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我当皇帝-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别说,在春播之前,这十几万亲属,还要让我们来养着。”
  “这些士兵的亲属,吃掉的,可都是我们幸苦的余粮!”
  “同时,平难将军自然就减少了大量的粮食消耗。”
  “张将军,我说的对不对?”
  张晟感觉自己这边的想法,都被看穿了,瞬间觉得有些尴尬。
  一时间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
  赵风看到张晟的样子,笑道:“这样吧。”
  “我给张将军两个选择!”
  “一个是,我用九十万石粮食,来买下于兴的这几万大军!”
  “另一个是,我用五十万石粮食,来买下于兴的这几万大军。”
  张晟感觉赵风话里还有话,所以也没去打断。
  故作淡定的继续听着。
  赵风轻微点了一下头:“但同时,我会上表朝廷,敕封张大哥为青州刺史。”
  “另外,你们缺粮的事,我也清楚。”
  “所以,我准备以个人名义,借你们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去应急。”
  “每年两成利粮,必须要按年归还。”
  “张将军以为如何?”
  张晟愣了一下:“这……”
  “这事,我也无法做主。”
  其实张晟觉得,这后面的说法,好像更像是赵风在跟张燕讲交情。
  毕竟当初他们就已经分析过了。
  如果跟赵风讲交情的话,借两百万石粮食,应该不难。
  但因为张燕现在已经做大了。
  所以不太想用交情来借粮。
  毕竟按照之前的约定。
  巨鹿郡与魏郡,是要交给赵风的。
  而青州与赵风之间,就隔了个清河国。
  而以张燕等人,对赵风的了解,赵风迟早会对冀州动手的。
  不然的话,也不会暗中谋取了巨鹿郡与魏郡。
  而到了那个时候,赵风就与张燕交界了。
  以赵风的野心,双方起冲突,那都是迟早的。
  毕竟赵风与张燕,只是代表各自的集团。
  要真说到交情,张燕肯定是不想与赵风交恶的。
  另外,张燕相信,赵风其实也不想与自己交恶。
  但有的时候,个人交情,在集团利益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所以张燕想早点与赵风斩断交情。
  而赵风自然是,感觉到了这层意思。
  这才故意要与张燕去谈交情。
  因为赵风更想通过和平的手段,来把张燕给收编了。
  当然,最后会不会按照赵风的想法去走,那就不得而知了。
  赵风点了点头:“没事。”
  “张将军,把此事告知张大哥便可。”
  张晟对赵风一拱手:“那晟这就派人把此事去告诉主公。”
  “晟告退!”
  其实张晟觉得,这样半交易,半交情的方式,完全可以接受。
  有些事,以后再说也不迟。
  只要能把两百万石粮食,弄回青州,就能解了大军的燃眉之急。
  何况,赵风还答应,要表张燕为青州刺史。
  这也是张燕麾下的各个将军,喜闻乐见的。
  如果袁绍自领冀州牧后,混的十分好。
  张燕或许也会考虑,自领一个青州牧什么的。
  但现在,袁绍混的并不好。
  归其主因,还是因为袁绍这个冀州牧,不符合朝廷的规矩。
  所以很容易就被人针对。
  如果袁绍的冀州牧,是符合大汉律法的。
  说不定,就是另一番局面了。
  好在张晟只是内心想了想。
  不然赵风知道后,肯定会嗤之以鼻。
  因为如果不是赵风一直在针对袁绍,北方霸主的位置,那就是袁绍的。
  赵风点了点头,一挥手:“那张将军,就好好去准备吧!”
  张晟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张晟走后。
  赵风笑道:“诸位,对于我刚刚的决定。”
  “有没有异议?”
  “趁现在还没有完全确定此事,诸位还可以补充的!”
  王机对赵风行了一揖:“赵州牧此举,我等没有异议。”
  “不过,我们并州,能拿出两百万石粮食来吗?”
  “需不需要在等待一段时间?”
  赵风一听就知道,王机是认为,自己这边可能没有那么多粮食。
  这个所谓的在等一段时间,就是等收割冬麦后。
  代郡会直接投靠过来。
  这样的话,代郡的赋税,自然也会上缴给赵风。
  当然,就算不明着投靠过来,把粮食直接上缴。
  也可以派人去把粮食‘劫掠’回来。
  到时候,直接把锅,甩给公孙瓒就可以了。
  反正公孙瓒经常劫掠刘虞的东西。
  至于雁门郡的归属,最终还是要与匈奴人打一仗,才能收复回来。
  别看赵风这次打败了于夫罗。
  但那是以守为主。
  而且还把兹氏给搭了进去。
  想要收复雁门郡,就需要有足够的骑兵。
  不然就算步兵再多,也没什么卵用了。
  何况赵风现在的步兵也不多!
  ………………………………


第六百九十三章 提前商议
  赵风知道了王机的用意,笑道:“此事我自有分寸。”
  赵风这话,其实也是告诉议事厅里的人,自己粮食很多!
  王机自然一听就懂,立马对赵风行了一揖:“那属下没什么异议了。”
  赵风点了点头,看向田丰:“元皓有其他异议没有?”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笑道:“没有!”
  田丰是知道赵风还有六百万石存粮的。
  花五十万石粮食,把于兴的五、六万大军买来,一点也不吃亏。
  至于另外的一百五十石粮食,反正是借的。
  而且每年还有给赵风两成的利粮,那就是三十万石粮食。
  差不多相当于半个郡地的赋税。
  这也是一种额外的收入。
  以张燕目前的情况,没个五、六年的休养生息,是绝对还不出这一百五十万石粮食的。
  就算张燕最后赖着不还。
  赵风花两百万石粮食,买下于兴的五、六万大军,也不算吃大亏。
  何况,最初的一、两年,张燕必然会按照合约,来支付利粮。
  也就是说,自己这边可以收回六十万石粮食。
  总之,拖的越久,赵风损失就会越小。
  田丰和王机都没了意见。
  赵风沉吟了一下,然后把朝廷派来的使者,最后对自己耳语的几句话,说了出来。
  说完后。
  赵风沉声问道:“诸位以为,使君的话,到底有几分可信?”
  这话,赵风是肯定要说出来的。
  因为这是一种政治资本。
  如果此事真的是刘协交代的。
  那赵风把刘协接出长安后,自然大功一件。
  何况,赵风清楚,刘协迟早会跑出长安的。
  现在提出来,也就是看看,哪些人是想拥立刘协,哪些人是准备让自己代汉。
  田丰沉吟了一下:“此事,还真不好判断。”
  “不过,不管是李傕、郭汜等人,派来试探主公的。”
  “还是陛下真有这个想法。”
  “主公都不宜轻举妄动。”
  “如果陛下真有此想法,以后自然会从其他地方,表露出来。”
  “另外,伏完迟早也会派人,来主动与主公联系的。”
  田丰说完,议事厅的各级官员,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赵风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如果此事是真。”
  “诸位以为,我又该如何去做?”
  “这可是决定了,我们以后的战略大方向!”
  田丰沉吟了一下:“如果此事,真是陛下所托。”
  “主公自然要迎奉天子,以令诸侯!”
  赵风听后,十分诧异。
  这个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赵风记得好像是荀彧提出的。
  曹操也执行了,虽然曲折颇多,但也算成功。
  没想到,田丰也是这种想法。
  按照田丰现在的想法,几年后刘协离开长安时,田丰必然也会提出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
  也就是说,正史上,田丰也应该给袁绍提过。
  只是袁绍没有采纳罢了。
  当然,赵风如果这么做,最后貌似会变成第二个曹操。
  结果就是,自己到死,也无法称帝!
  王机听后,立马对赵风行了一揖:“赵州牧,此事如果真是陛下所托。”
  “迎奉天子是应该的。”
  “但要以天子名义,来号令其他诸侯,此举只怕不妥。”
  “要知道,董卓这么干过,然后董卓已经死了。”
  “李傕、郭汜、樊稠目前正在这么干,所以这几人,迟早也会死!”
  “不说别的,单凭赵州牧去长安迎接陛下时,就必然会与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开战。”
  “而赵州牧是奉诏行事,占据了大义,最后自然会获胜。”
  “那么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最终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如果赵州牧去学习这些人,只怕日后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类似赵州牧这样的诸侯,来讨伐赵州牧!”
  赵风一听就清楚。
  王机看似是在考虑自己的安危。
  但实际上,王机更希望自己去迎接天子,然后尊天子令。
  赵风想都不用想,就直接抛弃了这个想法。
  迎接刘协容易,放权也容易。
  但最后刘协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因为只要自己活着,就会对刘协造成威胁。
  所以刘协必然会想办法除掉自己。
  功高盖主的大将,都会被皇帝忌惮,从而找机会除掉。
  何况赵风这种,随时会威胁到刘协的人,自然是早点除掉的好。
  不然,为什么董卓、李傕、郭汜、樊稠、曹操等人,都是实行的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
  赵风可是记得,赤壁之战时,鲁肃曾经对孙权说过,江东所有人都可以投降,唯独就是孙权不能投降。
  其他人投降了没事,但孙权投降后,就会变成笼中之鸟。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莫名其妙的死掉。
  赵风沉吟良久,觉得这迎奉天子的事,好像不怎么符合自己的利益。
  如果是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自己最后可能会无法称帝。
  而只奉天子,然后坐等被削权的事,就更不符合赵风的利益了。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其他的办法,最终赵风罢了罢手:“好了。”
  “此事,我就随口一提。”
  “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准。”
  “说不定,这是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派来试探我的。”
  “所以此事,就暂时议到这里了。”
  然后一挥手:“诸位都散了吧。”
  众人走到大厅中间,纷纷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陆续开始退出了议事厅。
  不过。
  其他人都在退出议事厅。
  只有田丰,还在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等众人都退走后。
  赵风疑惑道:“元皓兄,可还有事?”
  田丰点了点头,对赵风行了一揖:“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只是其一。”
  “当主公一扫寰宇后,可以学习尧舜之事!”
  赵风点了点头。
  田丰这是担心自己想岔,所以留下来补充自己的观点。
  毕竟按照王机所言。
  田丰这个战略,最后会导致,自己被其他诸侯给剿灭。
  而即便侥幸成功,自己最后为了不背上‘篡位’‘谋逆’的骂名,也只能当一辈子汉臣。
  而学习尧舜这话,显然就有点大逆不道了。
  这自然不能当着众人的面,直接说出的。
  ………………………………


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真相
  尧舜禅让的故事,被后世广泛流传。
  当然,不但是后世,就连汉末,其实也是在流传的。
  但赵风当初在学习这段历史时,就觉得十分奇怪。
  为什么尧、舜、禹,都是在禅让大位。
  如果古代人,就有这么‘民主’的让位一说。
  那从尧、舜、禹,的‘民主’时期,一直到清朝结束,难道社会一直处于倒退发展?
  这显然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进步一说的。
  因为在尧、舜、禹‘禅让’之前,黄帝王朝子孙相传,共传了七君。
  如果从皇帝子孙相传七世,然后到尧、舜、禹的相继‘禅让。’
  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之后的几千年,又回到了子孙相传,那自然就是社会发展的倒退了。
  关于尧、舜、禹的故事。
  汉末现在最常见的,孔子撰写的《尚书》版本。
  故事大概就是。
  尧,号陶唐氏,是帝喾的儿子、黄帝的五世孙,居住在西部平阳。
  尧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和大家一样住茅草屋,吃糙米饭,煮野菜作汤,夏天披件粗麻衣,冬天只加块鹿皮御寒,衣服、鞋子不到破烂不堪绝不更换。
  老百姓拥护他,如爱‘父母日月’一般。
  尧在位七十年后,年纪老了。
  他的儿子丹朱很粗野,好闹事。
  有人推荐丹朱继位,尧不同意。
  后来尧又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讨论继承人的人选问题。
  大家都推举虞舜,说他是个德才兼备、很能干的人物。
  尧很高兴,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考验了三年才将帝位禅让给舜。
  舜,号有虞氏,传说是颛顼的七世孙,距黄帝九世,生于诸冯。
  舜接位后,亲自耕田、打渔、制陶,深受大家爱戴。他通过部落联盟会议,让八元管土地,八恺管教化,契管民事,伯益管山林川泽,伯夷管祭祀,皋陶作刑,完善了社会管理制度。
  他也仿照尧的样子召开继位人选会议,民主讨论。
  大家推举禹来做继承人。
  舜到晚年身体不好,依旧到南方各地去巡视,竟病死在苍梧的途中。
  舜死后,禹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这些记载,都在孔子撰写的《尚书》之中。
  也就是,只要是读书人,读到的就是这种版本。
  而赵风现在身居高位。
  自然不可能,单单只看一些传统的书。
  因为很多书,比如《帝王心术》一类的书籍,普通人自然是看不到的。
  而从众多,普通人无法查阅的书籍当中,赵风刚好看到了关于尧、舜、禹的另一个版本。
  这个版本就是‘昔尧德衰,为舜所囚。’。
  另外,韩非子撰写的书籍当中所说‘舜逼尧,禹逼舜。’。
  所以赵风觉得,这个版本,也是靠谱的。
  毕竟,从战国时代来说,韩非子与孔子都是牛人。
  而韩非子书中。
  舜是个极厉害的人物,很有手腕,早早就把民心都拢络了,尧想不传位给他都难。
  大概故事是。
  禹为了抢到舜的帝位而把他孤苦一人流放到南方,连两个爱妃都不许带,这才有了‘湘妃斑竹’的凄婉故事。
  这就是个典型的权力斗争。
  当然,也可能两个版本都是假的。
  毕竟《孟子·梁惠王》下篇第八章 节有记载。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大意是:齐宣王问孟子关于商汤放逐夏桀,周武王兴兵伐商纣,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事?
  孟子说,在古书上是相传有的。
  可见,连战国时期的王侯智者,都不清楚武王伐纣的具体情况。
  就别说更早的尧、舜、禹了。
  那么孔子与韩非子的动机,无非就是。
  孔子为了阐述他的学说,推崇‘以礼以仁治国’,所以撰写了《尚书》。
  韩非子,可能也是为了他的学说和他推崇的治国理念,所以撰写了另一个版本。
  但从社会的发展来说。
  赵风显然会更相信,韩非子所撰写的版本才是真实的历史。
  因为这个,更加符合,当时的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