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我当皇帝-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风听田丰这么一说。
  就能猜到陶谦的这个做法,确实没安好心。
  要知道,当初陶谦答应的可是,只要能让曹操撤军,就要给赵风两百万石粮食。
  而曹操撤走后,陶谦却说自己缺粮,给不了那么多,还想分期支付。
  经过崔琰的谈判,最后才谈到收割春粮后,要支付一百万石粮食,剩下的一百万石粮食,依然要分期支付。
  当然,赵风不想与陶谦有太多瓜葛,因为知道陶谦迟早要亡,所以把另外的一百万石粮食,送给了刘备。
  而这次,陶谦却能拿出一百五十万石粮食。
  说明陶谦当初明明能够拿出足够的粮食,却偏偏要扣下一部分。
  而如今,陶谦在得知曹操要继续攻打他时,他才把一百万石粮食,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万石粮食。
  毕竟曹操之前集合大军的动静,赵风在半个月前就知道了。
  陶谦自然也会知道。
  而赵风与曹操之间,没有完全交恶。
  所以对于曹操要对谁用兵,也不太在意,自然也不会耗费人力,去打探这种消息。
  因为这种消息,是有时效性的,用不了多久,自然会传出来。
  所以没必要牺牲兖州情报人员,去得到这种消息。
  但陶谦不同,毕竟曹操之前就进攻了陶谦。
  虽然最后撤走,但这次曹操又准备用兵,兵锋指向陶谦的可能,是最大的。
  所以陶谦必然要,耗费以前安排的暗子,来打探消息。
  那么陶谦自然会比赵风,提前知道曹操的兵锋。
  也就有了陶谦的这次运粮安排。
  另外还有一点。
  陶谦在文书中交代,因为曹操准备用兵,陶谦为了以防曹操对徐州用兵。
  所以这次运送一百五十万石粮食的粮队,根本没有派遣军队护送。
  要知道,当初赵风借道青州,返回冀州时。
  青州的张燕所部,就有一些异动。
  虽然最后没有对赵风发起进攻。
  但赵风估计,是因为利益不足以让张燕的部下将领,对赵风所部发起进攻。
  毕竟当初赵风返回时,是没有携带太多粮食的。
  但赵风和张燕的关系,也因此没有之前那么和睦了。
  而且不管这些异动,是跟张燕有关,还是跟张燕无关。
  都说明张燕对赵风的态度,开始发生了转变。
  哪怕张燕对赵风的态度依旧,但张燕麾下的将领,对赵风肯定是有想法的。
  毕竟现在,青州即将完全纳入张燕的治下,那么自然需要为以后开始谋划了。
  而青州离徐州那么近,陶谦自然老早就会在青州安排暗子。
  那么青州张燕对赵风的做法,陶谦自然也是知道的。
  如今陶谦既然让粮队借道青州,但又没有派遣大军护送。
  这等于是告诉张燕,不需要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把粮食,直接打包带走。
  要知道,张燕可是一直缺粮的,都缺了几年了。
  这一百五十万石粮食的诱惑,那是相当大的。
  别说没有大军护送了,哪怕有大军护送,张燕的部下将领,都可能会动些心思。
  而赵风如果想让这些粮食,安全的送回冀州,那就需要派遣大军,前去接应。
  到了那时,陶谦自然会让粮队缓慢前进,然后让赵风的大军,进入徐州。
  之后陶谦就可以想办法,继续劝说赵风救援他了。
  抛开这个不说。
  赵风的突然行军,对于曹操来说,也是一种挑衅。
  毕竟上次就是因为赵风耗在那里,才让曹操无功而返,撤回兖州的。
  虽然赵风没起到什么大的作用,但也不是一点作用没起。
  而赵风这次又派兵前往徐州,哪怕跟曹操说自己是去接应粮食,但你也要曹操会信啊!
  所以田丰才说,陶谦没安好心。
  因为只要赵风的大军前往青、徐一带,必然会得罪曹操。
  而赵风如果不派遣大军,前往青、徐一带接应粮队,那么这些粮食,很可能就会被张燕给抢走了。
  毕竟青州混乱,不但有张燕的黑山军,也有公孙瓒的田楷所部。
  另外还有类似管亥的,这种青州黄巾余部所在。
  毕竟当初不是所以的青州黄巾,都投靠了张燕的。
  所以,一但粮食被劫,张燕有无数种借口,来推脱掉!
  手机用户请访问:
  ………………………………


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终决定
  赵风沉吟了一下:“元皓兄以为,我们该如何应对?”
  毕竟不管怎么说,也是一百五十万石粮食。
  如果用来养兵,可以够五万大军,吃上一年半。
  如果只是养活县兵,可以让五万县兵,吃上两年!
  真要被张燕或者张燕的部下给劫走,赵风肯定也会心有不甘。
  田丰沉吟了一下:“青州张燕缺粮,各路诸侯尽知。”
  “乘着陶谦的粮队,还没抵达青州。”
  “主公可派一人,前往青州,然后告诉张燕,主公愿意借他们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度过这段日子。”
  “然后按照上一次协议的内容,让张燕分期归还便可!”
  田丰的意思,很简单。
  就是先派人去跟张燕说,赵风这边愿意借他粮食,让他度过难关。
  等张燕同意后,赵风再把陶谦送来的一百五十万粮食,交给张燕。
  然后让张燕日后慢慢归还。
  赵风沉吟良久:“张燕或者说,张燕的麾下,对我们早有异心。”
  “我们这么做,可是在资敌啊!”
  田丰可是最早跟赵风的一流谋主。
  而且田丰,早就想助赵风,成就王霸之业。
  所以对于赵风与田丰来说,想要成就王霸之业。
  那么天下所有的诸侯,都是敌人!
  何况赵风在前些日子,还入住了王府。
  虽然把王府改成州牧府,但其用意也表露了出来。
  赵风以后,最少也是要当王的!
  至于更进一步,那就要看个人怎么去想了。
  越有才华、越有胆魄的人,自然会想到那一步。
  平庸之辈,自然想都不敢想!
  田丰感叹了一下:“也不算资敌。”
  “以青州目前的局势,张燕迟早会度过难关。”
  “这样也只是让张燕,提前度过难关而已。”
  “反正以后也是要归还的。”
  “也算限制张燕以后的发展!”
  赵风沉吟了一下:“把粮食让给张燕,我总觉得太便宜他了。”
  “当初那么帮他,让他成为一方诸侯,他却这样回报与我。”
  “不过,这也是立场不同而已。”
  “他毕竟也是青州刺史!”
  突然,赵风灵机一动:“我突然想到。”
  “吕布还在青州乐安国驻扎。”
  “元皓以为,我把粮食交给吕布如何?”
  田丰略作思考,大笑道:“此举甚好!”
  “既能挑拨张燕与吕布的关系,又能助吕布做大。”
  “以吕布的作战能力,张燕要是让吕布做大了。”
  “以后青州归属于谁,还真说不清楚!”
  田丰这么想,也没错。
  毕竟青州田楷所部,目前还没有完全击溃。
  张燕就算知道这事,也不敢去找吕布麻烦。
  否则吕布跟田楷联合,然后反戈一击,去进攻张燕。
  青州最后会归属于谁,还真不好说。
  以吕布的为人,只要把那一百五十万石粮食,视作自己的东西,肯定不会让张燕抢走。
  何况,青州乐安国与徐州琅琊国,也就隔了个青州齐国而已。
  吕布出兵过去接应粮队,毫无问题。
  而且,齐国不大,比冀州赵国还要小!
  当然,赵风清楚,田丰不清楚吕布以后会去兖州。
  所以有此想法,也没错。
  而赵风只是单纯的,不想让这批粮食,进入张燕的腰包而已。
  哪怕送给吕布,也比给张燕强。
  毕竟青州越乱、越弱,赵风在拿下幽州后,才能以更小的代价,拿下青州。
  另外,吕布做大以后,也会给曹操造成巨大的麻烦。
  这样还能牵制曹操。
  可谓一举两得!
  赵风唯一担心的,就是怕吕布会把曹操给干掉。
  那以后的天下局势,赵风就无法做到先知先觉了。
  赵风点了点头:“既然元皓兄也认为好。”
  “那就这么去办。”
  “只是,派何人前去,比较好?”
  田丰沉吟了一下:“崔主簿,鲁司马,都可以前去!”
  赵风听到这两个人选,也沉思了起来。
  崔琰目前是主簿之职,但才能方面毋庸置疑。
  以后肯定是要身居高位的。
  让崔琰去,也算是增加崔琰的功劳。
  比较赵风与吕布的关系,目前还算和睦。
  而且崔琰是去送好处的。
  吕布自然不会为难崔琰。
  鲁肃目前是军师司马,田丰以前也任职过此职,郭嘉现在也是这个职务。
  不管是鲁肃还是郭嘉,那都没得说。
  所以让鲁肃前去,也没问题。
  因为想让鲁肃快速升职,就需要让鲁肃获得更多的功劳。
  不然凭白提高鲁肃、崔琰的职务,虽然其他人不会说什么。
  但难免会留下隐患。
  至于郭嘉,目前还在野王驻守,功劳自然没得说。
  只是鲁肃和崔琰二人,赵风一时,也不好选择。
  毕竟,崔琰本身就是人才,又来的早一些,让他去捡功劳,为以后升职打下基础,是应该的。
  但鲁肃,却是谋主一级的人物,分量自然要高于崔琰。
  另外,赵风也担心,如果让鲁肃去的话,此事过后,崔琰可能会生出异心。
  毕竟鲁肃是拜自己为主,以后要辅佐自己成就王霸之业。
  而崔琰只是普通征辟而已,所以在崔琰的心中,只是在为大汉效力。
  帮赵风是为大汉效力,帮曹操、陶谦、刘表,同样也是为大汉效力。
  万一让崔琰生出异心,准备离开自己。
  那赵风就得不偿失了。
  沉吟良久:“就让崔琰,去跑一趟青州吧!”
  赵风这也是衡量利弊后决定的。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之所以这么安排,其实主要也是因为,崔琰确实是人才,赵风担心此举会让崔琰与自己离心离德。
  毕竟之前赵风入住王府,就已经有人开始离心离德了。
  因为这个暗示,实在太明显了。
  当然,也因为赵风名义上,没有僭越。
  所以即便离心离德,也不会太过激。
  赵风可不想让崔琰,因此而离开自己。
  这也就是崔琰这种大才,才有的特殊待遇而已。
  如果只是普通人才,赵风根本没必要去思虑太多。
  至于鲁肃,赵风只能再去想其他功劳比较多的简单任务,来让鲁肃捞取功劳了!
  ………………………………


第八百二十二章 扩充亲卫
  赵风之所以没有直接传召崔琰,来亲自下达命令。
  并不是因为崔琰开始离心离德,赵风看不惯崔琰。
  而是崔琰毕竟只是主簿之职,田丰则是别驾从事。
  加上这个任务,也没什么太大的难度。
  所以就直接让田丰去通知一声了。
  当然,因为要前往青州,也不是一点风险都没有。
  所以功劳也很多的。
  毕竟前往吕布所在的乐安国,就需要经过张燕的其他治地,也会略有风险。
  另外,崔琰还要带着吕布,去接收那一百五十万石粮食,然后与吕布再进行交接。
  因为不管怎么说,这粮食都是陶谦支付给赵风的好处。
  在交接给吕布时,怎么能没有自己人在场。
  而吕布得到这些粮食后,张燕会如何对待吕布,也不好说了。
  说不定就会因此引发战事。
  而一但双方交战,崔琰的安危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即便吕布会派人保护崔琰,但战场之上,难免会发生意外!
  时间缓缓流逝。
  转眼就过去了半个月。
  这天。
  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各地新兵,都已经抵达了元氏。”
  “主公对这批新兵,准备如何安排?”
  田丰的意思就是,准备让谁去训练他们。
  赵风沉吟了一下:“两万新兵,全部交给鲁肃去训练!”
  田丰听后,十分诧异:“莫非主公准备扶持鲁司马上位?”
  要知道,赵风之前的几批新兵,全部都是分开让人去训练的。
  比如,最早的一批,就是让张辽、满宠、周仓等人,分别去训练。
  之后的一批,也是赵风挂名亲自训练。
  而这一次,却全部交给鲁肃去训练。
  可见赵风想要扶持鲁肃上位之心,简直是昭然若揭。
  毕竟,赵风清楚鲁肃的能力。
  尤其是鲁肃的统帅能力,绝对能排进前五。
  但其他人,可就不怎么清楚了。
  所以,田丰才会认为,赵风这是要扶持鲁肃上位。
  毕竟鲁肃可是拜赵风为主的人,自然要优先于那些没有拜主之人。
  因为只有以后身居高位之人,都是支持赵风建立王霸之业的人。
  赵风在往上更进一步时,阻力才会相对较小。
  赵风摇了摇头:“有这么明显吗?”
  田丰笑道:“确实很明显!”
  赵风听后,沉吟了下来。
  既然田丰觉得这么做,太过明显。
  那么为了让那些还没拜主之人,不会因此对赵风更加离心离德。
  赵风就只能选择妥协。
  毕竟,没有拜主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比如,郭嘉、崔琰、邴原、王烈、邓玄、太史慈等,超一流人才,统统都还没拜自己为主。
  之所以文士多,武将少,那是因为赵风经常在外作战,自然更容易收服武将的心。
  另外,武将掌管兵权,如果不拜主,赵风也不会放心把兵权交给他。
  即便交了兵权,在升职方面,也会受到影响。
  而文士,自然要困难一点。
  比如、邴原、王烈、邓玄,连替赵风出谋划策都不愿意,只是为赵风教书育人而已。
  至于那些二流的中层官员,那就更多了。
  赵风要是做的太明显。
  必然会让这些人,生出异心。
  这个异心,可能是拜赵风为主,也可能是直接离开赵风。
  赵风沉吟了一会:“既然太明显。”
  “那就跟上次一样,让鲁肃以我的名义,去训练新兵。”
  “然后在这批新兵中,挑选一部分人,编入亲卫队!”
  以赵风现在的身份,赵风的亲卫队,确实太少了。
  加起来也就四千五百人而已。
  目前赵风麾下任何一位将领,统领的士兵,都要比赵风多。
  也就太史慈这个还没拜主的将领,只统领了四千人,比赵风要少五百人而已。
  至于鲁肃,虽然统帅比较高。
  但赵风对鲁肃的映像,毕竟只是外交为主。
  没听过鲁肃有领兵征战的经历。
  因此,赵风心里会把鲁肃,自动划分到文官一类。
  所以鲁肃不算是领兵将领。
  只是鲁肃的练兵能力,绝对不差。
  田丰思考了一下:“这样也行!”
  赵风这样一安排,练兵的名义就不同了。
  这次练兵的名义,就成了要替赵风扩充亲卫部曲。
  那此事,等于就是由赵风自己负责。
  而鲁肃,只是去帮赵风训练新兵,相当于是个副手而已。
  由主变副,相应的功劳,自然也会少很多。
  但对于鲁肃一个新人来说,也非常可观了。
  听到田丰认可。
  赵风看向熊大:“去传鲁肃过来!”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