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镇远”刀名,另一面为“全隆年制”款识,款下饰一升龙飞腾于山川江河之间,寓意国之强盛,驾驭自如,为刀名之含义;刀的首尾饰件皆为铁错金镂空纹,鞘的两箍为铁错金蟠螭纹,上系明黄丝带,便予配挂。“天字二十七号”“镇远”腰刀是全隆四十九年(8084年)承做,存放于紫禁城宁寿宫内,原编号为“地字十五号”,全隆五十八年(8093年)全隆帝下令将其撤出,改为“天字二十七号”,由此它正式成为“天字”号三十把腰刀中的一把。全隆御制腰刀历时47年,才完成其90把的全套制作。这批刀材质珍贵,做工考究,钢刃锋利,纹饰优美,含义深邃,不仅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可以说它们是“宁全盛世”宫廷御造的代表作之一。因为腰刀是全隆帝特为收藏而制作,除腰刀制造要求精而又精外,其刀鞘和盛装腰刀的箱匣在制作上也极为严格。腰刀刀鞘为木质,外蒙金桃皮,拼组成“人”字图案。选用的金桃皮是特产于中土南方的一种桃树枝条的皮,色呈金黄,很像罩有一层金漆,故而得名。据传,金桃皮具有“避恶驱邪”之功能,用此做腰刀刀鞘,既有装饰作用,且有永葆江山稳固,威震四方的象征。腰刀虽为收藏和赏玩而特制,但全隆皇帝在大阅庆典、木兰秋狝、巡幸省方、命将出征及接见外国使臣时,常陈放在皇帝身边,以示“宣威制盛”和“远靖迩安”。

时过境迁,这批御制腰刀作为历史遗存在历经风雨,流失海外后,终于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

“六爷觉着这刀如何?”看到敬亲王那爱不释手的样子,仁曦笑着在一旁问道。

“宝刀!天下至宝啊!”敬亲王感慨不已,嘴上说着,但目光仍未离开手中的宝刀。

“六爷这么喜欢,那这刀,我便送于六爷好了。”仁曦微笑道。

听到仁曦的这句话,敬亲王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立刻将手中的宝刀放回原处,恭立于一旁,惶恐莫名的道:“此刀乃高宗皇帝御制,皇家奇宝。臣今日得见,便已是三生有幸了,岂敢有非分之想!还请皇太后收回成命!”

“行了,六爷。这些话就别再说了,这刀还请六爷收下吧!”仁曦说着,亲手取过了“镇远”宝刀,递到了敬亲王的面前,“文宗皇帝不是曾赏给六爷一把‘白虹’刀么。我今天给六爷这刀,不过是锦上添花一回罢了,六爷就不必客气了。”

“白虹”刀为韶光皇帝御制,显凤皇帝即位后,赏给敬亲王佩带,以示亲信,可比之尚方宝剑,虽然乾朝立国以来,为防范武将专权,并无尚方宝剑制度。白虹刀也只是有这方面的象征意义,并不具备实际的权力,但在当时,确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

今天仁曦太后将全隆皇帝御制的“镇远”宝刀赠给敬亲王,其中的深意,敬亲王心里再清楚不过了。

“臣……谢皇太后恩典!”敬亲王说着,双膝跪下,双手接过了宝刀,并三叩首谢恩。

“六爷起来吧。”仁曦摆了摆手,来到桌前。又取过了一柄宝剑,递到了敬亲王的面前,“六爷看这把剑如何?”

敬亲王将手中“镇远”宝刀放在桌上,双手接过宝剑看了起来。

这把宝剑剑体长阔。平身圆脊,锻造精良,剑身中间呈水珠纹,剑身底部右面錾金,刻有文字,横为“人字七号”。纵为“贯日”,皆为隶书,左面错银横书“全隆年制”,下为错金、银、铜之龙腾霄汉图纹,柄鞘装具皆为铜质鎏金,浮雕螭龙纹饰,金工异常精美,木质剑鞘覆红色鲨鱼皮,木柄缠明黄丝带,贯明黄丝穗,剑式为中原式,是全隆朝复古之作中的极品。

“好剑!”敬亲王大声赞道。

“这剑么,六爷便也拿着罢。”仁曦微笑道。

敬亲王一愣,他不明白仁曦因何要赐给自己一把宝刀之外,还要再赐给自己一把宝剑,正要发问,仁曦便给了他答案。

“六爷,这剑名你刚才想来也看到了,我看这剑名的时候,便打算将这剑赏给在日本的那位林文襄胞弟,只可惜他现在回不来,所以这剑,六爷暂且先替我收着,到时候等他回来了,六爷便给他好了。”仁曦不动声色的说道。

“臣代林逸青,谢皇太后恩典!”敬亲王心中又惊又喜,他今天前来觐见,本来就是想和仁曦太后私下商量如何保林逸青,并将今日同俄德日三国公使会面的情形说给仁曦太后知道,但没想到仁曦太后却给自己演了这一出。

这把全隆御制宝剑名为“贯日”,赏赐的人又是执行削日大计的林逸青,这当中的含义,再清楚不过了!

皇太后不但要保林逸青,还要等他回国之后,予以重用!

“六爷今儿个算是给咱们大乾出了大大的一口恶气,林逸青不但削日成功,还连着灭了俄国人几道,让他们现在失了威风,西北和东北皆得平安,林逸青的功劳极大,现在我估摸着,俄国人和日本人定是铁了心要取他的性命,我怕他一个人应付不来,现在萨人大势已去,他的安危,便着落在母国身上了,六爷定要想法子保他平安归来。”

“臣遵旨!”敬亲王立刻应道,“臣定当保得其平安归国!”

“林逸青是必须要保的,必要时,可以兵势相迫,但六爷记着,切不可因此而同俄日构衅,咱们大乾现在的情形,六爷是知道的,经不起折腾,但又不能在俄日面前现了怯,所以这当中的分寸,就得靠六爷把握了。”

“臣晓得个中利害,皇太后放心便是!”敬亲王答道。

“当年图尔虎特部东归,众大臣皆以为招降纳叛,为邻国所不容,担心自此兵祸连结,然高宗皇帝圣慧洞明,处置极当,不但得图尔虎特部归心,俄国也未敢因此而同我大乾交兵,今儿林逸青的事儿,个中为难程度,又甚于图尔虎特部东归,六爷务须小心在意。”仁曦又叮嘱道。

“臣明白此事难办,定当小心在意!”敬亲王恭声道。

仁曦看着敬亲王,微笑道:“这些六爷想是都知道的,我这会儿唠唠叨叨的,就是给六爷提个醒儿,六爷不必惶恐。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想周全点儿总是好的,若是当真出了意外,六爷也不必担心,还有我们姐妹帮衬着六爷呢。”(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四百七十五章护侨先驱

听到仁曦太后最后这番话,敬亲王的心里明白,她是在给自己交了底。

有她这样的保证,敬亲王心中底定,他已然打定了主意,要放开手脚的大干一番了。

又谈了一会儿之后,仁曦太后示意觐见结束,敬亲王告退,仁曦太后命二总管李锦泰送敬亲王出园,李锦泰领命,引着敬亲王前往园中的小火车站。

在送敬亲王上了小火车之后,李锦泰的心里也是长出了一口气。

刚才敬亲王和仁曦太后的谈话,他全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些天他也一直为林逸青的处境担忧,而刚才敬亲王和仁曦太后的对答,彻底打消了他心中的疑虑,让他的心情也变得格外欢欣舒畅。

送走了敬亲王之后,李锦泰记起了仁曦太后吩咐的要他去储秀宫查看新选进宫的宫女子,留意要进园子的是哪些,然后回报,便顺便前往紫禁城而去。

选拔进园子的宫女,自有储秀宫的掌事宫女负责,李锦泰身为太监首领,也只管太监,正常是管不到宫女头上的,但宫女太监虽然是两个系统,却全都是侍候皇帝太后的人,相互之间需要配合,是以很多事情都是双方商量着办,仁曦太后自然清楚手下人的这些个不成文的规矩,是以才让李锦泰前去办这件事,目的当然是为了让手下人能更好的为她服务。

李锦泰到了储秀宫,掌事宫女笑呵呵的前来迎接,她知道李锦泰的来意,没有特意把新来的小宫女们都叫来让李锦泰观看,而是直接引李锦泰去了小宫女们的住处,让他在暗处观看。

大乾宫廷里有个传统的规矩,就是太监全是中原人,而有头有脸的宫女,必须是渤人,而且必须是上三部青龙、白虎、朱雀部的渤人。无中原人宫女。凡是伺候太后、皇后、妃子、格格的宫女,中原人是挨不上边的。储秀宫的宫女更要求要正根正派,规矩也特别严。给皇太后寝宫碰完头以后,就要拜见“姑姑”(掌事宫女的俗称)了。宫女们之间有句话流传:“老太后好伺候。姑姑不好伺候。”

乾宫里有个制度,就是宫女当上四五年,年岁大了,到十七八岁,就要打发走。好出去嫁人,这是祖先留下的恩典。新宫女入宫后,管上一代的宫女统称“姑姑”,另外,还有专管她们的“姑姑”,即掌事宫女,新入宫的宫女们都要跟她学规矩。掌事宫女的权力非常大,可以打,可以罚,可以认为哪个宫女没出息。调理不出来,打发她当杂役去。但她们一般主事时,都是当差快满的人了,急着要找替身,自己好回家嫁人,是以对新宫女也会尽心尽力的教,也会替她们说几句好话,把她们捧到台上头去,好把自己替换下来。掌事宫女的火气非常大,动不动就拿宫女们出气。常常是不说明原因,就先打先罚。打还好忍受,痛一阵过去了,就怕罚。墙角边一跪,不一定跪到什么时候。掌事宫女所有的事,都由宫女们伺候,洗脸、梳头、洗脚、洗身子,一天要用十几桶热水。日常的针线活更不用提了,掌事宫女们都是好漂亮讲模样的人。处处抢阳斗胜,对衣服鞋袜都十分讲究,天天地拆、改、做。宫女们天刚一发亮就起来,深夜里才睡,生活其实是很苦的。

“新来的这些个孩子,都很伶俐的,手艺也调教出来了,李总管看着如何?”掌事宫女指了指正在做针线活儿的小宫女们,微笑着向李锦泰问道。

李锦泰仔细的打量着这些年纪多在十二三岁左右的小宫女,这时一个小宫女似乎觉察到了有人在看她们,一抬头,目光刚好和李锦泰碰了个正着。

一般的时候,如果有新来的小宫女碰到这样的情况,会显得很是慌乱,赶忙扭头,可面前的这个小宫女却只是静静的和李锦泰对了一眼,然后便低下头,忙着自己的女红。

不知怎么,她这轻轻的一瞥,却令李锦泰心里一动。

乾宫里有个很好的传统,当宫女的要朴素,说话行动都不许轻浮。要求有宫廷气派,像宝石玉器一样,由里往外透出润泽来,不能像玻璃球一样,表面光滑刺眼。所以宫女们不许描眉画鬓,也不穿大红大绿。一年四季由宫里赏给衣裳。春天到二月,由太监领着人在体和殿外边,东廊子的屋子里量衣服尺寸,由头上到脚下,包括鞋袜在内。这是准备夏天穿用的。以后都是上季量下季的。因为年岁小,长得快必须一个季度量一次。每次赏给宫女们是四套,由底衣、衬衣、外衣、背心,算一套。衣料是春绸、宁绸的多,夏天也有纺绸的。除去万寿月(皇太后生日所在月份)能穿红的、擦胭脂、抹红嘴唇以外,她们一年差不多穿两色衣裳,春夏是绿色,淡绿、深绿、老绿可以随便,但不能出大格;秋冬是紫褐色的,惟一能争奇斗胜的,是袖口、领口、裤脚、鞋帮的子和绣花,但也是以雅淡为主,不能过分。宫女们发式有两种,中原人宫女一般是乌油油的大辫子,辫根扎二寸长的红绒绳,辫梢用桃红色的子系起来,留有一寸长的辫穗,用梳子梳匀,蓬松着,鬓边戴一朵剪绒的红绒花,渤人宫女则是齐肩短发,用红绒绳在中间束起。她们脚下一律白绫袜子,青鞋上绣着满帮的浅碎花,透着喜兴,看着利索、爽眼。

刚才的这个小宫女,梳着齐肩的短发,清秀可人,一望便知是渤人宫女。

“怎么样?不知李总管相中了哪几个?”掌事宫女似乎看出了什么,微微一笑,“莫不成李总管看上香芸了?还真是巧,她也是直隶河间府人,和李总管是同乡呢。”

“噢?呵呵,姑姑说笑了,我只是来过一眼,最后还要皇太后定夺才是。”李锦泰呵呵一笑,回答道,装作不经意的又望了那个叫香芸的小宫女一眼。

当下李锦泰指点了几个小宫女,故意没有将香芸点在内,但他知道。过后掌事宫女报上来进园子侍候仁曦太后的新宫女当中,是一定会有她的名字的。

此时的李锦泰并不知道,他的命运,从此将和这个叫香芸的小宫女连接在了一起。直到生命的尽头。

※※※※※※※※※※※※※※※※※※※※※

乾国,福州,船政衙暑。

书房中,船政大臣丁雨生正在奋笔疾书,拟着奏稿。

今天是“超勇”、“扬武”两艘装甲巡洋舰舾装的日子。但和往常不同的是,丁雨生却没有前往船厂,而是专心的拟着奏稿。

而且和以往不一样的,是这一次他拟的奏稿的内容,不再是和造船有关,讲的是海军护侨的内容!

在时人的一般印象中,有“丁鬼奴”之称的丁雨生是中土近代富有改革精神的政治家,洋务运动的实干家。但不为人知的是,他在办理洋务和对外交涉中,对海外侨胞有了新的认识。较早提出了一系列重视、关心和保护侨胞的建议和措施,其中不少为朝廷采纳,是一位功不可没的护侨先驱者。

丁雨生的护侨思想首先源于他对海外侨胞的经济力量迅速成长,有利于中土“自强求富”的认识。近世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在全世界的发展给勤俭精明的中土侨胞提供了发展条件,西方殖民者与土著的隔阂更使他们有了发展良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本世纪后期,侨胞已经有了相当的经济力量。最先认识到海外侨胞实力的,是一部分与“洋务”相关的沿海地方官员。彤郅五年七月。广东巡抚蒋益沣上奏“内地闽粤等省,赴外洋经商者人非不多。新加坡约有内地十余万人,新老旧金山约有内地二十余万人,槟榔屿、伽拉巴约有内地数万人。”奏请朝廷“派遣使臣前往各处。联络羁维,以便上下之情通,而内外之气聚”。随后,“出身贫寒,起于州县,周知民隐。而又生长于广东侨乡”的丁雨生指出“查闽粤之人,其赴外洋经商佣工者,于暹罗约有三万余人,吕宋也有二三万人,加拉巴约有二万余人,新加坡约有数十万人,槟榔屿约有八九万人。新老旧金山约有二三十万人。”建议朝廷“妙选使臣,分驻各国,或数国兼遣一使,或一国专遣一使”。他还陈说遣使的作用可以“通中土之情款”,则中土出洋之人,必系恋故乡,这样“中土就多得一助”。

虽然有少数地方督抚大员表示反对遣使,但由于洋务派首领曾伯函、左季皋、李绍泉等人的极力赞同,加上西方列强的压力和劝诱,总理衙门最终决定遣使出洋,但在人选问题上颇费周折。当时,传统观念仍深深地影响着大多数天朝官吏。他们多不屑从事外交,甚至对出使外国视为畏途。彤郅十三年郭筠仙被任命为乾国驻英公使,其友人李鹤年和冯玉骥极力劝他不要到“蛮夷之邦”。洋务派官员则担心中土缺乏可充当使节的人才。对于人选这一问题,丁雨生有独到的见解,他在《海防条议》中说涉外人才,“只要能任时局之艰巨,不必复计资格之有无”。彤郅七年,丁雨生独具慧眼,将出身秀才的李丹崖推荐给两江总督曾伯函,建议派李丹崖随容宏前往外国考察。光旭元年,丁雨生又推荐李丹崖出使外国。李丹崖先后到了法国、英国,后来署理驻德大臣,兼充出使奥地利、意大利、荷兰大臣等,成为当时外交界的佼佼者。另外,丁雨生选才的目光还投到侨胞之中,“现在新加坡俄国领事,即中土番禺人胡姓(胡璇泽),新加坡十数万侨民皆听胡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