇了摇今天使用率过于频繁的脑袋,突然问道:“无锋,如果让你去蜚蠊将军麾下当差,你肯是不肯?”
极无锋一愣,忙跪地道:“陛下,不知属下犯何过错,请陛下责罚!”
秦旭扶起极无锋诚恳的道:“无锋,你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朕心头有一件难以决断的事情,需要你表一个态,好让朕做出决断!你说如果将你们蒙家军编入其他部队,你们是否会同意?”
极无锋一听不是自己犯错,紧张的心情放松,听见秦旭的问话又不禁一凛,思索一会后道:“陛下贵为天子,属下只知报效陛下!不论陛下将属下放在何处,属下也必竭尽全力为我皇效死!”
“嗯?”秦旭一听,怎么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呢,忙追问一句:“那,你们蒙家军都是如此想法?”
“是!蒙将军一直教导属下,为将者,以效死君王,战死疆场为最大荣耀!”极无锋铿锵有力的回答令秦旭心里腾起一阵感动。
“哈哈哈,好!无锋!朕心里有计较了!走,咱们去看看秦节将军去。。。。。。”
“可是陛下,这么晚了。。。。。”
“无妨,无妨!朕有事和秦节将军商量呢!”秦旭像放下一块大石一般,举步往外走去。
是啊,对于秦朝人的了解其实很大部分秦旭都是在进行自我的猜测,宗族的力量的确强大,但是坚固的堡垒最是容易从内部被攻破,只要自己抓住了几个宗族领袖,先将他们的军队互相打乱,这样有了一个样板军后一切事情做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了!
发现收藏量少了一个,不知道这位朋友对我的书有什么建议!哎,希望各位在将我的书清除出书架的时候能够给点意见!不然,我真的有点迷茫呀!呵呵,谢谢大家!
第一第二十六章 敲定(中)
“他们真是秦朝人??”
中南海主席办公室此时也是灯火通明。
赵菁华,宁文泉等中央大佬,还有从前线风尘仆仆归来的庚儒锋老将军全都在听纪长亭的汇报,大嚷出声。
“是的,主席!”纪长亭也是一脸的苦涩,“根据秦旭麾下的秦家军统领秦节递交的资料来看,他们是被一种名叫‘豸’的古生物植入体内后瞬间冻结了体内所有机能,封存在了地底近两千年。。。。。。”
“真有这种长生不老的技术?”庚儒锋抖了抖肩膀,仆仆的风尘和多日的操劳使他更显苍老。
纪长亭对庚儒锋恭谨的道:“是的!虽然他们没有给出‘豸’的原体,但是给出了‘豸’的死亡体,经过第一医院的各个专家解剖分析,这种虫曾经的确可以释放极强的冷气,仅仅是死亡的虫体其温度仍旧保持在零下五十度左右。而经过数位历史专家的研究,中华古书《山海经》中记载过一种名叫‘笃经’的生物很类似这个‘豸’!只不过《山海经》记载都过于荒诞,‘笃经’在《山海经》里居然可以让六月飞雪,海洋冻结,后来被洛水女神杀死。。。。。。”
“好了,我们在这不是听你说《山海经》的,我只想知道这种冰冻身体保证千年不死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原来被主席抓住囚禁的寇峰也在,说完又补充了一句:“我要科学的解释,而不是什么《山海经》!”
“寇总长,从科学理论来说,这个观点也是成立的!”宁文泉接口道,“其实早在上个世纪M国著名生物学家爱德华胡森就已经提出了这个观点:一个人如果能在一秒以下的速度将人体各个机能迅速用超低温冻结,再过几十年后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冻,那这个人还跟冰冻前一样。。。。。。只是这个方法,很难做到。首先不说用何种温度是能完全冻结人体机能,单是人体的肌肉强度,内脏壁膜等如何能抗住这种温度的冻结而不致死亡就已经够让人发愁了!为这个试验,M国已经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