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难当-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公主正笑盈盈地看着被官眷围住不住夸赞的女儿,宫里太后、当今、皇后三人的赏赐流水一样送进了镇国公府。
  众人夸赞得越发真情实意,把安姐儿从头到脚,从长相到性格,都夸了个遍,把世间的好词都用在了安姐儿身上。
  好些嘴慢的夫人,深恨自己在家里没准备好,不能尽吐心声。
  生辰宴后,长公主便下令,府上不许用“姐儿”称呼郡主,不够尊重。众人领命,自此以后只称郡主。
  元安上午的闺学每两日歇一天,下午也是每三日歇一天。
  空闲时间或出门踏青游玩,或跟着长公主参加各家的宴会,渐渐的身边也有了好些闺中密友,这头一个就是曹家幺女宝珠。
  岁月匆匆,一晃而过,元安的贵女生活既充实又平静无波。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安姐儿就长大了,老母亲我激动的眼泪都要下来了o(╥﹏╥)o
  经过小伙伴点拨,我终于明白分段是咋分的了


第36章 
  正月刚过,骠骑将军家里喜添一子,热热闹闹办起了满月宴。
  骠骑将军是六年前投的军,因为功夫好又有谋略,十分受镇国公赏识,一来就封了个虞候。
  骠骑将军也确实是个有本事的,六年里跟着镇国公四处征战,立下大大小小的功劳无数,一路高升到四品骠骑将军的位置上。
  周氏是年前才从谷阳县嫁到临城的,她公公是骠骑将军的下属,故而今日也跟着婆婆到将军府道贺。
  将军府位于后坊街,前前后后三进,虽然和旁边权贵人家相比不算大,但是能在后坊街有一席之地,骠骑将军本事也不小。
  这是周氏嫁到临城以后头一次出门应酬,又是自家上官,心中难免紧张,唯恐跌了份,丢了婆家的脸面。
  周氏的婆婆孔氏是个和善的,见周氏十分不安,便拉着儿媳妇的手宽慰道:“将军夫人是个好相与的,平日里来往时对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也颇为尊重,从来不恃强凌弱,而且她也是谷阳来的,与你必定说的来话。”
  周氏忙追问:“怎么将军夫人也是谷阳县来的,我竟然没有听说过。”
  孔氏细细给儿媳解释:“齐将军是谷阳县本地人,将军夫人却不是,她是长公主身边出去的,听说是当年战乱时流落到谷阳县,才嫁给了齐将军。”
  孔氏叹道:“要不说公候府邸门前的麻雀都会看人,齐将军那会还只是个乡下穷种田的,偏偏将军夫人慧眼识珠,下嫁于他,如今可风光了,都成了诰命夫人了。听说齐将军老家是在谷阳县一个叫虎头沟的地方,听名字就是个小地方。”
  周氏在谷阳县生活十六年,连听都没听说过这个地方,心中感慨万分,谷阳县这种小地方竟然出了个将军,还真是卧虎藏龙。
  说话间,马车已经到了将军府,周氏扶着婆婆正要下车,突然听到前头一阵喧哗,好像有许多人朝这边奔来。
  周氏忙停下,吩咐侍女去看看,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
  侍女忙答应着去了,不一会就回来了:“回老夫人、夫人,是淮阳郡主来了,将军亲自去前头街口迎接郡主。”
  周氏一惊:“郡主?!郡主怎么会来这里?”
  话一说出口,周氏就知道自己造次了,这要被有心人听了去,说不定要说自己编排将军府不配让郡主驾临!
  她忐忑地看了一眼自己婆母,见婆母脸色如常,才稍稍安下心来。
  “你初到临城不知道。”孔氏见儿媳十分疑惑,便给周氏解惑道:“淮阳郡主是长公主和镇国公的亲女,深受宫里三位圣人宠爱,就连太子在郡主面前都要退一射地。其实圣上给郡主的封号是元安二字,不过郡主的封地在淮阳,因此也尊称其为淮阳郡主。”
  周氏心里道,那还是没说郡主为什么会驾临一个小小的四品将军府啊。
  好在孔氏喝了口水就继续道:“前头不是说了,将军夫人流落到谷阳县吗?当时将军夫人手上就抱着还不到两岁的郡主。那时候当今还没称帝,没法找到丢失的外甥女,还好有将军夫人,忠义无双,把郡主抚养到八岁,等当今登了大宝,又和齐将军一起把郡主护送到临城和长公主相认。”
  周氏恍然,这就不奇怪了,郡主和齐家在乱世里相依为命,感情自然十分深厚。
  周氏忍不住嗟叹道:“怪道骠骑将军这般受沈国公信任,原来根儿在这上。”
  孔氏点点头,十分赞同:“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齐将军和将军夫人种了善因,自然能收善果。”
  婆媳俩正说着话,前方郡主的仪驾已经到了跟前。
  周氏扶着婆母下车避到一旁,恭恭敬敬垂首迎接。
  郡主的仪驾华贵非常,四匹高大健壮的白马在前,身上雪白一片,连一丝杂色都没有。
  红顶垂金丝圆宝盖车顶,四角挂着精致的铜铃,一路走来叮铃铃作响,金丝楠木的车身,雕栏画栋,让人叹为观止。
  周氏在人群里偷偷抬头看了一眼,正好透过被打开一点的车窗看到一位十四五岁的红衣少女。
  “你发什么愣?”
  等仪驾进了将军府,周氏还呆呆地站在原地,孔氏忙轻轻推了儿媳一下。
  “母亲哟!我见到天上的仙女了!”
  孔氏忧愁地看着儿媳,怎么今天才看出来,儿媳是个傻的?
  正好将军府的婆子来给她们引路,孔氏忙拉着儿媳进了将军府。
  元安从齐家回来时已经傍晚,她先拎着一个扎着红纸花的篮子去了正房。
  “母亲!”人还没进院子,声音已经传到了屋里:“我从阿姐那里带了好多红鸡蛋回来,您看!”
  元安跑得飞快,也不等丫鬟掀帘子,一甩帘子就闯进了内室。
  一进内室就发现气氛有些不对,沈国公红着老脸站在长公主三尺远的地方,握拳挡在嘴边咳嗽一声呵斥道:“多大的人了,怎么横冲直撞的,也不让人通报一声!”
  安姐儿把篮子放在桌上,笑呵呵道:“这不是在母亲这里嘛~哎!母亲,您刚醒吗?”
  靠在软榻的长公主鬓角微微散乱,满面红晕,双目含春,颇为些不善地瞪了沈国公一眼。
  “哎呦!郡主您慢些——”
  张嬷嬷老胳膊老腿没抓住自家姑娘,刚刚才追进来。
  一看屋里,国公爷和长公主之间气氛暧昧,小郡主茫然懵懂,偷偷在心里啐国公爷。
  明知道郡主要回来了,还这么猴急,歪缠着娘娘不放!
  沈国公又咳嗽一声,板着脸对妻女道:“我还有些军务要处理,你们娘俩说说话。”
  也不等长公主和元安说话,大步朝外走去。
  元安奇怪地看着父亲的背影,莫名看出了几分落荒而逃的窘态。
  “母亲,您午睡别睡那么长,走了困晚上该睡不着了。”
  元安脱了外面的织锦金丝羽缎斗篷,脱了鞋钻到长公主怀里。
  长公主脸上的红晕刚刚才褪下一点,强装镇定搂着元安道:“母亲下次注意。”
  张嬷嬷和小茴子在一旁捂着嘴偷笑。
  元安奇怪地看着她们,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吗?
  还是张嬷嬷老练,见长公主实在尴尬,忙岔开话:“郡主怎么带了这么多红鸡蛋回来?得有二三十个吧?”
  元安笑道:“还不止呢,夏荷寒竹那里还有两篮子。”
  “让你去你阿姐那里看看她家二小子,你倒好,把你阿姐家里的红鸡蛋都带了回来。”长公主点了点女儿的鼻尖笑道。
  “多吗?我还怕不够。”说着掰着手指头算给母亲听:“父亲、母亲、大哥哥和大嫂嫂、二哥哥、三婶婶。”
  越算越觉得不够,懊恼道:“我应该再多带些回来的,还有三个小团子。”
  张嬷嬷笑道:“桓哥儿就算了,栋哥儿和梁哥儿牙都没长齐,他们能吃多少?”
  桓哥儿、栋哥儿和梁哥儿都是沈明哲的儿子。
  沈明哲在五年前成了亲,娶得是太后娘家旁支的女儿,闺名楚楚。
  秦楚楚之父是御史台的台官,虽然算不上十分有权势,但也算得上清流。
  秦氏是家中长女,饱读诗书,温柔娴静,贤惠大方,对上孝顺公公婆婆,对下善待小姑子,和沈明哲也是心心相惜,十分和睦。
  最重要的是,秦氏入门五年,连生三子,尤其栋哥儿和梁哥儿更是双生,如今夫妻二人正琢磨着要拼个女儿出来,最好像姑姑,漂亮活泼。
  自从秦氏入门,沈家有望人丁兴旺,就连一直不待见二房的卫老太太,见了三个粉嘟嘟白胖胖的重孙孙也冷不下脸,搂着就舍不得放了,把沈惠都比下去了。
  想到三个小孙子,长公主就笑得合不拢嘴:“怎么不能吃?这些都是喜蛋,带着福气,回头让厨房把蛋黄剥出来,细细碾碎,合着新到的红稻米熬成粥,喂给两个哥儿吃,让他们也沾沾新生儿的喜气。”
  “还是母亲懂我。”元安搂着长公主的手左右看了看,没有看到大侄子,便问母亲:“桓哥儿呢?这个时候他不是应该在母亲这里吗?”
  秦氏一个人没法带三个孩子,便把大儿子送到了正房,白天在长公主这里,晚上再接回去由乳母带着睡觉。
  长公主的脸又浮起红晕,沈国公一回来就让人把桓哥儿送到儿媳妇那去了。
  这老不羞的,回头在和他算账!
  还是张嬷嬷解围道:“桓哥儿闹着要去看两个弟弟,估摸着过会就该跟着大奶奶过来了。”
  沈明哲在军营,秦氏都是来正房跟着公婆小姑子一起用饭。
  正说着,外头侍女传话,说大奶奶带着三个哥儿来了。
  长公主忙让人迎进来。
  秦氏手里牵着桓哥儿,身后跟着两位嬷嬷,抱着栋哥儿和梁哥。
  秦氏笑盈盈给长公主行礼,元安忙下了软榻趿鞋避到一旁,等秦氏起身了,元安才朝着秦氏福了一礼:“嫂嫂好。”
  秦氏忙侧过身子,只受半礼,拉着元安喜滋滋道谢:“多谢妹妹送来的红鸡蛋,我正想着梁哥儿体弱,想法子给他积积福,可巧妹妹就送来了。”
  元安玩笑道:“嫂嫂谢我做什么?我给我侄儿带些喜蛋,又不是给你的,你来谢什么?”
  秦氏抿着嘴乐道:“那些鸡蛋都到我手上了,不给我也不成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安姐儿终于长大了,长大了好啊,长大了可以相对象了!


第37章 
  桓哥儿松开母亲的手,迈着小短腿扑到姑姑身上,奶声奶气地开口:“姑姑抱!姑姑抱!”
  元安儿蹲下捏了下桓哥儿肉嘟嘟的脸蛋笑道:“你这个小胖墩,过个年又胖了一圈,我可抱不动你了。”
  桓哥儿一瘪嘴,十分委屈:“我才不胖!”
  元安摸摸他撅起的小肚子笑道:“这还不胖呢?你都看不见自己脚了。”
  桓哥儿低头,果然看不见自己的脚,只能看到挺起的青蛙肚,越发委屈。
  桓哥儿眼圈都红了,嚷嚷着:“桓儿不胖!不胖!”
  长公主指着元安笑个不停:“你个猴儿,连侄儿都欺负,小心你哥哥回来教训你。”
  然后伸手要抱桓哥儿:“我的乖孙,来祖母这,不理你姑姑。”
  桓哥儿一头扎进长公主怀里,埋头不出来。
  元安一吐舌头:“大哥哥才不会呢。”
  说笑着,张嬷嬷已经在外间把膳食摆上了,来请几位主子用膳。
  秦氏和元安一左一右挽着长公主,张嬷嬷牵着桓哥儿,乳母抱着栋哥儿和梁哥儿,一齐到了桌前。
  桌上满满摆着雪花酥、春子鲊、龙眼包子、龙凤腿、鸳鸯鱼片等,主食是混着元安带回来的鸡蛋黄熬得冬凌粥,让人看着就口舌生津。
  沈家关起来门从来没有那么多规矩,长公主从来不要儿媳妇站规矩,秦氏初来时见长公主不要她伺候用饭,心中还惶恐不安好一阵,莫不是婆母嫌弃自己是小门小户出身,不满意自己?
  后来沈明哲知道后,搂着爱妻百般安慰,说母亲是再慈和不过的,咱们家人口不多,何必守那些规矩,没得折腾人。
  后来见小叔子和小姑子果然在公婆面前十分随意,这才放心。
  秦氏十分庆幸自己嫁到了镇国公府,位高权重倒是其次,关键是婆母慈善,小叔子和小姑子也十分好相处,想到闺中的手帕交,日日要在婆母面前站规矩,鸡鸣就起,三更才回,和她一比自己简直是嫁到了福窝。
  沈国公在外院传了话,说晚膳就在外院用,让长公主带着孩子们先吃。
  长公主暗啐一声,亏他还知道难为情,也不管他,自带着女儿、儿媳妇和三个孙子用膳。
  因为都是一家人,也不讲究食不言,元安一边吃饭一边请示母亲:“女儿明天想去栖霞庵赏梅,母亲和嫂嫂要不要一起去?”
  长公主一口回绝了:“你们小姑娘出门,我跟着做什么?我一去,栖霞庵的主持又要封庵迎接,兴师动众的,什么兴致都没了。”
  元安便看向秦氏,秦氏正在喂衡哥儿粥米,摇摇头无奈道:“我倒是想去,可我一去这三个都得带着,别说赏梅了,时间全用在伺候他们身上了。我就不去了,劳烦妹妹给我带一枝红梅回来。”
  元安歪歪脑袋笑道:“嫂嫂真是个爱花之人,什么时候都不忘记花,临城哪里的花好,一问嫂嫂就知道了。”
  秦氏笑道:“要不怎么说‘一春长费买花钱’,可见,不只我一人爱花。”
  第二日一早,元安难得不要小茴催促就起了个大早。
  小茴念了一早上的阿弥陀佛,说郡主若是上学时也能这么勤快,要少受嬷嬷多少唠叨?
  冬日天冷,方嬷嬷和金嬷嬷的闺学不开课,秦先生几年没回秦家,今年终于被族兄提溜回家过年了,要到二月上旬才能回来,刚好能赶上学生的及笄礼。
  元安穿着一身百褶如意裙,上身又套了一件藕色琵琶对襟袄,穿了双鹿皮毛靴,就要往正房去。
  春桃忙拦住:“我的好郡主,如今外头冰棱子还没化,风一吹皮都能冻裂了,您可别害我们被娘娘责骂。”
  说着和小茴两人给元安披上一件红色狐狸毛的斗篷,又戴上暖绒绒的围脖,只露出一双眼睛在外面,又把一个掐丝珐琅镶红宝石的手炉到元安手里,这才放元安出门。
  元安先去正房,和父亲母亲一起用了早膳才出了门。
  元安的车驾先到曹家府上接曹宝珠,曹宝珠正在家里等得焦急,一听门房来报,郡主来了,忙带着丫鬟直接到了二门。
  曹宝珠一见到元安就喜笑颜开,伸着脖子往元安身后瞧,元安奇怪道:“你看什么呢?”
  曹宝珠一撇嘴:“我看你那个惠姐姐跟来了没?”
  元安奇道:“你不是最不喜欢和惠姐姐一起出去玩了吗?今天是想她了不成?”
  曹宝珠夸张地翻了个白眼:“我就是想阿猫阿狗,也不会想她!”
  说着拉着元安就要往二门处跑,元安被她拉着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地上了车。
  元安狠狠喘了口气:“你……你这么急做什么?我还没给你父亲母亲见礼,你就把我拉走了。”
  曹宝珠摇摇手:“你见不到父亲和母亲。”
  元安眼睛扑闪扑闪,凑近了压低声音问道:“婶婶又被世叔气回你外祖母家了?”
  曹宝珠点点头,也凑近了,和元安两人头挨着头低声道:“我爹估计正在我外祖母家负荆请罪,没两三日回不来。”
  曹将军和曹夫人也是一对奇夫妻,日常上演你追我赶的戏码,曹夫人平均一个月要回娘家一次,然后曹将军就上门请罪,多则折腾七八天,少则折腾两三日。
  “话说你家那个堂姐,今天怎么没闹着要跟来?”
  曹宝珠一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