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贤德妃-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现在顾不上想这些细枝末节,西闲在意的,仍是一个赵立。
  既然断绝了赵立在路上泄密的可能,那就不用过分着急了,剩下的时间还可以仔细筹谋。
  西闲之所以如此关心赵立,当然不是她方才对顾恒所说的原因,而是因为她知道,废太子的死,的确并不那么简单。
  赵启被贬放到金陵一带,也是太上皇苦心孤诣,想让自己的儿子在温柔乡里颐养天年。
  但是赵启被废为庶人,日子自然不会那么好过,大概是听说“天府”之佳,竟浪荡到了渝都。
  本来也无妨碍,毕竟赵立的叛军被死死地围困在蜀中城内,赵启完全是可以在外头横着走的。
  谁知偏偏赵立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地出了城,而且神不知鬼不觉摸到了渝都,杀死了赵启。
  诚如吴贞之前所预言的,西闲的确是想要赵启死,而且一直都没有忘记。
  因为不管赵启是否是失手,却是他亲手推了苏舒燕,在西闲心目中,这人给废妃一样该死,只是废黜,完全不足以解开她心头之恨。
  毕竟苏舒燕是一尸两命,又怎么不能送他两人去给苏舒燕赔命呢?
  但是西闲万万没想到,在她还没谋划妥当之前,已经有人替她动了手。
  那个人,自然就是当时接了圣旨去蜀中宣诏的关潜。
  本来西闲还没想到,只是听说废太子之死后略觉疑惑。
  为什么竟然如此天随人愿?
  可是世上哪里有这样痛快的事,不过是有人苦心孤诣谋划罢了。
  尤其是听赵宗冕说起当时关潜曾身先士卒,带人冲锋陷阵。多半是在那时候,跟赵立接洽,或通风报信,或有意放行,让赵立去报仇。具体详细,不得而知。
  最主要的是那根关潜特意送给她的竹笛。
  泰儿曾问:“怎么只给母妃?”
  是啊……关潜很疼爱泰儿,为什么只给她这竹笛。
  关潜明明是用那湘妃斑竹,向她告知:仇人已经死了。
  从桃城到雁北,从雁北到江南,从江南到京城。
  那个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少年,是最了解西闲心意的。
  所以在西闲亲自动手之前,他送了这一份大礼给她。
  但是太上皇那边,早起了疑心。
  西闲不怕他怀疑是自己动的手,只是如果妨碍到关潜,她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本来是想除掉赵立的,就如顾恒所说那样。
  西闲之所以选定了顾恒,一来是向来的相处,觉着顾恒人品可靠,二来,却是因为先前的弹劾之事。
  顾恒明明知道了她跟成宗密谋,却敢对赵宗冕守口如瓶,而西闲如今所需的人,正也得有如此胆识,放眼宫内,除了他,仿佛没有人敢如此对待赵宗冕了。
  虽然冒险,却也只得一试。
  且说顾恒回到了勤政殿,赵宗冕道:“去哪儿了?”
  顾恒道:“甘露宫娘娘召见。”
  赵宗冕问道:“叫你去干什么?”
  “因为宫里新安排了众贵主的住处,娘娘吩咐我约束好侍卫,尤其是延秀宫周围不可任由他们乱走,免得冲撞了贵主。”
  赵宗冕一笑道:“这种小事也叫你亲自过去。”
  “事关皇上的后宫,怎能说是小事。”
  赵宗冕听了这句,突然道:“小恒,你什么时候,跟陆尔思成亲啊?”
  见顾恒不答,赵宗冕道:“还是赶紧吧,及早生个孩子出来,泰儿也有个玩伴,如今朕的二小子都有了,你不觉着孤家寡人太没趣了吗?”
  顾恒问:“皇上怎知道是个皇子不是公主?”
  赵宗冕道:“只是有那么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顾恒皱眉:“皇上这是何意?”
  赵宗冕道:“一个就够头疼了,再添……哼,你真以为儿子多是好事啊。”无奈地叹了声,大手一挥道:“赶紧叫钦天监选日子,你不着急,朕都替你着急了。”


第149章 0806二更
  缇骑押解赵立的事, 本来跟顾恒没关系, 只是他作为赵宗冕的心腹, 难免会接触到一些机密。
  本来他管的是龙骧卫跟禁军,镇抚司的事不归他辖制,顾恒也并不想插手, 但因西闲这一问, 情形自然不同了。
  后两日, 赵宗冕果然命关潜为南行招抚使, 前去向孟氏宣告纳降安抚书。
  这天下午,镇抚司的镇抚使郑玄入宫面圣, 顾恒猜到他必会禀告押解赵立之事, 只是凝神细听,却只隐约听到什么“很快、顺利”之类,可见此事郑重,所以才会这样沉声谨慎回复。
  顾恒在外又等了半刻钟,门才打开。
  郑镇抚使出门,不免同顾恒寒暄几句, 顾恒故意道:“镇抚司最近像是很忙, 人手可够吗?”
  郑大人笑道:“因出外差,京内人手的确有些欠缺。顾统领这里有没有好手借调几个给我们?”
  都知道龙骧卫是朝廷内卫,个个人才, 但顾恒为人却很不好相处, 更加“爱兵如子”,自己打骂可以, 是绝不肯给别人呼喝的。
  郑玄本也是随随便便搭讪一说,没想到顾恒道:“都是兄弟,何必客气,看郑大人近来甚是忙碌,如果有需要,从龙骧卫天字营里先抽调四百人给郑大人差遣就是了。”
  郑玄喜出望外:“此话当真?”
  顾恒道:“回头我吩咐一声,让他们去镇抚司报到便是。同是为皇上效力,何分彼此。何况宫中无事,他们也只是每天操练,与其在这里自己打自己的演练,不如先去镇抚司历练一番,必然比空打要好些。”
  郑玄笑道:“这实在如同雪中送炭,兄弟多谢了。”
  顾恒道:“不用客气。对了,你方才所说外差,可是往南边押解赵立一行?按行程也该回来了,怎么如此耽误。”
  郑玄方神秘说道:“刚刚就是跟皇上禀告此事呢,如今已经走到雍水了,只要路上顺利,不出三日就回抵达京城。”他说了这句又忙道:“可回来后自然另有任务,顾统领那四百人可一定得……”
  顾恒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出去的话岂有反悔之理。放心就是。”
  郑镇抚司这才笑嘻嘻地去了。
  顾恒目送他去了,心中惦记着“三天”之说,转头看向甘露宫的方向,本能地想把这个消息赶紧先告诉西闲,要如何反应且看她的示下。
  正想前往,就听到殿内太监道:“皇上传顾统领。”
  顾恒只好先回殿中,却见赵宗冕正端着个玉碗,不知在吃什么。
  赵宗冕一边吃一边看着顾恒,含糊不清地说道:“你过来,过来。”顾恒一直走到桌边,赵宗冕才说:“你刚才在门外,跟郑玄说什么了?”
  顾恒道:“郑大人诉苦说人手不够,我借调了四百龙骧卫给他。”
  “你向来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这次怎么如此大方?”赵宗冕说着,回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太监,“再盛一碗。”
  “不过是守望相助罢了。”
  顾恒说着扫了一眼,见旁边那天青色的汤锅里,却泡着些似藕粉,芋圆,又像是冰碎似的东西,琥珀色,还浮着星星点点的碎花瓣,有一股清淡的异香。
  顾恒见赵宗冕吃相不忍卒读,不由道:“皇上什么时候爱吃这些甜腻之物。”
  赵宗冕正示意太监把那碗给他,闻言道:“则是贵妃记得的一个方子,特叫御膳房做的,朕尝着还好,你既然不爱吃就算了。”
  顾恒这才想起,先前甘露宫的小江子是提着一个匣子过来了一趟,他只依稀记得是送吃食,却忘了这件。
  一时忙道:“今日天格外热,若皇上赏赐,自然不敢推辞。”
  赵宗冕笑道:“算你识相,别人想吃还吃不着呢。”
  顾恒这才接在手上,银匙挑了些尝尝,微酸微甜,清凉沁香,似冰非冰的到了舌尖便融化了,吞下咽喉仍齿颊留香,让人迫不及待想再吃第二口细细品尝。
  大暑天的吃这种东西是最合适不过,种种滋味简直恰到好处,顾恒这才明白为什么赵宗冕吃的那样。
  顾恒吃了两口,忍不住道:“贵妃娘娘真是心灵手巧,我从未吃过这样的好物。”
  赵宗冕面有得色道:“她最爱看闲书,指不定又是从哪本书上记下的老方子呢,是调制了几天后才总算熬成了的。”
  赵宗冕把玉碗放下:“好了,其实是有件正经事要交给你去做。”
  顾恒闻言,忙把剩下的先都喝了,才将碗放下:“皇上请说。”
  赵宗冕道:“方才郑玄来,说镇抚司押解赵立已经到了雍水,不出三天就能到京城。不过……朕有些不放心,所以想让你出城直奔雍水……”
  顾恒甚是震惊,面上却还不动声色:“去雍水做什么?”
  赵宗冕道:“保护赵立,别让他出任何差池!”
  过了会儿,顾恒才问:“难道……会有什么人对赵立下手吗?总不会是太上皇吧?”
  赵宗冕摇头道:“总是心里不踏实,只有派你去看着才放心些。”
  顾恒的心怦怦乱跳,心里想毕竟要先去跟西闲告诉一声。
  不料赵宗冕又道:“事不宜迟,你立刻出发,赶在天黑前出城吧。”
  ***
  甘露宫。
  小江子是在傍晚才探听到顾恒出宫的。
  因顾恒是领了密旨出宫,所以宫里人大半都不知他是几时离开,又是往哪里去。
  西闲得知消息,一时摸不着头绪。
  小江子道:“娘娘好生歇息,奴才再去探听。”
  西闲正害头疼,便没说什么。
  这几日西闲每每头疼,倒不是因为那些才入宫的贵主或者待选秀女。
  这些年来,雁北王府的一切大小事都是吴王妃管理,先前在宫中亦是同样。可虽如此,西闲毕竟心细,隐约知道些内情。
  赵宗冕的二十多万雁北军,在雁北自有军垦,口粮上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但军备上,铠甲,兵器,军马等,多半需要雁北的财务司负责。朝廷那边是很难指望的,毕竟那会儿成宗一心想着从雁北军切些东西出去,哪里肯往里填补。
  而雁北军之所以扩展的这样快,完全是因为雁北是给赵宗冕一个人带起来的,军队维护长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军队垦荒自给自足,一步步安营扎根,才从一穷二白,扩展出偌大的雁北城。
  这种情形下,就算知州府的运作,包括所有各司,也都在赵宗冕掌控之中。
  陆康是后到雁北的,慢慢了解状况,却也无法改变局面。
  但如今掌管的是天下,这就比原先更复杂多了。
  而且最要紧的是,原先在雁北赵宗冕是一呼百应,现在,就算是京城六部,也是各有心思的。
  户部已经来哭穷了几次,因为要支援对赵立之战,以及对孟氏之战,还有先前南边江口决堤,以及雪灾救护等,且最近还有秀女之选,耗的国库颇为空虚。
  赵宗冕觉着很不可思议:“太上皇在的时候,库里就这么点儿钱?”
  户部尚书道:“这还多亏了皇上先前带兵的时候,打退了北蛮那场仗,要知道在此之前,我朝每年都要往北蛮运送数万石粮食,马匹,布匹之类……不然的话,早就支撑不住了。”
  赵宗冕很是愤怒:“胡说,先前废太子监国的时候,明明富得流油。怎么轮到朕当家,这个家就穷了?”
  尚书无言以对,只能跪地请罪。
  这数日西闲已经命内务司,把进宫三年以上的宫女,太监,愿意出宫的,便发给银钱,许他们出宫。
  内务司统计了名册,足有五六百人在出宫之列。
  而如今后宫里,赵宗冕虽没几个妃嫔,除了她,柳姬,就是才进宫的五位。
  但养心殿内还有个太上皇,太上皇的周围,却也有几个太妃,都在后宫里颐养天年。
  且待选的秀女们,先前落选而去的,都需要钱,只是西闲也听说朝上的情形有些艰难,便只暂时自己想些法子。
  这日泰儿从御书房回来,却是赵宗冕陪着的。因泰儿也渐长大,留在勤政殿不大方便,赵宗冕便叫他去了御书房里读书听课。
  西闲接了父子两入内,赵宗冕见灯光昏暗,放眼看去,是少点了许多灯,便问缘故,西闲道:“晚上用不着那许多,且灯光太亮了,照的眼晃,睡不着。”
  赵宗冕望着她,也没说别的。
  灯影中,仍是他习惯的那张容颜,可再往下就发现,西闲的肚子已经大了起来,比上次怀着泰儿不同,这一胎好像格外大些,看的赵宗冕心有点慌。
  西闲见他转开头去,便道:“是了,今晚上皇上不如去别处安歇吧。”
  毕竟几位贵主都已经进了宫,她又不便侍寝,各家里都盼望着呢,这数天赵宗冕却都没有去过任何一处。
  赵宗冕听她如此说,不知为什么心里有点乱。
  西闲略一沉默,道:“范尚书府的小姐明艳动人,章国公家的女孩儿甚是可爱,镇国将军之女,倒是有些将门虎女的风范,想必会跟皇上投契……至于……”
  “好了好了,不要说了,”赵宗冕一抬手,“知道了。”
  他站起身来,往外走了两步,西闲起身相送,赵宗冕回头看她一眼,因今晚的确少点了许多灯,他的脸色看来也灰暗模糊,西闲亦不敢细看,只道:“恭送皇上。”
  等她再抬头的时候,赵宗冕已经出宫去了。
  只剩下泰儿立在旁边,拉了拉西闲的手。
  西闲低头,强打欢颜:“热不热,要不要先沐浴?”
  泰儿眨了眨眼,突然露出笑容:“不热,母妃呢?”
  西闲道:“母妃也不热。”
  泰儿指着她的肚子:“弟弟呢?”
  西闲一怔:“怎说是弟弟?”
  泰儿想了想:“听父皇说的。”
  西闲哑然一笑:“他也很好,又乖又安静。”又道:“既然不热,那就等会儿再沐浴,先把今儿学的功课再温习温习。”
  阿芷捧着一盏灯过来,放在泰儿面前的桌子上。
  泰儿在灯影下看了会儿书,忽然说道:“母妃,不如让父皇把那个什么七彩琉璃灯给母妃要来,摆在宫里吧。”
  “什么七彩琉璃灯?”
  “今儿苏侍读跟我说的,说是在江南看过,是哪个富商拿出来炫耀的,据说原先是摆在废太子东宫里的东西呢。”
  西闲心头一动:“是吗?”
  东宫的东西,自然都是御制之物,怎么会流落到什么富商手中。
  西闲问道:“伴读可还跟你说别的了吗?”
  泰儿想了想:“只说那盏灯价值连城呢。没说别的了。”
  且说赵宗冕离开甘露宫,贴身内侍问道:“皇上想去哪里?”
  赵宗冕想着西闲的话:“那就去那个范……”
  “延秀宫范贵主。”内侍忙要命身边小太监去延秀宫传旨,赵宗冕道:“不用了,就这样过去便是。”
  于是挑灯往延秀宫而来,远远地却见宫门口立着两个小太监,都在打盹,走近了还没醒。
  那内侍上前,一巴掌打醒一个,两个小太监给打的昏头转向,不知发生何事。
  此刻赵宗冕已经进门。
  门洞内的灯笼摇摇晃晃,将他的影子投在地上。
  赵宗冕脚才迈进门槛,就听有个声音从身侧不远传来,幽幽道:“看样子今晚上,皇上应该还是歇在甘露宫娘娘那里,妹妹还是别等了。”
  “那一定是的,”另一个嘀咕说道:“入宫前就听说贵妃娘娘专宠,现在看来,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怎么能这么说?”
  “哼,明明身怀有孕不能承宠,却还要缠着皇上不放,难道敢做不许说吗?”
  赵宗冕转头看向旁边,却见几株紫薇花树郁郁葱葱的,挡住了廊下说话的两人。


第150章 0807一更
  话音刚落, 先前那人叹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